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过了“大枪桩”,就能听到自己的枪了,这枪和人就有了感情。一摸枪杆你就知
道枪
想干什么,任何加在枪头上的一点小小的力量你都能感觉到。杨露蝉之子杨班侯能用大
枪点
死玻璃上的苍蝇而玻璃不碎,可见其听劲之好,枪法之高。我师傅枪头只须一点,青砖
墙角
的砖,要那块就下来那块,这全是靠的听劲,若是用蛮力就是把杆子顶断了也没用。太
极拳
听劲是彻头彻尾的功夫,永无止境。听劲好,力量才大得起来,能干许多匪夷所思的事
,比
如点穴。人体的穴位全在关节和肌肉的最里面,没有变化的力就是撞断了骨头都点不了
穴,
因为撞的过程中肢体受力会动,穴位也跟着移动了。要点穴就得听着劲追着一处点,只
要力
量够大,时间够了,穴就点上了。被点了穴,那块肌肉就不听使唤了,和骨头脱臼是一
个道
理。解穴,只要反方向拍回来就解了。人身上穴位到处都是,小子我自己为方便记忆的
总结
就是,凡是关节,肌腱,和肌肉的中点都是穴位,打上了这条肌肉就“脱臼”了。穴位
,我
个人判断就是人体运动的关键点,好比一个大城市的公路,总有几条不大的路,很关键
,一
但堵了就瘫一片。 民国初年上海有个神针黄,妙手回春,曾一针治好了轻工巨子张骞多年的阳痿,名
重一
时。老外医生问他穴位是什么时,神针黄说:穴位是活的,只有活人才有,解刨是看不
到的
,穴位的发现是上古先贤功夫练到极处自己感觉到的。神针黄的针是纯金所铸极柔软,
长有
一尺,比发丝稍粗,头是钝的,平时就缠在手指上当戒指用。如此一根软针,要打进肉
里,
绕着关节内脏打在最隐秘的穴位上,可想神针黄的听劲有多好。神针黄给袁世凯治头痛
时,
金针打进去有半尺。八十年代专门拍过一个电影讲神针黄的故事。神针黄练功的方法就
和内
家拳相似,全靠好听劲。太极门练点穴从不戳沙袋,全靠打拳时,把神意灌到指尖,指
尖和
全身阴阳相通一体了,就能点穴了。点穴指法其实就是枪法、剑法。一枪点掉墙上的一
块砖
,其他的砖纹丝不动,不就是点了墙的穴吗。兵器和拳是一回事。 大枪练出了听力,两马相交,兵器一碰,大枪有如灵蛇,顺着对方的兵器就钻进去
了,
大将杀敌从来只此一招。白蜡杆子的大枪是有生命的神器,枪有自己的阴阳之理,弯了
就要
直,直了又要弯,扎了左就往右,劈了前自会去挡后面。对方越是个力大如牛,使重兵
器的
猛将,越好打。他要是把我的杆子顶弯了,我才高兴呢,枪把只一转,力都不用,枪头
弹出
去,又再扎他一个。马踏连营,被团团围住才好呢,枪枪不落空。人枪合一,枪想往哪
里去
我就送他去哪里,我眼到哪,枪就自会扎哪里。人只要不断地给枪以能量和神意,枪自
会帮
你打点四下。 白蜡杆大枪只要有能量,就没有破绽。靠白蜡杆的弹性枪头的旋转非常迅速,敌人
无机
可趁。就是以一敌二也不怕,腰一发力,枪头摆个一百八十度,能同时荡开左右两边功
来的
兵器。枪头摆圆了,就是射来的箭雨都挡得住。一但枪不抖了,可就现了空门,大枪如
果不
是靠的白蜡杆子的弹性,枪头又慢又没杀伤力,白蜡杆直接用力捅威胁很小,很难刺穿
铁甲
,最关键的这样做很慢。内家高手碰见了内家高手,听劲好的那个能把对方枪上的动量
耗掉
,枪不弹了是最可怕的,比被人围攻还可怕。这时,敌人已经抢到身前,再发力把枪旋
起来
已经没有时间了。 太极枪法里有一招“败式亮掌”,练的就是大枪如何“死里逃生”。“败式亮掌”
很简
单,就是后退扯个架式,一手高举,如同文革中跳忠字舞常用的造型,看不出有任何高
妙之
处,但这一招其实是大枪的败中取胜法,“拖刀计”、“回马枪”、“撒手锏”远不如
这招
凶险。如今,知道“败式亮掌”真实用法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能练成了,更是绝无
仅有
。“败式亮掌”其实是弃枪取胜的最后手段,天下没人能逃过这鱼死网破的最后一击。
“败
式亮掌”一手高举,意图是弃枪取背上的单刀,刀枪合击。这就象象棋里的双将绝杀,
敌人
逃无可逃。至于如何刀枪合击,小子我就不能再多说了,众看官还请见谅了。太极枪法
练到
了“败式亮掌”的刀枪合击就算功德圆满,可以下山助明主、取功名、解天下苍生之倒
悬。
枪法是全世界只此一家的中华绝技,而剑法则是枪法的变种。内家剑法纯是枪法,
绝非
刀法,剑法武当剑诀有一句“若把剑来当刀用,笑死三丰老剑仙”。内家剑法,斗剑时
是绝
对听不到兵器相碰的叮当做响之声的,一把剑最多就是轻搭在对方的兵器上划行,而剑
术的
精妙全在于因敌而动,一击成功。内家剑法里剑的动作并不多,练得是身法,特别是腰
腿。
功夫成了想下山,少林弟子是要打过十八铜人阵,而武当弟子则是要用一根小竹竿跳到
树上
刺下一只猴子。少林弟子遍天下,武当则代不数人,别说刺下一个猴子,就是两脚上树
这招
练成的也没几个。武当只要每代人能出一个练成了剑法的留山任教,也不至于凋零如此
。内
家剑术对剑本身的要求并不高,一根竹子都行,什么都没有时,食指捏个剑决也是一把
剑。
刀枪剑棍,剑术才是至尊,而剑术只不过是内家高超身法的应用而已。 枪法、剑法只有中国才有,日本和西方都没有。日本的剑盗是刀法,而且还是送命
的笨
刀法。西方的大剑也是刀,非常原始、朴素的刀法,不讲究变化,打起来要吃亏,越用
力越
倒霉。但西方的击剑却是个好游戏,特别是花剑,但也只用到了剑的刺一个功能,略嫌
单调
。中华武术要走向世界,奥运会上那几块击剑金牌非得全包了才行。如果击剑的场地是
圆的
,小子我敢说有必胜的把握,就算依现在的规则,有了好听劲任然可以胜出,他日还请
诸君
看我在奥运上为太极二字正名。 西方大剑形状如放大的中国剑,剑把很长,用法完全是刀,双手握持狂挥狂砍。西
方人
脑袋一根筋,只求挥剑有力,从不想一剑劈空该怎么办。为了增加力度,西方大剑的剑
把后
面有配重,很重的一块铁疙瘩,雕成各种花饰。配重的目的是在不增加剑的尺寸(西方
大剑
已经太肥了)情况下增加劈砍的冲量,这个安排简直蠢到家了:大剑回手更难了,而且
增加
了扭矩伤小指,搞不好剑会脱手的。我有一根九尺长的FLYFISHING
ROD鱼杆,鱼杆末端也有
一个配重。制造商的本意是方便CASTING,但我早就把配重卸下扔了。有配重了,力就
伊
,根本听不到杆头鱼线的力,鱼线反而甩不远。我听着鱼线的力甩,腰力到杆巅轻轻一
提一
弹,只一个来回,整根九十尺的FLYFISHING 鱼线就能全出去。FLY
CASTING最好的姿势就是
“白鹤凉翅”。 我不要配重是学的大枪握法。枪的握法是“枪不露把”,握枪的手要抓着杆子的最
末端
,一点木头都不露出来。这样握的好处是,第一是在往回抽枪时不会打着自己,更重要
的是
枪和手臂劲路相通,这样才能听到枪端的力。体院的武术教授编写教材,却对如此基本
的道
理一无所知,还出光盘到处现丑,可想而知体委搞的标准套路是什么货色。西方和日本
的刀
法最大的漏洞就是没有考虑砍空了怎么办。西方人好血勇,似乎不屑于躲闪。勇士用尽
全力
抡起几十斤的大剑砍去,本身已经失去了重心,全靠对方的迎头一挡才能站稳,要是对
方不
挡先就自己来一个跟头。这道理很简单,大剑的冲量不变,刚才用多大力和时间抡起来
的,
现在就得用多大力和时间拉回来,想变招哪里来的及。中国内家功夫比武中第一条规矩
,用
祖师杨澄浦的话说就是“不能失中”,意思就是要有力能收劲,所以太极拳推手第一要
旨就
是不能靠到对方身上去,一掌打空不可牵动了脚步。如何才能做到呢,就只有根劲,和
前文
所讲的“分阴阳”。日本刀法有和西方大剑同样的问题,而且还更糟,日本的刀完全没
有重
量,一碰就飞,却又不走轻灵的路子。日本刀其实源于中国唐代,汉族刀改进之后,就
只有
苗刀还是双手长细刀,但苗刀全是从下往上的劲路,靠跳来发力并同时整个迅速地转身
以弥
补空门,故有“跳苗刀”之说。日本刀法则根本没有任何身法可言,一但出了空门只有
死路
一条。苗人和明帝国斗了三百年,以中华之大也只有苗人在朱乞丐的淫威下不服,苗人
之勇
悍,其实战经验之丰富,岂是异想天开的倭人可比。 内家高手使棍、使刀,从不乱挥、乱砍,全是劲从根起,一点即收快出快回。《水
浒》
里杨志杀泼皮牛二,宝刀只往前一戳,牛二便血溅菜市场。众看官莫小看了这一戳,杨
制使
情急之下,随心而发,刀法中规中矩,可见其家传的好武学。这一招要是依日本剑盗,
准定
是大吼一声,高高举刀,狠劲地下劈。那牛二是胆怯的人,脚一软,往后一倒,一准劈
了个
空,却也免了场官非。日本人是真的不懂,从上往下劈看上去很美,但慢啊!从上往下
,怎
么着也得先举起来,再落下去。这落下去时用的是重力,重力加速度有限的很,那比得
上腰
腿上的千斤力。英国科学家曾撰文分析足球发点球:好守门员腰腿力大,轻而易举就能
跳起
来接住射向球门上方的球,而对地滚球,守门员倒地靠的是重力,就算猜对了方向,扑
下来
也晚了。日本人学什么都学不到家,空手道莫名其妙地大喊,喊个什么,通知对方注意
啊。
中华正宗内家刀法从没有向下砍的,全用刀身运化,用刀头三寸戳。刀从不高举,一举
高,
根劲就断了,而只要根劲在,就是千斤铁锤砸下也不怕。太极刀里就只有跳步冲刀打得
高些
,但那也是向前冲,不是向下。 韩幕侠曾以内家刀法做底,为二十九军编大刀法,专门对付日本傻刀。日本人一根
轻薄
的铁片,从上劈下,大砍刀横刀扎马,稳如泰山,用根劲一抬,两刀一碰,若是向下力
量大
,日本刀当场就要断,不断也给磕飞了。这时,大砍刀也得了空间,进步一冲,一刀就
削下
日本人的脖子。二十九军的大刀,长城会战,砍得日本人一点办法没有,专门研制出钢
脖套
,也亏他想得出来。那帮鬼子就是到了今天也没想通是为什么输的,几十年后总结经验
又发
明个什么拔刀道,真是可怜啊!人渣也配拿那二斤铁。 民国各省都有国术馆。内家高手如韩幕侠、尚云祥都以国家兴亡为己任,遍练了很
好的
军体拳。韩幕侠为二十九军练的大刀法,就是其中的上佳之作。二十九军的大刀法很讲
桩功
和根劲,日本刀那点力量根本砍不动,而二十九军的大刀冲砍过来,日本刀一挡就被冲
瘪,
哪里防得住,连人带刀一起被砍翻。二十九军的大刀法要求必须能一刀冲砍断碗粗的毛
竹,
毛竹有韧性,都能一刀砍断,可想而知砍上日本人脖子是什么效果。只可惜,现在的军
体拳
乏善可陈。现在的军体拳实出于少林的伏虎拳,于桩功和根劲上不足,对腰力的练习不
够,
以前军队农村兵多,农村兵干过重活腰有力还不明显,现在城市兵多了,腰力本来就差
,还
这样练打起来恐要吃亏。 内家剑法大开大合,很是好看,但刀法和棍法就很小心。刀棍在日本和西方都是乱
挥一
气的,那是因为幼稚不懂。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度,两千年的战乱培育出的武术老到
、高
深、匪夷所思,所以表面常让人费解。对于棍,拳经上有“棍怕点头枪怕圆”之说,讲
的是
:好棍法要向枪法一样“点”,莫乱抡,而使枪的,若是枪头转起圆圈来了,就可怕了
。“
棍扫一大片”,使棍的时候横扫很爽,但敌不得高手。横扫抡起来后力大,但准备时间
也长
,先就得开了自己门户才好用力,欺负弱小也就罢了,遇到高手,门户一开,一刹那就
打进
来了。抡棒乱挥的,看着可怕,但力量其实不大,一根棒能有多重,完全可以大胆抢进
身。
两臂下垂,略向外撑护肋,剪步进身,看看棒要及身,运上根劲,只需一转身,这个力
就卸
了。转身时,手只一带,棒就是你的了。他要是聪明马上就该扔棒别走,若是还紧抓着
不放
,就真倒霉了。只要向他斜后方一迈步,照着后脑就来一下。他手里撰着根棍子,哪里
回的
了身。世上的事就这样,没有一成不变的好坏,打架时手里多根棍子是好事,但要看场
合,
聪明人该丢的就得丢,要是舍不得丢,就得丢了命。看今日,衮衮诸公,堂堂高坐,抓
权不
放,干尽傻事。唐朝人称庙堂那把交椅为“痴床”,真是贴切!吹拉弹唱挺聪明一人,
坐上
去就傻了。 好棍法得使得象枪法一样才行,动作要小,守住自己门户才是第一。棍头虽是平的
,没
兵刃,但真扎上也够呛。根劲一捅,动作幅度虽小,但立木承千斤,比抡上一棍可厉害
多了
。使棍时手要握在三分之一处,运棍要用腰力,双手得换的勤,一条棍要把自己上下左
右全
罩住,先学会防护再想打人。打人要走中门,只须腰一抖,棍一点就够了,除非对方确
确实
实现了败象,万不可放开门户抡和劈,抡、劈的效果并比用腰力点一下只少不多。“点
”是
有后手的,点不上,棍或左或右一横就能化敌人的攻势,抡、劈没有后手,棍出去了抽
不回
来,是送命的招式。内家刀法、棍法都很难看,没有什么大开大合的动作,全都是转圈
和运
化,发力一点即收;日本的合气仗之类的就很好看,大喊大叫,大劈大砍,爽得不得了
。真
要到性命相搏时,他那一棒要么不敢用力,要么用力就回不来,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 中国的内家拳器械秉承内家功夫的阴阳之理,以根劲为基础,化发一体,功防一家
,是
世界冷兵器艺术的最高峰,有不败之能。在今天的热兵器时代,虽然已没有了马上斗枪
,但
内家功夫也还能用于指导军器的研究、军队的体能和战术动作设计。比如,用根劲通到
枪头
的力学原理用来分析步枪的设计,就能难说无托步枪是个好主意:无托结构由于重心在
握持
手后面,极大地增加了一个疲劳的士兵快速又准确地大范围移动枪口的难度。(无托设
计还
有很多更大的毛病)又如,军队急行军和长距离行军多快多慢最科学,内家的呼吸原理
就可
以给出一个漂亮的答案。 中国文化的阴阳之理和科学是不矛盾的,对传统文化一点研究都没有就批评很难说
就是
科学的方法。给内家功夫中的阴阳之理一个科学的解释,正是我等这代人的责任,在这
里小
子我只是开了一个头。粗浅地介绍了点兵器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