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89|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0831 太仓无锡苏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3 11:2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蜥蜴 于 2013-9-3 11:38 编辑

20130831 太仓无锡苏州 162.8km





31日晨6:10,只身从虹口出发。
经中山北路-交通路-真南路后,没有走惯常的南翔方向,而是由武威路直插金昌西路。金昌西路,全长10公里,是一条新建的通衢大道,路面宽阔平整,绝少车辆、行人。如团队出行,是飙车族绝好的表现机会。可一路狂飙至嘉松北路口等候后续部队。
至嘉松北路右转,一路向北。此路段车道不甚宽阔,且不时有行人或逆行车抢道,应控制车速,注意安全。途经外冈镇时,可顺带礼拜吴兴古寺。
吴兴古寺,传承香火1500余年,曾号称江南三大寺之一。无奈颠簸流年,几度兴废,现今的庙宇楼阁,已是1994年的重建。

图:吴兴古寺


沿嘉松北路直行8.7公里,进入沪宜公路。途经路段全长26公里,个人感觉,江苏段的路况要比上海段的好。途经太仓市、双凤古寺。
双凤寺始建于晋咸和六年(331年),1600多年来,双凤寺屡建屡毁,到1949年解放时,该地已成一片废墟。2002年重建的双凤寺重现了千年古刹的昔日辉煌。

图:在公路上隔河眺望双凤寺。



图:沪宜公路北段

26公里的坦途,风和日丽,转瞬来到了锡太公路。
锡太公路是一条半封闭的、带非机动车道的国家一级收费公路。由于是直通港口的公路,行使车辆多是集卡或箱式车,但是因为路幅宽阔,路况平整,车道分明,车流量也不很大,加之非机道也非常宽阔,骑行起来并未感到有丝毫的危险与恐慌。
需要注意的倒是从G204沪宜公路到无锡锡张高速间长约48公路的锡太公路上几乎没有任何补给点,骑友在进入此路段前,一定要做好补给,尤其是饮用水。




出锡太公路,继续沿金城东路至新华路左转直行,到达此次骑行的中点无锡梅里。
相传,公元1000多年前,周文王的父亲季历是亶父之子。亶父有泰伯、仲雍、季历三子。因泰伯(也太伯)发现父亲亶父有将王位传季历之意,主动与仲雍远离家乡到了吴国,即“太伯奔吴”的典故。太伯奔吴后为后世强大的吴国打下了基础,也创造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吴地文明。传说太伯奔吴建都的地方就是无锡的梅里。孔子称泰伯为“至德”,所以梅里也叫德城。

图:无锡梅里德城





走马梅里德城后,扬鞭策马,直下40公里外的姑苏。于5:50到达苏州,今日共骑行162.8公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13-9-3 11:4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9-3 11:47 编辑

      
      这条经典路线不错,以前也经常骑行经过,不过无锡梅里新建的中华德城则没去过,是一亮点,以后有机会经过时拐进去瞅瞅。LZ图文并茂,欣赏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1:45:56 | 只看该作者
云龙 发表于 2013-9-3 11:40
这条经典路线不错,以前也经常骑行经过,不过无锡新建的梅里德城则没去过,是一亮点,以后有 ...

梅里德城也是偶然路过,看到有飞檐雕梁就拐进去看了看。回来百度一下,还真是个好景点,有很大的一片仿古建筑群。以后一定要专程去转一转。
4
发表于 2013-9-3 11:48: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岳泽 于 2013-9-3 11:50 编辑

骑游路线好,照片拍得更好,有机会与你再次一同骑游。金昌路的确人少、车少是一条适宜骑车的路。
5
发表于 2013-9-3 12:09: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正欲知晓
6
发表于 2013-9-3 12:36:06 | 只看该作者
照片少了点吧
7
发表于 2013-9-3 12:51:57 | 只看该作者
路线介绍详细的好帖子~~~
8
发表于 2013-9-3 13:05:5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精彩!
9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3:15:43 | 只看该作者
岳泽 发表于 2013-9-3 11:48
骑游路线好,照片拍得更好,有机会与你再次一同骑游。金昌路的确人少、车少是一条适宜骑车的路。 ...

谢谢鼓励。再次同游是一定的。
10
发表于 2013-9-3 13:16:4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