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抵达仁川机场。
9月24的下午我们香港代表队一行9人 (包括3名职员及6名运动员) 抵达韩国仁川机场,在大会的安排下,我们乘搭他们安排的大巴到距离机场约3小时车程的堤川,入住大会的酒店。由于酒店属于近郊,离市区较远,所以在比赛前后都未有机会到处逛逛,这七日的生活都在酒店及赛场这两个地方渡过。
翌日我们便到赛场分别对越野赛和落山赛两个项目的赛道进行步行视察,因为在官方规定的训练时间前我们都不能在赛道上练习,只能步行作视察,所以在这次复杂的赛道对于主办国的运动员来说,他们有一定的主场优势。
赛道视察。
是次的越野赛路线一圈约7公里不到,当中有很多的陡坡,快速的碎石路段,穿越溪涧,然后爬上一个六百多米海拔的坡顶,一冲而下1.5公里,落差约250米的连续落山路段,有点像过山车的感觉,然后一段较平缓的起伏路再回到终点,可说是一条集合攀山涉水和大落差上落的赛道。视察赛道完毕后,我们3人便出外作1.5小时的公路放松性训练。
在9月28日举行的落山赛男子精英组决赛中,我们香港队的刘树森在赛事中的19位参赛者中取得第7名,进入前8名值得恭贺,祝愿他在下届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经过数日的赛道适应后,逐渐对赛道熟悉,不过更加明白到的是这条赛道的难度,是我们平时在业余赛事中不会看到的,特别是陡坡的部份,在练习当中看到很多运动员都受不了要下车推,或者只能转用小齿盘慢慢地爬上去,不过由于我的牙盘只有两片,而且后面的是11-34T的飞轮,所以很多地方只能吃亏地推着跑上。
随着时间的过去,终于来到比赛前的一天,我们在早上作简单的公路训练,然后便回酒店整理休息,准备比赛的来临,在回程途中更遇到国家队的健儿们,还跟他们一起合照留影。
越野赛男子精英及青年组比赛当日,于上午率先发车的为男女子青年组分别进行3圈及2圈的比赛,男女子精英组别则于下午进行,分别进行4圈和3圈的赛事。
最后这两位仍在香港就读高中的业余运动员顺利完成青年组的赛事,相信这次有机会参加亚洲最高级别的赛事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验和尝试。
越野赛男子精英组在青年组的赛事结束后也随即马上进行,香港队今次有2位运动员参加,分别是2号的陈振兴和5号的肥诚,可能大家会惊讶为何笔者这位业余运动员也能够在这么前的位置,这是由于在早前的香港山地车锦标赛中获得第2,有90分的UCI积分进帐,因此在国际自行车联盟的排名上可以跳到较前位置,让今次笔者也能在赛事中站到第1排的有利位置,而今次赛事的1号运动员是去年亚锦赛的冠军山本幸平(日本)。
始终职业跟业余运动员在实力上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第一圈下来后笔者便落后到最后的几名位置,双腿的感觉就像硬梆梆似的,完全发不出力来,剩下来的数圈只能靠意志来坚持,脑海一心只想着要完成比赛。
可惜的是无论我多努力去踩踏下去,双脚总是不听使一样,连平日练习强度的状态都没有,直到第3圈快将完成的时候,我经过供水站连水都不敢拿,只想快点奔向终点,进入「保险线」可以完成赛事。
不过当我距离终点前约100米左右,被裁判挥旗要我下道了,因为关门时间是领先车手的80%,当我失落地把单车推到一旁站了数分钟后,领先的冠军车手山本幸平出现,他又拿下今年的冠军了,然后我继续期待着香港队的陈振兴出现,不过看到的只是45秒后出现的第2名,中国国家队的王祯,他推着破了后胎的单车跑下来奔向终点,据说原本是他领先的,因为爆胎只能被迫把冠军让给日本了。第3位出现的是去年全运会的金牌段志强,而香港队的陈振兴则以第5名完成。
相冊:
http://www.qqride.com/uch/space-1526-do-album-id-1717.html
*谢谢各位花上时间观看我这篇回顾,更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肥诚(郑泽诚) 上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