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话骑盟——专访马驹和SOPHIE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8 23:11: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序言

  2007年底,“骑盟”诞生之时,像芸芸众多的其他中国自行车论坛一样,没有人会知道她会长成什么样,或者能有多大的出息,甚至根本就没有人关心到这个南中国角落的一个小小论坛。骑盟一直坚持,奔波于各地的赛场——点滴记录中国自行车赛事。其实,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样的事需要做的很认真,很仔细,很具体。面对自行车运动往往呼啸而过,略带一片绚丽和一声尖叫之外,真正能理解自行车运动,触摸到自行车最深层的具体,能有几人?骑盟,将美轮美奂的相片和精妙的文字记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将自行车运动真实的、生动的呈现给了广大的自行车爱好者,改变了中国自行车竞技的视角。

  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每当点击骑盟网站,总有一种歉意,对马驹,对骑盟的歉意。
三个月前的环南中国海自行车赛,我第N次与马驹相遇在赛场,我佩服其对自行车的认真的态度和不懈的精神,于是,我临时作了一个“伪记者”,恳请他们接受我的“专访”,他们答应了。而我,三个月后的今天,才开始执笔。

  2008年的12月19日,当北方已进入严冬时,南中国地区正受到太阳的烤炙,与三伏天无异。不过对于自行车比赛来说,这是冬天里难得的好天气。跟随澳大利亚的后勤车,熬过近三个小时的赛程之后,开始了和骑盟的“亲密接触”。

【一】  环南中国海(中山站)拍摄纪实http://www.qqride.com/bbs/thread-4566-1-1.html
【二】对话骑盟——专访马驹和Sophie

    【其实一年之后的现在回来看我们当时拍的图片的时候,都会觉得挺好笑的】
   【最重要的是辛苦了,却拍不了一张好质量的照片】

UbikeU:骑盟拍的第一场赛事是什么时候?

马驹:07年12月26日,环南中国海东莞站的时候,接下来相继拍了中山站和珠海站。当时拿着部NIKON D40,只是想去看看比赛。后来慢慢觉得,数码相机和网络力量的结合,对于传播自行车运动来说,是个很好的方式。假如自行车运动传播的力量能像艳照门那样强大,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UbikeU:骑盟拍摄想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标?现在的发展是否和当初的目标吻合,或者又发生了什么样的调整?

马驹:骑盟现在还处在幼儿期,现有的传播方式都还处于摸索状态。其实一年之后的现在回来看我们当时拍的图片的时候,都会觉得挺好笑的。骑盟拍摄自行车运动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自行车的方方面面,未来的话,可能将涉足旅游这一块儿。


UbikeU:我记得最开始的时候就是马驹一人在主要拍摄,到后半年的时候,也想培养一些人,但似乎均不满意效果。现在Sophie你准备全职投入骑盟事业,是什么吸引了你呢?是否这也是马驹吸引你的地方?

Sophie:其实骑盟一直是我和马驹共同的梦想,从到广东来我们就在一起,并且一起在做这个事。以前因为工作的原因,没能做的更多。现在要减轻他的压力,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UbikeU:Sophie是个女孩子,面对如此繁重而辛苦的拍摄工作,你会不会因为她太累而觉得心痛?

马驹:累肯定是累的,不过在拍摄的过程中,尽量会安排她一些轻松的拍摄任务,她也刚上手不久,对她的要求也会降低一些。


UbikeU:关于骑盟传播,最困难的资源在哪里?有没有资金方面的压力?

马驹:(思索了很久)困难的地方其实很多,比如需要资金上好的设备,需要比较科学的手段提高工作的效率;需要优秀的人才一起投入到这个事业中去。
    关于资金方面,现在的资金来源主要在于车行,都是从车行抽资金出来,网站上虽然有些广告,但是完全不足以支撑骑盟拍摄的庞大费用。


UbikeU:有没有想过要休息?

马驹:休息,当然有,不过就那一两天吧。不过休息的时候都是在想应该如何去发展,对于骑盟,假如去休息,放了长假,一个星期不拍摄,整个骑盟的发展就会停滞,就像一辆大卡车,要不断的有惯性,才会有力量。关于网站的比赛报道,大家还不相信你会坚持下去的!


UbikeU:我记得去年10月份月左右的那段时间,基本上每个周末都有比赛,而且是遍布全国各地,有的时候甚至周末要连续跑两个地方,一个南,一个北。如此紧密的拍摄行程,最辛苦的地方在哪里?

马驹:最辛苦在于连续拍,不停的拍,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累了就用红牛、咖啡解决问题。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辛苦了,却拍不了一张好质量的照片。去年环海南岛的时候,连续7~8天的行程,假如没能拍摄到一张好的图片,这无疑是莫大的打击。


UbikeU:骑盟现在的影响有多大?或者说,你眼中看的到的骑盟的影响力有多大?

马驹:我认为骑盟现在完成了国内的业余车迷推广,下一步,就是专业车手、教练、体育部门以及商业部门的推广。他们也开始在理解,开始关心骑盟拍摄活动的资金来源方面,他们也开始要求我们参与到专业赛事的拍摄中。骑盟成为了联系专业赛车手和业余队的平台。专业赛和业余赛,同在一个平台,这是最大程度上的相互沟通。今年几次的自行车赛事,央视平台的参与,也证明了自行车运动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社会资源的关注了。
       中国的自行车比赛,应该涵盖了社会力量自发组织的比赛,商业赛以及专业赛,几架马车并驱前行。


UbikeU:我之前听你说过,骑盟的拍摄现在还处于效率比较低的阶段,你也提到要将骑盟发展达到“系统化拍摄”的阶段,如此“系统化拍摄”是怎样的一种系统,表现在那些地方呢?

马驹:骑盟“系统化拍摄”是我发展的远景,一场赛事的拍摄就像看一本连环画,是生动形象具有阅读性的。不过十年内可以用的,还是要依靠国内的现在的传播方式——图片、视频、等等。电视制作水平的资金和人才要求太高,未来的传播方式,融进各种元素的,毕竟,单单的文字的力量还是很薄弱的。
    “系统化拍摄”在于大家都分工在做各自擅长的事,比如十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长,比如拍摄、图片处理、文字、编辑,最后再形成骑盟的总的报道,这才算是真正的传播。

    后记:写完这篇报道,恰值“法兴银行杯”自行车赛广州站结束了,一场精彩的赛事却未能给广州车坛未来的发展带来鼓励性的启示。相反,却在广州车友几大论坛上,如OKBIKE上引发了数场论坛舌战。尽管我相信这部分人只是少数人,但从论坛到例会,到Q群,无不弥漫着这些少数人的舌战。这样的环境无疑是打击了各方面对广州自行车发展的信心。对于像骑盟传播这些奉献于自行车事业的先驱者来说,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无疑是对他们事业最大的精神帮助。


谨以此文,向骑盟致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09-3-28 23:40:4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顶顶...
最后照片的帽子很牛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