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月9日,早春二月,去闵行体育公园探春。报春花黄色正旺,垂柳萌芽显绿,依稀记得体育公园曾植有梅花,想看看2014最后的梅花。梅花花期已过,尚存的几枝也是零零落落,几朵营养不良的僵花,挂在稀疏的枝条上愈发显得孤单,尽管如此,小花在阳光的精心装扮下另有一番风韵,随手采撷(不是采摘)了几朵。夕阳下,公园湖面呈现出另外一种辉煌。 第二天,想起昨日2014最后的梅花收官之行太过寒蝉,下午3点,天气转阴沉,还是骑车到了莘庄公园。莘庄公园梅为特色,更兼不收门票,成了我每年赏梅的“专园”。比起体育公园,这里的梅花规模与品种要多得多,只是已到梅花谢幕时。盆景梅都修剪过了,骨架不存,就在梅林里转悠。园内梅花虽多,缺少了阳光的关照,花蕊大多萎靡,显得无精打采,又罩上了中度雾霾的丑陋,完全失去了梅花特有的灵气,懒得掏出相机。看见人家长枪短炮,想象不出找到了什么乐趣?最后在一座亭子前的红梅树下待了很长一段时间,说实话,是亭子里传出的戏曲声吸引了我。七八个人,合着民乐,唱的真好听,过去一看,喔,都是老头老太老面孔,声音真甜美:“林妹妹呀,啊…”,就像林妹妹来到了身旁。 两天拍摄梅花,莘庄公园的红梅理应更艳丽,查看下来,却是体育公园的几朵小花更出彩,虽说单层花瓣非名品,却晶莹剔透像玻璃器皿。光线是拍摄的导演,对这句话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也是本文要告诉朋友们的拍摄心得与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