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七日山西行全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7 22:16
标题: 七日山西行全记录!
十月五号下午三点,带着一身灰尘和疲惫的我走出了上海火车站,和我一起的还有三位,他们是川页,老贾和nico.面对着熟悉的上海街头,我有种亲切又平静的感觉,终于回家了,在这之前,我们在各种汽车和火车上辗转了24小时,只为了回家.车厢就象一个时光机,在走进它之前,我们还在遥远的山西的黄土地上,走出车厢时,才发现这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只是多了一段七天的回忆,只有一身的疲惫还在提醒着我:哦,我真的离开过了.现在,我很愿意和各位一起回忆这七天的山西行.先声明一下,由于本人工作的关系,本篇只能在晚上进行更新,所以难免又会拖拖拉拉洋洋洒洒的写上一个礼拜或者更长,请各位看管多担待,其实我比你们还急,因为这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旅途体验.

那就从9月28号下午说起吧,我们四个在上海火车站碰头,搭乘15:20的动車去郑州.原计划是从太原往郑州骑,但买不到直达太原的卧铺票,只好临时将路程倒过来,从郑州往太原骑.这次临时的计划改变给后面的行程带来了多少的麻烦,那时我们一无所知,即使那时我们连返程票都没买到,我们也无所畏惧,兴奋与乐观让我们勇往直前,


川页与nico


拆车时,照例在候车室引起一阵围观


在动车上,从左至右依次:我,nico,川页,老贾

[ 本帖最后由 isaac 于 2008-10-7 22:17 编辑 ]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7 22:36
上海至郑州的动車只需六个半小时,不算很长,一路上四个人把原计划又做了进一步的确认,基本路线是:
郑州——新乡——辉县——山西陵川——长治——沁源——灵石——平遥——太原
到太原后再乘大巴返回郑州,在郑州再搭动車回上海。预计今晚将在22点到达郑州,川页已经在中原中路伏牛路口的白鸽宾馆定好了两个标间,今晚在那里住宿后明天将开始正式的旅程。
十点准时出站,向检票阿姨打听买回程票,检票阿姨说只能提前五天买,也就是说我们要在30号才能买到5号回上海的车票,可30号我们已经在山西了,看来票是买不成了,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一出站,就急急的打听中原路,然后急急的走,倒并不是我们有多累要急着去宾馆,而是听说郑州火车站人员混杂,怕碰上惹事的地痞流氓,而且我们的装束也比较扎眼,所以还是太平一点好。所幸一路无事,奔出十里地,安全到达白鸽宾馆。


老贾和nico的残影


惊鸿一瞥郑州火车站


阿廖沙本人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7 22:48
白鸽宾馆还不错,虽有点偏远,却是我一再要求的,离火车站远一点好,安全。120一标间,帶早饭,可惜我们明天一早就走,来不及享用了。
到宾馆内,放下包袱就去吃饭,不远处有一小店,來四碗河南烩面,加一盘煎带鱼,20块钱羊肉串,一共51块。
20块钱能买到24串羊肉串,便宜,但不如上海的2.5一串的肉多,而且是铁针串的羊肉串,咬在牙齿间,发出恐怖的金属摩擦声,实在败兴。
传说中的河南烩面并没有给我多少惊喜,也许是我太挑剔了,毕竟我是个不喜欢吃面食的人。

回到宾馆,见床边两盒名曰99神油的稀罕货,乃房事专用,15元一盒,只是我等四个光棍男无福消受,恨恨间倒头入梦,梦回海上。






作者: 况且况且    时间: 2008-10-7 22:51
标题: 夹道欢迎凯旋的壮士!
搬个板凳,楼主继续。
作者: xuco    时间: 2008-10-7 23:18
等待神游后续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7 23:29
在来之前,我了解到,郑州当地的领骑者俱乐部在29号一早有活动,由郑州经新乡去郭亮村。我们遂决定一早赶到俱乐部门口,跟着大部队一起出發,这样能省却不少问路的麻烦。
我们在六点半之前准时来到交通路政通路上的领骑者,门口已有一帮车友整装待发,过去一打招呼,彼此十分高兴,据说在另外一个集合点还有不少人。六点半一到准时出发,一路上又遇见不少车友,有一部分是去安阳翻太行山的,路线不同不能通行,甚为遗憾。


晨曦中的老贾


清晨的郑州街头


领骑者门口


整装待发

七点半骑到郑州市郊时,队伍已有18人之中,我跟着第一集团先行赶往黄河浮桥。原本107国道上有座大桥可以通往对岸的新乡市,但据说不能上自行车,所以只能走一条小道过黄河浮桥。第一集团才三人,郑州一中年骑友,后面跟着我和川页,均速在28右,连续骑行约40公里不到,事后才发现,这样的猛发力让我的右膝韧带有些吃紧,及至影响到后两天。
在一个岔路口,郑州车友让我和川页上一条小道先走,他在岔路等后面的人。沿着那条小路越往前,道路越发的泥泞,我体力也有不济,渐渐被川页拉开,后面老贾踩着光胎也赶了上来,肆无忌惮的冲进一片泥泞地,然后被溅的体无完肤。

我们仨是最早到的黄河边,河岸边靠着几艘卖船菜的货船,河岸上青草长的很高,中间几匹马正在闲庭信步。亲临黄河,才发现它远没有长江宽阔,也没有激流拍岸,只是静静地流淌着,我试着拍了一张照片,全无气势,顿觉十分失望。

不久,大批车友陆续而至,先是去安阳的一队车友,后面紧跟着领骑者一队,在岸边一阵狂拍后继续上路。


黄河边的马


去安阳的车队


nico也赶到了


黄河浮桥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8 00:04
过黄河浮桥后,我为了保护右腿,就自觉留在最后。
路上碰到三个河南老爷子,从新乡出發,去往哪里没听懂。我只听懂了一句:年轻人,好样的,世界是你们的!





和老人闲聊几句之时,大部队早走的无影无踪,只剩下我和郑州的毛毛压在最后,毛毛开始发力追逐,我原本想保护的右腿也被他带动起来,那就来吧。一路狂奔,不久追上了nico,nico看起来很吃力,时速勉强维持在20以内,呼叫川页老贾,一起等等他。骑了一段后,川页意识到不是nico的车有问题就是nico肚子饿了,不然不会如此艰难。果然,nico的前碟刹蹭着钢圈了,转动钢圈,不到半圈就自动停下,怪不得这么吃力。还好有郑州的毛毛,帮着调教了一下,问题马上解决。

然后,nico稍有起色,但依旧体力不支,我想也许是前面的问题让他透支了太多的体力吧。
却也急不得,而通往新乡的这条路也是枯燥的很,一条笔直的公路一眼望不到边际,两边只有树,很少有房子,更没有山,让我感到很绝望。天空也满是阴霾,湿气很重,加上我的汗水,里外三间衣服全都湿透,身体感觉特别寒冷,体能流失的特别快,我暗叫不好,这样下去,不久极限就会到来,只怪自己为了减重没有多带衣服。
还好有川页一路领骑,也还好不远处郑州的车友能及时等待,这都使我有毅力坚持下去。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8 00:09
临近中午,已到新乡市郊,这枯燥的一路总算即将到头,郑州车友原本计划到辉县吃午饭,nico说肚子吃不消了,最后大家还是一致决定,在新乡吃午饭。这对我也是个好消息,因为此时我已十分寒冷,身子已微微发抖,我相信吃饭能补充热量,使身体尽快暖起来。但吃了饭寒冷依旧,我换上干的骑行服,决定就地买一件衣服,不然肯定会冻坏身体。

11:30,找到一家饭店,原地修整,我的码表显示,一上午骑行了92KM,不少啊,怪不得觉得有点累。吃饭时,老贾的朋友老谢来看他,顺便谈了关于回程票的问题,老谢决定吃完饭带我们去新乡火车站问一下有没有直接去太原的火车票,感觉从太原往郑州似乎更保险一点。众人一致同意,于是吃完饭后,我们和郑州车友告别,他们继续往郭亮前进,而我们的前路在哪里还不得而知。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8 00:11
今晚先到这里,明天请早!
作者: 云龙    时间: 2008-10-8 09:16
阿廖沙,好样的,期待下文。
作者: kalakala    时间: 2008-10-8 09:30
恭喜完成旅程

PS:郑州火车站那个地方,真的是捎去为妙,郑州第一乱。
过了那个浮桥,黄河北岸几十公里就是我家了……黄河和太行山的中间就是俺家。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8 20:41
人都到齐了嗎?今天接着来。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8 20:51
那天中午我们四个跟着老谢的电瓶车在新乡市的火车站汽车站转了许久,期间我也去买了一件长袖快干衣,身体马上热了起来。
车票还是没搞到,还是只能按照原计划往前走,走一步是一部。
14:10,我们告别了老谢,看看时间已经不早,浪费了将近两小时,有点可惜,原本打算今晚到山西陵川县的周家铺住宿(事后才知道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看来是来不及了。
15:00,我们到达了辉县外围,码表显示117.5公里,没有进市区,就在路边休息十分钟。
休息时,一位骑着三轮车的八十多的老大爷看我们在路边休息,也停了下来,闲聊几句,发现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他说的我不懂,我说的他也不懂,给他留影一张,匆匆上路。






作者: kalakala    时间: 2008-10-8 21:02
等着呢:)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8 21:05
16:10,到达辉县西北的洪洲乡,138KM。
下午,天空一扫阴霾,太阳开始毒辣辣的探出头来,我们四辆车在笔直的柏油路上单调的前行,期间向一小伙问路时,也不知是我没听懂河南话还是他不认识路,让我们略多走了一程远路,幸亏我们及时问路调整方向,问题不大,只不过原本要走三角形斜边的结果走成了横边和竖边。
说来这一路也是枯燥的一路,路边的民房有点陈旧破烂,看得出经济水平与之前的城市有一定差距。那边的农户都习惯在公路上打晒粮食,半条公路都铺着玉米,时不时有一些拖拉机载着一些人在乡间飞驰着,那里也没有山,一路也不用上坡,却让我感觉异常吃力。
我想,缺少一些视觉变化也是疲惫的因素之一吧。




作者: lwjjevons    时间: 2008-10-8 21:30
喜欢看这种游记
图文并茂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8 22:16
离开洪洲乡时,已经从当地人口中得知,前面不远就有上坡,太行山已经不远了。
看看大家体力似乎都有些不支,我提议在洪州前面的上八里乡住宿,毕竟十月的天黑的特别快,真要在山里赶夜路还是有一定危险的。
可到了上八里地界,还是没有看见山,再一打听,前面的回龙村是个景区,比上八里还大,住宿的地方大大的有,我鼓动众人继续前进,争取今晚住到回龙。明天就能直接爬到山西的锡崖沟了。大家一致通过没有异议。
在上八里通往回龙的路上,日头已经斜到了西边,抬头处,天是蔚蓝的。正骑行间,忽闻有水流声由远及近,哗啦啦的犹如音乐喷泉一般。我循声而去,却是路边有一水渠,水流的很快,清澈见底,不知是灌溉用还是饮用的。
再往前,忽见在路的尽头与天际之间,若隐若现有山峰在闪动,我疑是海市蜃楼,又似是幻觉,揉揉眼,发现真有一群山在天边的云雾间。我立刻欣喜若狂,喊大家一起抬头。众人发觉,也是一阵狂喜,纷纷停车拍照。初时山峰只见一角,你若仔细查看,有发现那些山峰由南至北连成了一片,我终于相信,这就是太行了。


路边的水渠


若隐若现的山峦


阳光下的太行剪影


太行终于原形毕露了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8 22:31
看到太行以后,大家都热情高涨起来。一番拍照之后,奋勇上路。
越往前,坡路和美景也渐渐的多了起来,在上八里与回龙之间的石板店村,我们看到了无数的大小各异的石头矗立在我们脚下的山坡上,这个村应该是以生产假山石为主要产业的,村里也比较富裕,景区人民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不知不觉,我们已爬上了太行山的公路,有过上次在黄山拍照时撞车的经历后,我就再也不边骑边拍了,所以,更多的美景只收在我眼中,未能带在相机里,实是憾事一件。


站在高岗上









[ 本帖最后由 isaac 于 2008-10-8 22:36 编辑 ]

P9290076.jpg (76.71 KB, 下载次数: 37)

P9290076.jpg

作者: kalakala    时间: 2008-10-8 22:36
我就是在这座山脚下河半山腰长大的,在你拍照的太行山的西偏南100多公里处。很亲切的感觉
作者: 川页    时间: 2008-10-8 22:44
赞哦,这要是算流水账,谁还敢说自己在写游记  
作者: roverlife167    时间: 2008-10-8 22:44
太行山以西,黄河以北就是我的家乡-山西,北方的水土长大,跟楼上的一样,感觉很亲切,这游记写的不错,期待更多的照片,精神上支持你们,加上另外一句歌词,我们都“走在勇往直前的路上.............”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8 22:59
从爬上太行山那一刻起,我就异常的谨慎。来之前,kalakala说那边的路弯急坡陡路窄,我就十分担心在山路上碰到对面来的汽车。
真到了那边,才发现那些司机朋友也是有比较高的安全意识的,进弯速度都不快,这真让我万分感谢。
其实,要说石板店到回龙的那一段爬坡还不算真正的进入太行山,倒更像是进山前的热身,印象中那一段在上坡之后还有一些下坡路,它们总算没给我们这帮初来咋到的人一个下马威,大家在骑车停车拍照赏景间还没有感觉到特别累。路上,我们欣喜的发现,在山的那一边有一段传说中的挂壁公路,山间还有一座水库,碧波蓝天,惬意无边。


挂壁公路,在悬崖上开凿的公路


暮色中的水库,在那里,我的骑行眼镜被折断了。


转了一个弯,到了水库的背面


老贾近影,这是个有意思的家伙


洒家近照
作者: kalakala    时间: 2008-10-8 23:03
原帖由 roverlife167 于 2008-10-8 22:44 发表
太行山以西,黄河以北就是我的家乡-山西,北方的水土长大,跟楼上的一样,感觉很亲切,这游记写的不错,期待更多的照片,精神上支持你们,加上另外一句歌词,我们都“走在勇往直前的路上.............” ...

没准我们是邻居呢,我家跨过被边那座山就是晋城
作者: kalakala    时间: 2008-10-8 23:04
那个水库叫啥名字啊?貌似我也去过哈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8 23:25
晚上在农家休息时,才发现我的右腿韧带有些疼,心里很不安,怕影响到后面的行程。
一看码表,今天走了154.7KM,老实说,有点可惜,早知道郑州到辉县之间是那么无聊的路,我们真该乘车直接到辉县,浪费一天时间不说,体力也消耗的不少。然事已至此,已没有退路也。
农家晚饭不是有点贵,而是很贵,素菜都在十多元以上,把我们吓了一跳,谁说这里货价便宜的,但总不能饿肚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吃吧。
吃罢晚饭,川页先行洗澡,我等三人边等边看电视,可等了半个时辰,未见川页动静。nico差老贾去打探一番,看看川页是否一息尚存。一问,卫生间川页声如洪钟,精神尚佳,具安心。
又过多时,川页姗姗出浴。问为何如此久,汝在数毛乎?
答曰:水小,需接济半天。
nico急急起身入浴,片刻出,众以为洗漱已毕。却道,店家,为何无水出?莫道热水,连冷水亦无。
众皆惊,徒呼怎生是好。nico悲叹绝叫“川页”三声!而倒。
店家急出谓:莫急,待我汲井水沸之,可洗也。
片刻,水沸 ,众人依次淋身,草草了事,独便宜川页也。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8 23:27
今日已毕,待明日有更精彩呈上。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08:13
第二天

一早醒来,腿伤依旧,有点忐忑不安。尤其今天要翻越太行山,强度不小,有点后悔昨天一路飚车的鲁莽行为。
洗漱完毕,发现前胎没气,趁大伙儿都在吃早饭,我赶紧补胎。
早饭吃的是玉米糊加馒头。玉米糊还不错,馒头让我不习惯,难于下咽。
店家一算账,依稀记得每人四五十,忒贵了点,也罢,到山西地界也许就好一些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边也有实惠便宜的,就看你的运气了,昨晚我去买水的小店,要我们当地人双倍的钱。而今天一早我去一家胡同里边的小店,一瓶水也就一块钱,还给我盐。一打听,住一晚也就十块钱。
所以,以后找店尽量多挑几家,而且最好是偏僻一点的,能便宜不少。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08:29
磨磨蹭蹭到了八点才出發。
骑上一个小坡就是回龙景区门口,四五保安轮流站岗,要想混进去是不可能了。
当初我定这条线路时,并不知道这是景区,现在只剩华山一条路,只能买票过境了,有点亏。但要命的是,出了回龙景区,山那边紧接着就是山西的锡崖沟景区,也要钱。
回龙景区门票60,勉强折倒50,其实我猜还是可以还掉一点的,50是老贾开的,开的有点高了。

此时,太阳已照到了山腰上,在云雾和阳光间,太行山十分壮观。我暗呼妙极,冲上山去,开始这一天的坚途。


nico与川页冲破封锁


前方并非坦途


老贾流连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08:30
原帖由 kalakala 于 2008-10-8 23:04 发表
那个水库叫啥名字啊?貌似我也去过哈



回老王,那水库叫什么,我也不清楚,就在石门店与回龙之间。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08:48
才爬山没多久,我就发现,我这一路注定要孤独的骑行。
川页在平路上能骑的呼呼生风,但爬坡非他强项,或许是他体重太重的关系罢。
老贾能与川页为伍,已属不易,要知道,他更多的是玩户外的。
而nico,体态发福,一到盘山公路,没踩几脚就要下车推行,不过让我惊奇的是,他推车倒出奇的快,后面川页和老贾都推车了,他竟能同时到达,亦算能人也。
爆发力非我强项,但我是一路骑上坡的,除了回龙隧道内的100M,那100米因为是转弯的,两边不透光,故伸手不见五指,且地上坑洼不平,我也就推了一小段。此是后话!

不久,我就超越那三位,一路冲在前面,路边有一清洁工大爷在抽烟,过去询问路线,老人问我是帶机器的嗎?
我说不是。
老人摇头说,不是机器肯定上不去。
我问路是否好走。
答:路都是水泥路,好,但太高了。
我心中有谱,虽然我走的路不算多,但再高的坡我都有信心骑上去。






骑了许久,发现路是过了不少,但高度还不算高


后面是川页和老贾,nico不知所踪


老贾勇于攀登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09:03
我说过,我去过的地方不多,这里就拿黄山和深渡沿线的路和太行山做一下比较。
深渡、新街口附近有些坡确实非常陡,甚至有接近40度的坡,但他并非连续上坡,一般上到一定程度就有下坡,所以在那一段还是可以借助下坡的速度帮你爬坡的。
黄山脚下到云谷寺段虽是连续上坡,但坡缓路宽且平,骑起来并非特别费力。
而太行山的坡,异常的陡,而且一路上坡,路窄弯也多,你只能一点一点的磨,你在很远处就能听到汽车或摩托车的马达,但总要过很久很久才能真正到你后面,因为它全是在山间盘旋。

到后面,川页和老贾也都下车推行,这时就剩我一个人在以7公里左右的速度往前骑。


照片上难于看出他的坡度,可就是这样的坡,让无数人折腰


nico推车不是最慢的


终于到了个休息点


马上躺下


nico的打扮活像街头霸王里的角色
作者: kalakala    时间: 2008-10-9 09:36
这样看。你下一站应该是山西陵川那边了,这样你们在过回龙的时候就不要说是来旅游的,你说你们是什么什么随便找个借口,你们是要赶路去陵川的,不是来此游玩,这么你们就可以每人不到20块的价钱通过回龙景区了……呵呵,马后炮,来迟了的攻略。不知道当时你们走这条路线。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09:43
是啊,我们说了不是来旅游的,可人家还是要收。没办法,山西那边稍好,收了30一位。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10:09
休息后,再度往前赶。
山路一如既往的陡,太阳也晒得我疲惫不堪,抬头看看高处,山顶已在不远处,遂倍添气力,加快脚程。
忽峰回路转,前方出現挂壁公路,原来这就是回龙隧道。将要亲身进入其中,有些欣喜,等了半天不见川页他们,遂决定一人前进。
隧道前半段开着窗户尚有亮光,我一个人在里边推行着,细细观看这劳动人民在悬崖上开凿出来的山路。虽未经精雕细作,洞顶亦可见当初开凿时的一斧一钎之痕迹,但你完全不用担心头顶上会掉下一块石,实乃大巧不工也。
再往前,就是一段转弯的没有“窗户”的隧道,洞内岩石滴答滴答的滴着水,洞内伸手不见五指,我打开前后车灯,还是看不见前后的路。所幸这一段不长,拐个弯,眼前豁然开朗,就此出隧道
迎面碰见一男一女拄棍而来,问老爷顶还有多远。
答:出隧道爬上坡就是。
我问:你们要过隧道为何不带手电。
答:我们带着棍子了,在岩壁上敲打着就能过去了。
绝了!


挂壁公路就在前方


回头望一眼,山峦叠嶂,不见来时路


此为回龙隧道


终于可以在里边避避太阳了


挂壁公路内景


再回首,云遮断归途


感觉这不是隧道,而是岩洞,洞顶滴着岩水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10:09
晚上再来续写。
作者: lep    时间: 2008-10-9 19:40
好景,好文,羡慕。。。

不过开头那几张照片真是有点惨不忍睹
作者: roverlife167    时间: 2008-10-9 21:25
好文,继续关注中..............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21:51
走出回龙隧道,往上骑一段就来到了老爷顶,此时才9:55分,码表显示回龙村到老爷顶8.5公里,我却花了将近两小时。
老爷顶往前是一段小下坡和平路,骑在太行之巅,放眼望去,太行大峡谷尽收眼底,那种感觉除了惊喜就是壮观,是前所未有的感觉。
在等他们仨的时候,又遇到一位玩户外的朋友,从山西大同来,去前面的峡谷接一帮哥们。


太行山脉


太行峭壁


太行大峡谷


洒家留影


峡谷一角

P9300141.jpg (97.67 KB, 下载次数: 34)

P9300141.jpg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21:56

请一位当地村民拍的


大同来的司机,看他的帽子我就知道是玩户外的


陆续而来




太行峡谷最壮观的一面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22:20
老爷顶下来没多远,就到了山西地界,前面有一收费站,是锡崖沟景区入口。门票还是60.
我们又是一阵好说,说只是经过,并非旅游,人家同意收我们30元一位,这已让我十分的感谢了,感觉上,还是山西人更容易沟通一点。
在收费处,顺便又咨询了一下前面的路程,敢情前面还是爬坡,只不过不像前面这8.5公里这么陡了。

一上路,又是一段下坡,眼角依稀看到有些店家在路旁,并未注意,一路往前。直到一个山沟旁,见到一直黄牛在山沟间吃草,我停了下来,他们三个却已经头也不回的往前了。
在看牛的时候,一个开摩托车的中年人在我身边停下,问我是干什么的。
我说是骑车来玩的。聊着聊着才知道,他就是锡崖沟景区管理处处长,给我一张名片,才知姓吕。
吕处长似乎很欢迎我们这些骑车的,我问吕处长,国庆期间来锡崖沟的人多不多?他说不多,我说我回去给你在网上宣传一下,处长很高兴,说下次再来锡崖沟就给他打电话。
真的很高兴能碰上这么一个淳朴的处长,只是不知道何时还能再来,有时当我感觉已融入这个暂新的地方时,却不得不要告别,而有些地方走了就再也回不去,遇见的人再也不能谋面。


收费处的山西小伙


山沟里的黄牛


吕处长转过了脸

和吕处长聊天时才知道,我一心想要去的周家铺已经走过了,就在前面的岔路口往上。现在的周家铺已经被划入景区内,我现在走的这条路已经没有挂壁公路了,前面的王莽岭隧道都是现代化机械开凿的,和周家铺的老百姓自己凿出来的山路已不可同日而语。
我有心想去那边的村庄看看,看看那条著名的挂壁公路,但无奈前面三个人已走了多时,我只能留下一丝遗憾了。
和吕处长告别时,吕处长再三叮嘱路上小心,前面王莽岭隧道长2.7公里,有时不开路灯,一定小心。这让我感动不已。

[ 本帖最后由 isaac 于 2008-10-9 22:31 编辑 ]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22:23
留下吕处长的联系方式

吕明堂
山西兰花王莽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锡崖沟片区管理处处长
电话:03566878612
www.wangmangling.com

作者: 况且况且    时间: 2008-10-9 22:52
标题: 这地方太赞啦!
原帖由 isaac 于 2008-10-9 21:51 发表
走出回龙隧道,往上骑一段就来到了老爷顶,此时才9:55分,码表显示回龙村到老爷顶8.5公里,我却花了将近两小时。
老爷顶往前是一段小下坡和平路,骑在太行之巅,放眼望去,太行大峡谷尽收眼底,那种感觉除了惊喜就是壮观,是前所未有的 ...

无论是风景,还是路况,还是自虐度,都给人深刻印象,增是刺激呀!另外敢问阿廖沙,
从回龙村到老爷顶,海拔变化究竟是多少?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22:55
虽然不能再回头去爬周家铺,但我还是不愿放弃路上的美景,也不愿错过这里的村庄和村民。
看到前面有一个依山伴水的村庄,我不禁心痒痒,方向一转,直接骑了进去,到了山西怎能不到百姓家里去看看呢。
村口有两位老人在蹲着聊天,我发现山西人有个很奇特的习惯,不管男女老幼,只要凑在一起聊天,必是蹲着的,少有躺着或站着的。
我走上前和她们聊了起来,才知道,在这里住一晚吃一顿只要十四五块钱,和昨晚我们在河南回龙一比,真是便宜很多。
这里的条件似乎不错,但年轻人还是会外出打工,只有年老的才会留在家乡,耕种与山林之间,生活倒也惬意的很。
我又信步往前,院子里的老人都与我打招呼,问我从何而来,往何处去,热闹的就象熟人一样。

路过一个老太家门口,老太把我叫入,问我山核桃要不要。一开始我真有点反感这种推销,说不要,但与她聊起来才知道,她老伴已不在,儿子似乎也不在了,她独自抚养一个孙子,日子有些艰难,政府一年补贴100块,多亏一些好心人能给他寄一些东西去。我这才明白,便答应买她一些核桃,又买了一包药茶,一共三块钱。给我抓核桃的时候,抓了好几把,我连声说够了够了,老太却还以在说我是好人,惭愧。
给老太留影一张,据她口述,记下了地址和名字,回上海后给她寄去。


村口的老汉


盘腿而坐的老妇


据说这里的旅馆包吃包住一晚才15块,也有热水


村口就是小溪,我在溪中洗了脸,分外的凉爽


与我打招呼的村民,门口都种着花


王英妞(谐音)老太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22:58
原帖由 况且况且 于 2008-10-9 22:52 发表

无论是风景,还是路况,还是自虐度,都给人深刻印象,增是刺激呀!另外敢问阿廖沙,
从回龙村到老爷顶,海拔变化究竟是多少?


回龙村海拔多少不详,老爷顶附近的十字岭有1725M,老爷顶应该有1500左右,估计海拔爬升有1000M。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23:11
我不敢停留太久,前面的人不断的在呼叫我,他们早已开始爬坡,离王莽岭隧道不远了。
出了那个村,又是缓上坡,临近中午,日头毒辣,山西的早晚温差这够大的,早上起床要穿四件衣服,到中午时,一件短袖也难以抵挡。
爬坡时,速度差距不会很大,我也不记得过了多久,才来到了王莽岭隧道口。看码表,老爷顶至此有9.5公里。
先前已从对讲机内听到nico大呼隧道里冷的受不了,我特地在隧道口停车加衣服,2.7公里可不短啊。
骑进隧道才发现冷风刺骨,还好今天隧道里开了路灯,但要命的是,隧道也是向上缓坡,这2.7公里我着实骑了很久,远远能看到对面的出口却总是那么遥远。
对面,川页在出口处等我,问我何时能到,我说还要五分钟。
11:58,终于走出这条漫长又艰难的隧道。


上王莽岭还是爬坡


隧道内还在爬坡


隧道外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9 23:13
今晚收工,明天接着来,实在抱歉了,各位。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08:15
从王莽岭隧道往前,就是王莽岭景区的正门。大家一致同意到里边去看看,再吃个饭。刚从门口往里走,就看到几个车友从里边出来,一打招呼,原来是河南鹤壁的车友,上午刚刚从郭亮村那边爬过来,爬了一上午,敢情跟我们的情况一眼啊。约他们一块儿吃饭,他们却要去古郊乡吃午饭,便就此作别。
王莽岭开发没多久,景区游人不多,连饭店也都十分破败,仅在门口有一溜棚户,自家经营。我们挑了一家,点了三四个菜,无非是土豆、肉片紫菜汤之类的,吃完一算价钱真他妈的贵,好像要六七十罢?问他怎么算的,他算四小碗米饭就要十块钱,你怎么不去抢钱的。
也不用多说,付钱走人,景区的饭总是又贵又不好吃。


就是这种临时棚,烧菜老板蓬头垢面的,胃口大倒


我是实在吃不下了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08:31
吃完饭,一上路,发现骑车没精神,脚都是发软的。看似平的路却骑的异常辛苦,也许有时眼睛是会骗人的。在山西,经常碰到这种情况,看似上坡却又能飙的很快,令人费解。
出王莽岭景区时已是下午一点半多了,出门就是一个上坡,接一个下坡后,又是几个大上坡,尤其是在后沟村前面的坡,委实长的让人恐怖。三人开始下车推行,我是埋头骑上去的,我怕我看着它也会绝望,骑到顶没多远又是一个大坡,看起来就是连到山顶的那种,我听到背后有三人绝望的呼叫。我倒真的越骑越有劲儿,一路攀骑,来到坡顶,有一个迎宾隧道,隧道内半边好路半边坏路。隧道不算长,出去后就是下坡了。


这里就是后沟村,看似太平,另一面就是一个大上坡


这是迎宾隧道前的大上坡,我在坡顶等待他们的到来


老贾率先从我身旁过去


然后是川页


最后还是不见nico的身影,我也就不等了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08:46
上坡时,我比他们快。
下坡时,我还是比他们快。
迎宾隧道出去就是下坡,这个坡足有七八公里长,这是我始料未及的,那些之前爬坡的辛苦在下坡时一扫全无。
我一路冲下山,在这里更是刷新了我在黄山创造的58公里的最快时速,在这里最快速度达到了59.67.如果不是弯多的话,上70似乎都没问题。
川页和老贾都比较谨慎,川页下坡跟我说,他一般下坡速度不会超过40公里。
我说我也不是盲目的冲的,一般都是直道才冲一下,前面有弯道我也会小心入弯的,这就是个人性格所决定的吧。
不知川页是什么星座,我是个爱冒险的狮子座。

下坡一路下到古郊乡,不刹车的话都能冲过那个乡。我们停下来等待nico。
古郊乡不大,也就五百米长的一条老街,但吃饭在这儿应该不成问题。


川页看起来冲的很爽


老贾爽不爽?


不错,蛮爽的。


古郊乡的尽头


我还好




街拍一当地美女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09:02
14:18,到古郊乡时,一共走了192.68公里,当天8点出的门,到此时已过了六小时,走了也就38公里,这全是上午翻太行山所造成的。
而前途是何路况,尚不得知,原本计划今晚能住到长治县城的,现在看来有点难,实在不行,就去晋城陵川县城住吧。

等来nico,nico也不多休息,直接往前走。
我倒是觉得必要的休息还是不可少的,这样也能保证后面的体力,而nico这种骑不动就下车,该休息时也不休息的骑法似乎有点不科学。
休息后上路,对讲机里传来nico的声音,说这里的风景很不错。
我们赶上前,这里是上上河村,马路边不少老头老太在闲聊,一群小孩子就在那里打闹。
在此奉上照片,请君观摩。










这座应该有点历史了,现楼上为村委会所用,楼下零售日杂货。
有人说有点可惜这建筑了,没有保护好,我倒觉得这样挺好的,
房子还是要发挥它的功能,总不能稍微老点的建筑就围起来保护,那中国多了去了。
让它与时俱进岂不更好?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09:13
看到上一楼老人身后的便民桥了嗎?那边过去,还另有一番风景。我在那里流连忘返,川页他们一再呼叫我也不理会,下面就带你们去那里看看。















我在那边能看到一些生活的气息,但没有看到人,只有一群小孩子在那边玩耍,几只老母鸡在觅着食,也许这些土房子还住着一些人吧。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09:16

母鸡觅食


老贾留影


老贾在觅什么?


小村看起来真的很美


墙上还留有学大寨学大庆的标语,绝不是赝品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09:18





忽有一群小孩不慎闯入我的镜头


那就一起合个影吧,将来寄给你们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09:21
在上上河村,我们又遇见了那帮鹤壁车友,他们刚在古郊吃完饭,赶在我们后面了。
在这里吃饭喝啤酒,菜也多只比我们多个十几块钱,我们真的亏了。

等我从那些土房子出来的时候,nico和鹤壁车友都已经走了,那我也赶紧点吧。


鹤壁车友,一直没有数一下他们有多少人,五个?或者六个?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09:50
离开上上河没多远,又和三个鹤壁车友碰上了,在半山腰休息。看来不光是我们累,速度提不起来,他们也是。
然后一起上路,坡很陡,我还是骑上去,一回头,众人纷纷下车,看的我直摇头。
也不知上了多少个陡坡,终于来到了西庄上。

西庄上有个棋子山景区或是什么,有点忘了,碰上鹤壁车友的另几位在这里休息。看到我,问我是一路骑上来的?我说是,他说看来就我们三是骑上来的。着实可见山坡之陡。
其实我的右膝外侧韧带已经隐隐作痛,但实话说,推车比骑车更痛,所以我宁愿骑上山坡。
又过一会,众人都到了。询问当地的保安,直到再往前我们和鹤壁车友就要分道扬镳了。
我们往西去陵川,他们往东回鹤壁。

继续上路,终于有一些上下坡了,我连续超车,仅剩最后一位鹤壁车友在前,但因为右腿痛,终于不能超越它,被他甩开几十米。
忽然,鹤壁车友在一路口停下,说要在此往东了,我这才意识到,我已经错过了一个路口,忙呼叫川页不要下坡,赶快刹车。
可川页正在high处,还是和老贾冲了下来,只有nico慢,听到我们呼叫时,他还正在推车上坡呢,便停在那里等我们。
没啥说的,那就回头走吧,与鹤壁车友告别,我们只能顺着来时路重新爬坡。


不知哪里是棋盘山


远看犹如中国山水画


与车友告别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10:05
重新回到那个岔路口,就在古郊乡大路沟村往前一点的一个岔路口,往左就是到陵川县城的。
早就知道是一路下坡,但没想到是这么陡这么急的下坡路。

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从大路沟到石掌村的这段下坡路是我生平所骑过的最陡最急最危险的一段下坡路,而且路况也没有之前的好,路也不是很宽,一路下来我丝毫不敢大意,转弯看不见对面,路旁就是很深的山沟,我不停地交替点刹,在这里我真的感到一点恐惧,如果有什么小动物突然窜出,我甚至不知道我能否刹停在路上。
山路颠的我的右腿更加的疼。冲了不知有多久,终于在一个小村前变缓了,我料想川页肯定比我要慢的多。
在这时,川页呼叫我,说老贾摔了,我心头猛地一紧,心想这里摔可不是闹着玩的,忙问他严重否,他说还好,只是擦破皮。

后来我才知道,老贾是在刚下坡的时候,刹车过头甩尾滑出去的,还好那时速度不快,如果等下坡到了一定速度以后,那就不堪设想了。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10:06
在等他们三个的时候,我拍了一些当地的照片,晚上就为大家奉上。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23:11

一位农妇在自家门口敲打赤豆,当地人称之为“红豆”


门前堆满了这些,据说有人收购的






来时路,我在这里等了川页老贾将近半小时


午后的阳光和早晚的阳光差别很大


马路上俯瞰山下的农舍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23:14



这位大爷在自家的石屋前,这所石屋不是住人的,而是用来堆放农具的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23:25
终于,等来了川页和nico,老贾在后面姗姗来迟。
看老贾还很正常,不禁放下心来,继续赶路,还有不少下坡,我们一路冲的很爽,只是老贾因为之前的一摔,对下坡有了恐惧感,下坡时小心翼翼的前行着,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过一个收费站的时候,得知距陵川县已经不远了,只是我的右膝盖韧带疼痛加重了,我才也许是之前下坡颠的太厉害所造成的。
好不容易要进入陵川县城了,我却只能以十五六的时速在平路上骑行,痛苦不堪。
nico说他的右膝十字韧带痛,与我可谓同病相怜啊。


陵川县城内,我躺着做了几个仰卧起坐,感觉特别放松。老贾惊奇我还有力气做这个,我说不是体力不行,只是伤痛难忍。

18:00,终于到达陵川县城,码表显示228公里,当天骑行73公里,这是我们唯一的一次在太阳没有下山之前就停止步伐,也许是上午翻太行山的,大家都感觉特别累,还是早点歇着吧。

[ 本帖最后由 isaac 于 2008-10-10 23:38 编辑 ]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23:34
当晚住宿陵川宾馆,据说这是当地最好的宾馆,是二星级的。
给我们特别打折,标间120一晚.进去一看,果然不负二星级,120住的值了。
晚上洗完澡,去街上吃饭,转了一圈,县城大剧院公开艳舞表演,女娃子在麦克风前喊得十分彪悍,几公里以外都能听见。
门口站了几百个当地百姓,却很少看到有人花钱买票,也许他们只要看看那些巨型艳舞招贴画就满足了。

去吃饭的饭店,店不大,装潢十分简陋,但菜的味道十分不错,就是有点贵。
那边也许是远离大海的缘故,鱼都买的很贵,最便宜的都要38块,令人乍舌。

总体来说,陵川的吃住都不错,就是灰尘太大了,我们去的时候,正好碰上全城在搞城建,到哪里都在凿马路打混泥土,即使夜间也是灰尘满天。
痛苦!


整个县城被笼罩在灰尘之中,赶紧逃离。

[ 本帖最后由 isaac 于 2008-10-10 23:57 编辑 ]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0 23:55
第三天

今天的计划有点艰巨,因为昨天只赶了73公里,所以今天只能加快步伐,追赶一下行程。
因为昨天太累的缘故,大家都起不了床,在宾馆吃完早餐上路时,已是8:05分。
我的右膝韧带经过一晚恢复,似乎略有好转,但下楼梯时还是感觉疼痛。我只好用弹力绷带紧紧地裹住右膝,希望可以减轻疼痛。
今天预计路程:陵川——长治——长子——屯留——沁源,总里程可能在170公里左右,这只是预定目标,因为不知道前面是上坡多还是下坡多,所以,具体能走到哪里还是要看实际路况的。

还好,今天的路程以下坡和平路居多,虽也有上坡,但比起昨天,已算幸福很多了。
8:41,码表237KM,抵达陵川县的平城乡。在平城乡买水补给。
10:05,到达长治县郊的王坊镇。267KM.
由于我右膝有伤,今天我不敢发力,一路都紧紧地跟着川页,有一段一度保持28KM有半小时之久。
为此,我大为受益,而川页却为此伤了大腿。始料未及。
看时间尚早,遂决定绕过长治县,直接去前面的长(ZHANG)子县吃午饭。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00:02

出逃陵川时,大家都武装到了口鼻,灰尘太大的缘故


nico照例还是在最后一个


平城乡




买补给
这里运煤车几乎没有,但再往前到长治境内,运煤车就多了起来。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00:15

在壶关县境内226省道上,川页在这里拍照时,停着的车不小心不小心倒下,差点滑下山,幸亏他反应快,一手抓住后轮。
帮他拖上来后,问他如果真掉下去你怎么办?川页说他下山去扛上来。我看有点悬,恐怕得请吊车来。


川页的车有脚撑,但因为后货架负重,所以重心随着脚撑侧向一边,一碰就到,大家注意了啊!


这是在长治县境内的一个农民别墅区,我猜这里大多数都是挖煤的吧。
这是我在河南山西一带看到的唯一一个别墅区,不比江南的差,看来山西人很有钱啊。但仅此一个。


王坊镇


川页的大腿有点吃不消了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00:31
在长治到长子的那一段路上,我跟上了一辆三轮电瓶车,一路28KM/H赶到长子县。
11:35,到达长子县郊,码表295KM。原地等川页他们。
等川页和老贾赶到,nico不见踪影,遂决定先进城找饭店。
大街上转了一圈,实在找不到中意的饭店,想想下午还要赶路,决定简单解决午饭,便找了兰州拉面馆。一看兰州拉面馆价钱不比上海便宜,想想这一路吃饭都比上海贵,这让我很郁闷,难道山西都这么有钱?
nico大约12:20才赶到与我们汇合。
吃饭时,翻看地图,发现前面还有太岳山在等着我们,这让nico有些动摇,遂决定与我们分开走,他一个人乘车去平遥和太原。
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对大家都有好处的决定,便一致同意。我们仨也可以加快速度,nico也不必如此痛苦的推车。


记得老贾在菜馆里看到有猫耳朵,十分惊恐,对我说,山西人怎么连猫耳朵也吃。
我说,这个猫耳朵是面食。




当天是十月一号,路上碰到很多家结婚车队。
这是当地人结婚,汽车跟在后面,前面一帮吹拉弹奏的,十分热闹。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00:42
在出发前,我问兰州面馆的小姑娘要了一点盐加在水里,可在路上一喝,水里一股牛肉汤的味道,敢情这盐里还有牛肉粒啊,实在难以下咽,半路让我倒掉了。
13:05,正式与nico各奔东西,从此时起,队伍只剩下了我们三个,但这三个体能差距不大,后面会轻松很多。

沿着228省道一路往北,一路都是平路,虽轻松很多,但路途略显单调,加上午后阳光毒辣,还是十分的痛苦。
14:15,花了70分钟,赶了27公里,我们到达了屯留县。
没有进县城,在路口休息十分钟,问明方向,再次上路。
这时,我的右膝韧带渐渐的不再像早上那么疼,这让我搞不懂,难道是我麻木了?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01:09
即使我们在14:15赶到了屯留县,离太阳下山还有4个小时,但川页和老贾都对于我今晚到沁源县城住宿的计划表示怀疑。
川页的大腿有多痛我不太清楚,但我始终怀着今晚骑到沁源的信心,即使他们都动摇了我也没动摇过。
据当地人讲,屯留到沁源之间还有不少爬坡的,我始终认为,只要不是太行山那种陡坡,4小时骑个七八十公里还是可行的,而且我还不信这七八十公里都是上坡。

到屯留县河神庙乡时,平路终于不再,连续出现了三四个又高又长的大坡,但大坡之间都有下坡,这就使爬坡变的容易了一些。
这里的山,不想太行山那样,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而是黄土堆成的,带着典型的黄土高原的特征。
15:55,到达屯留县张店乡,码表显示351KM。
从这里到沁源县城还有42公里。但离天黑只有两个多小时了,而前面还有山路,计划似乎变的不太可能了。


黄土的山


屯留到沁源的路况相当不错,路边也有不少美景,很适合公路车骑行。
再次先说明一下,沁源是个很美丽的县,有适合公路的路段,也有适合山地越野的路,在这里,我们都骑的很high。
后面会有大篇幅的图片来介绍。




屯留县张店乡


作者: roverlife167    时间: 2008-10-11 09:03
又看到亲切的黄土啦,还有县城里那些满是尘土和煤渣的破路,典型的黄土高原的地貌,辛苦个位了,山西就是粉尘有点大。关于猫耳朵的话超市里也有的卖,只是没有手工的做的劲道,有嚼头。各位好样的,由衷的祝贺,呵呵,继续关注中,很好的游记
作者: roverlife167    时间: 2008-10-11 09:15
还是喜欢山和峡谷的感觉,让人觉得心胸开阔,有种征服的感觉。不过那坡多了点
作者: roverlife167    时间: 2008-10-11 09:19
原帖由 isaac 于 2008-10-9 22:20 发表
老爷顶下来没多远,就到了山西地界,前面有一收费站,是锡崖沟景区入口。门票还是60.
我们又是一阵好说,说只是经过,并非旅游,人家同意收我们30元一位,这已让我十分的感谢了,感觉上,还是山西人更容易沟通一点。
在收费处,顺便又咨 ...

大多数山西人比较淳朴老实,那为吕处长是个典型的例子。不过总体相对也有点保守,感觉走出来发展的也是不太多。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09:26
在张店乡到中村及至到沁源县的那一路,路是相当不错,可看起来是平路,骑起来相当的累,只能以12KM速度往前,我想是我遭遇到缓上坡了。
川页和老贾还在看不见的身后,等到了屯留于沁源交界处,一条很长很长的坡横在我面前,我就在那边停下等老贾他们。
过了六七分钟,老贾他们才到,一看眼前的那道坡,这时都绝望了。
我一再说今晚可以到沁源县城的,可他们俩就是摇头,说哪怕前面都是下坡,我也不去沁源县城,就在法中乡住宿吧。
这真是奈何不得,我当时想着,就是怎样把他们俩带动起来,也许他们真的消耗了很多力气,但这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坚持信念。
其实到这时,我们今天已经走了140多公里,也真的辛苦两位了。

休息一会儿后,我又残忍的赶他们上路了,而我的右膝韧带渐渐的似乎无恙了。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09:30
原帖由 roverlife167 于 2008-10-11 09:19 发表

大多数山西人比较淳朴老实,那为吕处长是个典型的例子。不过总体相对也有点保守,感觉走出来发展的也是不太多。


和当地河南人确实要沟通难一点,他们似乎很认准自己的理,就是不松口。
山西人相比就似乎柔和一点。其实我一路上碰到很多热情的山西人,很多人主动会和我打招呼,让我感觉不是熟人就是车友,很有亲和力。
在沁源,路边有一位老者还邀请我坐一会儿,这种北方热情我之前很少能体验到。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09:36
在前面河神庙乡的时候,一位留着阎锡山式大胡子开摩托车的大哥很有兴趣的跟在我后面,跟了有好几公里,看我爬上很长很陡的一道坡后,说了几句话扬长而去,大概是说我厉害之类的,我想当地人是几乎不用自行车上那种坡的,对普通自行车来讲,那真是太困难了。
川页在后面,看到那位开摩托车的老跟在我后面,曾经想用对讲机提醒我小心一点。怕他有不良动机。
其实我一直知道他在我后面,但我根本不担心他会偷窃,我知道他只是好奇,他更带有为我加油的意思。
只是他有点含蓄,呵呵。
作者: kalakala    时间: 2008-10-11 09:41
原帖由 isaac 于 2008-10-11 09:30 发表


和当地河南人确实要沟通难一点,他们似乎很认准自己的理,就是不松口。
山西人相比就似乎柔和一点。其实我一路上碰到很多热情的山西人,很多人主动会和我打招呼,让我感觉不是熟人就是车友,很有亲和力。
在沁源,路边有一位老 ...

河南那边开发旅游早,脑子都商业化了。别说你们过路的,就是我们本地的(王莽领离我家几十公里)也要磨上半天嘴,个别时候还不行。
并且很多景点都不向当地人优惠的,这在全国都比较少见,恶心。
山路,其实过了高平,基本上海拔起伏就不是很大了。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09:49
话接前文。

和川页老贾爬上那道坡以后,其实发现也就这样,一路上,比它高的坡多得是,并没什么可怕的,只是他们无法战胜内心的恐惧吧。
我并不是体力比他们好多少,但我相信我有种信念,有时能带动他们,热情一点的人更容易激起斗志。

所以在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团队更适合长途旅行?
首先,要有个体力出色的,能在大家疲惫时挺身而出,一路领骑。我要说,川页有点接近这种角色,如果在陵川倒长治之间不是他领骑的话,我会骑的很辛苦。
其次,还要一个能带动大家的人。爬坡时,我冲在最前面,逼着他们往上赶,在他们绝望的要在法中住宿时,是我逼着他们往前赶,最后在六点半的时侯到了沁源。其实一度我也也怀疑能否到沁源,但最后我们还是做到了。
还需要的就是一个两者的替补。老贾有时能冲在最前,有时又能紧紧跟著不放,老贾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反正我就跟着你们走,有这句话我就能带动他,只是在沁源时,他终于也动摇了。
当然,经验之帖都说最好能带上一个女车友,这样一路都能轻松很多,但这次我们没这种机会。
有这四种人,我想去哪里都没问题!

[ 本帖最后由 isaac 于 2008-10-11 09:56 编辑 ]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09:54
原帖由 kalakala 于 2008-10-11 09:41 发表

河南那边开发旅游早,脑子都商业化了。别说你们过路的,就是我们本地的(王莽领离我家几十公里)也要磨上半天嘴,个别时候还不行。
并且很多景点都不向当地人优惠的,这在全国都比较少见,恶心。
山路,其实过了高平,基本上海拔起伏 ...



老王说得对,那边确实很商业,而且就认一根筋,你说再多都没用,这在我后面从太原乘车回郑州时体会特别深,也有点恶心。
当然,我在上海去郑州的动車上,也碰到了好的乘务员,姓杜的一位男乘务员,是郑州人,帮我们颇费周折的安排放车的地方,下车时又送了我两瓶水,还要帮我搬车,被我谢绝了,这一路碰到他,也算不虚此行了。很温暖!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10:11
爬上那道坡以后,前面果真是一路下坡,借着下坡,我一路冲到法中乡的冯村。
正要往前赶,被一位大爷叫住,让我坐着休息聊天。
大爷很热情,我问之前是不是也有骑车的从这里路过,他说是的,还好几拨人呢。我猜那些骑车的肯定和他聊过天,接触过,接触多了以后,他也变的这么热情了。
一问才知道,这里往前到沁源就是一溜儿下坡,大爷似乎是个内行人一样,说你们这种车,半小时就到县城了。


这就是那位热情的大爷,也许姓王


和他的孙子们的合影

冯村到沁源县城应该是30公里不到,半小时就到县城有点抬举我们了,实在惭愧。
不敢多聊,怕天黑得早,此时已经五点多了。离开冯村,果然一路都是平路帶下坡,我一路飙到三十多的时速,越到后面感觉体力越好,不能自罢。
再次重申一下,沁源相当漂亮,沁源到屯留的路也一级棒,是我这次骑太原所有路段最舒服的一段,很适合骑公路车。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10:16
18:33,到沁源县城外,天渐渐的暗了下来,但这一路却是相当的顺利。
我率先到,停车等待川页和老贾。不一会儿,三人到齐,进城找住宿的。
18:50,到城内,码表到了397公里,当天骑行了169公里,着实不容易。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10:53
事后发现沁源县城宾馆很多,但我们当时找住宿心切,没来得及细细寻找就在一家叫新世纪的旅馆住下。
三人标间没有了,我们就要了两个两人标间,70块一间,我和老贾住一房间。

登记时,问此处有没有捏脚的,前台说是有。我想今晚终于可以好好的捏一下脚了,今天够辛苦的。
带我们找房间的是一位陕西大姐,问她,我们要的是正宗捏脚的,有没有?
大姐很坦白,说正宗的有,不正宗的也有。
我和老贾大眼瞪小眼,老贾说,我们都累成这样了,那里还有力气啊!

后来还是没找人捏脚,怕引狼入室。一个把持不住,那三十年的清白就毁于一旦了。

晚上睡着,外面格外吵,不停地有人说话,不停地开门关门。
一早醒来,叫醒川页。川页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我猜是昨天骑车累倒了。
川页说,昨晚有一MM来敲门。
我问:干哈?
川页说,还能干哈?
我大惊,追问:那你上了吗?
川页腼腆一笑,说,我左思右想,还是让我回绝了。
继续问:长的漂亮吗?
川页答:还不错。
我和老贾有一次大眼瞪小眼,说,我们房间怎么没人来敲门的。
川页说,人家肯定打听过了,知道我是一个人的。
靠!还有这种厚此薄彼的旅馆!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11:17
第四天

早上起床,格外的冷,我穿上了四件衣服。
八点出门,三人吃早饭要10.5元,不便宜,上海蛋饼也就两块两块五左右。
今天目标是灵石或灵石再往前,中间会去王家大院和张壁村看看,应该是比较休闲的一天。
9:02,到达李元乡。414KM。
李元往前一路是下庄、李成、上舍、好模望、刁王坪、石板店、鱼儿泉、新寨上、峪口、西许、仁义、灵石。这是那天的实际路线,原本我们规划的稍有出入,有些路已经不能通自行车了,是经当地人推荐最后行成这条路线的。

先来说明一下,这条路李元到上舍路况还不错,先上坡后下坡。
上舍到鱼儿泉很有难度,路都是石头路,但风景不错。
鱼儿泉到峪口也是石头路,却是穿梭在山林间,一路下坡,风景一级棒。极度推荐山地车去此路段越野,higu到不得了,我甚至想写信给沁源县政府,建议在此举办山地车比赛。
峪口到仁义是平缓大路,路况极佳,我山地齿胎在那一段保持在30KM以上。
仁义到灵石简直就是恶梦,用老贾的话来概括,就是:这是什么鸟路!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11:56
在到上舍时,误走一段下坡路,三人又痛苦的再爬回上舍。
问明方向,往好模望出發。
此一路都是石头路,而非一般的石子路,一路前行,总要在石头缝间挣扎一番。
屁股在车座上几乎坐不下,我把车定在1×5上前行,时速只有在12、13左右。
但这一路风景却是我从未所见的,可用惊叹来形容,我很高兴这不是一条柏油路,如果换成柏油路的话,我相信绝难看到这种美景。


风景如画


连路都是这样的原汁原味








除了赞,还是赞!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12:07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天空,那么蓝


此张稍作处理,不知大家喜欢否


远处的农舍,那里就是好模望


这出自川页之手笔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12:08
骑行在画与现实之间,就是一种享受。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12:16
停留好模望。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1 12:54

农家小院充满生机













nico去了平遥,错过这里绝对是损失。
相比那些古迹,我更喜欢这里,我对川页说,就算来不及去平遥或太原,我也已经没有遗憾了。
殊不知,后面还有更漂亮的。
作者: 火点    时间: 2008-10-11 13:11
难得一见的好贴。
作者: nico    时间: 2008-10-11 13:26
爬山真累,不过风景绝好! 我后来自己去了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也很漂亮,有空再把pp发上来。
我的车前拨很少用,现在就很难变过来了,这次山比较陡,就吃到苦头了,同志们变速还是要经常用才好啊!
作者: 张伯伦    时间: 2008-10-11 14:32
爽啊 仿佛我也和你们一起旅行了一次
作者: lqy    时间: 2008-10-12 06:11
仔细地看了
很舒服
作者: mike_hcn    时间: 2008-10-12 09:10
好样的,川页好久不见。
作者: 扶他林    时间: 2008-10-12 09:40
好帖顶一下。
作者: 况且况且    时间: 2008-10-12 14:30
标题: 还有这样如诗如画的山村林荫路???
原帖由 isaac 于 2008-10-11 12:54 发表
183886
农家小院充满生机

183886

183887

183888

183889

183890

183891

nico去了平遥,错过这里绝对是损失。
相比那些古迹,我更喜欢这里,我对川页说,就算来不及去平遥或太原,我也已经没有遗憾了。
殊不知,后面还有更 ...

太棒啦!这地方我也要去! 鼠标来回滚动,哈喇子嗒嗒滴!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2 20:01
休息了一天,今天接着再来!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2 20:25
离开好模望,继续往前赶。
到刁王坪时,已是11:50,码表439.87KM,看看已经临近中午,却还是找不到吃饭的地方。而从上舍到这里,这种路况没个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所以,这种路虽然看着舒服,但实在骑起来太累。
到后来我们才知道,整个这一段路有20公里左右,我们包括拍照和休息,一共花了将近三小时。

刁王坪是和好模望差不多大的一个村子,二三十户人家,没有饭店。
老贾厚着脸皮到村子里去讨水,刚进村口就遭遇看家狗阻截,老贾只得站在村口与人答话。
川页似乎饿的难以忍受了,我和老贾在刁王坪休息的时侯,川页已经上路了。
我在村口等老贾时,一辆韩洪到鱼儿泉的班车经过,司机好奇问我去哪里,我说鱼儿泉。
这种班车一个上午就一班,能在这种路上开的班车,磨损一定特别严重。
不一会儿,老贾拿着三个大馒头和四个番茄出来,一看川页已不在,我们俩就把四个番茄给分了。
番茄还有青的,但这时我已顾不得了,就着馒头咬一口,感觉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番茄,甘甜入心间啊!
老贾给了三块钱换得这些食物,这使我的饥饿暂时得以缓解。


一路上,看到很多羊群,与当地人聊天得知,他们把放羊当成主要经济来源。


小山村


韩洪到鱼儿泉的班车,带着云雾就过来了


老贾没有水源了


刁王坪


老贾打算去化斋了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2 20:31
刚准备离开刁王坪去追赶川页,对面远远的就过来了一个羊群,占据了整条路。
老贾单枪匹马杀入羊群,羊群纷纷避让。
我倒很有兴趣与羊群近距离接触一下,站在原地等着羊群经过,嘴里唱着:
“别看我只是一只狼,但是我从来不吃羊,喜羊羊,喜羊羊!”
结果每一只经过我身边的羊都惊恐的从我身边溜走。

问老汉,养了多少只羊?
老汉举重若轻,一伸手,做个“七”字。
七百??!!服了!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2 20:48
12:13,出發。老贾早已遥远,川页更是不见踪影。
我加快节奏,不久就超越了老贾,速度上到了15以上。
前面依然是这样的石头路,在快到石板店的时侯,小路顿时一变,坡度增大,石头路变成了一块块的岩石,我在上面骑行,感觉就是在玩攀岩。
上了坡,紧接着就是下坡,然后又是上坡,虽然路有点难度,但却是十分刺激。想不到我这个从不参加上海联赛也很少参加别的比赛的人能连续遇到这种全路况,真是荣幸。
真想对那些参加上海山地联赛的朋友说一声,别比了,还不如来这儿骑上一天呢。你们拿山地齿胎在公路上飙,有点做作。

12:44,冲过一个坡后,我终于看见川页坐在一块阴凉地,石板店到了。


快要到石板店了






川页正在饿的肚子避暑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2 21:00
不久,老贾也赶到。
人都齐了,问当地人,是否到鱼儿泉才有吃饭的?
答,是。
石板店有多少人?
也就三十三户,一两百口人。
问,你家养了多少头羊?一只羊能卖多少钱?
七八十只,每只能卖五六百块。


这所房子似乎有点年代,现做仓库用。


老贾没落后多少。




喝一口红牛




与当地人交流,他一直在注视着我们的车子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2 21:24
休息十分钟,12:55继续上路。
石板店到鱼儿泉下坡居多,路况少有好转。
13:10,全体到达鱼儿泉,码表定在448.33KM。到这里,石头路终于全部结束。
鱼儿泉原来是个乡,后撤为村,当地有个林场,林场不叫鱼儿泉,而叫好地方。

找了仅有的一家商店补充水,商店还是关着门的,要敲门才能进去。
商店里是一老一少两位祖孙俩,买了上海少见的健力宝。
老贾大概是之前渴出阴影了,一下子买了三瓶健力宝。
买好水,又去当地仅有的一家家庭饭店吃午饭。
家庭饭店真够小,一个屋子只能放下一张桌子,里边住着一对老夫妻和他们的儿子。
儿子24岁,是这所饭店的厨师。饭店材料有些,弄了些花菜、土豆和鸡蛋就做成了三个菜。
喝了两瓶啤酒,他们说啤酒不太好,我们说没关系,一喝,果然不太好,还带着酸味儿。
敢情当地人把醋当啤酒喝的。
又做了三碗面,没有米饭。
吃完饭,一算账,47块,真够贵的。
老实说,这几天在山西就几乎没吃过一顿实惠的饭,这种三个菜也要47,明显宰我们,我就不信当地人有这么高的消费水平。
这点,是我在山西唯一感觉不满意的地方。当然,有些地方可能真是物价贵,但所有饭店都比上海贵,就有点不合实际了。


这家商店还是比较平价的


里边是祖孙俩




我就纳闷儿了,前面的商店的价格不比上海贵,怎么饭店就要比上海贵。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2 21:36
14:38,从鱼儿泉出发。
一路下坡,不过6分钟,就赶到了新寨上。
前面有岔路,停下来问路。
这时发现老贾怎么没戴头盔,问他头盔哪儿去了?
老贾顿时傻眼了,刚才一路下坡冲的很爽,却把头盔手套忘在了那家饭店,只得回去拿。
想到还要爬那条崎岖的上坡,我都替他赶到心酸。

我就和川页在原地等她,顺便爬上山坡看看,这里的风光也不错啊。
因为我估计老贾没有半小时是回不来的。






在山坡上挖土豆




洗了一把脸,水至清,又及其清凉
作者: isaac    时间: 2008-10-12 22:07
25分钟后,老贾到。
已经三点多了,离灵石还很远,得抓紧时间上路。
从新寨上到灵石县,会经过石膏山。岂不知,这一走,就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

石膏山仿佛一个隐藏在世间的仙境,我们步入其中,一路到头竟没有发现一个外人,山中只闻鸟叫声和哗哗的流水声。
我们变的异常的兴奋,我开始欢呼,太美了!
我对川页说,今天是最美的一天,在这里我已经乐不思蜀了,王家大院和平遥和这里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而我们看这些美景时,一路竟还都是下坡,我们就在高速中,迎着风穿梭在这世外桃源中。


石膏山中,很多都是这种路,很适合越野,周围是美景,我们又不敢放松,就是这么刺激!


通往世外桃源的路


一进石膏山,我就不舍的再往前走了,感觉太美了。但我又不得不往前走,也许前面还有更美的。


还有比这更美的嗎?沁源县真是一个好地方。

[ 本帖最后由 isaac 于 2008-10-12 22:11 编辑 ]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