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草甸)
[打印本页]
作者:
candykkk1c
时间:
2015-2-9 10:00
标题:
(草甸)
发表于 2013-06-12 23:50
2007年的暑假,我们把心留在了。
第一日(8月4日) ――金帐汗(直飞航班,1个半小时左右),到金帐汗驾车10多公里
初到草原
(傍晚的城)
(牛羊涉渡)
(珍珠洒)
(牧羊人)
(母与子)
(涉渡之二)
(青山、蒙古包)
(远眺金帐汉)
(牧民)
(野马)
(“野猪们”的幸福生活)
(草原河流)
(夜景)
(敖包)
(辽阔草原)
(金帐汉的蒙古包)
(骑马人)
(的晚霞)
(草原小兄妹)
第一次到,天很蓝,草很黄,已经一个月没有下雨了。
机场等行李时,巧遇白岩松夫妇。白可能觉得自己是个名人吧,白小心地把自己藏在墙壁拐角的阴影里。机场很小。后来我们才知道,很凑巧,我们这次旅行正赶上内蒙解放60周年大庆。
是个小城,很安静。建筑物都不高,但色彩丰富,有着鲜明的俄罗斯风格。上午入住华能旗下的煤电宾馆,干净敞亮。同行的朋友是华能集团的,帮我们找了专门负责本次旅行的专职司机,下午我们就迫不及待地驱车到了金帐汉,一睹草原为快。大概离20分钟车程,我们到了目的地。终于看到了像XP桌面的草原小山包。
好久没有下雨,今年的草地有些泛黄。草原很开阔,还是让人感觉很舒展。
回到酒店,和老杨联系上了,意外得知他们一家三口也在,是前几天从哈尔滨驱车来的。老杨执意要在最好的酒店(酒店名字忘了)请我们吃饭,盛情难却,晚上我们三家人在一起好好美餐了一顿涮羊肉,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在他乡重逢,大喜过望,晚饭后妞妞和女儿及小帅锅三个在金色大厅里嬉戏,抱作了一团。鲜羊肉的味道的确很棒,加上蓝梅果汁和雪糕。晚上走在贝尔小城,看晚霞,凉风拂面,我们干脆徒步走到了酒店。毕竟是个小城。
第二日(8月5日) ――红花尔基――,自驾,来回120公里
红花尔基和樟子松
(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
(樟子松、云彩)
上午驱车去红花尔基,那是传说中的樟子松的故乡。
大概是60公里左右的车程,一路上都是久旱泛黄的草原。同行的朋友觉得很对不住我们,大概几年前,这里都是绿草绒般的草原。
红花尔基蒙语是洼地的意思。快到时,看到了草原上深深的河床和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要是在秋天,这些树木一定会变成橙黄或红或绿的多彩,就像在新疆的喀纳斯景色一般。
红花尔基森林和大兴安岭山脉相连。我们在公园里叫了一辆车,一直开往原始森林深处。一路樟子松的清香令人舒畅。在树林深处,我们见到了那颗传说中烈火不侵的树神――在20年前的那场大兴安岭大火和去年的火灾中,费翔的第一把火就是从红花尔基烧起来的,奇怪的是,周围的树木下面都烧成了焦炭状,有些已经被烧死,只有这颗树神,还健在,毫发无损。
一路上,都是这两场大火留下的痕迹。同行的司机说,以前这里野兽成行,现在也只剩下稀少的野猪和狍子了。按照森林的旧习俗,这里的牧民每家都会有一两支猎枪的。
出了公园大门,我们到了红花尔基的最高眺望台。森林、山丘、村寨,尽收眼底。草原就是令人心胸开阔的地方。
第三日(8月6日) ――――,夜宿丽达民居(驾车,500多公里)
在数星星
(晨曦中静静流淌的河)
从驱车三个多小时左右(大概200多公里),就到了市。的确很美,据说是一位酋长女儿思念心上人的眼泪汇聚而成,一条幽深的河流时隐时现在草原上,两旁都是密密的灌木和杨树,要是到了秋天,一定是敖龙古雅地貌的那种深秋橙黄色彩。
到了才知道,从到莫尔道嘎的路断了。我们又只能驱车100多公里重新返回桥,从那里驱车148公里到,再从那里转道到莫尔道嘎。
一路上,草原景色由麦子黄、油菜绿和草绒构成,比起来,大概是林场雨水充沛的缘故,满眼的绿色,漫野的牛马,高高的白桦林和清香的松木味道,完全是不一样的景观。
到时,已是傍晚。我们找定了一家叫做丽达的俄罗斯民居后,拉上小朋友匆匆忙忙赶到界河。夕阳西下,晚霞掩映,河在静静流淌。
(傍晚的河)
(牧民家庭)
(彩虹)
(乡间路,带我回家 )
(奶牛的晚餐)
(中俄边境界河)
(边防哨卡)
(民居)
(木材)
(木材场之二)
(河)
(木材场之三)
(河之二)
(之三)
(九曲)
(晚霞)
(之四)
是一个非常小的边陲小镇,被CCTV评为中国最美边陲小镇。大概只有几十户人家,位于最西边,与俄罗斯接壤。晚上洗完澡,出来看星星,才发现是没有一盏路灯的,这也好,恰好映衬了满天的星星如此耀眼,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美、这么亮、这么近、这么多的星星。北斗七星是一个大漏勺,还有W形的Orion(猎户星座?),划过天空的银河像一条幽亮的星河,里面洒满了星星。呵呵,更有意思的是,我们看到了一颗流星、两颗流星、三棵流星、四棵流星。
“已经死了四个人了。”女儿说。如果一个星星真的代表一个人的话。
(最后的晚霞与河流)
第四日―第五日(8月7日-8日) ――莫尔道嘎――,夜宿莫尔道嘎小镇(驾车)
在大兴安岭采蘑菇
()
(野花)
(森林里找到了大蘑菇)
的天空夜里4点就亮了。5点多实在睡不着,匆匆拿了相机奔赴河。
草原上静悄悄的。在早晨的霞光里,河依旧在静静流淌。显得更加沉静和宽厚。据说是蒙古部落起源的地方。身边的马儿在安静地吃草,鬃毛和尾巴都是长长的,风吹起的时候特别俊美。
在草原上纵情骑马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告别了河,向莫尔道嘎进发。莫尔道嘎蒙语的意思是“有白桦林的地方”,800年前的1207年成吉思汗第一次远征欧洲,就是在莫尔道嘎的龙岩山顶宣誓出发的,所以另外一种说法叫做“上马出征”。
中午12点多,我们赶到了莫尔道嘎小镇。莫尔道嘎隶属于市,是中国西北的一个重要林区和重镇。据说,成吉思汗也是从这里开始发迹,成就了蒙古统一的大业,莫尔道嘎小镇被称为是中国“鸡冠上的明珠”,所谓,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形容的就是这里北国林区的风光。
从山脉上看,就是大兴安岭的重要部分,这里的林区原始森林覆盖,经常是雨区不期而至。莫尔道嘎森林公园非常大,从公园正门到白鹿岛和激流河,就有100多公里,遗憾的是,因为断路,我们又无法感到度假村了。据说,《夜宴》的很多室外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一路都是在国家森林公园的土路上狂奔。在一个叫做红豆坡的地方,我们竟然采起蘑菇来。在从到莫尔道嘎山区的路上,都能看到骑着摩托背着竹篓的mushroom(采蘑菇)人。这里不像草原,林区的雨水充沛,在柔软的松土和草丛中,我们居然采到了满满一袋子新鲜蘑菇。听这里的老乡说,大兴安岭的蘑菇里必须有小虫子,才能说明是无毒的,而且最好和小青菜在一起炒着吃,才好解毒。
第二天下午(8月8日),我们在告别莫尔道嘎小镇之前,登上了龙岩山顶,见证成吉思汗出征的地方,在这个小山顶上,可以鸟瞰到莫尔道嘎小城的全貌。1207年,成吉思汗大将就是从这里开始,带着他的骑兵长弓,一路杀到了罗马,把个欧洲踏了个天翻地覆。游牧民族到底还是游牧民族,摧毁罗马容易,用文化重塑城市精神不是他们的长项。劫掠不可能触及一个文明到根基,直到他们在天朝定居,被汉族所同化。
第六日―第八日(8月8―10日) ――,夜宿小镇两晚(驾车,单程400公里
在泡温泉
(梦幻驼峰天池)
(神秘杜鹃湖)
(石塘林风光)
(天路)
入秋后的,秋雨连绵,一日凉似一日。从8日开始下起了大雨,似乎没有准备好,大街上暴雨顿时汇成了河流,十分壮观。
(天路之二)
9日一大早,从向南驱车400多公里,来到了素有“中国瑞士”之称的。被称为是中国最小的袖珍城市,整个市区就只有一条名叫“温泉街”的道路。在蒙语里,是指“活的圣泉”,又称“神泉雪域”,是一个滑雪胜地。冬天在滑雪,在冰天冻地里泡温泉,当是人生一大快事。
(草甸)
10多年前,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外蒙接壤),加上原始森林里野鹿等野生动物成群结队,是一个游人禁区。下午2点抵达时,已是滂沱大雨。天公不作美,我们干脆打起了泡温泉的主意。
(故乡天下黄花)
在一家号称“中国温泉博物馆”的地方,市唯一的一个泉眼被这家叫做“”的富豪占有,自然结果是泡一个温泉,价格不菲,198元。泉水从温泉池中汩汩而出,水温大概小48度左右。在几十万年前是活火山,才有热泉、温泉和冷泉等形态不等的泉水,富含自然矿物质,传说对身体大有裨益,赢得“神泉”美名。
鸟瞰
下了一晚上的雨,第二天大清早,晴空万里。从市区到国家森林公园,有80多公里,向东200多公里就是农场。大概走了30分钟,我们终于见到了哈拉哈河。河水清澈,加上蓝天白云、草原、森林和金黄麦穗,构成了一幅草原美图。
(水草,在波心荡漾)
从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往里走不远,就是著名的天池。满眼的绿意和高耸白桦林,爬上901级台阶,山回路转,突见一个硕大的天池洼地。就是几十万年前火山爆发后留下的一个遗址,雨水蓄积,成了天然湖,从天空俯瞰,就是一个绿色宝石上的蓝明珠。
(云彩)
(云彩之二)
从天池的陡坡上下来,一路所见,都是浩瀚白云蓝天,野花、森林郁郁葱葱,美不胜收。
第二个景点是哈拉哈河的三潭峡。江水湍急,九曲回流。时而万仞石崖,时而危涧百尺,非常壮观。山林掩映,和火山爆发留下的奇异地貌和植被,令人惊叹自然造化。
(小河)
再往前驱车14公里,就来到了闻名的“石塘林”和“杜鹃湖”。石塘林到处都是当年活火山熔岩流经之后留下的痕迹。有百尺深渊,也有漆黑熔岩上生长的奇异植被,或黄或绿。在这里我们还找到了哈拉哈河的源头,水草丰美,红叶和绿色白桦交映,称得上人间仙境。
从石塘林到杜鹃湖,一路都是黑乎乎的熔岩痕迹,可见当年火山爆发场景如何壮观,中间我们还见到了龟背岩,一波一波的,和乌龟贝壳非常相似,不能不感叹造物神奇。
杜鹃湖边有很多火山爆发留下的“喷气碟”,形状像一口黑黑的大锅。往里就是静谧幽深的杜鹃湖了。杜鹃湖很大,野鸭成群,霞光倒影,天边白云悠然,另是一幅图画。
天气已晚时,我们匆匆奔往最后一个景点驼峰岭。驼峰岭是这次旅行的高潮段落。从几百级台基拾阶而上,忽见一个大湖,白云、绿树和晚霞倒影其间,和西藏羊卓雍措湖特别相似――水中的晚霞沉淀出不同的层次:宝石蓝、玉石黄、翡翠绿、、、、、、你会沉在里面出不来。
下山时,晚霞满天,在天边草原和森林的余光中,我们驱车1个半小时,到已经晚上8点,快到阿里木时,已是灯火阑珊。
第八日―第九日(8月11日―12日) ――,(驾车,返程400公里,飞机)
(奶牛们的悠闲生活)
(市晚霞)
(游牧部落如何消失)
(从阿木古郎到)
(诸神天空)
(心留在了)
(牧马人:一个消失中的部落)
8月11日,我们依依告别。
离开两公里处,有一个叫做五里泉的地方,大概取名自泉水离市区正好5里路的地方。泉水从三个铁管里汩汩而出,捧一口尝尝,的确清甜可口。我们干脆买了一只10公斤的大桶,装了满满一桶。一边装,还一边想,要是在卖,这一桶水该值多少钱啊。要是能占有这个水源,早就暴富了。看来文明人真的不怎么样。在,五里泉的水至少是免费的。
就是着一桶水,最后我们除了在吃喝外,硬是化整为零,居然机场检查人员放行,背回了。
就要离开草原了,从回的路上,我又拍了200多张照片。草原前两天下过雨,竟有些开始泛绿了。第一次踏上草原,我把它当成了回乡之旅。心里头不止一次次地默念,这大概就是我们祖先生活过的地方,风旗猎猎,马鬃飘飘,一时间金戈铁马、大漠落日,都涌上了心头。
一直很喜欢这样的一种身份认同,就像席慕蓉的那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里写的那样,现在虽是个外乡人,也不懂母语,但依然狂热地喜欢草原,喜欢野马,喜欢那种剽悍气势。
车到阿木古郎,我们在小镇上到处找手把肉时,遇到一蒙古汉子,正好他们一伙人也在四处找,一挥手说:吃手把肉,跟我来,车绝尘而去。我们在后面猛赶。
车到镇边一处蒙古包,旗帜招展。原来是一个蒙古包宴。老板娘也顾不上照顾我们。饭店圈羊了两只草原狼和两头秃鹰。和老板娘聊天,才知道这里是政府部门的定点餐厅,餐厅里赫然贴着一张“莫赊账”的顺口溜。老板娘说,老赊账,也没有办法。
手把肉实在不怎么样,但解了我们这几天的馋。至少,在蒙古包里大啃羊排,就像在大兴安岭森林里采蘑菇,在泡温泉一样,对于小朋友是一种快乐体验。
开了5个多小时,终于到了鄂温克旗,离已经很近了。途径鄂温克纪念馆,本想下车看看布仁巴雅尔和英格玛的家乡文化,奈何武警和秘密警察把门,说是有领导要来,一堆小姑娘手捧哈达在旁等候,只能作罢。
一路上,我们都在寻找布仁巴雅尔和英格玛的踪迹。从向北途径新巴尔虎左旗的几百公里大草原上,都是鄂温克牧民的家园。在阿木古郎,媳妇说甘珠尔宾馆有布仁巴雅尔和英格玛下榻的纪念照片,也让我听了羡慕不已。
蒙古人的歌是用心唱的。一个逐草而居的民族,有的是对自然的感恩,和对自然的亲近。可惜草黄了,蒙古包越来越少,游牧生活受到挑战,一个时代正在过去。
重回,又看到红红花花的各色小楼建筑,倍感亲切。在的这几天正好赶上内蒙60周年大庆,晚上去成吉思汗广场散步,一路都是灯火通明。又说是一位乌云其木木的领导人率中央代表团来,弄得街头戒备森严。实在是不知从何说起。
12日回到,又回到这个乌秃秃的城市,开车走在二环上,左边是车,右边也是车,还在互相挤压,心想,这些文明人,真他妈不是什么东西!
我们把心留在了。
.请关注我另一篇攻略:?mod=viewthread&tid=55506&fromuid=9654
三亚亿源轩宇大酒店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