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踝关节的损伤是最常见的一种运动性损伤,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抱怨:“我的脚扭了。”有资料显示,踝关节的损伤占所有运动创伤的20%~40%,那么,为什么踝关节比较容易受伤呢?受伤以后应该怎么办呢?会不会有后遗症呢?是不是就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不要紧,歇几天就会好了。”?这就是我们要谈的话题。 为什么受伤的是踝关节? 这是踝关节的功能和它的解剖结构决定的。踝关节在跖屈,也就是我们做踮脚这个动作时,往往伴随着足的内翻,即脚心翻向内。而由于踝关节特有的解剖结构,使踝关节跖屈时,踝关节不能很好的匹配,处于“灵活有余,稳重不足”的不稳定状态。所以,在我们在踝关节跖屈,比如下楼梯、起跳后落地等活动时,如果重心失去平衡,就容易引起关节的内翻,导致踝关节的内翻损伤。这时,可能会引起踝关节的骨折,但更多见的是踝关节周围的韧带撕裂,关节内的软组织受到挤压撞击出现软骨面损伤、滑膜肿胀,使踝关节周围出现肿胀淤血。如果未能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会导致踝关节的外侧支撑强度下降,关节本体感觉减退,加重踝关节的不稳定状态,踝关节容易再次内翻损伤,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反复多次的损伤使踝关节出现疼痛、肿胀、行走不稳等慢性期症状,并引起其它关节如距下关节等的损伤,使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 治病不如防病! 许多很简单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踝关节运动性损伤。平时的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训练可以增强踝关节的应变能力和负载能力。在运动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运动时选择柔软鞋底的高帮鞋以及应用弹力绷带或半硬的支具有助于减少损伤的可能。运动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许多人往往因为疲劳状态下减弱了对踝关节的控制能力而引起损伤的。 损伤了,怎么办? 许多人都对踝关节损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养两天就好了”,其实不然,适当的休息是需要的,但并不是治疗的全部。科学研究显示,与经过正规治疗的病人相比,未经正规治疗的病人踝关节再次损伤的可能性是前者的3~4倍。正确的做法是在简单的即时处理后,去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详细地询问病史和仔细地体检对明确诊断有很大地帮助,一般说来,急性损伤的病人多表现为踝关节外侧韧带撕裂的症状,即疼痛、肿胀、皮下淤血,严重的病人可有踝关节内滑膜或软骨损伤的症状,表现为踝关节周围的肿胀和压痛,踝关节活动受限;也可同时伴有内侧韧带撕裂甚至骨折,即踝关节内侧或骨折端的疼痛、肿胀、皮下积血。更多见的是反复多次损伤的慢性期的病人,这些病人因为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多次损伤而导致关节松弛、继发性的软骨损伤、滑膜炎、骨赘和其它关节的损伤,可有慢性的外侧或关节内或广泛的疼痛、压痛、肿胀,有行走时特别是穿高跟鞋或在不平整的道路上行走时的不安全感和打软腿的表现,许多病人为此深受困扰,不得不在踝关节外缠绕厚厚的绷带和护具以增加安全感。普通的X光片是必要的,在急性期可以排除骨折,在慢性期可以发现增生的骨赘。但X光片不能显示重要的软组织如滑膜、软骨或韧带,而这些软组织往往是引起疼痛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许多踝关节损伤的病人得不到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导致各种症状不能缓解并逐渐加重,严重的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我能重返运动吗? 急性期的初次损伤病人,如果损伤没有累及韧带组织,只要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正规的保守治疗,多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并重返运动。而慢性损伤的病人保守治疗的效果则相对较差,改善疼痛和不稳定的症状是治疗的目的,需要通过手术重建韧带来改善踝关节稳定性,同时可以通过踝关节镜微创手术来消除滑膜炎、软骨损伤或游离体等致痛因素。总的来说,早期就诊,早期检查,早期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如需咨询,请联系 华英汇 医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
|
图片链接至相关引用网站 踝关节扭伤很常见,最多发生的是内翻性损伤,从而损伤踝外侧的韧带结构,包括胫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胫腓后韧带,甚至造成邻近肌腱损伤。 损伤后常表现为踝外侧的肿胀、疼痛,首次损伤后治疗不佳者常出现反复扭伤,患者很容易在行走运动中扭伤踝部,思想负担重。由于内翻扭伤时内踝与距骨内侧的撞击,可以同时合并踝内侧的疼痛。 反复扭伤者多合并关节软骨、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损伤,病情迁延者可能发展为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 伤后处理: • 尽可能地减少肿胀,可采用RICE(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方案;在最初的24小时内患肢不负重,疼痛缓解后部分负重; • 保护踝关节,可选用绑带固定;损伤严重可用短腿石膏固定3周; • 韧带损伤严重,反复扭伤影响患者生活工作者,考虑手术重建踝外侧韧带,重点是距腓前韧带。 如何预防踝关节扭伤: • 运动前注意热身; • 锻炼足踝部肌肉力量; • 经常做一些伸展运动; • 如感到足部或踝部疼痛即停止运动; • 运动时可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 • 注意运动鞋的挑选。 损伤后的康复程序 • 恢复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 • 锻炼踝关节的肌力,重点是小腿三头肌、踝外翻肌力 • 牵拉踝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恢复柔韧性,尤其是跟腱 转载请注明来源: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 |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