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4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关于TFSHFS车架 有必要的的就自我科普下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8 20:0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HFS车架,则是真正有技术含量的;独特的;能与其他品牌真正抗衡的美利达车架。HFS是Hydraulic Horming System的缩写,就是运用特殊的 Hydraulic Horming System液压成型技术,美利达在6066 prolite的铝合金车架管刻划出绝美的3D立体线条,将车架减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却同时保有美利达一贯坚持的特性:超高的刚性强度。

而所谓管件液压成形技术,适用于异厚异形之中空结构管件,顾名思义是先将管材置于具形状的模具中,藉由管件内部加入高压流体(目前主要以水为主),搭配轴向施加压力补偿管料,把管料压入到模具腔体内成形。
使用这样的技术,可以让HFS车架的管壁更加的薄,从而减轻重量,提高强度。但是由于这种加工方式设备昂贵、废品率高,造成HFS车架的成本居高不下。
10款超轻量HFS液压成型管车架,采用了MERIDA铝合金车架最高的制造工艺,车架均采用高强度轻量液压管,上管与头管焊接处采用液压浮雕设计的MERIDA LOGO,前三角的上下管均为MERIDA独家专利的蝶型液压抽管,后三角也为轻量抽管,搭配最新款的MERIDA座管夹,FSA的整体内置培林碗组.

HFS版本的区别?

首先 HFS分为两种 大陆版和欧版 大陆版是指MERIDA中国有限公司在大陆生产并销售的HFS 专门针对中国骑手的特点开发设计的 欧版的HFS大致有HFS1000D HFS2000D 和HFS3000D 大陆版HFS厂家指导价1980元带座管 欧版HFS 厂家指导价2980 至于HFS1000 HFS2000 HFS3000 后面的数字只是颜色区别 如果后面带V表示碟刹、刹V刹都能用 后面带D表示只能用碟刹 大陆版HFS重量为16XX克(16寸) 欧版为14XX克(16寸)

何谓TFS?
其次 HFS和TFS都仅仅是指一种技术 一种车架制作工艺 HFS即为液压成型技术 TFS表示仿液压成型技术 不难看出 TFS可以说是HFS的简化版本 并且MERIDA一般都在自家的高端车架上运用FLEXSTAY技术 一种将后下叉打扁以增强急速过弯时后叉刚性的技术
最后 挑300和挑500的架子都是正宗的TFS 而无所谓半TFS 区别仅仅在于挑500的架子后叉运用了FLEXSTAY技术 而挑300为了节约成本没有加这道工艺而已。

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车架,怎么选择车架?

1、选购一个车子,大家首先看重的是她的外表,她的漆面质量,这个便宜车子和贵车子一眼就能看出来了,但是这不能绝对的说一个有好的漆面的车架子就是好车架子。

2、其次人们就会看什么shimano、sram、Campagnolo、三拓、微转、钻石等等的变速器,到各种品牌的轮组、花鼓、车圈、把横把立、车胎、坐垫都是配件厂商的东西,但是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车架,咱们国人也是最容易忽视的,我见过一个兄弟的车子全套xt外加fox的前叉,但是那个uxx车架看了就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类似一个女人吧,外观秀美**,张开嘴牙是黄的还有牙垢外加脏话连篇没有大脑一样。车架是车子的灵魂所在!一个好的车架决定了骑行的舒适度、操控灵敏度、过弯的稳定性、颠簸路况或者冲山时候的安全性。

3、关于美利达的车架强度,一般是没被骑乘过的人怀疑的,7005铝材比6061铝材强度高,更适合做大强度的车架,这个一般的车友都知道,美利达当然也知道(顺便提一下,美利达是世界上最早做镁铝合金车架的厂商,或者叫7系列铝合金吧),但美利达为什么较少使用7005铝材,因为它的车架大多采用异形管材,比如说梯形管,比如说双圆合一管,而这些都是采用冷液压成型技术的,7000系的铝较硬,较脆,虽然也可以应用冷挤压成型,但做出象美利达这样的大量变形的管材,恐怕会因为太硬而造成断裂,因为硬嘛,挤压的力量小了不能成型,挤压的力量大了又容易断裂,这个时候,优点就变成了缺陷,所以还是用6系的铝材,比较好压。

4、而强度方面,一个车架的强度并不完全取决与铝材的,那只是原材料,好的工厂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获得比高级铝材更高的强度,比如美利达的液压成型技术,3D化的管形设计,FLEXSTAY技术(中文名字叫弹性后叉,或者大家俗称的青蛙腿),双圆合一管材(类似双体船那样的形状,为的是增加强度和金属多角度的稳定性),机器人焊接等技术,这些才是赋予美利达车架高强度高品质的真正秘诀。

5、美利达铝合金车架里面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HFS技术,全程就是“液压成型技术”,她的管材大体是这样做出来的:先是一个原材铝管,可能比较厚(就是用手指关节敲击车架时能通过听声音辨别,薄的车架声音越低沉、感觉很空,厚的车架管材听起来清脆悦耳),之后从管材的一端注入上千吨压强的液压油,同时在管材的外面有模具包裹在原材外面,当然和原材是有很大很大的空间或者间隔的,原材在液体超大的压强作用下会迅速向外膨胀,原来比较厚的管材变的薄而切密度变大,最后和外面的模具相互作用形成了美利达独有的外观形状。比如大家通常看到的G和美利达的公爵700车价上的凸字车标,看似是这样挤压后凸出来的,其实不是,这个层面的车架仅仅是人们说的“浮雕”版,仅仅是让外观更加漂亮而已。当然啦,如果连没有这种技术的车架品牌就更谈不上液压成型了。

6、比如美利达的挑战者hfs或者美利达的名驹系列、还有美利达的全地形简称AM(全称all mountain)等这种高端车架就是采用的HFS级别的液压成型技术,而挑战者800及目前出到的挑战者200等车型车架采用的TFS级别的,简单的说,HFS的要比TFS的要好,好在哪里?重量更轻,车架强度更高,在视觉上,车架的变形处理部位的边缘过渡也更平滑美观,比如说名驹HFS的车架,18寸的重量还不到1400克,而同尺寸的TFS级别的,对不起,要1700多,呵呵,差距,当然价格也是有差距的,一个1500,一个接近3000.
7、同时,大家目前在咱们大同这个小地方最常见的就是TFS车架了,它又是一种什么东西呢?确实从技术上讲它没有采用hfs的液压成型技术,只不过为了突出棱角的造型而采用的“仿”液压成型。那为什么又要“仿”出这个“棱角”呢?你可以那一张纸做个简单的实验,姑且就那一张A4纸吧,用手抓着这张纸的一端,如何让这张A4的纸长久的平行于地面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中间折叠一下,这样再展开这张A4的纸,我保证在有小量外力的作用下它肯定也是平行于地面的,同时,我们会看到在这张纸上留下了一个棱,它的作用就是起到了支撑作用,在自行车上面就起到了加强车架强度的效果和作用。

8、请不要小看这个棱,做过耐久度的实验,用一个tfs车架的车子和一个普通的勇士车子,同时上面负重150公斤,就是300斤啦,当然这个实验是机器做的,就和那个瑞典的宜家一进门门口放了一个机器重压沙发反反复复的长年累月的压(如果去过的话就会看见)一样。经过实验,得出一个了结论,它的强度可以支持一个300斤的人在120厘米的高度飞下地面,一天20次的话可以坚持30年时间!假设一个人不胖的话姑且就是150斤吧,比如我180高148斤,可以简单算下就是一天20次飞60年哈!,体力好的人一天飞20次就已经相当牛b了,还得技术像虎虎这样的,毕竟是1米2的高度!但是让一个150斤的人去飞勇士的话就不一定什么结果了,他也没对外公布哈,但毕竟勇士系列不是用来飞跃或者进行高强度用的。这个实验只是用的美利达的TFS车架,不是更高级别的HFS。

9、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要盲目迷恋用什么材料的车架,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技术的东西。买车子不是买首饰,用个什么白金的或者黄金的。巫毒、梅花不一直还是钢架子车么。此外,某些车架小厂,只会标榜用了多么高级的原材料,实际的处理工艺还是上个世纪的技术,就象好的相机不是光看多少多少象素,对吧?还有,如果像大多数新手感觉的,随便一个高配置的车子但是车架选择无所谓的话,那国际比赛为什么不用他这种车架啊?

10、美利达的这个弹性后叉的作用其实不是人们常说的在坡道或者颠簸路上起到完美的吸震作用,因为一般的车子后下叉是圆管或者方管或者长方形管材,而这个青蛙腿是接近中轴和接近后挂钩的地方竖,中间是瘪的,这样在高速过弯的时候,能够吸收大量的侧向的压力,从而提高车子的稳定性。当然,也有人说在骑盲人道这样比较颠簸的路的时候会有意外的惊喜呵呵。

11、补充一点,所谓的光滑焊口,不是人们所说的“打磨焊口”,它是2种焊接工艺合成的,首先用大家常见的鱼鳞焊把主体焊接住,之后再用“冷焊技术”把焊口的痕迹补平。这样不仅美观,强度还增强了。


选择大陆行货,还是选择欧版??
最近又想换车了 唯一还没确定下来的就是车架了 想找个合适自己的车架真不容易
最终确定下来的是 TFS 和大陆版的HFS 我想问下这两架子的具体怎么样
听说这两个架子是一个妈生的双胞胎 基本没区别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国内版的HFS值得买吗 如果没什么性能上的区别或区别很小的话 是不是上TFS性价比更高!


“大陆版的HFS,角度不错,碟刹版的。看楼上有人说大陆版不能装100mm形成的叉子,纯粹胡扯!我用的就是100mm的REBA race。至于大陆版HFS和TFS的问题,lz在论坛里搜搜,我以前发过一篇帖子,也给美利达写了信询问了这个问题。那篇帖子里有兄弟给出了详细的解答,也和美利达给我的回信一样的。简单的说,这两个架子的工艺完全不一样的,焊点工艺都不一样。别在那里道听途说,自己找个大陆版HFS的架子和TFS的架子比计较一下就明白了。关于大陆版HFS和欧版HFS的问题,简而言之,最大的不同是后三角的管型以及前三角的角度。涂装方面,欧版稍好些。工艺差不太多。价格差不少。所以,萝卜青菜吧。。。”
顺便啰嗦下关于蛙腿(Flexstay)。
蛙腿也叫Flexstay,采用弹性后叉的后上叉与后下叉的剖面图来看的话,其概念来自于扁弹簧(flat spring)的结构。后上下叉中间部位的水平横截面结构,使用SPECTRA与VECTRAN特殊碳纤维材质结构,两者相结合的结果,就是使后上下叉能够更有效率的吸收垂直方向的应力。

蛙腿好是好,不过什么东西都有利也有弊,蛙腿主要能使高速过弯的车后轮更加稳定。但是这种很小的弹性形变在普通骑行过程中是完全不能被觉察的。有些tx可能又会说,在车轮离地跳跃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后轮更有弹性。对此感觉我的分析是:1. 这种感觉被心理作用夸大了。2. 后轮落地的某些角度情况确实存在这种可能。

得出以上两点看似矛盾的结论是基于以下考虑:大家都学过几何学,最稳定的结构是三角形,当然其稳定的前提是三条边都是刚性的,如果有其中一条边是弹性或柔性的必然影响整个三角结构的稳定性。自行车的后上下叉和前立管共同组成了一个稳定后三角形,这时整个车架结构是稳定的。但是Flexstay加上后,会使整个后三角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全避震的车能够几乎完全的把车架的振动通过弹簧和减震器的往复动作转化成热能,但是硬尾车架是不行的。全刚性的硬尾车架把后车轮传递上来的振动直接的传向车架各处(特别是铝合金车架,没有吸收振动的能力,所以骑起来感觉比较颠),最终在车架的跳动中损耗掉。

假设现在是蛙腿后下叉,能够吸收一部分振动,大家都知道根据振动波的变化,在波峰+波谷时是可以相互抵消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感觉车架“软”了一点。但是还有些情况是波峰(谷)+波峰(谷),振动会被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以及下高台阶等震动太大的动作会使车架受到的冲击过大,如果是刚性车架,应力会快速传递到车身每一处分散开来,除了车轴处的受力点外而不会过于集中在某一处。如果是软尾,应力会被减震器吸收。但是蛙腿车架这时会在蛙腿处发生过大的弹性形变,这种过大的形变会拉扯刚性的后上叉,造成后三角结构的不稳定,特别是后车轴处以及后上叉与立管连接处的应力过大,金属疲劳会显著加强。

其实蛙腿最好用在纤维车架上,因为纤维车架整个都是柔软的,应力会被快速分散,而刚性的铝合金车架可能会在车架特别是焊接处造成一些应力集中点使金属疲劳。

可能很多tx又有疑问,为什么很多tfs或者hfs车身都是配有蛙腿结构,并没有发生由于应力导致的金属疲劳后的问题?原因就在于蛙腿能够提供的弹性形变非常有限,所以日常骑行根本感觉不到差异,连官网对蛙腿的介绍也仅限于使高速过弯的车后轮更加稳定,而不可能象软尾那样吸收过大震动。另外还得感谢美利达的车架设计,在应力集中点会有焊接加强,所以用铝合金蛙腿车架的tx不用过于紧张,但是需要避免过于激烈的如从高台阶飞下等操作。没有蛙腿车架的tx也不用过于执着这个,因为本来这种柔性减震和车架刚性就是矛盾的,设计时必须平衡好这两个问题,所以这个技术确实效果也有限。 科普下自己而已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14-1-8 23:39:5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就要顶一个 学习了
3
发表于 2014-1-9 07:51:30 | 只看该作者
额。。。 商家又在概念植入、细分消费了
4
发表于 2014-1-9 11:09:49 | 只看该作者
好高端,看不懂
5
发表于 2014-1-9 15:22:28 | 只看该作者
表示,看了之后感觉,完全稀里糊涂了
6
发表于 2014-1-9 15:30:22 | 只看该作者
百度来的东西~大部分是cb上早些年的帖子了.曾经纠结过海飞丝和fr.最好还是入了fr~
7
发表于 2014-1-9 17:20:48 | 只看该作者
很出来了,太高级了,比carbon高级多了,锐克多车友膜拜一下
8
发表于 2014-1-11 20:41:44 | 只看该作者
美利达好 美利达妙 美利达断了呱呱叫
9
发表于 2014-1-11 20:48:35 | 只看该作者
不管咋说 现在的美年达缩水,没事就是hfs和tfs的宣传,有点疲劳了,,
10
发表于 2014-1-11 20:51:52 | 只看该作者
美利达已经缩水的差不多了,还不如选择其他牌子,实话实说
我就是美利达650的使用者,公爵600真的不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