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上海联赛第八场 – 2007最后一战 [打印本页]

作者: 蓬莱仙翁    时间: 2007-11-3 18:46
标题: 上海联赛第八场 – 2007最后一战
  这场比赛关系着年度排名的最后成绩,因此所有的车队都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尽力一搏,整场比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热度,甚至于火药味。
比赛的重头戏是由原飞毛腿分裂开后的“古铜”及“New balance”所主导,“古铜”队配合代表Prodir车队的小浩,展开一波接一波的突围及冲刺,由于战术无法到位及连贯,因此除了把大部队的速度提高之外,并未有效的拉开与“New balance”之间的距离,徒然浪费力气,让对手以逸待劳、坐收渔翁之利。
比赛一开始,“古铜”的几位车手及小浩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脱离大部队,扬长而去,“New balance”的车手也立即反应加快速度努力追赶,整个大部队的速度因此瞬间就被拉到45码,约莫一圈之后,突围的领先集团终于被追了回来,但是“古铜”的其它车手立刻就展开了第二波的攻击,结果因为突围的人数不多,体力消耗过大,最后还是被追了回来。令人惊奇的是“古铜”的车手依然还是不放弃,接着又来第三波的攻击,整场比赛就在这么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情形下进行着。车速也就这么一直居高不下,考验着每一位车手的耐力及毅力。
平心而论,“古铜”车手的能力及奋战精神,着实令人钦佩,但力量分散,无法达到相加的效果,实在可惜。
我个人在这场龙争虎斗之中,仅仅能扮演一个尾随者的角色,几次想要跟突围的人冲出去,却都在担心待回体力不济,落个掉队的下场而放弃。不过还好,总算一直保持在大部队的前端,顺利完成比赛。还记得第一次从B组转到A组时,我给自己订下了努力的目标。
短期 – 不要被关门
中期 – 不要被套圈
长期 – 跟住大部队
梦想 – 跟大部队一起冲刺底线
在今天之前,中期目标还未实现。“梦想”对我来说,曾经是那么的遥远。自问已经下了苦功,两年来每周240公里的耐力训练,近半年来更是几乎每日早晚各48公里的锻炼,如果这样还没有办法赶上A组的高手,那也只能承认自己的资质太差,朽木不可雕罢了。在一场接一场的败仗之后,不由自主的怀疑自己是否还有机会在有生之年达成“梦想”。总算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今天这场年度的最后一战中,让我一举完成了所有的目标。
在颁奖仪式时,我坐在石阶上,双腿伸直,让阳光洒满全身,悠闲的淌洋在人们欢愉的气氛中,一方面为得奖的车手们高兴、鼓掌,一方面也为自己达成了这个曾经让自己无法成眠的努力目标而欣慰,心中的那块大石头,终于放下了。
作者: gorden    时间: 2007-11-3 19:34
那种感觉应该是心中充满喜悦的..
作者: 好男儿    时间: 2007-11-3 21:53
江先生 以你的年龄能骑成这样让我们年轻人很吃惊
作者: 王成吉    时间: 2007-11-3 21:58
我能拿第六很开心了
作者: 好男儿    时间: 2007-11-3 22:02
a组老外太强 很难赢
作者: 好男儿    时间: 2007-11-3 22:07
Prodir的小刚和小顾和古铜联手赢老外有可能
作者: pengyou    时间: 2007-11-3 22:24
老先生真的很佩服,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作者: 小钰    时间: 2007-11-3 22:26
恭喜~~~~~~~~~~~~~       
作者: 骑车不快    时间: 2007-11-3 23:41
每日早晚各48公里的锻炼----专业强度阿 佩服佩服
要是李军同学也这么刻苦,赢一下老外应该就不是问题了
作者: 蓬莱仙翁    时间: 2007-11-4 10:15
引用第3楼王成吉2007-11-03 21:58发表的:
我能拿第六很开心了
阿吉:恭喜你了!了不起。
作者: 蓬莱仙翁    时间: 2007-11-4 10:28
引用第5楼好男儿2007-11-03 22:07发表的:
Prodir的小刚和小顾和古铜联手赢老外有可能
小浩目前的能力要远比小刚及小顾强,这次和“古铜”联手都未能取得胜利,可见老外的实力近乎专业的水平,绝非等闲之辈。
就像小浩在事后检讨的,如果说五根手指头代表五位车手,那么老外出手时是握成一个拳头,而咱们还是五根手指头,胜负是很明显的。
除非咱们的车手能放弃本位主义,以团体的胜利为胜利,甚至于以华人的胜利为胜利,而不是计较个人的成败,那么击败洋人是迟早的事。
作者: pengyou    时间: 2007-11-4 10:47
战场上,一个中国人可以消灭10个XX人。但是当10个中国人碰上了同样10个XX人的时候,却打得难舍难分了。



自行车运动毕竟是一项团队运动,主要是个人的力量达到一定层次后很难再提高,毕竟两个轮子靠人踩,团队就是助推剂,就那么一点,就可能就是终点线前那半个轮子的差距。
作者: 小棠    时间: 2007-11-4 13:41
送上照片2张~以示我对您的尊敬!

DSCF3174.jpg (133 KB, 下载次数: 17)

DSCF3174.jpg

DSCF3247.jpg (97 KB, 下载次数: 18)

DSCF3247.jpg

作者: 王胖    时间: 2007-11-4 15:37
左膝盖收了点伤,没能来,和李冲去了吴江~~~
江sir一直都是我偶像,嘿嘿
作者: roy    时间: 2007-11-4 17:17
恭喜江sir达成心愿,你是车队里训练最刻苦最认真的,能够实现这些愿望实在不为过,呵呵。我相信您还会有新的心愿,而且也能逐步实现的。

领奖台上的瞬间只是骑车乐趣的一小部分,为了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其实更值得人们尊敬。加油,共勉。
作者: 蓬莱仙翁    时间: 2007-11-4 21:09
引用第12楼小棠2007-11-04 13:41发表的:
送上照片2张~以示我对您的尊敬!
谢谢小棠的照片,这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虽然我的年纪大上你们一代,但是Prodir的队员及起点的车友我都是当成兄弟一般看待。尊敬两个字就不敢当了。
在此谢谢你!
作者: dukeduck    时间: 2007-11-4 21:19
江sir     
作者: wuleizi    时间: 2007-11-4 21:24
向江sir学习,向prodir等A组车队学习。
期待明年游骑兵有好成绩
作者: 蓬莱仙翁    时间: 2007-11-4 21:32
引用第14楼roy2007-11-04 17:17发表的:
恭喜江sir达成心愿,你是车队里训练最刻苦最认真的,能够实现这些愿望实在不为过,呵呵。我相信您还会有新的心愿,而且也能逐步实现的。

领奖台上的瞬间只是骑车乐趣的一小部分,为了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其实更值得人们尊敬。加油,共勉。
谢谢Roy的鼓励,或许我下一次,会跟着突围出去,或是到大部队的前头去拉一拉也说不定,哈。哈。这不就又有了努力的目标了吗?
其实我努力锻炼,除了要激发自己的潜能外,主要还是要做个模范给年轻人看,“言教不如身教”,我希望年轻车手们都能认真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能力,为自己、为车队争取荣誉,如果只是出一张嘴巴,你们会服气吗?
我想证明给大家看的是,连我岁数这么大的人都能透过刻苦锻炼而不断提升能力,那你们年轻人当然可以骑得更好,而且肯定会好很多才是。
作者: 蓬莱仙翁    时间: 2007-11-4 21:46
引用第17楼wuleizi2007-11-04 21:24发表的:
向江sir学习,向prodir等A组车队学习。
期待明年游骑兵有好成绩
我相信游骑兵明年一定会有更好的成绩,在此先预祝你们成功!
作者: fastjudy    时间: 2007-11-5 12:37
江sir...以你的实力来说,很不错了。。。至少有上A组的勇气!我明年也会上A组试试,希望能和你并战吧!加油!
作者: wuleizi    时间: 2007-11-5 13:49
引用第19楼蓬莱仙翁2007-11-04 21:46发表的:

我相信游骑兵明年一定会有更好的成绩,在此先预祝你们成功!
谢谢江sir,这场比赛,起码车队里几个人在b组配合了一下,也跑出来一点点小名堂,别的不说可,起码镜头咱们真的抢了不少。
作者: pengyou    时间: 2007-11-5 14:03
B组有突围的实力却没有保持领先的实力,看见A组脱逃部队能平路拉开那么长的距离,简直难以想象当时突围时候时速高到多少。
作者: 贝多芬    时间: 2007-11-5 14:21
引用第10楼蓬莱仙翁2007-11-04 10:28发表的:

小浩目前的能力要远比小刚及小顾强,这次和“古铜”联手都未能取得胜利,可见老外的实力近乎专业的水平,绝非等闲之辈。
就像小浩在事后检讨的,如果说五根手指头代表五位车手,那么老外出手时是握成一个拳头,而咱们还是五根手指头,胜负是很明显的。
除非咱们的车手能放弃本位主义,以团体的胜利为胜利,甚至于以华人的胜利为胜利,而不是计较个人的成败,那么击败洋人是迟早的事。

争取早日练成一指禅
作者: 蓬莱仙翁    时间: 2007-11-5 14:35
引用第21楼fastjudy2007-11-05 12:37发表的:
江sir...以你的实力来说,很不错了。。。至少有上A组的勇气!我明年也会上A组试试,希望能和你并战吧!加油!
当时全队上A组,可是王胖和阿福的主意哦!不过能和一流的高手同场竞技,挑战和感受自然不同,也能学习一些经验。
虽然连战连败,但是进步会比较快。就算上不了领奖台也是值得的。
欢迎明年大伙一起并肩作战!
作者: 蓬莱仙翁    时间: 2007-11-5 14:48
引用第24楼贝多芬2007-11-05 14:21发表的:


争取早日练成一指禅

人毕竟是肉做的,练到了一个阶段,彼此之间的差距不会太大的。我们之所以跟老外之间实力如此悬殊,主要是咱们的潜能还没有开发,并不是对方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
不过你想练成一指禅,单兵作战,这是不实际的,所谓“猛虎难对猴群”,就算是阿浩,个人能力绝对比老外强,最后还不是因为没有团体协同作战,而拱手把冠军让给老外。你不妨把自己的能力锻炼起来,明年比赛时,寻求车队与车队之间的配合,把众人的力量结合起来,或许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作者: 骑车不快    时间: 2007-11-5 16:28
白人的有些先天体力优势还是客观存在的
作者: 蓬莱仙翁    时间: 2007-11-5 18:52
引用第27楼骑车不快2007-11-05 16:28发表的:
白人的有些先天体力优势还是客观存在的
我听到这种说法很久了,但是不知道有没有较客观的数据。了解一下,心里好有个底。
再说,就算白种人的体能平均比咱们高几个百分点,但是强的华人也肯定比一般的白种人强,不是吗?
问题就在于自己能不能成为强者了。
作者: 小爱    时间: 2007-11-5 19:08
引用第28楼蓬莱仙翁2007-11-05 18:52发表的:

我听到这种说法很久了,但是不知道有没有较客观的数据。了解一下,心里好有个底。
再说,就算白种人的体能平均比咱们高几个百分点,但是强的华人也肯定比一般的白种人强,不是吗?
问题就在于自己能不能成为强者了。
hehe,这句话我喜欢听的,努力变的更强
作者: 骑车不快    时间: 2007-11-5 19:09
比较客观的数据就是国内最好的车手,比如王国章,测试到的最大无氧功率偏低(相对于世界级的白鬼子们)
当然和训练也会有关系
就上海联赛来说,上海汇聚了中国各地的上千万人,应该不至于选拔不出比Martin强的业余车手,因为Martin的ITT成绩也就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还不至于望尘莫及
作者: 老k    时间: 2007-11-5 19:37
引用第30楼骑车不快2007-11-05 19:09发表的:
比较客观的数据就是国内最好的车手,比如王国章,测试到的最大无氧功率偏低(相对于世界级的白鬼子们)
当然和训练也会有关系
就上海联赛来说,上海汇聚了中国各地的上千万人,应该不至于选拔不出比Martin强的业余车手,因为Martin的ITT成绩也就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还不至于望尘莫及
白种人比我们不是强在身体 是他们的环境比我门优越 他们以赛带练 每天都有比赛 他们只要选好自己诚受的了的比赛就行 能力就是这样来的
作者: 老k    时间: 2007-11-5 19:40
引用第30楼骑车不快2007-11-05 19:09发表的:
比较客观的数据就是国内最好的车手,比如王国章,测试到的最大无氧功率偏低(相对于世界级的白鬼子们)
当然和训练也会有关系
就上海联赛来说,上海汇聚了中国各地的上千万人,应该不至于选拔不出比Martin强的业余车手,因为Martin的ITT成绩也就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还不至于望尘莫及
法国有二十万注册选手 中国有一千人 能比吗
作者: 格林斯潘    时间: 2007-11-5 22:37
江先生:
这个链接是我对这场比赛的回顾,想把我们的想法和看法和你享下。其中,在你这个帖子里提到的这些老外,我们对他们的看法是很不一样的 ,所以想把这些和你交流下。
http://www.browncycling.net/view ... &extra=page%3D1
作者: 骑车不快    时间: 2007-11-5 23:04
引用第32楼老k2007-11-05 19:40发表的:

法国有二十万注册选手 中国有一千人 能比吗
中国有少体校的大量职业选手,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都要脱离职业体育,完全可能成为业余车手,这也是法国没有的吧
要是光看人数,你怎么理解比利时,卢森堡世界排名那么靠前?
我不赞成所谓华人联合起来压倒老外,别人骑得快,何必非要看他是白的还是黑的,运动就是要纯粹一点
作者: 蓬莱仙翁    时间: 2007-11-6 09:30
引用第33楼格林斯潘2007-11-05 22:37发表的:
江先生:
这个链接是我对这场比赛的回顾,想把我们的想法和看法和你享下。其中,在你这个帖子里提到的这些老外,我们对他们的看法是很不一样的 ,所以想把这些和你交流下。
http://www.browncycling.net/view ... &extra=page%3D1
你的这篇文章真诚、感人,无怪乎你能成为一流的车手,你有过人的毅力及智慧,及临场表现的沉着与稳定,让人由衷佩服。
你如果认为我对老外有敌意,那可是误会大了!我跟外国人打交道26年,在外资企业工作6年,有大把的外国好友,有的还算得上是知己。我对他们了解的程度不亚于对国人了解的程度。
自行车运动是项极激烈的运动,体能的条件占了绝大部分成败的关键。我经常看到咱们的车手,一旦比赛成绩不理想,就以外国人先天条件太强了,来掩饰自己努力的不足,这是不足取的。竞赛必须要有努力的目标,我认为在上海的这些国外车手,都是可敬的对手(包挂古铜的各位),因此鼓励这些年轻的车手,以他们为学习、挑战的对象。
有关上海联赛第八场,谢谢你的详细描述及说明,学习了。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看来我是看热闹的那个人,不过这次倒是我有史以来比较近的看这场热闹,将来要学习努力的地方可多着呢?
谢谢你的回应及纠正。
作者: kubuqi    时间: 2007-11-6 11:27
引用第33楼格林斯潘2007-11-05 22:37发表的:
江先生:
这个链接是我对这场比赛的回顾,想把我们的想法和看法和你享下。其中,在你这个帖子里提到的这些老外,我们对他们的看法是很不一样的 ,所以想把这些和你交流下。
http://www.browncycling.net/view ... &extra=page%3D1


差点错过这么好的一帖。

朋友来了又走了。孤独的骑行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何况大部分时候,路上还是会遇到朋友的。

See you on the road ;-)
作者: 小钰    时间: 2007-11-6 12:01
里面的气氛有些微妙~~~老崔和江SIR因该细细品杯茶 然后继续探讨!!:)   
我在旁边 认真倾听 好好学习 里面的道理  我还要慢慢吾啊~~~~~~~     
似乎在我们言里 感觉上 或者是表面现象 都觉得外国人很强  很多时候 很多人都是被夸出来的
为何我们不好好的夸夸自己人!
实验:在学生100人里  研究人员 随机挑选了20个人  天天夸他们 鼓励他们 表扬他们  过了一段时间 所有人发现这被夸的20个人 是班级里的好学生 甚至有些优越
是因为他们真的很好或者智商很高吗?? 不可能!        人!是被夸出来的(当然这些夸!不是盲目的胡说!只是在他们20个人做的事情上给予正常的表扬和鼓励!而剩下的人没有人夸而已~)
非官方~~个人立场~~无任何敌意~~的发言~~
谢谢
作者: roy    时间: 2007-11-6 12:45
引用第33楼格林斯潘2007-11-05 22:37发表的:
江先生:
这个链接是我对这场比赛的回顾,想把我们的想法和看法和你享下。其中,在你这个帖子里提到的这些老外,我们对他们的看法是很不一样的 ,所以想把这些和你交流下。
http://www.browncycling.net/view ... &extra=page%3D1

学习了,收藏了。相互了解是正确判断的基础,扬长避短是所有战术的初衷。
作者: kubuqi    时间: 2007-11-6 12:46
其实刘翔的一个例子就够了。

业余爱好者来说,能够把自己的潜能发掘出来就足够玩的了。

看看小崔的比赛经历就知道,高手差距只是毫厘之间,最后决定结果的因素很多。运气、经验、团队、勇气、智慧。。。

小崔如果前面不突,也许最后1km的进攻就有效果了。

但是如果不突,也许就需要面对Trent的冲刺。。。


变数太多,所以比赛精彩。
作者: camlee    时间: 2007-11-6 14:10
好帖,祝贺江先生啦。
你的精神和对这项运动的热爱是我学习的榜样,也很有幸在这里分享了你的喜悦。
to格林斯潘:
你的文章很精彩,看过之后重新回味周六的比赛真的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景。让我这样的新手对自行车运动加深了认识,增加了阅读比赛的能力,激发了系统训练、提高能力、加入车队的愿望。
谢谢你们。
作者: 骑车不快    时间: 2007-11-6 16:02
刘翔只是个体,中国田径几十年出了几个?
就好像姚明长得高也不代表中国人身高就不比荷兰人矮
作者: 蓬莱仙翁    时间: 2007-11-6 17:22
引用第30楼骑车不快2007-11-05 19:09发表的:
比较客观的数据就是国内最好的车手,比如王国章,测试到的最大无氧功率偏低(相对于世界级的白鬼子们)
当然和训练也会有关系
就上海联赛来说,上海汇聚了中国各地的上千万人,应该不至于选拔不出比Martin强的业余车手,因为Martin的ITT成绩也就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还不至于望尘莫及
我对王国章这样的高手是没有任何品论的资格的,但是就我对国内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方式的粗浅了解,国内的教练似乎过于注重短期的训练效果,不管运动员的体质或先天条件的好坏,上马就是操到心率的上限,即不顾运动员的长期发展,也不管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反正中国的年轻人多得很,操坏了一个,可以再找十个来替补。绝大部分的运动员最后都落个伤残退训。
依据“车手训练圣经”里所描述,最高摄氧量的提高为基础中的基础,必须透过第二区到第三区的低强度训练来实现。也就是所谓的准备期和基础期,一搞就是整个冬天,国内的教练有这么大的耐性吗?他们能忍受车手在那里慢条斯理的骑吗?答案是很清楚的。
如果国内的优秀运动员都跳过了这个基础的阶段,而整天在做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无氧能力等高阶的训练,那最高摄氧量偏低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作者: 骑车不快    时间: 2007-11-6 17:45
国内教练是不是那么差我不了解,没有发言权,但怎么解释中国女选手的相对成绩呢?也是同样水准的教练吧
我觉得先天体质,白人男性大概平均是好一些,东亚女性四肢相对雅利安人女性较粗壮,所以中国女选手相对成绩会好
作者: 骑车不快    时间: 2007-11-6 17:51
看国外论坛上使用功率表的情况,几个用了的业余车手都能到330W左右的平均功率,拉到上海联赛应该也是头几名的水平
作者: 蓬莱仙翁    时间: 2007-11-6 17:54
引用第43楼骑车不快2007-11-06 17:45发表的:
国内教练是不是那么差我不了解,没有发言权,但怎么解释中国女选手的相对成绩呢?也是同样水准的教练吧
我觉得先天体质,白人男性大概平均是好一些,东亚女性四肢相对雅利安人女性较粗壮,所以中国女选手相对成绩会好
哦!很专业,也很有见解。学习了!
作者: 老k    时间: 2007-11-6 19:03
引用第43楼骑车不快2007-11-06 17:45发表的:
国内教练是不是那么差我不了解,没有发言权,但怎么解释中国女选手的相对成绩呢?也是同样水准的教练吧
我觉得先天体质,白人男性大概平均是好一些,东亚女性四肢相对雅利安人女性较粗壮,所以中国女选手相对成绩会好
中国女运动员很多是和男运动员一起练得 所以有更强的选手带他们
作者: 小钰    时间: 2007-11-6 20:01
引用第46楼老k2007-11-06 19:03发表的:

中国女运动员很多是和男运动员一起练得 所以有更强的选手带他们
就好比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员有正常人(男性)做陪练一样! 他们的成绩也很好~~~甚至有的项目可以赢过正常人的自行车运动员~~~~
所跑出项目的成绩不比正常人差~~~~~~~~~~~~~
作者: 小钰    时间: 2007-11-6 20:07
现在社会上就出想一种想象 或者是公司里的培养  一种教练试的培养员工  就是你的员工和队员要比自己的工作和运动成绩好  好处很多~~
作者: roy    时间: 2007-11-6 23:32
引用第43楼骑车不快2007-11-06 17:45发表的:
国内教练是不是那么差我不了解,没有发言权,但怎么解释中国女选手的相对成绩呢?也是同样水准的教练吧
我觉得先天体质,白人男性大概平均是好一些,东亚女性四肢相对雅利安人女性较粗壮,所以中国女选手相对成绩会好

关于人种和运动成绩的关系,这是个很多人都试图给出答案但确始终没有公认结果的问题,即便是奥运会百米决赛跑道上站的全是老黑,也不能说明黑人的爆发力就是比别的人种强。统计结果不能代替科学分析。我们这么讨论估计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继续说自行车运动,国人的总体水平差,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训练水平和基础条件。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代一代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运动科学家,技师和赞助商,不断总结经验,研究开发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窃以为,早早地从人种上找负面原因,无疑于从精神上缴械投降。科学研究另当别论,如果什么时候真的在所谓“雅利安”男性身上找到了某种基因能够使他们的慢肌纤维比例更大,或者心脏更有力的话,那时候再挂车或罢赛,回家练咱们的武术气功不迟。

  
作者: kubuqi    时间: 2007-11-7 08:50
引用第43楼骑车不快2007-11-06 17:45发表的:
国内教练是不是那么差我不了解,没有发言权,但怎么解释中国女选手的相对成绩呢?也是同样水准的教练吧
我觉得先天体质,白人男性大概平均是好一些,东亚女性四肢相对雅利安人女性较粗壮,所以中国女选手相对成绩会好

Vino算不算雅利安人呢?赫赫。俺觉得他应该算是鞑靼人,和蒙古人是近亲。
作者: 小爱    时间: 2007-11-7 09:08
大家一起和牛奶吧,一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
作者: 骑车不快    时间: 2007-11-7 10:09
引用第50楼kubuqi2007-11-07 08:50发表的:


Vino算不算雅利安人呢?赫赫。俺觉得他应该算是鞑靼人,和蒙古人是近亲。
唉,这不是在说平均情况吗,用特例来说事就不对了
鞑靼人就是蒙古人
作者: 骑车不快    时间: 2007-11-7 10:13
引用第49楼roy2007-11-06 23:32发表的:


关于人种和运动成绩的关系,这是个很多人都试图给出答案但确始终没有公认结果的问题,即便是奥运会百米决赛跑道上站的全是老黑,也不能说明黑人的爆发力就是比别的人种强。统计结果不能代替科学分析。我们这么讨论估计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继续说自行车运动,国人的总体水平差,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训练水平和基础条件。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代一代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运动科学家,技师和赞助商,不断总结经验,研究开发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
这么说我就不同意了
0。统计也是科学分析的一部分,统计可以提供结论,基因可以提供解释
1。我们业余骑车主要还是强身健体,不能说因为认为别人先天比我们强我们就不锻炼了
2。如果你想胜过别人,明知道别人先天素质比你强一些,你可以做的是更有计划,更努力地训练,而不是放弃阿
作者: pengyou    时间: 2007-11-7 10:59
楼上,出来骑车吧,相信你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一定更强大。

需要一个非常熟知理论的人在骑行中给我们不断的去分析,我每周末都有骑安亭,路也不算很长,中午前一定回到市区,可以有强度也可以放松的聊聊天,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来。
作者: 骑车不快    时间: 2007-11-7 11:34
理论我是不懂的了,借着翻译training bible好好学习中
我最郁闷的就是住在张江,想去西面要穿越30公里市区 ,到机场倒是方便
作者: pengyou    时间: 2007-11-7 12:44
还真远,想想上海也不比北京小,哈哈。
作者: 贝多芬    时间: 2007-11-7 13:11
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国人的意识形态问题,大多数家长的心里运动员还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才去做的事情.
在我们那里一说"体校的"基本给人的印象就是成绩差,素质低.打架斗殴,吃喝嫖堵.
如果一个学生数理化不错,就算再喜欢体育,家长也不会同意他去从事体育.如果他成绩很差,身体又不错,就算不喜欢体育,家长可能为了他有个饭碗也会让他去练体育.

国外虽然情况不太清楚,但是从媒体上了解很多欧美运动员,甚至世界冠军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运动对于他们都是自觉自愿的事情.训练经费,时间都要靠自己挤.教练要自己花钱请.像我国这样运动员由国家养着的情况可能几乎没有.

所以我觉得,对运动的热爱才是造成差距的根本原因.
作者: 小爱    时间: 2007-11-7 14:25
哎,根据科学家调查,爱运动的孩子要比不爱运动的孩子智力上开发的更好
作者: 蓬莱仙翁    时间: 2007-11-7 15:46
引用第57楼贝多芬2007-11-07 13:11发表的:
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国人的意识形态问题,大多数家长的心里运动员还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才去做的事情.
在我们那里一说"体校的"基本给人的印象就是成绩差,素质低.打架斗殴,吃喝嫖堵.
如果一个学生数理化不错,就算再喜欢体育,家长也不会同意他去从事体育.如果他成绩很差,身体又不错,就算不喜欢体育,家长可能为了他有个饭碗也会让他去练体育.

国外虽然情况不太清楚,但是从媒体上了解很多欧美运动员,甚至世界冠军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运动对于他们都是自觉自愿的事情.训练经费,时间都要靠自己挤.教练要自己花钱请.像我国这样运动员由国家养着的情况可能几乎没有.
.......

你分析的大体上没错,但是念体校很辛苦的!自从我知道了体校是如何摧残咱们的下一代之后,我打死也不会让自己的小孩去受这种罪的。况且咱们Prodir车队里几个体校的小朋友,人品都很端正啊!丝毫没有你讲的那些坏毛病。
我觉得我们应该正面的关怀他们、鼓励他们。他们在学校已经吃了很多苦了,如果出来还受到异样的眼光,那不是对他们很不公平吗?
有关于你提到国外业余运动员的情况,这绝对是事实,我可以作证。
作者: 贝多芬    时间: 2007-11-7 16:38
引用第30楼骑车不快2007-11-05 19:09发表的:
比较客观的数据就是国内最好的车手,比如王国章,测试到的最大无氧功率偏低(相对于世界级的白鬼子们)
当然和训练也会有关系
就上海联赛来说,上海汇聚了中国各地的上千万人,应该不至于选拔不出比Martin强的业余车手,因为Martin的ITT成绩也就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还不至于望尘莫及

中国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1、男子100公里团体计时赛

国际健将   :2小时03分00秒  
运动健将   :2小时09分00秒  
—级          :2小时12分00秒  
二级          :2小时15分00秒  
三级          :2小时20分00秒  
少年级       :70公里 1小时40分00秒


2、男子30公里个人计时赛
 
国际健将  :38分00秒
运动健将  :40分00秒
—级        :42分00秒  
二级          :44分00秒  
三级         :48分00秒
少年级      :20公里 29分00秒

按照这个标准,Martin的ITT估计接近一级运动员水平.超出二级运动员水平.

作者: 骑车不快    时间: 2007-11-7 16:48
二级AVS就41了,一级要43呢
作者: 骑车不快    时间: 2007-11-7 16:54
国际一流车手都过了50,那个速度对常人确实太不可思议了,功率比速度40的车手要高出50%
作者: 贝多芬    时间: 2007-11-7 17:13
环法TT好像均速大多在50左右.50以上应该算国际顶尖车手.过了48就算国际一流车手了.
作者: 骑车不快    时间: 2007-11-7 18:29
引用第63楼贝多芬2007-11-07 17:13发表的:
环法TT好像均速大多在50左右.50以上应该算国际顶尖车手.过了48就算国际一流车手了.
好手才能过50,环法一般的到不了50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