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游淮安

查看数: 3018 | 评论数: 33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4-5-17 15:17

正文摘要:

镇淮楼始建于北宋年间,原为镇江都统司酒楼。因为淮安(现淮安市淮安区)“扼江北之要冲,为南北交通之孔道”,纵贯淮安全境的大运河,便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命脉。南粮北运,要从运河穿长江,越淮河,才能北上。船只以 ...

回复

dijuyan 发表于 2014-5-26 14:41:26
周恩来故居(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故居”)
编辑

淮安周恩来故居 即 周恩来故居 (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故居”) 。
周恩来故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西北隅的驸马巷内。1979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1984年12月11日,邓小平题写“周恩来同志故居”匾额。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个院落东侧的一间房子里。故居大门向北有三间面向西的房屋,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由读书房间向西跨过一道方形腰门,是他父母居住的三间朝南房屋。他的过继母陈氏、乳母蒋江氏居住在“蝴蝶厅”。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诞生地编辑
周家到周恩来这一辈,在淮安已是第四代。1898年3月5日,周诞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城(今楚州区)内驸马巷的周家大院。周恩来祖父周攀龙绍兴人,曾任山阳(今淮安楚州)师爷,晚年捐了个知县,因前任拒不交印,正式上任时已病势沉重,不久就去世了,生前没有发家,仅用过去的积蓄和二哥合买了这处宅院。
周父名周贻能,娶清河知县万青选的第12个女儿万冬儿为妻。万冬儿即周生母,娘家人称她为“十二姑”。
周恩来乳名“大鸾”。周家的后人从上辈那里听说,周出生前,周母梦到一只大鸟飞入自己怀中,当夜便生下了周。《山海经》称:“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这个传统的中国家庭,认为万冬儿的梦乃是吉兆,遂给这孩子起名“大鸾”。
周在8个月大时,因叔父周贻淦重病,为了“冲喜”,过继过去。于是周有了自称的“两个母亲”,生母万冬儿和嗣母陈氏。
周恩来在故乡度过了12个春秋。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淮安,赴东北伯父处读书。从此,他再没有回去过。
dijuyan 发表于 2014-5-25 16:00:05
苦行者 发表于 2014-5-25 00:18
顺心就好预祝颜老师旅途愉快完满!

谢谢
dijuyan 发表于 2014-5-25 14:06:23
府署概况编辑
淮安府署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东门大街,总督漕运部院以北。其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面积超过500平方米。
历史
淮安府署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现存衙门原为南宋五通庙,元为沂郯万户府。明洪武元年,知府范中以元淮安路总管府府署(现漕运总督部院处)加以修葺为府署。洪武三年,新任淮安知府姚斌在城中选址,结果选中了上坂街以北南宋五通庙和元沂郯万户府,便加以修建改造,作为淮安府的新府署,一直沿用到清末。
建筑
衙内有房屋50余幢、600余间,分东、中、西三路,中路有大堂、二堂、六科用房等,东路为迎宾游宴之所,西路为军捕厅,大门外有石狮,照壁、牌 坊等。
此外,据地方史料记载,尚有志清堂,在府治后,为宋楚州守臣孙虎臣书额;筹边堂,在府治内,亦宋时建,据说当年“轮奂鲜明,甲于邻郡”。藤花厅后为厨房,厨房工为四桂堂,当为馔堂。
府署内后部,有一园,原名“偷乐园”。知府陈文烛《淮上诗》中有《三月三日 偷乐园》,其序云:“园
在公衙后,有亭池、菜畦、修禊之辰,命儿子均圭约其师费以方饮焉。因读丽水终年公壁间碑:‘水亦忧,旱亦忧,太守之乐偷矣’”。张公名敦仁,嘉靖二十九年任淮安知府。他作过一篇《偷乐园记》,记中说:“堂之北有署,署之内有亭,亭有池,池之上有桥,亭之左右有桧、有槐”。“偷乐”之名即他所取,并立匾额于其中,其《偷乐园记》亦刻石其间。天启年间,淮安知府宋祖舜认为“偷”字不雅驯,改为“余乐园”。上坂街一酒楼却因袭了这一园名。

苦行者 发表于 2014-5-25 00:18:16
dijuyan 发表于 2014-5-24 15:37
谢谢陆老师关注/骑车出去旅游是个很快乐的事,因为不会修车只好放弃无奈选择背包游。
下个月准备去呼伦贝 ...

顺心就好预祝颜老师旅途愉快完满!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5 16:00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