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部分老陈提供的资料:
營養學手段:
合理的營養是保持最佳運動成績所必須的,因爲營養素在參與機體能量生成方面具有廣泛的各種不同功能,既可以在運動中作爲能源物質,又可以調節與能量生成有關的營養素.如,運動員食用維他命B不足的膳食,一個月後會發現最大吸氧量和有氧能力就會下降.由此可見,採用特殊的營養補充來提高運動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糖:
糖在能量代謝中十分重要,是運動中的重要能源.運動時肌肉的攝糖量爲安靜時的20倍以上.體內糖元儲量與運動能力成正比關係.糖元儲備減少,不僅機體耐力下降,而且也使得大強度運動時的最大攝氧量降低.運動前和運動中合理的補充糖,可以減少糖元的消耗,提高血糖水平,有利於提高運動能力.因此,如何利用糖來提高運動成績深受人們重視.一個多世紀以來,關於糖攝入對運動能力的影響已經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00年德國人已經發現運動中,糖比脂肪更有效.大約50多年前,斯堪的那維亞的研究者提出:高糖膳食更能提高耐力.1960年代後期,由於肌肉活檢技術的應用,人們對糖與運動能力的關係有了更深的瞭解.
在比賽中如何使用糖來增強運動能力,研究焦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如何有助於防止低血糖的發生.如何保持活動肌肉中最佳糖的供給.如何在賽前最大程度地提高機體內糖的儲存.目前研究工作者已經研究了一系列提高體內糖含量的方法:
糖元負荷又稱糖負荷或肌糖元超量填充
這是使糖元含量在賽前提高到正常水平2-3倍的過程.主要用於長跑,長距離游泳,自行車和滑雪等專案.現在有些耐力型球類的運動員也在使用.
在糖負荷填充過程中,要注意訓練和飲食兩方面的調整.近年來耐力運動員常用的方法是在比賽前7-10天完成一次中等強度的長時間負荷訓練,負荷不能大到衰竭的程度,然後逐漸減小運動量.在減小運動強度的階段,運動員攝入含糖量較低的食物,到比賽前幾天,再改用高糖飲食.肌肉活檢表明,用這種方法肌糖元的儲存比平時增加2倍多,並且運動成績有提高.
例:
第一天 中等長時間運動訓練(不要達到衰竭程度)
第二天 混合膳食,中等量糖攝入,降低運動強度
第三天 混合膳食,中等量糖攝入,降低運動強度
第四天 混合膳食,中等量糖攝入,降低運動強度
第五天 高糖膳食,再降低運動強度
第六天 高糖膳食,低強度運動或休息
第七天 高糖膳食,休息
第八天 比賽
注:中等量糖攝入是指糖200-300g/D的攝入量.高糖膳食是指糖500-600g/D的攝入量.
要強調的是,在上述過程中,每日必須進食150-200g的蛋白質.在糖負荷過程中怎麽判斷機體內的糖儲存量增加與否的簡單辦法爲:在一周內每天稱體重.一般在糖負荷的高糖膳食時期,體重會增加幾斤,活動肌肉會感覺有些發緊.這是因爲肌肉中糖元和水份增加了的關係.要注意的是,在糖元儲存其間必須要結合一定的水,即每合成1g糖元需要近3g的水,實際上每增加1g糖元體重要增加4g.
賽前或賽中糖的補充
研究表明,在長時間的運動專案比賽前或比賽中,攝入糖是一種提高運動成績的有效強力手段.一般來說,在賽前5分鐘應給予濃度35-40%的糖溶液,賽中採用5-10%的糖溶液,方法是有規律的間隙補給(此觀點有見仁見智的不同看法,老陳注).或者在賽前服用40-50g糖,在賽中每20分鐘補給15-20g糖.
目前各種形式的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及葡萄糖聚合體等),在進入機體細胞之前都要轉化爲葡萄糖.然而,賽前究竟選擇哪種形式的碳水化合物最好,應該有所選擇.研究表明,葡萄糖産生的胰島素反應最大.這大量的胰島素效應會引起反應性低血糖,而産生無力感.果糖産生的胰島素反應最底,但是由於腸道對果糖的吸收比較慢,使用果糖後有腸胃道不適的可能性.
糖的攝入時間對比賽也十分重要,如果在賽前30-60分鐘補充的話,最好是果糖.但是研究又表明,賽前5分鐘補充糖可能效果更好.
蛋白質的補充
蛋白質與人體運動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如肌肉的收縮,氧的儲存和輸送,各種生理機能的調節等.另外,氨基酸還可爲運動時提供5-15%的能量.
運動可以使體內蛋白質代謝發生變化,但不同性質的的運動可産生不同的影響.耐力性運動使蛋白質分解加強,合成速度減慢,機體氮排出量增加;力量型運動也使蛋白質分解加強,但同時使活動肌群蛋白質的合成也增加,並且大於分解速度,所以肌肉群壯大.可見,無論是耐力性還是力量性運動都使機體對蛋白質的需求增加.
在訓練階段,運動員的蛋白質攝入不足,不僅影響訓練效果,而且會促使運動性貧血的發生.但是攝入量過多,不僅對肌肉壯大和提高功能沒有良好作用,而且過剩的氮必須由腎排除,造成了腎負擔加重.另外,蛋白質食品中含有嘌呤類物質,其代謝物聚集在關節內,引起關節問題.
維他命
維他命以各種不同方式調節機體內各種代謝過程,大多數維他命既能啟動能量生成過程所需要的酶,又具有許多其他生理功能,還可以幫助防止紅細胞這樣的細胞膜的過氧化.在運動中維他命並不能作爲能源,但是維他命是糖和脂肪釋放能量所必須而不可缺少的.
運動員每日維他命需要量
維他命 非運動員(mg) 運動員(mg)
B1 1.5 5--10
B2 4 15--30
B12 2--5 10--20
C 75--100 150--300
P 10--20 20--40
A 2000Iu 5000Iu
D 400Iu 400Iu
E 10--30 30--50
B族 2.5 10--15
礦物質
同維他命一樣,礦物質並不時直接的能量物質,但是許多礦物質可以啟動那些控制代謝過程的酶.這些酶大多是金屬酶,如,60%或更多的酶都含有鋅,這些酶有的參與機體細胞內能量的生成.另有些礦物質起著傳送系統的作用,如,鐵有助於氧向細胞內的轉運.其他一些礦物質以電解質或離子形式存在於體內,這些電解質是形成電能所需要的,而電能又作用於整個機體的神經系統的傳導,觸發肌肉收縮和各種不同的生理功能.在正常飲食的情況下,一般不會缺少礦物質,只有在長時間的耐力運動專案中,由於排汗的關係會出現某些礦物質的減少.因此,運動員特別是耐力性運動員要注意礦物質的補充和平衡.要注意的是,並不是礦物質在體內越多,運動能力就越強.過量的礦物質非但對運動能裏提高沒有作用,而且會影響人體的正常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