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探秘“杀牛公司”-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游记 [打印本页]
作者: 拖拉机1 时间: 2013-12-26 13:54
标题: 探秘“杀牛公司”-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游记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3-12-26 14:06 编辑
上海工部局宰牲场,俗称杀牛公司。由英国建筑师巴尔弗斯设计,余洪记营造厂承建,1933年11月落成。占地面积约8677平方米,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主建筑物由东、南、西、北四幢钢筋水泥结构四层楼房围成四方形,方形之中又建一座24边形近似圆柱体的主楼,与旁边四座楼房通过楼道相连,使整个平面形成回字。各楼之间上下交错,廊道盘旋,结构复杂,却秩序分明。底层墙基用花岗岩砌筑,沿街立面的窗均为花纹精美的镂空小方格窗。具有古罗马帝国主义时期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方内圆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情。整幢建筑风格朴实无华,大气而不张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从它似乎不经意的精美装饰细部中,感觉到当初设计师的匠心独运。
“廊桥空间是该建筑最具有特质的特征之一,其独具的魅力来自于建筑光影所形成的神秘而富于变化的空间,是沪上摄影师疯狂追逐的创作基地。外廊桥空间含有四层外廊和相互连接的26座斜桥。当初动物通过这些廊桥进入屠宰区域,每座廊桥的宽度都是不同的,不同尺寸的牛会通过不同宽度的廊桥进入,以达到分流的作用。”
该场对面沙泾路29号内另有一幢同期建造的老建筑为熬油车间。
据档案馆资料记载,该处为远东最大宰牲场,如此规模的宰牲场世界上仅有三座。
这里曾经是上海的东风肉联厂,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现更名为1933老场坊用于会展办公、活动宴会、旅游休闲场所。
2004年1月13日,虹口区人民政府公布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为虹口区历史遗址纪念地;2005年10月31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12月25日,柳州路集合点的骑友们骑游新江湾城公园,回来的路上,我离开队伍,在志愿者 一品 的指引下,独自一人到那里逛了一圈。
宰牲场位于沙泾路
大门远景
现在改名为一九三三老场坊
这个大门让人有点阴森森的感觉,可以想象当年,成群结队的牛从这个大门进去后,再也没有出来的情景。
底层的场景
作者: 拖拉机1 时间: 2013-12-26 14:02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3-12-26 14:09 编辑
底层
牛道 “牛道是它的建筑特色之一,当时生产流程和工艺已经跟国际接轨,实行人畜分离的制度。便于动物行走的牛道经过特别的防滑设计,道面粗糙不平,配合有分流作用的廊桥,使整个生产工艺井然有序。如今依然保留了这一原先的建筑特色,游客拾步而上,依稀间仍可感受七十多年前的风貌。”
由于自己一人,自行车放在外面不放心,就想推着自行车在底层看看,走到这里看到这牛道,似乎可以把自行车推上去,而因时已是中午了,周围也没有看到保安之类的人员,就试着把自行车沿着牛推了上去,没想到竟然可以把自行车推到三楼之上,让我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观赏了这幢近百年的建筑。
二楼的圆形建筑内景
各种廊道
作者: 拖拉机1 时间: 2013-12-26 14:13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3-12-26 14:25 编辑
[attach]808791[/attach]
作者: rgm89s 时间: 2013-12-26 14:15
好文,上次过去,我的车保安不让进。下次不带车过去看看玩玩
作者: 拖拉机1 时间: 2013-12-26 14:26
[attach]808794[/attach]
作者: 拖拉机1 时间: 2013-12-26 14:28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3-12-26 14:41 编辑
地板上的铸铁标记
作者: 拖拉机1 时间: 2013-12-26 14:44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3-12-26 14:50 编辑
在网上找到了一篇详细介绍的文章,限于版权,就不转载的,有兴趣的,可点击下面的链接观看。
http://photo.poco.cn/lastphoto-htx-id-219380-p-0.xhtml
在下面的网址,可以看到电影《大李老李和小李》的视频,末尾是自行车比赛的场面,可以看到当年的赛车,也是弯把的公路车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mcH8uAv00g/
作者: 尤梭乐 时间: 2013-12-26 15:07
好贴,赞一个!
作者: 雪莲 时间: 2013-12-26 15:43
作者: dijuyan 时间: 2013-12-26 15:47
拖拉机1 发表于 2013-12-26 14:13 
想不到一个屠宰场竞然造的如此这般,谢谢版主介绍。骑游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作者: maozhenyin 时间: 2013-12-26 16:19
作者: 丽水游 时间: 2013-12-26 17:09
好帖好帖,有机会值得去一看.
作者: DD. 时间: 2013-12-26 19:50
很赞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12-26 20:23
旧厂房也能搞得这么时尚,不错不错!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3-12-27 07:42
作者: 常青藤 时间: 2013-12-27 12:47
里面现在好像增加了不少商店,我们前年去时刚开放,还没有商店
作者: 拖拉机1 时间: 2013-12-27 21:16
阿康 发表于 2013-12-26 20:23 
旧厂房也能搞得这么时尚,不错不错!
上海把很多工厂的厂房改造成其他用途,象在淮海西路的红坊,就是原上钢十厂轧网厂的厂房改造的,利用老工业建筑的钢筋铁骨,将厂房的高大空间、框架结构等特点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现在的红坊既传承了老建筑与生俱来的历史肌理,保护其原生态感,又作了通风、安全的细节处理,使新旧空间互相结合、流动、自然过度,打造成为了一个综合文化中心,以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为主体,并有多功能会议区、大型活动及艺术展览场馆、多功能创意场地等灵活的空间应用。
外马路那一段也是把原来的码头房子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和休闲娱乐场所
作者: 自由天空 时间: 2014-1-2 14:51
这个屠宰场的原来设计以及如今转型创意真是很妙,不可不看。
作者: hwlf 时间: 2015-2-17 22:04
谢谢分享。春节去看看。
作者: 致真 时间: 2015-2-18 10:42
内部很有特色的建筑值得一看!
那每天排放大量血腥气的穹顶排气窗
谢谢~版主的精彩介绍!赞一个!
小时候就住在边上不远处,那杀牛场穹顶上的排气窗冒出大量的蒸汽、充满牛的血腥气⊙⊙⊙⊙⊙⊙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5-2-20 11:58
过年提到了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想起了关宏达。
关宏达,电影表演艺术家,原上影厂演员,曾拍摄过多部影片,擅演话剧,喜欢扮演喜剧滑稽角色,在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中扮演大力士。生活中关宏达是个肥头大耳的胖子,体重该有二百五,在那时绝对算个稀罕动物。关宏达体积超大,大热天爱赤膊,肚皮上露出一圈茸茸的黑毛,远远的好像系着一条黑腰带,他自己却不以为然,挺着个大肚子随便地走来走去。那时,我们喜欢看小人书,常常把关宏达和水浒中杀猪的屠夫放一起联想,小伙伴们见了他都有些害怕。
关宏达除了胖,还打得一手好快板。经常在下午,人们打盹之时,光着膀子,左手指夹一串薄竹片,右手甩一付大竹板,嘀嘀呱,嘀-嘀-呱,蜡黄的快板上下翻飞,身体来回前后晃动,口中念念有词,声音嘀呱清脆。我那时很调皮,关宏达快板一响,还是被吸引住了,禁不住屏息静听,知道了打快板也是一门艺术。相比之下,我们平时随便锯两片毛竹板,一端用线绑在一起,胡拍乱打,那也叫快板?
那时,他儿子经常和我们一起玩耍。说来奇怪,关宏达体型肥胖粗壮,他老婆却苗条婀娜,他儿子长的秀气修长,儿子像妈不像爸,人们往往背后进行点评,其实都在瞎说。趁关宏达上班去了,我们常到他家里去玩。他家收拾的很干净,这都是他儿子妈的功劳。他家大衣柜、梳妆台上摆放着花瓶一类的装饰物,我们看着很新鲜。桌上摊着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不愿多吃,他儿子有些小气,现在想想其实很大方,只因我们贪吃的缘故。关宏达睡觉的房间,墙上挂一把日本军刀,听说锋利无比,取下来拿手上沉甸甸的,是真家伙,刀刃小孩子都不敢乱摸。有时我们还没玩够,关宏达就下班回家了,大怪物回家小伙伴立即作鸟兽散,关宏达见了,挡住门口乐呵呵地说:再玩会儿,再玩会儿,为讨好我们,当面为我们打起了快板,做怪模样,逗得小伙伴们哈哈大笑。
那时居民们喜欢养鸡养鸭,散养鸭子喜水,新村里没有河,于是鸭们自动聚集在一起,在对面楼房宽大的阴影下集体乘凉,太阳下山了,各回各家。这群鸭子有个臭毛病,每天上午10点,要按大小排序,排成一列纵队,一边行街,一边齐刷刷地引喉高歌,别说,整齐划一的鸭队还挺懂美感。关宏达经常夜里上班,白天在家睡觉,鸭群一开唱,关宏达不干了,忍无可忍,对着鸭群大声喊:再唱,再唱我把你们都宰了。关宏达脾气挺大,可能和他是名人有关,鸭群也知趣,关宏达这一嗓子,竟把他们都给镇住了。没过几天,毛病复发,鸭子们又肆无忌惮地唱了起来。忽听得外面一片鸭飞蛋打,见关宏达光着膀子拿着剪子正追赶着鸭群。说实话,凭他的身躯想抓住展翅飞跑的鸭子也难,只是惊动了各位鸭主,往后,鸭群自动散伙了。
文革来了,全国一片红色狂飙,燥热声中肥胖本身就是一桩原罪(领袖除外),关宏达毫无悬念地成了批斗对象。关宏达整个人就像不存在,在我们日常生活视线中消失了,也听不到他那富有节奏的快板声了。1967那个夏天,我在家苦读《毛选》,为何苦读,不是不懂文革吗?那时闹革命、干工作,夫妻吵架、蚂蚁上树,生孩子、捡到皮夹子,遇到问题都要学《毛选》,都说读《毛选》可以找到答案,歌也是这么唱的。一天,大概下午4点,忽听窗外“砰”的一声闷响,像是一块大石板落地的声音,往窗外一看,见关宏达仰卧在屋外的绿地上,我一下子懵了。邻居们渐渐地围了过来,关宏达看上去好好的,没有一丝血迹,没有一快伤痕,脸色也和平时一样,只是躺着睡着了。他老婆来了,没有一点声响,默默地把他的衣衫往下拉了拉,遮住了随风飘逸的腰间黑毛 ……
关宏达走了。他住二楼,为保险起见,选择了四楼,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台阶,面向蓝天,完成了悲壮的最后一跃,用艺术用生命清清白白地上演了一出人间悲剧。据悉,关宏达自绝于人民,属畏罪自杀。从此,上海电影制片厂再没出过一位大吨位的演员。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5-2-20 12:04
关宏达
《大李小李和老李》影片剧照
作者: hwlf 时间: 2015-2-20 15:28
关宏达,关宏达,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