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完美摄影的8项标准----------------------------上好翡翠珍品一大箩 [打印本页]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4-4-9 06:30
标题: 完美摄影的8项标准----------------------------上好翡翠珍品一大箩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4-4-11 17:13 编辑

        完美摄影的8项标准:
        对焦方面:焦内是否清晰锐利,焦内焦外是否虚实有度。
        曝光方面:曝光是否准确,高光是否溢出、暗部是否清晰。
        构图方面:构图是否工整,畸变控制是否到位,布局是否合理,透视效果等。
        色彩方面:色彩是否真实,效果是否明丽。
        光影(用光)方面:用光是否合理,感觉是否舒服,光与影的效果是否突出。
        美感方面:是否具有美的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
        意境方面:想表达的是否准确表达出来了,表达出的东西别人是否能看懂。
        片质方面:片质是否细腻、厚重。
        这8项标准,每一项有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有了这些标准后,拍出的片子自己基本就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就找到了改进和完善的目标了,自然离着真正的精华作品也就不远啦。

作者: 麒麟轩    时间: 2014-4-9 08:27
由自然走向精华作品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磨练和感悟。
作者: 刘影    时间: 2014-4-9 22:53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优秀摄影师,想通这一点就释然了
作者: 哈哈达人    时间: 2014-4-9 23:03
构图复杂多了,不是这么简单.我自知水平欠缺所以只求能反映一点骑行中的小感受就得了.如果以游为主,那照片还得细抠.
作者: 狼来了    时间: 2014-4-10 16:32
想成摄影家可没那么容易,还是老老实实拍点游记——到此一游自乐吧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4-4-11 14:52













作者: winky    时间: 2014-4-11 16:10
镯子拍的真好
作者: 童心未泯    时间: 2014-4-11 16:17
俺也想学习学习啦就是




作者: edsionliu    时间: 2014-4-11 16:50
第一张图  鸡缸杯~~~至宝啊~很快就来上海了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4-4-11 17:06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4-4-11 17:11 编辑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4-4-12 10:55
      完美摄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结合,缺一不成完美。
      取景可称之谓“人和”,“人和”是以人为主的因素。寻觅到别具一格的拍摄对象,是完美摄影的前提,做到这一步需要细致的观察和长期的生活积累。美丽不仅存于名山大川,要善于在平凡中发现美,需练就一双慧眼,做到这一步没有诀窍,靠平时多学习多练习多思考。触景易生情的人可能更易做到这点,话还说触景生情离不开心底的积攒。
      构图可归之谓“天时”,“天时”含靠天吃饭的意思。找到了想表达的拍摄对象,没有适宜的背景形不成理想构图,只能“望图兴叹”。楼主6楼的前两幅花都需要一个暗背景来衬托,大部分不成功的花草拍摄,都与背景有关,这个条件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不信你自己试试就知道了。经常看到有人架着三角架在旁等候,那是在等候“天时”。6楼儿童的眼神成就于眼明手快,捕捉到瞬间也靠等候,是等候“天时”。
      拍摄可称之谓“地利”,“地利”的主要因素是设备。有了拍摄对象,形成了构图,还有个拍摄地点的问题。我们脚踏实地需要前后高低移动才能取得完美构图,而我们又不能做到时,器材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清晰度、质感、色彩、构图也都建立在器材设备的基础条件之上。设备不仅仅是一个金钱的问题,还需要健壮的体力来支撑,有了体力还需要灵巧性。长途骑行,背了大堆器材,即使你没有累趴下,一些美景可能与你永远失之交臂了,顾上了“地利”,失去了“人和”,这需要权衡割舍。
      欣赏一幅完美的摄影能够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享受,取得一幅完美的摄影要付出很多很多,同时也可能失去很多很多。想通了这些,对自己的“成果”就不用太苛求了。根据自身条件,充分挖掘手中器材的潜力,使其效能最大化,追求最大程度美的享受,这是我的拍摄追求。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4-4-12 12:08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4-4-12 12:09 编辑

几幅纽约大都会的收藏照片


印度的


欧洲宫廷陈设


天朝的来了




耀州窑提壶






鸡缸杯







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苏州园林,太悲惨了,只是点缀啊

作者: 叶和贵    时间: 2014-4-14 20:40
xuxuxu88 发表于 2014-4-12 12:08
几幅纽约大都会的收藏照片

印度的


―――从中国抡去的?…………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4-4-18 21:03
古代点翠首饰欣赏
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月如眉,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小檀霞,金钗芍药花。青鸟传心事。双飞双舞,春昼后园莺语。 点翠工艺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
翠,即翠羽,翠鸟之羽。点翠是我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
翠羽必须由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加之鸟羽的自然纹理和幻彩光,使整件作品富于变化,生动活泼。由于保护鸟类及制作工艺的残忍而在清末民初由烧蓝工艺取代。
虽然没有宝石的炫亮华丽,但点翠制成的饰物,自有种艳丽拙朴之美,体现了东方饰品注重细节,讲求工艺的精细、含蓄
它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制作时先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在中间部分涂上适量的胶水,将翠鸟的羽毛巧妙地粘贴在金银制成的金属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上一般还会镶嵌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等宝玉石,越发显得典雅而高贵。
诗人曾为此写: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如今,翠鸟已是国家保护动物,而点翠工艺已经失传。于是留传下来的品相完好的点翠饰品,可以说都是万中取一,价值连城的珍品。
翠鸟毛光泽好颜色鲜亮,再配上金光闪闪的凸边,衬托古代仕女乌黑如云的绣发,犹如幽幽湖水上点点灵动的浮光魅影。然而翠鸟娇小,羽毛柔细,即使制一朵精巧的头花却要牺牲许多美妙的小生灵,因此后世出现了多种仿点翠的饰品。
仿点翠一般常见有孔雀羽的,这样的饰品基本都是戏装,很好分别,羽枝粗软,胎体一般轻薄,整体做工不会很好,一般也不会有很好的保存,孔雀羽的防水性远不如翠羽,遇湿气就会起翘脱落,另一种是民国时期比较常见的蓝色进口粗纹纸,这种纸比较厚
清代点翠,一般都是宫庭富豪之物,到了清末民初,点翠便在民间流行,妇女无不以拥有点翠为荣,外国在华的商人,对这点翠工艺非常感兴趣,大量的收购,广东华洋交杂之地,更是点翠的转囗站,不少点翠工场林立广东一带,一九三三年,中国最后的一点翠工场终於关闭,原因是点翠翠羽鸟毛已经绝市。
点翠采用的翠鸟羽,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话称“大条”)、尾部羽毛八根(行话称“尾条”),所以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且病死的翠鸟其羽毛好的首饰一般还不用(行话称“暗条”,色泽不行)。
最好的点翠珠宝分“宝蓝”和“翠蓝”两种基本色泽,其中尤以宝蓝为佳。其色彩差异,主要与所用翠羽的品种以及不同部位的羽毛有关,其中以宝蓝色为上品,而根据工艺的不同,点翠还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若使用了其他色泽的翠鸟羽或者相近的孔雀鸟羽,制成的点翠则称“花翠”,价值较低。
一支小小的点翠金簪,或许就要用上数只乃至数十只翠鸟的羽毛;那些繁复的首饰与摆件,用量更是难以计数。而皇家所用的点翠,更是只用翠鸟头部数根最闪亮的羽毛。因此,点翠或许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将生物之灵与器物之美结合起来的宝物,其价值之昂贵,难以用平常的金银来衡量。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4-4-19 07:17





作者: yulq    时间: 2014-4-23 19:16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