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宝山骑友游金山 [打印本页]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7 15:07
标题: 宝山骑友游金山

宝山骑友游金山


宝山与金山,拥金藏宝,濒临江海,一南一北,夹峙沪渎,7月15日宝山的一干骑友15人驱车南下,骑游2日,参观了金山的几处景点。


刚刚出梅,时值初伏,借此机会任性骑一把,抖落连日阴雨天的霉尘,会一会久违的朋友。

































九亭,叶榭,亭林,山阳,一路急行,10:30到达杭州湾边的金山嘴。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景点,午餐点。

















































DSCF0462.jpg (109.35 KB, 下载次数: 26)

DSCF0462.jpg

作者: zlm5501    时间: 2015-7-17 15:33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7 15:40
金山嘴渔村,一个散发着浓浓鱼腥味的地方
沪杭公路临海处,新建了渔船式观景台,初来乍到的游客在船上驾船,眺望大海,闻着鱼市场飘来的鱼腥味,还没进村,一下子融到渔家生活之中……
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渐渐成为上海本地唯一能体会渔家生活的旅游热点。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7 15:51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5-7-17 15:55 编辑
zlm5501 发表于 2015-7-17 15:33



谢谢zlm5501的关注。

下了铺在海堤上的老沪杭公路,就是金山嘴老街。与几年前相比,小街更漂亮、更时尚,鱼文化色彩更浓厚














































来一碗海鲜面,尝尝海的味道









DSCF0477.jpg (149.54 KB, 下载次数: 23)

DSCF0477.jpg

DSCF0478.jpg (102.97 KB, 下载次数: 17)

DSCF0478.jpg

DSCF0479.jpg (121.47 KB, 下载次数: 15)

DSCF0479.jpg

DSCF0480.jpg (119.59 KB, 下载次数: 20)

DSCF0480.jpg

作者: 雪莲    时间: 2015-7-17 16:04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7 17:16
雪莲 发表于 2015-7-17 16:04


谢谢雪莲关注。


不是双休天,又是正午,街上人很少,少有的静谧和安详,只有几个不知疲倦的韩国游客,穿行于街头巷陌,像是在寻找什么。


离开金山嘴,随即来到金山老城南门,看看“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遗址纪念地”。
关于金山卫城          金山地方不大,位置重要。上海人称金山总要说是金山卫,干脆用“卫”代替金山,如亭卫公路、松卫南路,盖源自金山卫城。朱元璋建立明朝,创设了卫所制度。卫所是抵御海盗和倭寇,战时为军,闲时垦殖的边防部队。由于战略地位重要,朱元璋在滨海的盐业集镇小官镇筑城设卫,因与海中金山相望,故名金山卫,刚开始建造时是个土城,后改为石砌结构,坚固程度甚于一般的府县城。全国36卫,金山卫、威海卫、天津卫、镇海卫列为四大名卫。金山卫方城最繁荣时有636巷,军署、民宅、寺庙、商铺等都有,在籍军民1万户左右。城开四门,分别为镇溟门(南门),拱宸门(北门),瞻阳门(东门),迎仙门(西门)。 辖境西南起海宁卫乍浦千户所,东北至太仓卫吴凇千户所,南及大海,北达松江府,设置千户所7个,各领百户所10个,总兵力一万三千人。太平军与入关清军之战,使金山卫城墙日渐荒毁。民国年间城砖被江苏省政府拆卖,1937年,金山卫日军登陆,卫城受到战火破坏, 建石化厂初期,填堤为路,被挖去大量的城墙泥土。八十年代后期江浙一带民工挖土卖给砖瓦厂,土坯城墙便逐渐消亡。眼下的卫城已是面目一新的了,也只剩下个南门供人凭吊。
























































溟者,大海也,南门镇守大海,叫“镇溟”自然是不错的。然而,当年南门外是滔滔大海,如今登楼南向远望,全是陆地,海岸线远着呢,只见高耸的起吊塔、石化大烟囱……我不禁想起“沧海桑田”这句话,岁月易荒老,世事不能忘。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7 17:43
阿康 发表于 2015-7-17 17:16
谢谢雪莲关注。

不是双休天,又是正午,街上人很少,少有的静谧和安详,只有几个不知疲倦的韩国游客, ...

抗战展示馆里一幅照片引起大家注意,当年的抗日健儿骑自行车伏击敌人,出其不意灵活机动,都说,若有战事,我们都能组织一支骑行武工队开展游击战。




作者: 偏锋炮_ZUfyg    时间: 2015-7-17 18:33
这次出行正是骑行的好天气,阴天气温不高,新老朋友一起欢聚飚车,观景,笑谈很痛快。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5-7-17 18:56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7 20:09
偏锋炮_ZUfyg 发表于 2015-7-17 18:33
这次出行正是骑行的好天气,阴天气温不高,新老朋友一起欢聚飚车,观景,笑谈很痛快。 ...






你的参与,给这次活动增添了活力和乐趣!



七十八年前的那场战争,地处江海之滨的金山宝山首当其冲遭受灾难。
小川沙侵华日军登陆处    1937年8月23日凌晨,侵华日军在宝山罗泾小川沙河口登陆后,沿途烧杀淫掠,在不到100天的时间里,杀害平民2244人,烧毁房屋10948间,奸淫妇女数以百计,史称“罗泾血案“。在一个乡的范围内屠杀乡民总数的80%,手段之残忍,密度之高,全国范围内也是罕见的。罗泾乡在当年日寇登陆处建立“永志不忘“碑,现存党校;另在原址重新立碑,正面刻“侵华日军小川沙登陆处”,背面记述日军暴行。转载几张图片以祭奠被日寇杀害的乡亲。
同年115,日寇为打破淞沪僵局,从背后偷袭金山卫,入侵卫城,屠杀乡民一千多人焚屋三千多间。今天,从宝山到金山,目睹惨案现场,凭吊死难同胞心潮难平。自古以来倭人是贼心不改的欠揍民族,战争结束70年了,日前还在众院通过修宪黩武,此举万万不可小视,国人当警钟长鸣!















作者: 狼来了    时间: 2015-7-17 20:36
好活动——赞!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7 20:57
xuxuxu88 发表于 2015-7-17 18:56



谢谢xuxuxu88美图支持!




山塘村,一个隔省而望、分省而治的村庄

学府路——漕廊公路——廊平公路——廊华路,这里已是沪浙省界了。站在界河山塘河上的山塘桥上,东看——左沪右浙,西看——左浙右沪,一样的山塘村,被一条小河隔开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浙江省平湖市广陈镇山塘村。西边某处有一条街市一座小桥连接两个村庄,跑得过急竟然错过了













边境线的廊华路上还有小公交,方便村民





出省啦!



















喝点咖啡提提神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7 21:34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5-7-17 21:54 编辑
狼来了 发表于 2015-7-17 20:36
好活动——赞!




谢谢狼来了的关注!


广陈广陈,曾经的水陆巨会             广陈有1000多年的历史,原是沿江沿海的水陆码头,早在宋代置广陈榷场(管理贸易),元代设广陈务和芦沥巡检司,“番舶辏集,广货陈列”,外国商船依次排列,天下商品堆积于此,故名广陈,唐宋以来为江东滨海的一大都会,紧靠鱼圻塘南侧,作为海防边境繁华重镇,列朝都是重兵把守。然而,如今的海岸线已远远的推到黄姑、乍浦一带,大自然改造山河的本领真是惊人。接下来的人物就和广陈边事有关系。一路向北,到得鱼圻塘村。



作者: 锦河    时间: 2015-7-17 22:09
本帖最后由 锦河 于 2015-7-17 22:11 编辑

快乐骑游,骑游快乐。file:///d:/program files/360se6/User Data/temp/forum_mod=image&aid=1070809&size=300x300&key=fd370a8e7666e873&nocache=yes&type=f.jpgfile:///d:/program files/360se6/User Data/temp/forum_mod=image&aid=1070809&size=300x300&key=fd370a8e7666e873&nocache=yes&type=f.jpg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8 08:37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5-7-18 08:41 编辑
锦河 发表于 2015-7-17 22:09
快乐骑游,骑游快乐。

谢谢锦河关注!

从刘公祠到大蜡烛庙会   
  

这是浙北一个既普通又不平凡的水乡村落,叫鱼圻塘村。不平凡的是这里有800年历史的鱼圻塘大蜡烛庙会。大蜡烛庙会以大将军、大蜡烛、大戏台、大锣鼓“四大”而名震中外。该庙会以刘錡大将军的威名,用摘取“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桂冠的巨烛,容万人看戏浙北最大的戏台“鱼乡戏苑”,以再现历史风范的《威风锣鼓》等民俗民间舞蹈为特色









“平湖大蜡烛庙”又称刘公祠,是为纪念南宋“四大抗金名将”之一——刘錡将军而建立的。刘錡率六军驻守秀洲鱼圻塘塞,以护卫江东沿海广陈重镇。当时的鱼圻塘是一处巨浸,占地1500亩,故又称“千亩荡”,东侧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古运河——长泖,北溯“松江太湖”(即今淀山湖),南流至广陈镇。当年南来北往的商船都在此停泊休憩,因这一带经常有水贼、海盗出没,商船迭遭劫掠,百姓难以安生,苦不堪言。刘錡驻兵于此,出兵平定,水上匪患遂从此绝迹,地方赖以安宁,百姓深受其惠。          刘将军坚持抗金,反对议和,遭到秦桧等奸臣排挤,后呕血愤恨而死。刘錡与岳飞、韩世忠、张俊列为南宋四大名将(宋室南渡之后,朝中将领以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战功最为卓著,刘光世一贯畏惧金军,多方退避,名声不好,中兴四将中被名将刘锜替代)。鱼圻塘人民为追思一代民族英豪,醵资在刘将军当年的军营故址“即宅为祠”,尊以“刘千岁”,并塑像视其为保护神。
































作者: 大顺    时间: 2015-7-18 08:54
三好骑游活动;1.队伍好 2.骑得好.3.游得好。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8 09:09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5-7-18 11:22 编辑
大顺 发表于 2015-7-18 08:54
三好骑游活动;1.队伍好 2.骑得好.3.游得好。




谢谢大顺点评!过奖了。


八百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九月初八刘千岁的生日,即重阳节期间以及春节,每年二次当地必用大蜡烛祭奠刘将军,并延请戏班公演社戏三天。看护刘公祠的村民很骄傲的介绍,远远近近的人可以不知道刘公祠,但大蜡烛庙必定是晓得的。庙会上点烛祭典唱戏展销,人山人海,闹猛的不得了。看看这屡次刷新纪录的大蜡烛,就可以想见庙会盛况。
数百年来,当地人民还袭传重阳请烛、迎烛、点烛的民俗。鱼圻塘村和附近星光、石桥及上海金山的兴塔、山阳等地百姓,各地推选一名香主,把购置蜡烛的钱登记造册,联系大蜡烛的制作及赠送,也有私营业主单独醵资请烛。九月初四为迎烛日,大蜡烛庙派人带着各地香主,敲着钹子、扁鼓,威风凛凛,彩旗飘飘,将大蜡烛迎到庙宇。庙内有附近村民用起重机把大蜡烛吊下车后,用绳索、扛棒抬进点烛亭,竖起安放好大蜡烛,燃放高升(即爆竹)鞭炮,村民们喜气洋洋。农历九月初八、初九两天为点烛日,由香主带着醵资的百姓到祠内点烛许愿,先点大蜡烛,再点附烛。大蜡烛从九月初八、初九点燃后,一年四季常明不灭,昼夜照耀。寓意着四季平安,长年吉利。





这对大蜡烛的记录早被刷新,最新记录好像是1450公斤!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8 09:29
阿康 发表于 2015-7-18 09:09
谢谢大顺点评!过奖了。







热情的鱼圻塘村民,延迟了关门时间,待我们看好后再关大门。刘氏英武,泽被后裔,怀着对刘将军的崇敬怀念,大家在刘公祠前,众星捧月般,围绕着力士刘,拍了一张照。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8 11:44
阿康 发表于 2015-7-18 09:29
热情的鱼圻塘村民,延迟了关门时间,待我们看好后再关大门。刘氏英武,泽被后裔,怀着对刘将军的崇 ...




遗憾的是,工作人员等着关门,只得粗粗看了下,“四大”里大锣鼓、大戏台没见到,眼镜先生到家还直嚷嚷——说好的大锣鼓大戏台呢?大锣鼓我是看到了,谁有照片晒出来?
这个村里特有的深厚底蕴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到古今精英、乡贤名人榜,和美家庭新风,都聚集在乡风文明馆得以展示。刘公祠门口广场拉大幕准备放电影。村民的文化生活还很丰富。





作者: 雪莲    时间: 2015-7-18 12:19


作者: 甜甜美美    时间: 2015-7-18 13:39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8 15:05
甜甜美美 发表于 2015-7-18 13:39

谢谢雪莲、甜甜美美的关注!

五点多在枫泾立交桥下的好再来旅馆住下,晚饭后逛街。











三桥相连,连接河岸茶楼、长廊,串起众多的景观,也算是枫泾的标志性景观吧!各人留下自己的标志性动作。小草抵膝托腮作沉思状,两次骑车入藏,尝尽人生百味,敬畏自然,感激上苍,珍惜人生友情亲情,他有太多太深的感悟……

偏锋西天取经回来,功德圆满踌躇满志,还沉浸在喜悦之中……

锦河参加骑游短短一年多,闯东北、下海南、盘沿边,所向披靡,胸中自有雄兵百万


DSCF0557.jpg (164.47 KB, 下载次数: 14)

DSCF0557.jpg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8 15:08
阿康 发表于 2015-7-18 15:05
谢谢雪莲、甜甜美美的关注!

五点多在枫泾立交桥下的好再来旅馆住下,晚饭后逛街。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8 15:34
阿康 发表于 2015-7-18 15:08



晨色枫泾,别样风景          一幅很大很大的农民画,一条很长很长的街廊,一场很久远的历史回望,一群很酷很酷的骑士,还有一条很窄很窄的弄堂,你懂的!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8 15:55
阿康 发表于 2015-7-18 15:34
晨色枫泾,别样风景          一幅很大很大的农民画,一条很长很长的街廊,一场很久远的历史回望,一群 ...



河、桥、街,是江南水乡永恒的主题












































还在沉睡中的小镇,却有一个地方早已是人声鼎沸


许多居民家中用这种一体化炉子烧水,阿姨说,十分钟就开了,可灌三热水瓶呢!




和平街枕河老屋东头有一座飞梁画栋的古戏台,一面贴街一面临河,不仅视面开阔,而且景色优美。戏台飞檐翘角,古意盎然,四位正襟危坐,似在观赏人生大戏,却不意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



 东区火政会  上海地区仅存的较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


 程十发祖居  国画大师程十发1921年出生于一个行医世家。程家原籍皖南,太平天国后期,避乱到枫泾定居


DSCF0596.jpg (194.91 KB, 下载次数: 14)

DSCF0596.jpg

DSCF0600.jpg (243.34 KB, 下载次数: 13)

DSCF0600.jpg

DSCF0601.jpg (151.39 KB, 下载次数: 16)

DSCF0601.jpg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5-7-18 18:18
春天虽然没去但受益匪浅。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9 09:15
春天chuntian 发表于 2015-7-18 18:18
春天虽然没去但受益匪浅。



谢谢春天的关注!有你更精彩!










枫泾四宝除了丁蹄,即“丁义兴”熟食店特制的“红烧猪蹄”、天香豆腐干、桂花状元糕外,还有一样就是大名鼎鼎的金枫牌系列黄酒。枫泾黄酒是上海的酒业老大,来了就去看看。早饭后直奔石库门酒厂,环西二路18号。
金枫酿酒有限公司是上海最大的黄酒酿造生产企业。石库门酒厂与枫泾酒厂、淀山湖酒厂一起并列为金枫酒业三大生产基地,是全国单体最大的现代化黄酒生产基地。上海人家差不多家家都用得上它。
2006年在石库门酒厂内开设了一家金枫酒事馆,一家弘扬黄酒文化,展示黄酒酿造发展技术和当代趋势的行业博物馆,它是我国第一家以黄酒为主体的酒事馆。早就想来看看。大厂的气派就是不一样,道道门禁,保安明确告知,不接待散客,必须到镇上购买旅游票,提前预约,安排里面车间生产……一帮高阳酒徒被高大的石库门撞扁了头!在酒厂门口拍了张照扭头就走。去农民画村看看。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9 09:27
阿康 发表于 2015-7-19 09:15
谢谢春天的关注!有你更精彩!

中洪村是金山农民画发源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洪村一批农民把民间印染、刺绣、木雕、灶壁画等艺术运用到绘画中,以江南农村生活习俗和劳动场景为题材,创作出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农民画,培育出民间艺术奇葩--金山农民画。《上海金山农民画》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名闻京城;走出国门,先后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名扬世界,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同年,中洪村先后被命名(评选)为中国特色村中国十大魅力乡村






















DSCF0626.jpg (162.8 KB, 下载次数: 15)

DSCF0626.jpg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19 09:40
阿康 发表于 2015-7-19 09:27
中洪村是金山农民画发源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洪村一批农民把民间印染、刺绣、木雕、灶壁画等艺术运用 ...





村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农民画作品,当然主角是金山农民画,墙上、路边、屋内都有。有画家的创作室兼销售店铺,也有系统的农民画展示厅,画村里红花绿树,雕塑彩画,茅舍廊亭,竹影婆娑,充满了艺术气息。













































































































































































































作者: hwlf    时间: 2015-7-22 00:23
图文并茂的好贴,记下了,一定走一趟。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22 14:46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5-7-22 15:50 编辑
hwlf 发表于 2015-7-22 00:23
图文并茂的好贴,记下了,一定走一趟。



谢谢你的关注和评点!3天骑游崇明岛,刚回到家,赶紧把游记的尾巴续上。

练塘,一个盛产茭白的江南水乡,我们见证了一个小学徒到国家领导人的轨迹,体会古桥肉粽、临水人家、算盘的笃、琵琶声声对游子的巨大吸引力……

朱家角午饭。还没进镇,就见到一块高高的古镇字标,篆体写的是不错,不知为什么,我看来看去,只见一个大大的“肉”字,于是吃饭时要了一块香香的扎肉……

谢谢大家关注。



































































DSCF0662.jpg (135.36 KB, 下载次数: 19)

DSCF0662.jpg

DSCF0676.jpg (125.27 KB, 下载次数: 19)

DSCF0676.jpg

DSCF0677.jpg (122.66 KB, 下载次数: 20)

DSCF0677.jpg

DSCF0679.jpg (251.76 KB, 下载次数: 22)

DSCF0679.jpg

DSCF0679_副本.jpg (53.4 KB, 下载次数: 20)

DSCF0679_副本.jpg

DSCF0681.jpg (216.19 KB, 下载次数: 20)

DSCF0681.jpg

DSCF0662.jpg (135.36 KB, 下载次数: 16)

DSCF0662.jpg

DSCF0663.jpg (173.22 KB, 下载次数: 18)

DSCF0663.jpg

DSCF0664.jpg (189.63 KB, 下载次数: 20)

DSCF0664.jpg

DSCF0665.jpg (106.83 KB, 下载次数: 22)

DSCF0665.jpg

DSCF0666.jpg (113.81 KB, 下载次数: 17)

DSCF0666.jpg

DSCF0679_副本.jpg (53.4 KB, 下载次数: 18)

DSCF0679_副本.jpg

DSCF0679.jpg (251.76 KB, 下载次数: 22)

DSCF0679.jpg

DSCF0678.jpg (122.65 KB, 下载次数: 17)

DSCF0678.jpg

DSCF0677.jpg (122.66 KB, 下载次数: 21)

DSCF0677.jpg

DSCF0676.jpg (125.27 KB, 下载次数: 15)

DSCF0676.jpg

DSCF0675.jpg (152.02 KB, 下载次数: 18)

DSCF0675.jpg

DSCF0674.jpg (211.59 KB, 下载次数: 19)

DSCF0674.jpg

DSCF0673.jpg (117.13 KB, 下载次数: 22)

DSCF0673.jpg

DSCF0671.jpg (136.32 KB, 下载次数: 20)

DSCF0671.jpg

DSCF0670.jpg (139.02 KB, 下载次数: 22)

DSCF0670.jpg

DSCF0669.jpg (134.39 KB, 下载次数: 19)

DSCF0669.jpg

DSCF0667.jpg (236.77 KB, 下载次数: 20)

DSCF0667.jpg

DSCF0666.jpg (113.81 KB, 下载次数: 20)

DSCF0666.jpg

DSCF0665.jpg (106.83 KB, 下载次数: 19)

DSCF0665.jpg

DSCF0664.jpg (189.63 KB, 下载次数: 24)

DSCF0664.jpg

DSCF0663.jpg (173.22 KB, 下载次数: 16)

DSCF0663.jpg

DSCF0681.jpg (216.19 KB, 下载次数: 17)

DSCF0681.jpg

作者: 拖拉机1    时间: 2015-7-22 16:28
阿康 发表于 2015-7-19 09:40
村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农民画作品,当然主角是金山农民画,墙上、路边、屋内都有。有画家的创作室兼销 ...

进农民画村,有没有买门票?我以前从后门进去,没有买票,连自行车都推了进去
作者: 哈哈达人    时间: 2015-7-22 21:16
强干队伍,精美活动,赞一个!必须的必!!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5-7-22 22:18
哈哈达人 发表于 2015-7-22 21:16
强干队伍,精美活动,赞一个!必须的必!!





谢谢达人的关注和点评!









作者: 叶和贵    时间: 2015-7-24 23:20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