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365|回复: 1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月出走 [骑行西安文字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13 01:3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出远门不可思议,像一个奇迹,跨过我的生命里;

翻越过重重山峰和层层白云,生活就是这样滴!!


[简介]

出走人物:PENGYOU,谢天,Rainbow,忠诚卫士,happy,王子瓜,空白日记本。

出走目的:身为华夏儿女,踏上红色征程;游历祖国山河,感悟非凡人生。

出走路线:三门峡、庙前→运城、河津、西坡→张店、乡宁、吉县、壶口→宜川、延安→西安


[详情]     

运筹近两周的“红色之旅”在公元2006年四月二十九日晚八时拉开序幕。

图片请参阅→http://bbs.bikehome.net/read.php ... ;toread=&page=1



  1 Day


关键词:有险无惊  

     四月三十日下午 2:00 我们站在了三门峡的站台上。装车、换骑行服后已是四时许,当我还在为掉了火车票而担心时,竟发现三门峡没有查票口...我们经过一个微陡的下坡后便到了公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迷茫了...     

     在摸清方向心中有些数后我们就随意找了家饭店吃午饭(以下略100字)。当大家过完黄河大桥后,一切就这么开始了!一个坡就直直地竖在你面前,在前面一百米处还能看到第二个上坡,如同驼峰一样。我从3-6档换成2-6档、1-6档,最后在山顶上 看到大部队时已变成1-3了。在接连着翻过几个坡后,一副景象震住了我们,离我们十几公分距离旁边就是万丈悬崖,我们就在这样的路上骑行着...     

     刚开始还不适应路况,我们每爬完一个大坡都会停下来休息,缓和一下,但这样一来时间上便不够用了。还好这里太阳落得较晚,等张店时是晚上7点,天还没有全黑,已经登顶的我们准备迅速下坡赶到今日的目的地。于是,月夜惊魂start...

     绕过一个村落后天黑了,只见几个红色的尾灯闪烁在山路上,刚开始还能在一起骑行,但随着陡峭的坡惯性太大,而且U行弯道颇多,不适合跟骑,所以大家都分开了距离。本以为有前灯能应付一下,谁知却很无助,根本就看不见前方2米以外的路况。还是用肉眼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道路更为实际!    

     在后几日的骑行中,我顿悟到这次夜骑的危险性,且身旁的悬崖不会低到哪里去!只不过是夜里我们都看不清路况,所以就算有险我们也未必惊了...



幕后花絮:  

     我们在三门峡找饭店的时候,知道身在“小麦”的故乡,所以每回进门前总不忘问一句“米饭--蛋炒饭有没有?”这已成为我们这伙人心照不宣地默契了!老板看看我们说“有,但...不多”,没法儿,只好先吃着,还需到别家化些缘才是王道!于是偶在询问两家饭店无果后,来到一家贼小的饭店前又重复了次先前的话,没想到老板娘一口肯定说有,并强调炒的很快,我大致猜出她说的内容后指给她看我们所在的饭店招牌并付了钱,没一会儿,外卖就到了。不会有人想到这两份将萦绕在王子瓜记忆里,使他魂牵梦饶的蛋炒饭竟然已最简陋的方式出场了---就装在白色塑料带里。当时大伙就傻眼了,但为了果腹也不管它外部包装了,赶忙把它倒在扫荡一空的盘子里。瓜哥吃完一勺后,不禁感叹到“这是我吃过得最棒的蛋炒饭了!!!”云云..

     原来,如同粗糙的果皮有时可以包裹最甜蜜的水果一样,粗劣的包装往往掩盖着美味的蛋炒饭!!



[wmv]http://v.qingyinyue.com/wma2/55acd/00676/14.wma[/wmv]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02:33:01 | 只看该作者
2  Day

关键词:“煤心、煤肺”

     梳洗完走出“5元澡塘旅馆”,准备在路边吃早饭。一辆重型卡车开过(对于这种货车,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这些天每天都能与他们同行),我皱了下眉头说“晕,在这里吃?!到底是吃饭还是吃灰呀?”谁知王子瓜绘声绘色地回我“车来之前吃的是白粥,车开走后,吃得就是芝麻糊了..”    - - #

     饭罢,我们开始起程,第一站运城,本因是昨天的终点站,无奈我们错过了最佳地骑行时间,所以只能今天弥补。初骑时分,大家的状态都不错,在运城市区还FB了一顿西瓜。继续前行赶往河津,到了下午1点,发现还有20公里路才到,于是决定先吃午饭,在国道旁找了家“内设空调”的饭店,点了炒面和饺子。原以为炒面会象上海那样干炒放酱油青菜的嘞~等端上桌一看,却还是那番茄、鸡蛋+刀削!!!看着满满一大碗“小麦”,真是郁闷!而饺子也不逊色,一个个面疙瘩,让人吃着倍感不爽。大家草草解决之后就上路了。

     去河津的路况不错,大家加快脚步打算早点到。在烈日下骑行了2个小时以后,我开始感到胸闷,肺部也不有些不适。到了庙前后,开始咳嗽,路况也开始打折了,黑压压的一片,还好有头巾当口罩,要不我的肺就....   原本今天的时间够宽余的,但却因为我,大伙放慢了脚步,PENGYOU给我吃了些药,HAPPY和卫士还跟我换了车。原计划到乡宁不会太困难,伴随而来的却是一路的煤车与煤厂,快到天黑的时候更夸张,我们竟然走到了煤矿开采的山区旁,山上的机器正在运作,随时都有碎石子滚落,我们就在它的脚下骑着。

     天蒙蒙灰了,而在我们前面还有三个山洞,大家拖着疲惫的身子,小心、谨慎地一一通过。值得安慰地是在我们到了西坡后,竟然找到了一家象样的宾馆,洗了个热水澡,在排挡里吃了些东西,一天的行程OK了...

     在此,我以个人的名义要再次感谢同行的伙伴们,谢谢你们的帮助和鼓励!!


幕后花絮:

   清晨,伴着澡塘旅馆里养得那只公鸡有节奏的打鸣声和Pengyou Rap式的叫骂声从梦中醒来。原来,那鸡从半夜四点就开始骚扰只有一墙之隔的Pengyou了,怪不得他如此抓狂...
3
 楼主| 发表于 2006-5-14 00:29:26 | 只看该作者
3  Day

关键词:陡

     今天的行程是从小煤沟(西坡)骑到吉县,经过昨日的骑行我们已经做好对付各种路况的准备。不管是刀山还是火海,只要我们大家一条心就一定能撵出一条道来!!一大清早吃完饭就开始爬坡,黄土高坡真不是盖的!看上去不怎么陡的上坡,却是冗长到不行~象老太太的裹脚布...经过一个又一个绵延起伏的“小丘”后,以为将到达所谓的顶峰时,却发现这个山峰一直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真正的顶峰还有很远的距离...

     没事,继续骑!!一段骑行后感觉前面的路越来越窄,原色的水泥路面被黄土覆盖了。再凑近一看,哇塞!!山体塌陷~~~把国道都给埋了2/3。就牛吧...啥事都被咱们遇到了~~真是不虚此行呀,哈哈。看到有新鲜事儿,大伙儿一个个都兴奋起来了,抬头看看山上塌陷的痕迹,层次分明依稀可见~~~     由于黄土太松软,我们无法骑过,只能下来推着车过去,鞋子踩在蓬松的黄土上,感觉像CD的粉饼∧_∧ 等走完这一段,Pengyou的黑色登山鞋已经变成黄土地的颜色了.

     不知骑了N+1久还是N+2久之后,终于迎来了下坡!刚才还懒散,松懈的神经一下子紧绷起来,头文字D的场景再次浮现于脑海中,什么内切过弯,什么发卡弯都是屁话,能顺利下山才是真本事!!大家把车距拉开,集中注意力匀速下滑。在“之”字行的下坡路上,我们使出各自的本领,一边感受风的自由,一边为超过当地村民的摩托而优越感极度膨胀。整个路况时好时坏,有些转弯处还有小煤粒,容易打滑。我们憋足气紧捏刹车一刻不敢松手,时不时还会有重型运煤车迎面而来,车尾还伴随着厚厚的煤灰。当时谢天正好冲下来,穿过重重黑烟,仿佛欧美电影中的特技镜头,HOHO~~~当我们都下了山后,只看见大家把车放下拼命的甩手,原来是长时间的捏刹车再加上颠簸,手已经麻到不行了~~~避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避震!!!

     到了吉县向当地人打听壶口的路程,他们看看我们的装备,拍胸脯说不远,以我们这车保准一个小时就能到。但我们还是叫了辆卡车代步,结果一个半小时车才开到壶口收费站 - - #

幕后花絮:

   在不知道翻过第几个坡后,我们停在一户人家门口补水,happy和Pengyou突然瞄见一小朋友手里拿着地教科书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诗诗的外貌”偶晕~~这.....  原来,这本书在这块土地上等了我N久liǎo....
4
 楼主| 发表于 2006-5-14 01:22:26 | 只看该作者
4  Day

关键词:磅 礴

   三更半夜,趁着不买票进壶口瀑布景区,我们一行人凌晨四点就集合出发了。靠着Pengyou和王子瓜微弱的车灯,我们一路跟骑摸索着前方的道路。睡眼朦胧的我一点都提不起劲来,甚至于后来到了景区内大伙把车都停好后,我还不知道身在何处,好似梦游一般....但近在咫尺的瀑布声把我拉回了现实,肆无忌惮的水声充斥的耳朵,贯穿整个思维,震声数里可闻。黎明前的黑暗使我们无法找寻到那震撼的场景。那一刻,只有耳朵是醒着的,视觉空白一片。天空渐渐由灰变蓝,我们寻声而去。
“旱地行舟”、“飞鸟难渡关”,我站在岸边直观这奔泻的瀑布,被它所征服。《黄河大合唱》的诞生,见证了它的磅礴。

   本来还想观看壶口瀑布的彩虹,但由于天气不佳,我们最后还是没有看成,于是继续赶路,计划到宜川乘车去延安。

   在去宜川的路上,我们在国道旁边发现一条小溪流,浅浅的水位清澈见底,水顺着一层层的石阶流下,周围布满野花、小草,景色分外美丽。我们不禁脱鞋下水,感受就是:冰冰凉,透心爽!!!

   晚上8点,我们从宜川坐车抵达延安。



幕后花絮:

Ⅰ、在壶口瀑布的周围有一些小支流,快干涸的样子。我随性跳过,这时Pengyou弯下身子想洗手,happy笑着说“别洗了,这可是黄河水,就算跳进去也洗不清的!~~” ...

Ⅱ、记得在去宜川的路上有一次停车,大家坐在路旁休息。大概过了十多分钟,准备起身上路,王子瓜两腿间竟然结起了一个蜘蛛网!! ....
5
 楼主| 发表于 2006-5-14 01:48:12 | 只看该作者
5  Day

关键词: 红

     我们在延安!

    “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油然而生出敬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都是在这里取得的,固有“红色”之意,我们的红色之旅也是基于这一点!

     由于昨晚才到延安,没有时间观赏风景,所以今天起了个大早去延安有名的风景区参观。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匆匆看过后大家整车待发,赶往西安。6小时的车程一直昏睡到深夜。

    晚上十点,我的脚踏在西安的土地上,听说“丝绸之路”就是以当时的长安现在的西安为起点开始的!到了西安,happy可就是地头蛇了!澡都没洗就开始FB了!带着大伙推着车绕过钟楼,穿过鼓楼洞口北院门一条石板路,只见两旁摆满了各种风味小吃。西安的历史悠久,文化沉积厚重,饮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回族的清真饮食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走进这条街,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味的香气,直叫人流哈喇子!


幕后花絮:

    这些天被小麦整到不行。一到延安,我就两眼放光似的寻找起KFC来,从未如此期盼!大伙把包搁下后,便骑着车在延安街头搜寻红色系的老爷爷。这也算是到延安的“开门红”了吧,嘿嘿~~~
6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00:38:34 | 只看该作者
6-7  Day


关键词: 幽

   来到西安第一天,大家起了个大早,想一瞻古城墙的威严。窗外小雨点点,我们骑着车在西安的街头飞驰,感受古都的异样氛围...   在城门口,看着望不到头的城墙,随手玩弄欣赏着地摊上的古玩,在黄马甲那儿买点早餐,一天的生活就这么开始了。时不时会有早锻炼的老奶奶经过,手中捧着一束鲜红的月季,满脸和蔼地冲你微笑。 幸福,就是这个样子!!

   下午,我们来到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1974年,临潼县晏寨乡西杨村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km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秦俑坑,并按照它们发现的时间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坑。我们依次游览了一回。一号坑兵马俑按实战军阵排列;二号坑出土陶俑,车马;三号坑大多都是未出土的陶俑。兵马俑不仅形体高大,而且制作非常精细,造型逼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被联合国教产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

   夜幕降临,西安的夜景绝非等闲!鼓楼和钟楼在彩灯的照射下相应成辉;大雁塔前的广场上密密麻麻的布满游客,音乐喷泉那悦耳的歌声响彻广场上空~~~~晚上,我们一起去逛回民街。各种小吃应有尽有、各种手工艺琳琅满目、各国友人汇聚在此,共享西安带给我们的意犹未尽....

   五月六日,准备返乡! 整理行囊,发现它是我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 于是决定把它给邮了!和Pengyou赶到邮局,装箱投递,简单利落!!原来,我是这一伙人中带得东西最多的一个~~~就差没把妈妈也一起背来了....  在邮寄的过程中,再次感到西安人民的朴实与热情。他们的热情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表现。比起大都市那冷若冰霜的面孔,这儿真是令人憧憬与想望的地方。陕北,原本对于我来说只是个无关痛痒的名词而已,如今我却有了最直观地感受,陕北民谣就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
7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00:51:38 | 只看该作者
一次小小的聚会,把生活在不同轨迹的朋友拉到了一起!

零星的激情正在汇聚,见证我们的过去,展望我们的将来!

生命就像一座又一座山峰,当你认为已经到达了目的地时,抬头却发现另一座山峰伫立在眼前。

活着就是精彩,但我的生命要更绚烂!!!
8
发表于 2006-5-15 01:35:37 | 只看该作者
顶!写的很好!
9
发表于 2006-5-15 10:12:21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在西安,那里的人给你带来的热情和人性完全改变了我以前对西安的了解。

本子的游记精彩精彩。
10
发表于 2006-5-15 10:19:27 | 只看该作者
自己本身就是陕西人,之前对陕西和西安有自己的看法
本子的游记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些问题
也让我对某些问题有了重新的认识
另外本子的游记没有烦杂的细节,都是自己的感受
写的精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