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11·15”灭火战:处置及时、有力,是一场成功的典范战例 [打印本页]

作者: 贝多芬    时间: 2010-11-18 11:16
标题: “11·15”灭火战:处置及时、有力,是一场成功的典范战例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评价“11·15”灭火战:处置及时、有力,是一场成功的典范战例

    □据新华社上海11月17日电

    截至11月17日,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已经夺去了53条鲜活的生命,还有70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这场近年来罕见的特大火灾是如何形成的?为何会造成如此惨重的人员伤亡 ?整个灭火救援工作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在悲剧背后,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16日晚,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灭火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的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少将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独家专访,并就上述问题一一作答。

    失火大楼存多种致灾因素

    问:上海“11·15”火灾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为什么这场火会烧得这么大?

    答:我们对起火的大楼进行了仔细勘察,发现大楼存在多种致灾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楼房四周搭的脚手架外面包裹着尼龙织网以及毛竹片做的踏板、外立面上大量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都是易燃物,特别是聚氨酯泡沫,一旦燃烧就会产生含有剧毒氰化氢的气体,人如果吸入一口就会中毒死亡。

    聚氨酯泡沫燃烧速度非常快,能快到什么程度?我记得,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9·20”火灾中,由于大量使用聚氨酯材料装修,表演人员使用道具枪引燃顶棚聚氨酯材料,现场监控录像显示,火灾发生后仅46秒,有毒浓烟就笼罩了整个大厅,造成44人死亡。

    基本控制火势用了1小时

    问:这场灭火救援战斗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参战公安消防官兵遇到了哪些困难?能否帮我们还原一下现场?

    答:在我的灭火救援经历中,这么特殊的火灾非常罕见。当时,楼房外面所有的方位都被浓烟封闭,烟气的温度在800℃以上,普通窗户玻璃遇到200℃左右的温度,会迅速爆裂,使火灾向室内蔓延,情况非常危急。

    在这种形势下,消防官兵采取内外夹攻的灭火方法。除了传统的云梯救人之外,还出动了直升机救人,这在国内是首次。基本控制火势只用了1个小时,整个灭火救援战斗用了4个多小时。

    问:整个灭火救援给您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

    答:我先告诉你两个数字:160和2。“160”是我们的消防官兵从着火高楼里救出来的幸存者人数;“2”是在起火高楼的旁边还有2幢同样的居民楼。消防官兵到场后,立即在起火建筑旁边布置水枪阵地,有效堵截和扑灭了快要烧到东侧相邻建筑的火势,否则旁边两幢建筑里的数百名居民也将遭受灭顶之灾,后果不堪设想。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在评价这场灭火救援战斗时说,公安消防官兵处置及时、有力,救援成功,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避免了更大的伤亡,这是一场成功的典范战例。

    上海公安消防部队的装备水平在全国来说是比较精良的,人员素质和作战水平也是非常优秀的,在这次火灾救援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聚氨酯泡沫成火灾祸首

    问:这场大火发生后,广大群众特别是住在高层建筑的人们对于自身生命安全产生了担忧。一旦遇到这类火灾,应该如何逃生自救?

    答:我在这里提醒几个注意事项。

    如果有烟火从门缝进入,说明外面的通道已经被烟火封锁,这时候千万不能开门,并用浸湿水的毛巾、棉被等塞住缝隙,防止浓烟进入。同时要迅速呼救,一是可以用手机向外联络,报告自己所处位置;二是可以向窗外扔有关物品或用毛巾挥舞,引起救援人员注意,发出求救信号;三是如果烟气进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生。

    逃生一定要果断迅速。这次上海“11·15”火灾里,有9名工程人员既不向上也不向下逃生,躲在屋里,结果全部被有毒烟气致死。

    逃生要尽量走防烟楼梯,逃生前最好用水将衣服浸湿,裹住全身并包住头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通过浓烟区时,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万一衣服着火,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问:通过这场火灾,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答:悲剧警醒着我们,必须时刻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

    首先,不仅是这次火灾,从更多火灾来看,聚氨酯泡沫等易燃装修材料已经成为当前火灾亡人的罪魁祸首。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规定,建筑工地脚手架必须用难燃和不燃材料搭建,杜绝聚氨酯泡沫用于外墙保温和室内装修,必须用难燃的物质代替。

    其次,对已在正常使用的建筑进行装修是安全生产的大忌,一定要慎之又慎,存在安全隐患的坚决叫停。
作者: 贝多芬    时间: 2010-11-18 11:24

作者: 贝多芬    时间: 2010-11-18 11:28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在评价这场灭火救援战斗时说,公安消防官兵处置及时、有力,救援成功,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避免了更大的伤亡,这是一场成功的典范战例。

    上海公安消防部队的装备水平在全国来说是比较精良的,人员素质和作战水平也是非常优秀的,在这次火灾救援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作者: 雨辰    时间: 2010-11-18 11:30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 小黑    时间: 2010-11-18 11:34
偶们这些屁民素影响不了大局的。。。豆制品依然在做他的豆制品
作者: 小黑    时间: 2010-11-18 11:37
310106区区长夫人的公司承包了该大楼外立面工程,如果我们声讨下区长就下台的话以后GD就太没面子了,因为接下来我们会说说素鸡和总素鸡。。哈哈
作者: 刘影    时间: 2010-11-18 12:23
网上搜了一下,似乎新闻里都没有提起消防车和飞机迅速赶到字样?求真相
作者: sanbaiba    时间: 2010-11-18 12:40
某组织下一步就是开表彰大会,作英雄报告,至于责任,那是老天的错.....
作者: 贝多芬    时间: 2010-11-18 12:46
责任就是枪毙几个民工
作者: 贝多芬    时间: 2010-11-18 12:47
310106区区长夫人的公司承包了该大楼外立面工程,如果我们声讨下区长就下台的话以后GD就太没面子了,因为接 ...
小黑 发表于 2010-11-18 11:37


知道的太多了,小心发个诺贝尔和平奖给你
作者: frank88    时间: 2010-11-18 14:09
V5!
作者: kalakala    时间: 2010-11-18 14:19
引用一句:这是一场百年一遇的大火。
作者: kalakala    时间: 2010-11-18 14:22
当晚听收音机说,直升机过去后根本没办法救援,烟火太大无法靠近。所以说直升机救援就是xx
FM1057听的,请勿跨省或者给我发和平奖。
作者: 小黑    时间: 2010-11-18 15:12
网上搜了一下,似乎新闻里都没有提起消防车和飞机迅速赶到字样?求真相
刘影 发表于 2010-11-18 12:23



    新闻都被劫持了

昨天,事发地周围社区居民均需凭证件进入,有社区工作人员手持社区住户登记表,对任何进入者均仔细查询,外人禁入。对于当晚有30多户找不到亲人的受灾户,静安区安排专人陪同他们到医院、接待点和各安置点寻找亲人。不过在收治大量伤者的静安区中心医院,院方拒绝提供伤者名单。一对浙江籍李姓姐妹前来寻亲,昨天下午向工作人员哀求1小时,也拿不到伤者名单,急得这对姊妹直呼「怎么办!」

上海大火发生后,当局严限媒体报道,到当地�访事件的《新京报》、《中国日报》等国内诸多媒体以及路透社等国外媒体记者,一度被上海徐汇龙华殡仪馆的保安扣留40分钟。有网站编辑透露,接获国新办紧急命令:全国所有网站立即降低对上海高楼大火一事的报道规模,撤下头条。清理互动环节一切攻击政府的言论,尤其注意微博动向。新闻来源只允许使用新华社,其馀一律除。上海当地的电视台报道大火新闻,多集中于火灾救援及逃生经过。对火灾原因及批评都讳莫如深。
作者: 一文字    时间: 2010-11-18 15:37
本帖最后由 一文字 于 2010-11-18 15:39 编辑

TWITTER上的关注一直没断过...很多人都知道,昨天一个内布拉斯加的还告诉我听说了这件事...
@shanghaidaily: Shanghai University survey found 84% people never taken part in fire drill. 24% say they know nothing about how to escape in fire.
作者: 一文字    时间: 2010-11-18 15:49
So, Shanghai is going to "shut down" all venues that don't meet fire-safety standards? Wouldn't that mean 90% of apartment buildings?
这是最近RT的最多的...
作者: 暖瑟    时间: 2010-11-18 15:56
天干物燥
小心火烛...
作者: 刘影    时间: 2010-11-18 16:09
老外的数据是哪里来的
作者: 一文字    时间: 2010-11-18 16:17
http://shanghaiist.com/
第一个是上海的大学的统计数据,不是老外的,第二个是讽刺...
作者: 安漾    时间: 2010-11-18 16:24
天朝V5
作者: 贝多芬    时间: 2010-11-18 16:34
说明天朝还是很爱面子的。所以不给面子的都消灭掉。
作者: 安漾    时间: 2010-11-18 16:43
天朝永不会有错误,有了只要说一声我爸是李刚就行了。
作者: 徐韶峰    时间: 2010-11-19 13:12
回复 22# 安漾

屁民?。。。。。。。奥委会委员邓mm,说过:“中国的百姓素质低下,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光辉形象”。看样子,只有他们能代表当代中国的形象,我等只能以死谢罪了!
作者: 小白    时间: 2010-11-19 19:35
P民只能笑而不语了。
作者: koike    时间: 2010-11-19 19:47
愿死者安息...
作者: 咖啡    时间: 2010-11-22 10:27
我早说了 ,不死人他们是不着急的
作者: 安漾    时间: 2010-11-22 13:04
现在死人也不着急。除非死的是他们的人。
作者: 徐韶峰    时间: 2010-11-22 14:31
回复 28# 卫斯里
沉默的一群。。。。。。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
作者: xxtina    时间: 2010-11-23 17:26
可悲的GD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