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5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遗世独立的徽居旧梦-----------------------------闻道园真是不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23 05:56: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3-9-24 15:29 编辑

        
        一条狭长的乡间小路只能以偏僻来形容,但里面却是曲径通幽:古树名木多葳蕤,碧湖水榭相倚靠,来自皖南休宁、歙县、屯溪等地的古代会馆、明清牌坊、古桥、古屋被“移植”其中,12幢从安徽休宁、歙县、屯溪等地整幢“搬”来的徽派建筑就矗立在其中,极具看点,卫斯嘉生态休闲园最终将建20多幢具有一定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的徽式老宅。
        位于上海宝山罗店镇潘泾路上占地1200余亩的闻道园,四周树木葱茏环境幽雅,大批石刻石雕与珍贵奇石藏品;清代道光六年皇帝赐封的牌坊;古色古香的“宰相府”门前石狮、匾碑、拴马桩,每一处都刻着历史沧桑。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栋一梁,都出自徽州农家。这些老宅均从皖南购得,每根梁柱、每个窗棂逐一编号,拆卸后移植到罗店镇,修旧如旧搭建拼装而成。
        一座湖,微波荡漾,水上昂然立起一座桥。桥是古桥,货真价实的咸丰九年永济桥。凭乎此,把人的思绪带向遥远的过去。站在桥上,再看眼前的砖雕院落,顿生思古之幽情。下得桥来,踏上“磨盘”路,芳草萋萋,波光粼粼……
        一幢原汁原味的安徽民居,静静地伫立在河边。屋子无言,但是内里的木雕兀自娓娓道来,支撑着横梁四只角的粗壮牛腿上,分别刻着琴棋书画:一把琴,斜势下来,琴弦清晰;两只棋子,似乎马越楚河汉界;一本书,竹简弯曲,多少尘封的故事在里面;一卷画,掩盖严实,一经打开便有风云际会。从来琴棋书画都是口头禅,如今栩栩如生地作为民间木雕凸现眼前,让人开了眼界。
        最有看点的是清道光六年皇帝赐封的古牌坊,门楣中刻着“贞寿之门”,下有“圣旨”两字。这座牌坊所有的部件都是原件拼装起来的。随着园主人的手指,人们看到一块石板,上面有车轮辗过的印痕。那是“文革”中“破四旧”被当作铺路石留下的如今它重新拾起成为一处景观,让人庆幸。在一座气势不菲的“宰相府”前,可见一块刻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石碑。拾步走进内厅,空间豁然增大, 6米高、15米宽的厅堂完全由木梁榫头凑搭而成,不费一钉,数十根盆口粗圆木柱顶天支撑,横椽立柱精雕细琢,上面的人物花卉栩栩如生。
        闻道园不是一般的仿建之作。徽派民居的雕工相当了得。一幢原汁原味的安徽民居,静静地伫立在河边。屋子无言,但是内里的木雕兀自娓娓道来,支撑着横梁四只角的粗壮牛腿上,分别刻着琴棋书画:一把琴,斜势下来,琴弦清晰;两只棋子,似乎马越楚河汉界;一本书,竹简弯曲,多少尘封的故事在里面;一卷画,掩盖严实,一经打开便有风云际会。从来琴棋书画都是口头禅,如今栩栩如生地作为民间木雕凸现眼前,让人开了眼界。
        发起打造这个生态园的人叫王卫。因为个人兴趣,5年前以贸易起家的他,开始以租赁土地的方式准备打造一片1200亩的“文化生态休闲园林”。还在项目启动不久,王卫前往浙江淳安探查深山树种。当地人闲聊中提起,山顶有幢半塌的大宅子最近被台湾商人相中了,准备买下拆到台湾去重建。王卫顿生好奇,攀到山顶一看,450平方米的徽式老宅子,木椽精雕细琢,墙线错落,一看就是当时的“大户人家”。
        史料随后证实了这座宅子的“特殊身份”。300多年前,当地有一位大地主,为11个儿子各建了一座宅子,留存至今的独剩这一座,而且年久失修,早已荒弃,屋面大部分结构坍塌,“看着真让人心痛”。回到上海,王卫跑去找建筑学专家,带他们去实地考察。专家们大吃一惊,想不到深山中竟然还藏着这样的“宝贝”,当即答应免费为老宅设计重建。王卫招募了一批有经验的老工人,用了一个月时间,将宅子全部测绘标注好,拆下运往上海。
        “大件600件,小件2000件,每一件都是工艺品。”从此之后,王卫着迷一般爱上了老宅子。他开始有意识地到安徽、浙江、江西一带看老宅。一路寻访,越看越心痛:“眼睁睁瞧见好多古宅已经被用作猪圈、养蚕场、茅草棚了,真让人急!”这几年,王卫花在收购旧宅、拆建、运输上,林林总总花费了1000多万元。不过,修复的费用同样惊人,“恐怕也得1000万元吧”。这几年,时不时见他开着车从市中心往北郊一片园林地里跑,“弄弄石头,种种树,盖盖老房子”——当然,这位开着宝马、常打高尔夫的所谓“农民”。摆弄的石头,全都是奇珍异石。
        修复是件复杂事。为了那幢“宰相府”,王卫就特地请来两个工匠,花了整整两个月。几乎每一个搜藏,都有一段让他感动的故事。王卫这样一些集宅的故事也被人传为了“搜城记”。王卫是个有心人。每去拆建一处旧屋,他都会拍下很多实景:“留下这些资料照片,也是想给这幢楼的‘前生后世’留下完整注解。王卫等人的搜城行动,让民居保护更多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也引发了一些专家对文物保护的思考。
        徽黄山学院徽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兆民认为,列为国家或省市保护重点的文物多是历史的精华,自然是应首要保护的。但采取这种方式保护的只是单体的文物而不是文化。文化的内容要广泛得多,其更多的表现在大片的民居中。就像北京的文化不仅是体现在故宫里而是同样存在于有人居住的四合院老城区一样,皖南古民居才是古徽州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没有这些老屋,活生生的古徽州历史必然会散失、中断,无迹可寻,也将永远无法弥补。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05:58:57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06:08:22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06:13:2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重达一吨的和田白玉,价值达7亿,是镇馆之宝




















又一和田籽料









5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06:16:28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06:18:43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06:27:0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块较新的楠木


这是典型的楠木金丝,看仔细了,您又学了一招


8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06:32:00 | 只看该作者









这里的服务员可能门票贵,较少被骚扰,十分热情周到,介绍展品、展厅十分详尽





















9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06:39:12 | 只看该作者



闻道园还有人均200消费标准的餐饮服务,如果餐饮可以免门票,现在仅完成一半,故收费也是一半80
























闻道园紧邻美兰湖,周边建筑像欧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06:42:32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是美兰湖的照片,由于光线不佳,没拍几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