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自行车传递火炬手杨艳丽:我圆了24年的梦 

6月23日11时50分许,伴随着一阵欢呼声,青海湖151景区内,135号火炬手杨艳丽高举“祥云”火炬,踏着一辆火红色的小轮自行车缓缓行进;与此同时,她还不断高声为北京奥运会加油。这充满激情的举动感染了现场所有的人。 “或许是天意,”杨艳丽感慨地说。 4月28日,她的右腿膝盖意外受伤,交叉韧带囊肿让她无法按原计划跑步传递火炬,而宝贵的火炬手资格则无论如何不能放弃。经过向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组织部门申请,杨艳丽被允许骑自行车传递火炬。 “我圆了24年的梦!”来自成都的杨艳丽激动地告诉记者,她从事自行车运动推广已经24年了。24年来,亲身游历那些自行车大赛举办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能当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并在向往已久的亚洲自行车顶级赛事举办地青海湖畔骑自行车传递奥运火炬,我感到无比光荣和激动,” 杨艳丽说。 杨艳丽出生在一个自行车运动世家,从小与自行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4年,年仅16岁的杨艳丽看到洛杉矶奥运会自行车赛没有中国队选手的身影,感到十分失落。 “对一个自行车大国来说,推动自行车运动的发展不仅是体育管理部门的事。”失落之余,杨艳丽便和父亲筹划组织民间自行车赛。在父亲带领下,四川省老车迷自行车俱乐部诞生了。至今,这个俱乐部已连续举办了19届自行车赛,成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的民间体育赛事之一。 “一个月后,我将作为志愿者去北京为奥运会服务,我期盼着我们的自行车健儿能在北京奥运会上出彩。我也相信,青海湖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丽,我期待着与更多的朋友再次来青海湖骑自行车,” 杨艳丽笑着告诉记者。 注:转载 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
人物介绍:
杨艳丽: 1973 年 4 月出生,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 主要经历: 1992 年 9 月 ——1996 年 7 月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6 年 9 月 ——1999 年 7 月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马列德育教研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9 年 7 月至今,先后工作于辽宁师范大学马列德育教研部和政治与行政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与社会发展问题。 杨艳丽(1967—),女, 山西省太原市人。著名体操运动员。 世界冠军获得者。她8岁时进入山西省体操队,接受系统训练。1978年,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她在高低杠比赛中成功地做出了当时世界上少见的“向后大回环”动作,又在自由体操比赛中出色地完成了“团身后空翻两周”、“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度”等,被报纸誉为“我国第一个完成这个动作的选手”。“高低杠向后大回环技术的出现,填补了我国高低杠大摆技术的空白”。1980年,她顺利通过了健将标准,并入选国家队,接受体操国手曲得瑞的训练。1981年和1982年,她在意大利和日本举行的两次国际体操锦标赛中先后夺得自由体操和高低杠两枚金牌,并成功地引用了男子单杠的“特卡切夫腾跃”动作。1982年11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她为中国女子体操队夺得团体冠军立了功,并获个人高低杠第五名。1983年9月,她在第五届全运会体操比赛中夺得高低杠和自由体操两枚金牌,获个人全能第二名。1984年10月在南宁举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中,她夺得个人全能冠军及跳马、高低杠亚军。同年12月又在美国旧金山太平洋体操联盟锦标赛上获高低杠冠军及全能第三名。1985年4月,在有苏联、罗马尼亚等众多强手参加的上海国际体操四个单项的比赛中,她一人独得三枚金牌。同年12月,在瑞士圣加伦举行的第三届“瑞士杯”国际体操邀请赛上,她与著名体操国手李宁配对,捧走瑞士杯。 1986年,杨艳丽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成为山西省体操史上第一个获得这种称号的运动员。 从1980年杨艳丽入选国家队以后,她在国内外一系列重大比赛中,累计获金牌15枚,银牌14枚,铜牌12枚。她在高低杠上引用的向后大回杯和男子动作特卡切夫腾跃及反臂握前空翻、自由体操中采用的旋加后空翻360度再接旋等超难度动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后,杨艳丽告别赛场,进入上海体育学院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