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代军服(欢迎补充), 超超超多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20 12:2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军服是军人的外在标志,是国威、军威的象征。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军队总得先有饭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有枪炮,无所用之。"探索我军军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7年的"胡服骑射"。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经济的发展,军服在不断的变革着,军服的作用也在不断地扩展。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军服已不单纯起识别象征作用,而是朝着识别、象征、调节、防护等综合性功能发展,朝着系列化方向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服发展到今天新式的系列化服装,同样经历了多次大的变革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代军服(一)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起义的枪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诞生了。起义部队着穿国民革命军的服装,系红领巾以示区别。同年九月湖南秋收起义部队穿各式服装,佩戴着红布袖章,以此象征是一支红色的军队。当时红军的服装主要*打土豪和战场缴获解决。有什么,穿什么,没有统一的式样。就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下,1928年5月红军还是在江西宁岗县这卒古老的祠堂里,利用极其简陋的工具,建立起红军第一个被服厂--桃寮被服厂。从此,红军有了自己的制式服装。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红军服装是灰色粗布中山装,戴八角帽;缀布质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1929年5月1日,中央苏区的红军为了纪念列宁逝世五周年,在红领章和红帽徽周围镶了黑边。


土地革命时期,工农红军男女夏服和棉大衣


瑞金人民保存下来的朱德总司令穿过的衬衣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代军服(二)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红军改编后,服装样式基本上与国民党军队服装相同,仅以左臂佩戴的"八路军"、"新四军"布臂章以示区别。干部与战士的衣服样式仅在口袋上稍有区别。抗战初期,八路军戴的直筒加围的圆顶帽上佩有国民党军队的小帽徽。

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我根据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了敌人经济封锁所造成的种种困难,基本上保证了部队的供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可*的基础。

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八路军军帽、绑腿、挂包、棉手套、马搭子、图囊、腰带和棉被

左:新四军 右:八路军

东北抗日联军军服

杨靖宇将军用过的被服

抗联战士单、皮帽

抗联第六军第三师军需副官贾有同志常年穿着这双皮靴奔走为部队筹集军需物资

抗联战士筒式绑腿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代军服(三)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在1945年至1947解放战争的这段时期,我军的服装样式与抗日战争时期相同,只是不佩戴"八路军"、"新四军"臂章,服装材料有粗布也有细布,颜色以土黄色为主,中原军区部队仍着灰色军服。依*人民政府的供给,军队工厂的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保证了物资供应,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在解放战争后期,我军军需工厂已初具规模,为全军统一服装样式、统一生产、统一供应提供了物质条件。

1949年我军服装颜色确定为草绿色,材料为棉平布,胸前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布胸章,帽子改为解放帽,佩戴"八一"红五星金属帽徽。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军服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代军服(四)

建国初期(1949.10-195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建设时期。我军由原来的单一军种发展为陆海空三大军种。经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领导同志亲自审定,1950年1月4日中央军委批准实行新的军服样式,简称50式军服。50式军服我军最早的全军统一的军服。按陆、海、空三军干部、战士区分。陆海空三军干部夏服均用棉平布制作,以服装颜色、大檐帽帽徽图饰区分军种。全军干部、战士夏季均戴大檐帽。陆军干部夏服有两个上挖袋,裤子为西式裤,设有后枪袋。海空军干部夏服有四个挖袋。海军干部设有上白下蓝和全蓝服两种。陆军战士夏服上衣为套头式,半开口,紧袖口,两个上挖袋,扎线腰带。为便于着穿、训练和作战,1952年改为前开襟,散袖口,戴解放帽。海军战士夏服为上白下蓝和全蓝水兵服,用料均为棉平布。空军战士的夏服与空军干部夏服基本相同。女军人夏服有连衣裙和列宁服两种。帽子、服装颜色与所在军种男军人相同。三军干部、战士的冬服样式、用料与夏服相同。1950年8月中央军委批准陆军团以上干部和海空军营以上干部、空军伞兵、海军舰艇部队及海校学员着呢服。改善了部分军人的军容仪表。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参战。志愿军干部夏服与解放军干部夏服相同,战士夏服在肘、肩、臀、膝部位加扎一层布,提高了军服的耐磨程度。志愿军干部冬服,考虑到服装的调节作用,从结构上做了改进,上衣袖口加了绊带,配穿马裤,增强了保暖性,以适应朝鲜严寒的冬天。1953年朝鲜停战以后,志愿军干部战士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布胸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式军服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代军服(五)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恢复,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1954年为了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对军队的样式、用料和供应办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军衔服装经毛泽东主席亲自审查,国务院第十八次会议批准,于1955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一时期的服装简称55式军衔服装。55式军衔服装分礼服和常服两类,首次突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礼服配发校以上军官,在重大礼仪场合和出国访问时着穿,同时还设有海军舰艇尉官礼服和水兵礼服,以及军乐团、仪仗队、文工团、体工队礼服。军官礼了配白衬衣,系藏青色领带。礼服颜色按军种区分。礼服用料为纯毛华达呢,礼服领边、袖头、裤中缝按不同衔级配有不同饰物。校以上女军官的礼服为裙服。装饰、用料与男军官礼服相。55式军衔礼服较大地改善了校以上军官的军容仪表,较好地展示了国威和军威。55式常服是供军人平时着穿的服装,分夏常服和冬常服两种。军官着穿常服时佩戴军衔肩章、军种领章;大檐帽配圆形"八一"红五星帽徽,校、尉官扎武装带。常服颜色按不同军种区分。军官夏常服用料按衔级区分。

军官夏常服和尉官冬常服均改为棉平布,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抗折耐磨性。陆空军士兵的船形帽改为解放帽,上衣的紧袖口改为散袖口。

55式军衔服装首次突破了人民解放军长期以来单一制式的军服历史局限,第一次有了两大类的军服,一是礼服,二是常服。礼服主要配发校级以上军官,上佩种种缘饰、绣饰,配以白衬衣,藏青领带。主要用于主要场合和出国时穿着,这一服装系列朴实大方、庄重美观,较好地展示了我军军容,显示了国威军威。以后经过十年不断改进,"五五"式军服日臻完善,迈出了我军军服向体系化、系列化发展的第一步。55式礼服,发校以上军官,海军舰艇官兵及文体专业人员。陆、海、空礼服式样基本一致,为西服领大驳头双排扣,配白衬衣,系藏青色领带;陆、空军礼服为海蓝色,海军礼服为藏青色;女军官礼服配裙子,戴无檐礼帽。礼服均在领边、袖头、裤中缝按不同衔级配有不同饰物。

55式常服,陆军为棕绿色;空军为上棕绿下蓝色;海军夏常服为上白下藏青色,冬常服为藏青色。女军官冬常服与男军官同,夏常服上衣为小驳头翻领,下为裙子。夏季男军官戴大檐帽,女军官戴无檐帽。冬季,男女军官均戴栽绒帽(皮帽)。男士兵服为小翻领、紧袖口,夏季戴船形帽,冬季戴栽绒帽。海军士兵穿水兵服,戴水兵帽,舰艇士兵冬服为呢制水兵服。装甲兵、骑兵、伞兵穿马裤。女士兵夏服与女军官同,冬服与男士兵同。

从1960年开始,为改善我军冬季服装换季的调节性和清洁卫生性,我军进行了以冬服结构配套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以罩衣、紧身棉衣、绒衣裤、衬衣裤等组成的多层次冬服,取代了因经济原因长期装备部队的"老棉袄"。此次改革,把我军军服整体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1961年10月9日,军委办公会议通过配套服装改革方案,1962年定型生产,定名为"62式",于1964年装备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五式、五八式、六二式军服





















肩章及领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代军服(六)

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随即废止55式军衔服装,全军干部、战士一律戴解放帽,佩带红五星帽徽和全红领章。服装用料:夏服为纯棉府绸布、冬服为纯棉卡其布。而且陆、海、空三军的服装样式和衣料完全相同,只是颜色稍有区别,海军服装为深灰色、空军上绿下蓝。女军人冬服与所在军种男军人相同,女战士与女干部夏装相同。换装后的军服称为65式。

"文革"时期(1966-1976),进入60年代中期,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干扰,部队在1965年6月1日取消了军衔制。军衔服装随即废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缀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样式与55式常服相同。全军干部和战士、男军人和女军人服装和式样基本相同,人们只能从衣服口袋来区分干部和士兵。服装用料全军官兵夏服均为棉平布,冬服为棉卡叽布。服装颜色陆空军与55式军服相同,海军服装颜色改为全灰色。男战士服装只有两个上挖袋,以些区别与干部。女战士夏服与女干部夏服相同。女军人冬服与所在军种男军人相同。1969年,随着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研制了涤锦棉三元混纺布单军衣,1973年起陆续装备部队。随后,罩衣和紧身棉衣的面布也改用混纺布料,军容得到了一些改善。

1971年女军人夏服配发裙子一条。1975年女军人着夏服时戴无檐帽。1974年五月经毛泽东主席批准,海军服装全部恢复了1955年的颜色和样式。1971年,随着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我军自行研制了涤纶、锦纶、棉花三元混纺布料,这种采用合成纤维纺织品制作的军服,定名称71式服装。从1973年起陆续装备部队。71式军服提高了军服牢度,改善了外观,减轻了重量,使我军军容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974年夏季又为女军人配发了裙子,1975年女军人着夏服时戴无檐帽。1974年,经过毛泽东同志批准,海军服装又恢复到1965年以前的样式和颜色。

1978年,我军服装又在71式军服的基础上,以减轻重量为主要目的,进一步扩大合纤材料的使用。主要将冬服罩衣、棉衣和大衣面料改为涤卡布料,棉衣里子布改为改维棉布,对皮帽和毛皮大衣采用新工艺生产,并对罩衣减轻了重量。改进后的服装定名为78式军服。78式服装装备全军,使单兵冬季行军负荷得到较大幅度减少;寒区减轻15.6%、温区减轻12.6%、热区减轻19.2%;夏季行军负荷减轻了19.5%。既使单兵被装负荷显著减轻,也使军服外观得到有效改善。

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五式、七一式、七八式军服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代军服(七)

从1981年开始,我军便着手新一轮军服改革工作。1984年1月,中央军委批准了改革方案,并于1985年装备部队,定名为85式军服。85式军服仍然沿用55式军服样式,仅解放帽改为大檐帽,佩带圆形“八一”红五星帽徽和军种肩领章。干部、战士增发了制式衬衣。团以上干部夏服为凡尔丁毛料,冬服为马裤呢毛料,大衣为大衣呢毛料;军以上干部为纯毛料,师团干部为毛涤混纺,营以下干部和战斗服装用料为涤锦棉三元混纺布料。85式军服在用料、服饰方面虽有一定的改善,但它仍是单一的军服体系。只有常服,没有礼服和作训服,不能满足部队作战、训练等不同要求,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军服有比较大的差距。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式军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