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国内自主研发的全碳纤轮圈 [打印本页]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1 16:13
标题: 国内自主研发的全碳纤轮圈
[localimg=180,135]1[/localimg]

跑车轮圈A.jpg (23.05 KB, 下载次数: 25)

跑车轮圈A.jpg

山地轮圈A.jpg (11.33 KB, 下载次数: 21)

山地轮圈A.jpg

跑车轮圈B.jpg (11.25 KB, 下载次数: 19)

跑车轮圈B.jpg

山地轮圈.jpg (11.71 KB, 下载次数: 21)

山地轮圈.jpg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1 16:13
附件是我自主研发的有关全碳纤轮圈:山地轮圈:碟刹专用,重量:380g,实心轮圈,26";跑车轮圈:管胎,重量:385g,实心轮圈,700C;大家看一看,这种产品如何?在国内会有市场吗?我的生产工艺和lightweight是一样的。
作者: 光光    时间: 2009-3-11 16:16
别的不说,你这个重量和lightweight就没法比

lightweight一对轮组的重量是695g

你这两个圈就770g了
作者: 机枪手卡特    时间: 2009-3-11 16:18
价格多少?质量是关键,关心会不会有批次问题
作者: 刘影    时间: 2009-3-11 16:26
重量和717差不多哦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1 16:26
那是,我们现在还是达不到lightweight的顶级的产品技术。我是说生产工艺是一样的。
现在很多厂家做的都是在400g左右。我想我现在这样的技术还算是可以吧?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1 16:29
质量是没有问题的,我现在已经有生产50组出到台湾去了。不过我是没有组成轮组就是了。
都是拿到台湾去组的,我现在只是想要找代理,如果是单买的话就会比较高的价格。
作者: burn    时间: 2009-3-11 16:30
支持. 关心价格和质量!
作者: 机枪手卡特    时间: 2009-3-11 16:30
最简单的办法车友们一人一车份试用,好东西还是会有人要的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1 16:56
价格我想可能会定在1000元/个左右。3K外观的。
我现在山地轮圈打气都可以达到5.5KG
公路的轮圈客户有跟CORIMA的产品比较过,性能一样的
作者: 6465465    时间: 2009-3-11 17:01
和CORIMA性能一样? 你不是找骂吧 CORIMA是顶级竞赛轮子 你研发的 跟它有一拼 ?
作者: 6465465    时间: 2009-3-11 17:01
和CORIMA性能一样? 你不是找骂吧 CORIMA是顶级竞赛轮子 你研发的 跟它有一拼 ?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1 17:05
差不多,我的台湾客户以前他就是有卖过CORIMA的轮圈。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1 17:07
要是有机会的话我也可以拿一组轮圈给大家试骑一下,让大家给点建议。我开发这种轮圈也有两年多了。而且我做碳纤车架已经有10年了。
作者: 叶磊    时间: 2009-3-11 17:43
强度如何?
有测试照片或是数据吗
最好是破坏性的测试
作者: zhukov    时间: 2009-3-11 17:45
......车友的福音!!!!!!!!!!!!!!
作者: nakazawa    时间: 2009-3-11 17:53
很好的东西。车友又可以多一种选择了。一种东西只要做的人家多,价格自然就会下来。
作者: 猪唐唐912    时间: 2009-3-11 18:56
不管怎么样还是支持下
作者: 单车邪神    时间: 2009-3-11 19:10
1000块一对圈?
作者: silencez    时间: 2009-3-11 19:13
lz哪里的?
作者: schumiwang    时间: 2009-3-11 19:17
支持 要想办法得到大家的认可才会继续发展下去
方法就是关键得质量过硬
作者: 速度之星    时间: 2009-3-11 19:19
不论如何都是要支持的
作者: 小黑    时间: 2009-3-11 19:21
我觉得硬度应该差不到那里去,但是风阻测试肯定比不了顶级轮组的
作者: 小白    时间: 2009-3-11 19:38
我现在山地轮圈打气都可以达到5.5KG

气压是多少?不会算
作者: 暖瑟    时间: 2009-3-11 19:42
......飘过
作者: finalpoint    时间: 2009-3-11 19:44
敢问你的职业是?
作者: zhukov    时间: 2009-3-11 21:50
我想应该是差在强度上~
碳纤布的布纹方向绝对影响强度!!
碳布绝对不是任意乱裹都一样的的!!!
2005 T.MOBILE.       LIGHT WEIGHT 压狗事件就能说明
作者: zhukov    时间: 2009-3-11 21:52
我想关键技术应该是碳布的布纹选择~碳布制造有关系...
纤维的粗细~杂质的含量~有什么杂质~布纹密度等~
N个数据结合的产品...所以造价很高....
作者: milanboy    时间: 2009-3-11 22:15
我靠。。支持国货和民族品牌,LZ加油!
作者: 6465465    时间: 2009-3-11 22:24
你的轮子使用价值并不好 重量强度都一定说不过去 何况上碳轮的人基本是论组 你最好全面研发才好有市场
作者: 6465465    时间: 2009-3-11 22:25
对于你的产品绝对是瞧不起的 对于你个人很敬佩
作者: dukeduck    时间: 2009-3-11 22:50
LZ我愿意试 如果你愿意让我试的话
作者: 野蛮小子    时间: 2009-3-11 23:22
我想应该是差在强度上~
碳纤布的布纹方向绝对影响强度!!
碳布绝对不是任意乱裹都一样的的!!!
2005 T.MOBILE.       LIGHT WEIGHT 压狗事件就能说明
zhukov 发表于 2009-3-11 21:50

乱讲,05年跟07年差好多了。
作者: 饮水机    时间: 2009-3-12 08:45
这个可以算“山寨”吗?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2 09:10
我这个轮圈在设计时就有考虑风阻问题了,所以它的设计时就有做处理了。
我用的碳布是用日本的,质量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从事碳纤自行车的研发设计已经有10年了。开发过的产品也是很多的。有LOOK,TREK,SCOTT,CERVELO等客户的产品。特别是SCOTT的产品如CR1,GENIUS,SCALE等都是我开发的。我想在产品的设计上我是不会随便贴的。所以在质量上大家是可以放心的。
现在的山地轮外胎一般只能打气到4.7KG(65psi),我的山地轮圈可以打6KG(90PSI左右).我现在在研发的跑车轮圈打气是可以达到11KG(160PSI).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2 09:14
是的,在做碳纤产品在选料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现在国内的碳纤维的质量就不过关,现在要用的只有日本三家和台丽一家的质量还可以.所以现在所有碳纤产品的价格都是比较高的.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2 09:21
现在做碳纤车架的技术最好的就是SCOTT,其它的都还是跟他有点差距.做实心轮组的是lightweight技术最好,其次就是MAVIC(不过他可能不是自己生产,有可能是让CORIMA代加工),所以现在生产实心轮圈的只有CORIMA和X TREMA,实心轮组是LIGHTWEIGHT和MAVIC.我是国内第一家.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2 09:25
6465465  等我开始在国内推出此产品时就会让你对你说的"对于你的产品绝对是瞧不起的"这句话后悔的.我的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一定不会比其它品牌差的.
作者: 老胡    时间: 2009-3-12 10:31
支持!做成品轮组前景更好,哪怕搞点九裕的轴来编
作者: havine    时间: 2009-3-12 11:27
支持,楼主有没有低框的圈,我很想尝试下,谢谢.
如果要找代理的话,最好有一整套解决方案,从RIM到WHEELSET,从LOW PROFILE到HIGH PROFILES...
作者: 870715wyz    时间: 2009-3-12 11:34
希望国人的东西真的能适合国人消费...
作者: yankeyu    时间: 2009-3-12 11:49
eddyhan 你是一个研发人员,我很佩服。但你不是一个“商人”。
你的产品确实好,但是就是没有“品牌”。这种产品属于“寡众”产品,而产品的最大利益化是要求,价格底产量大,这点你的产品绝对不是这种类型。走量产路线会很吃亏。
如果你走定制路线,说不定会有很好的市场。

比如:折叠车零件 
作者: zhumao28    时间: 2009-3-12 12:45
楼主啊 空口无凭啊 既然想要推广产品 就要拿出独立第三方的性能测试数据来说话
国货有自主创新精神是绝对可嘉的
只不过你在论坛上说跟lightweight和corima相比 容易引起大家误解
而事实上你也确实重量达不到那么轻
要想赚钱 找一对好花鼓 到DT或者sapim订制短的三抽辐条 编出轮子来卖才是王道
真正的利润提升就在从圈+花鼓+辐条到变成轮组的那一步
另外决定生死的问题就是你的圈是否可以三年保修 正常使用裂了的话一定要提供置换
像zipp那样做好服务 才能生存
否则用你的圈裂了人都摔死了那也就完蛋啦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2 12:57
是的,我也知道现在要能组成轮组的话是比较有市场,我现在也是在往这方面努力,关于质保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是在正常使用下有问题的话是提供置换的。我做的市场是定位在竞赛轮的(管胎跑车轮)
现在CORIMA的轮圈的重量也是做到380G左右,跟我的差不多。
对了,要是用清豪的花鼓大家以为如何啊?有没有市场啊?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2 13:01
我现在的产品就是没有品牌,所以比较不好推广,如何自己去注册一个小品牌,在国内推,不知道会如何啊?有没有谁有这方面的经验啊?可不可以传一下,我的QQ:515775824
作者: 6465465    时间: 2009-3-12 14:20
清豪的花鼓是什么?? 你去看看一线论组厂商的花鼓吧 看看他们内部 和你所谓的清豪的差别 再者说 你不会让我感到后悔 单凭你个人想研发到竞赛级别 那些大厂也不是吃干饭的 谢谢
作者: 6465465    时间: 2009-3-12 14:23
在这争论你的轮子好与坏 意义不大 我个人建议你去赞助下顶级比赛 在轮圈上面打上你个人的名字 用你的实力说话 用你轮子的实力说话 而不是在看在大陆的市场如何 在这这叽叽喳喳忽悠车友
作者: 光光    时间: 2009-3-12 14:38
轮子都还没测试呢,现在就和一线品牌比来比去是不是海口夸的太早了

另一个问题,谁来测试,中国有没有这样的机构有资格测试,不是光靠个重量差不多,结构差不多就能说性能差不多的

说白了,一无品牌,二无权威测试的产品,就是山寨,山寨就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定位

要提升产品实力,靠的是权威测试,不是靠和一线品牌沾亲带故
作者: 叶磊    时间: 2009-3-12 15:23
就拿山地的圈 和DT的各种类型轮圈做下比较吧
作者: dsfu    时间: 2009-3-12 15:47
路过进来看一下
作者: luckan1984    时间: 2009-3-12 18:00
有意,零售否?qq:123242203
作者: pipedylan    时间: 2009-3-12 18:27
如果质量好、价钱大家都负担得起,那自然要推一下的。最好有什么测试或是检定报告,比较能取信于大众。
作者: ccman    时间: 2009-3-12 18:40
对于国货!还是要顶一下的!
作者: silencez    时间: 2009-3-12 19:03
等测试报告。。。
作者: 叶磊    时间: 2009-3-12 19:35
很期待楼主送上碳纤维山地圈 与这几款市场上几款常见轮圈的对比测试
当然是编成轮组之后的

717 395g.jpg (13.19 KB, 下载次数: 15)

717 395g.jpg

719 460g.jpg (12.69 KB, 下载次数: 10)

719 460g.jpg

819 450g.jpg (13.51 KB, 下载次数: 11)

819 450g.jpg

XR4.2D 400g.jpg (16.73 KB, 下载次数: 15)

XR4.2D 400g.jpg

carbon.jpg (11.33 KB, 下载次数: 12)

carbon.jpg

作者: tuxi    时间: 2009-3-12 23:05
LZ,我这里有风洞,口径是2*2m,风速可以到50m/s,有兴趣来做做试验么?或者给你搞个CFD的分析?
作者: 闪电中    时间: 2009-3-13 00:00
买不起,用不起,帮顶。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3 09:16
我现在的产品都是客户直接拿到台湾去做测试,我现在也在想办法去让客户给测试报告,在国内有没有人知道怎么测试轮圈,可以介绍一下吗?
作者: tuxi    时间: 2009-3-13 10:23
太复杂了,我这里主要是结构测试,国内应该是最好的,自行车这样的小东西绝对可以测试,空气动力性给你做做多向风荷载分析、抖振计算、断面选形等等,结构上的测试工具就更多了,结构试验台老多了,给个轮组做测试绝对可行。不过我也不是搞自行车,所以这个测试手段和标准我就不清楚了。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3 11:49
做第三方测试现在比较难,如果让选手试骑测试如何?大家有没有什么看法
作者: dukeduck    时间: 2009-3-13 13:33
60# eddyhan


LZ我说了我愿意试,看你有没有诚意了
作者: 飙车太子    时间: 2009-3-13 18:40
对有些人说的话确实无语 支持楼主!
作者: 飙车太子    时间: 2009-3-13 18:42
别的不说,你这个重量和lightweight就没法比

lightweight一对轮组的重量是695g

你这两个圈就770g了
光光 发表于 2009-3-11 16:16

你看过有职业车手用695克一对的LW? 你觉得他的质量国际自盟会允许车手使用?
作者: 我爱骑车    时间: 2009-3-13 18:48
真是吹牛不打草稿啊,不是说你你真的不行重量死沉2个轮子就700多克我的妈啊,可真吓人,圈的强度够吗你不能拿生命来当试验。
作者: 6465465    时间: 2009-3-13 18:50
你看过有职业车手用695克一对的LW? 你觉得他的质量国际自盟会允许车手使用?
飙车太子 发表于 2009-3-13 18:42


依照你的意思 LW质量令人堪忧 LZ的圈比LW更适合职业赛事?
作者: 6465465    时间: 2009-3-13 18:52
对于LZ研发自行车车圈本身的确是个好事 值得我们大家骄傲的 毕竟是国人的东西 但这不该是他厚颜无耻的比较大厂论组的理由
作者: 我爱骑车    时间: 2009-3-13 18:56
对于LZ研发自行车车圈本身的确是个好事 值得我们大家骄傲的 毕竟是国人的东西 但这不该是他厚颜无耻的比较大厂论组的理由
6465465 发表于 2009-3-13 18:52

  同感
作者: 飙车太子    时间: 2009-3-13 19:05
依照你的意思 LW质量令人堪忧 LZ的圈比LW更适合职业赛事?
6465465 发表于 2009-3-13 18:50

你思想太过活跃了。。
作者: 贝多芬    时间: 2009-3-13 19:20
操过才知道。。。。。。。。。。。。。。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3 20:19
是的,我想现在大家都是会有想法的,不过现在在碳纤维生产技术都是我们国内的技术人员了。现在国内的技术还是在世界领先水平了,只是现在我们国内的还没有自己做自己的工厂(现在还是与台商为主为大品牌代加工),我们国内的只是没有自主品牌,所以大家一起就会认为现在的碳纤技术是在国外的。你们想一想,现在有几个大品牌的碳纤产品不是在大陆生产的啊?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3 20:21
我想有机会的话我会拿几个轮圈让大家来试骑一下,大家看一看和你们用的知名品牌的轮圈有多少的差别。这样大家就会比较清楚了,不然的话大家就会一直认为我说大话了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3 20:23
dukeduck 你是骑什么车架的,是公路还是山地的啊?我们可以谈一谈
作者: pengyou    时间: 2009-3-13 21:18
国产的东西质量现在不用很担心,就是销售策略上基本还是土八路政策,所以时间一长,好东西都成垃圾了。
作者: 小爱    时间: 2009-3-13 21:42
说句公道话,从lz回复某些人的贴子的言行来看,至少我个人觉得从rp方面看,lz还是不错的、可信的。希望lz成功
作者: advanced    时间: 2009-3-13 22:42
本帖最后由 advanced 于 2009-3-13 22:44 编辑

太支持了。终于有国货了,呵呵。楼主加油哦!好东西大家都会支持的              
   ╭══╮ 带来
╭╯Θ Θ ║ 载满送给你的
╰⊙═⊙╯。oо○ 幸福和快乐!
作者: 559    时间: 2009-3-14 02:38
太支持了。终于有国货了,呵呵。楼主加油哦!好东西大家都会支持的              
   ╭══╮ 带来
╭╯Θ Θ ║ 载满送给你的
╰⊙═⊙╯。oо○ 幸福和快乐! ...
advanced 发表于 2009-3-13 22:42


呵呵,不是终于有国货了,是其实没几样不是国货
作者: 559    时间: 2009-3-14 02:43
现在的山地轮外胎一般只能打气到4.7KG(65psi),我的山地轮圈可以打6KG(90PSI左右).我现在在研发的跑车轮圈打气是可以达到11KG(160PSI).


管胎160psi不咋地阿,之前一直在找工厂做碳边的Clincher圈,担心的就是clincher胎压问题
作者: dirt    时间: 2009-3-14 04:30
本人观点:首先,非常支持LZ的这种精神,LZ已经做了10年了,想必也是热爱这个运动的朋友。图片不是很清楚,但是样子可以,只要
1.控制好性价比,减少中间商的层层套利,不管单卖还是轮组,我想国内还是有市场的。搞清楚那多出的85克在车友心中的价格!
2.品牌意识,包装,设计骚个性的涂装。提高产品的价值!很多小厂都是这样起步的。
3.营销和售后服务要做好,本人在国外生活多年,深深体会到的是国外很多知名品牌之所以好是因为他们售后很好,他们在售后服务上投入了不小的开支,所以他们的产品也比较贵,但是国内的一些车友就要看RP了,他们付了同样的价格并享受不到同国外一样优秀的服务。所以保证快而全的部件供应,标准化的售后服务会是本土厂家力拼的第二大项!不要认为自己刚起步、小厂而将这一环省略。
最后,忠心的希望LZ成功,加油!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4 11:45
谢谢大家的支持,是的,我现在的目标就是国内的车友能有机会在花最少的钱可以用到跟国际大品牌差不多性能的产品。那我就要想办法来控制成本,减少层层加价,这样才可能好的价格到车友上。当然,我们是国内厂家,我想大家有机会也可以来参观一工厂,这样大家也会对自己所用的产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这样大家也比较知道如何去爱护自己的产品。另我现在也在想如何来规划售服问题。我现在想到的就是有一项:只要在正常使用下要是产品有问题,其它的大家要是有好的建议请多多提供提供。谢谢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4 11:50
我说的在公路轮圈开口的打气是160PSI而不是说管胎的,管胎的没有打气问题,而且160PSI已经是我们正常的打气筒所以打的最高气压了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4 11:53
73# pengyou


pengyou 你说的已经是过去时了,现在我们国货的质量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大家现在所用的有多少不是在国内生产的啊,现在的国内的生产技术水平一点问题都没有。
作者: hikmat    时间: 2009-3-14 13:59
up......
作者: xarzo    时间: 2009-3-15 08:28
支持LZ!看来不用多久也能用上大刀圈了!
作者: 光光    时间: 2009-3-15 10:14
对于一个"三无"碳圈,1k块一个也不便宜的

用来免费测试用还可以,现在就出售太早了点吧
作者: dirt    时间: 2009-3-15 12:49
建议分三个环节,开发设计生产环节,销售仓储运输环节,售后服务环节。
代理商和店家是厂家的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只要把好代理商一关就能给顾客良好的服务。如果产品有质量问题的话,代理商应该联系厂家,根据售后服务标准做出相应的行为,如包退包换。但是往往这样的做的成本是很高的,LZ应该有心里准备。
国货的质量绝对没有问题,中国的技术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了态度!在很多大牌的产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态度”!希望LZ做出有“灵魂的国产货“!
作者: dukeduck    时间: 2009-3-15 14:26
dukeduck 你是骑什么车架的,是公路还是山地的啊?我们可以谈一谈
eddyhan 发表于 2009-3-13 20:23


公路,LZ可以先来前16后20让我试试,管胎的
作者: 小yo    时间: 2009-3-15 14:34
这轮子强度怎么样?
作者: eddyhan    时间: 2009-3-16 12:08
我的轮圈的强度是:正压:345KGF/MM2,变形量:7.2MM
作者: ghupc    时间: 2009-5-8 15:06
先弄批成品的轮组,然后作测试吧!宁可重点,也要注重质量!如果质量不过关,那是相当要命的。

花鼓最次也要台湾的九裕的,最好能DT的。campagnolo和shimano的如果价格合适也不错。

要么,就是等轮组大厂采购你的圈。
作者: gameboy999    时间: 2009-5-8 21:19
我觉得lz应该玩上1~2年的车,对轮组的顺畅、刚性、强度有个大致感悟的时候再开发一款产品~~
作者: remark    时间: 2009-5-9 19:02
最后到底有没有测啊
后文?
作者: 咖啡    时间: 2009-5-11 11:58
支持 lz, 最看不起那些盲目崇拜国外产品的,中国人的手不是手啊
作者: j_43    时间: 2009-5-11 20:16
。。。支持国货。。。
但是实在是不敢用。。
有对比数据和口碑才敢烧这个。。。
而且价格上。。。
情愿自己加点钱买mavic的山地。。
作者: isaac    时间: 2009-5-11 21:13
支持楼主,就看楼主在这里诚恳的发言就要支持。
作者: 托尼    时间: 2009-5-12 17:55
支持自主研发。。。。。。。。。。。。
作者: 托尼    时间: 2009-5-12 17:56
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作者: 探马    时间: 2009-5-12 19:34
纯打酱油
作者: 波斯地毯    时间: 2009-5-12 21:15
我看楼主这个圈行!

现在绝大多数的自行车零部件其实都是在国内生产的,深圳和宁波等地。所以如果楼主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产品质量应该没有问题。---大牌的圈谁能保证它不裂???
价格关系到成品率。你要完全没有瑕疵的,或者比如说<1%的,价格就会奇高。

东西贵,其内在差别也许不大,就是品牌、包装了。不用迷信那些大品牌。

楼主需要考虑产品推广的问题,如何让客户接受。让车友试骑,并提供第三方测试数据(自己的测试数据也行)作为参考都是好办法。
价格要到试骑的数据分析之后再定。可以针对目标客户(的用途、要求)定位。
抽空组织个试骑活动,大家都去看看,体验下。
如果楼主是自己搞,可以找个风投。

应该不错的。都21世纪了,碳纤维不是什么尖端材料了……
作者: 超超哥哥    时间: 2009-5-12 21:42
我觉得LZ本身不是一个骑车的,周围也没有骑车的,否则就不会一点也不了解车友的心态了。LZ应该是一个“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人士,也只是在后期定型以后参与的,国外在调研和总体设计方面都没参与,也完全不了解。这样只知道对产品本身的设计也制造的企业我不看好他,他们根本不了解市场和用户。

LZ,你了解我们吗,你知道我们都想要一款什么样的产品吗,甚至你知道骑车是怎么一回事情吗?你不知道,你的合伙人可能也不知道,没人知道......这样的产品我还能要吗,你的企业还会成功吗。
作者: pengyou    时间: 2009-5-13 20:13
我觉得LZ本身不是一个骑车的,周围也没有骑车的,否则就不会一点也不了解车友的心态了。LZ应该是一个“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人士,也只是在后期定型以后参与的,国外在调研和总体设计方面都没参与,也完全不了解。这样 ...
超超哥哥 发表于 2009-5-12 21:42


楼主只是缺少一个好的营销方式而已,我看楼主对器材是有一定了解的。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