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荡口古镇 ——— 历史遗珠 [打印本页]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11-10 10:11
标题: 荡口古镇 ——— 历史遗珠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11-11 18:35 编辑






    荡口古镇位于无锡不到十几公里的地方,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却走出了像国学大师钱穆、中科院院士钱伟长、漫画大师华君武等现代名人,至于古代名人更是累代辈出,不胜枚举。近几年市政府投资拨款上亿元,经过几年的修缮复原,再现了古镇风貌,近期刚刚对外免费开放,游人如织,盛况空前。我,也算赶上了头班车,躬逢其盛,一睹其风采。
     昨日早上7点我从家中出发骑车前往无锡,打算从锡太公路前往昆承湖转湖,然后再骑往无锡,主要是想在东城区转转,因为以前大都在城西转悠,比如蠡湖、鼋头渚、等处,而对位于运河以东的神秘地块一无所知,这次总算如愿以偿,见证了诸多吴文化,获益匪浅。以后将再次前往该地块,进行地毯式搜索,“掠取”骑游情报,向上海骑友汇报。
     巧的很,昨天九点半左右与黑衣组织的无锡拉链活动的大部队在锡太公园偶遇同骑一段,后因要去多个景点,只得先行一步。经过昆承湖时没有弯进去,恐怕时间来不及,于是马不停蹄赶往荡口古镇。从古镇出来继续骑往无锡,先后游览了钱穆钱伟长故居、中国吴文化博物院、梁鸿国家湿地、鸿山都市农业生态园、葡萄园、中华赏石园、鸿山遗址博物院、双象公园等九个景观区。本想骑到无锡后在返程途中再次与拉练人会合,后经联系称已到火车站准备乘车返沪,于是我便上到312国道从昆山市内穿过,再由昆嘉公路返回市区家中,到家已是晚上9点多了,全程283公里。



早上7点当我从家中出发经过吴淞大桥时,太阳已经很高了,浦江边的大吊车披一身彩霞,影影绰绰,煞是好看。





在吴淞老街的原址上高楼林立,老街却永远被抹去、消失了。





一个小时多后便来到了浏河镇,这是郑和七下西洋启锚地的标志性雕塑。




     11点左右的时候骑到了离无锡城区还有十几公里的地方,忽然看见路边竖着一巨大的标牌,上书“荡口”两字。说实话到过江南许多古镇,倒还没听说过“荡口古镇”,要不拐进去转转?







显然这是新改建成的古镇,这是离古镇2.5公里地方修建的广告墙,也就说我还要往里继续骑进去。




马路对面白墙上镶嵌着“印象鹅湖”四个鎏金大字,也就是说古镇紧挨着另一个古镇:“鹅湖古镇”。





荡口从古代一路走来,荡口是古老的,却恰逢盛世,老枝发新枝,旧貌换新颜。





长长数百米的院墙,张贴着历史长卷,述说着数十位从荡口古镇走出来的文化名人。






也许这些人远离我们而去,却为古镇增添了荣耀。拂去蒙在其上的历史尘埃,走进古镇,触摸光阴曾经掠过的痕迹。






荡口古镇果然气势不凡,镇前树有上海召稼楼或七宝同样的牌楼。






古镇不算大,比不上周庄和同里的规模。镇中以一鉴方塘为核心,街区道路呈发射状向四面延伸。






据说该镇投资了一个亿进行全方位改造,翻旧如新。





整修后的房舍已不见原貌,而保留了江南水乡的外在特征,小桥流水、白墙黛瓦,一应俱全。






    也许当初的街道使用不规则的碎石铺就,如今换成了大块的石料砌成,很想在这路面上骑一圈,遗憾的是车子不让进,我大胆地将车停在镇外,迅速进到镇内用手机一阵狂扫,能拍多少算多少。






池塘水面平滑如镜,倒影憧憧,很是赏心悦目。





随处可见大红灯笼高高挂,全镇洋溢着一片喜气祥和。





古镇因为有了水才富有灵气,这是古镇人不可或缺的,不知钱伟长年轻时是否经常到这里来沾点灵气?





  古镇人是幽默的,故而孕育了一代漫画大师华君武。  图中的小河深处居然是一幅描绘古镇的油画,与实景衔接的天衣无缝。高超的画技拓展了沿街风光的深度,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流水人家虽然看上去整饬规范,但整体布局还是错落有致,别有韵味。





还发现墙体并没有刻意用白垩粉刷得雪白,这倒反而失真了,而是显得斑驳陈旧,古意盎然。




我喜欢这样的格调,符合江南水乡的审美情趣,宁静而不失典雅:冷峻而裹挟着暖意。







过街桥总是有不少游人在此伫足观光休憩。





有许多像这样的房屋紧锁着,估计内装修尚未完工,或是要建成什么陈立馆、展示厅。




来自四方的游客络绎不绝,对这个古镇更多的是新鲜好奇。也许若干年后,簇新的荡口终将被历史的包浆所裹,成为名符其实的古镇。






这里的街灯还是很有特色的,古拙而有新意,与后面斑驳的老墙融为一体,不显得突兀。





仿古的长廊石阶一阴一阳,把游人引向古镇更深处





桥堍下的老树算不得千年古树,却也见证了老街的一段变迁历史,如今更加青春焕发了。





这里的民居似乎也借鉴了徽派建筑风格,女儿墙高大平直,墙体上鲜见窗户洞开。





许多小河从镇中逸出,与街同行,纵横交错,绕镇而流,石拱桥也就应运而生了。




永不言语的石狮默默地注视着过往行人,守护着古镇的平安。






很赞叹规划师的良苦用心和智慧,把古镇的格局调整得极富层次感,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上去都很美。





也许从其他古镇上都能看到如此的情调,一泓秋水,两岸民居,对称而鲜活,百看不厌。





左拍右拍皆入镜,上看下看都是天。





     走在街上,锁鞋敲击着硬实的石板路,发出橐橐的清脆声响,恍然间觉得自己的脚印与先人们走过的脚印叠合在一起了,我不也是一位历史的匆匆过客吗?日后的风风雨雨终将洗去所有曾经走过的痕迹。     别了!荡口古镇,我还会来的。





啊呀,我在内你在外,委屈你了,也许你一身的霸气,有如凶狠的藏獒,使得梁上君子不敢觊觎你。





出得荡口古镇来不及再去鹅湖古镇,留待下次吧。接下来准备骑到无锡城里去与黑衣他们会合。
一路向西骑行了约莫5公里左右,不知不觉来到了钱伟长的故居,连忙打住车拐了进去。





     钱伟长出生于这个叫做”七房桥”的村子,是国学大师钱穆的侄子,亲临大师教诲,可见钱伟长的国学功底匪浅,可是振兴中华国力,他改功物理,终于成为一代大家。钱伟长幼时曾在荡口镇就读小学,可见他与荡口镇有着不解的渊源。





陈列纪念馆要买门票45元,只好在门外向内望望而已。门内堂前上立一匾,上书:五世同堂。




这是纪念馆外的景色,也许早已变了模样,已无法揣想少年时的钱伟长是如何在这穷乡僻壤里悉心攻读学问的。





吴文化孕育了无数才人,走在着这历史文化走廊里是幸运的。





原以为鸿山有山,其实是个地名,无山有水,水网密布,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现代农业造就了许多农业生态园,既是观光区,又是科学种田示范区。





公园式的农业园区,往往以为走错了地方。





很难想象从前的农人夕阳西下时会扛着锄头打这里经过,这里成了休闲场所。





这里圈起来的地方大概是什么养身场所吧?






长汀连短亭,不见有人来,唯有我一个人在这里转悠。





农业园旁边是葡萄园,牌楼建造得很别致。





孔方兄在这里仍然有其圆通的经济润滑作用。





在环鸿路上看到了“中国吴文化博览园”的标志性建筑,原以为也是一个博物馆,想不到也是一个类似生态园区,到处都是植被草坡湿地。





这个代表着吴文化的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于是我就围着它360度地拍摄。





路中央间隔一段距离就立着一根石柱,上面也刻着“中国吴文化博览园”字样。





任何一个角度看上去都很完美,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可见一斑。





再来一个侧面照





路边还能看到这些小筑,同样玲珑精致。





路上骑着骑着便会看见像这样指示着景区的路牌。




这是梁鸿国家湿地公园,忍不住又要进去一探究竟。





说是国家湿地公园,其实规模不会很大,只是往大里叫而已,吸人眼球罢了。






先来个管中窥豹




湿地内一派秋意浓浓的景色






在湿地内到处可看见由青泛红的水杉点缀其间




小河弯弯,贯通了整个湿地,是湿地的灵魂。绿藻类则是它华丽的装饰了。





四通八达的自行车道常看见有车友骑车经过,我干脆也在FI赛道般的路径上狂飙了一阵,爽得很。





中华赏石园就建在湿地旁边,建筑本身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被遗弃在路边。





精品都藏在这里面了吧?我没进去,只在外面看看。




石头就在路旁,如此摆放大概象征着蜿蜒的中华龙吧?






赶快给爱车留个影





道路是如此的平直,空气清新,骑在上面是一种至高的享受。





一路上常可像这样的泥塑,肯定有什么典故隐涵在里面述说。





群贤毕至,谈经论道。





这便是鸿山遗址了,看上去庄严肃穆。





据说里面是一个庞大的墓葬群




是看上去是不是像一付古代棺椁?





土墙里面便是墓葬群了。




我在外围转了一圈,想象着它的规模。古人在千年前被埋葬,如今重见天日后又将继续安眠千年、万年。




原先这里大概是荒冢一片,如今成了绿化带。





一路穿乡越镇经过双象园,从外往里瞅,感觉蛮不错,于是将车停在门外径直往里走去。





呵呵,又被关在门外无人看管了,耐心等一会儿吧,我马上出来。





园内果然精致,有苏州园林风格。




太湖石现身园内,如一对石子在嬉戏,憨态可掬。





从绿荫中看去,别有洞天。





碎石铺路,奢华又玲珑剔透。





绿萍芙蓉,假山亭榭,纯粹的苏派经典小筑,搭配和谐。





再来一张





静美是一种大美,





来一张特写,弱柳婆娑,摇姿生动,翩然于水中央。




假山有真亭,以假乱真。





继续骑往无锡,经过一化工公司。





大路没有了走小路,方向不能变。





穿过高架铁路桥




继续穿行于不知名的小道,开始从无锡城东绕向312国道。





翻过高速公路路桥和运河大桥,向望亭方向进发。




终于来到了望亭镇。




在一家云南米线小吃店吃下午饭,时间已经是3点多了。




饭店虽小,文化气息却浓,店内墙上居然贴着许多硬笔书法和绘画,这引起了我的莫大兴趣,同样喜欢艺术的我,手开始痒痒起来。向店主要来纸笔,逢场作戏,乘兴书写了一幅字贴于墙上。(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诗句)



终于骑出望亭镇来到了312国道,道路难行,苏州到昆山段都在建造高架桥,值得小心翼翼地通过。





经过苏州虎丘





夕阳西下时通过阳澄湖跨湖大桥,还有80多公里的路要骑。





昆山市区的街景吸引了我,停下来拍一张。





昆山市政府广场。此后便不再拍照,一口气往回骑,到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了,结束了一天的访古探幽骑行活动,全程283公里。


图片上传完毕,谢谢各位车友收看。














作者: Jensen719    时间: 2013-11-10 10:34
古镇虽经修葺,但仍能清晰感受到一些历史的底蕴。老师每次出行前应该都会做大量的功课,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另外非常高兴能在锡太偶遇云龙老师,见识到老师风采,然后目送老师40+飘走。
作者: 独行骑游者    时间: 2013-11-10 10:44
你照片拍的好!向你学习!向你致敬!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11-10 11:01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11-10 12:55 编辑
Jensen719 发表于 2013-11-10 10:34
古镇虽经修葺,但仍能清晰感受到一些历史的底蕴。老师每次出行前应该都会做大量的功课,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


      
      不好意思,从不做功课,一般出行只是大概定一个方向,接下来便凭着感觉走,随时会改变主意另外择路而行。我想,以后估计到西藏去也会如此,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这次同样如此,在锡太路上骑着骑着在路边看见竖着一块风景指示牌,直觉告诉我应该是个好去处。于是就顺藤摸瓜骑了进去,想不到此处别有洞天,景观区一个接一个,连绵不绝,让人流连忘返。
    说真的,直觉引领着我前行,我常常会弃大道而专找羊肠小道骑行,如此这般常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个人认为出发前做功课太累,我也记不住那么多繁杂的路名,只要分得清东南西北就行了,这便是我常年来的骑行方式。
     众所周知,我出行大都为一日往返,试想一天行程至少在200-300公里,还要拍数百张照片,所以只能是
一路高速骑行、高速摄影了。




作者: Jensen719    时间: 2013-11-10 12:26
本帖最后由 Jensen719 于 2013-11-10 12:32 编辑
云龙 发表于 2013-11-10 11:01
不好意思,从不做功课,一般出行只是大概定一个方向,接下来便凭着感觉走,随时会改 ...

哈哈,我只是看您每次出行回来后,拍的照片都是一个个清晰地景点,感觉好像是目的性很强的样子,还以为每次都是看好名称地点,然后按固定路线出发,想不到只是随意而行,这也是独行的好处,多了很多的乐趣和惊喜,去感受,去发现,赞~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11-10 13:00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11-10 18:12 编辑




一路寻寻觅觅,惊喜连连,才有情趣。有备而来,直奔主题,未免少了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意。




     昨日从无锡返回时,硬是穿越以前从未骑过的无数弯弯曲曲的小路凭直觉骑到了望亭镇,然后上到312国道返回上海。


作者: fsyldpg    时间: 2013-11-10 13:44
老师一人的寻幽访胜之旅,是兴之所至,即行前往,犹如天马行空,不受羁绊。潇洒之致!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11-10 14:53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11-10 16:44 编辑



       诚然如汝所说,既是骑游,大可不必长安排短计划。兴之所至,引缰牵马,戴盔佩剑,大路朝南,只管扬长而去。醉心于山水之间,行吟于明月繁星之上。得意时狂飙绝尘,休闲时缓缰独步,快慢吾所驭之,无羁无绊,何忧有之?遗世独立,放眼八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人生须臾,欢愉片刻,夫复何求?骑之乐如鱼悠游于水,呦呦鹿鸣于山岗,均为自得其乐,不可言传矣!




作者: 三脚猫功夫    时间: 2013-11-10 15:54

作者: 千里轻骑兵    时间: 2013-11-10 16:35
云龙老师太结棍了,单日往返283,我周三骑小折刚从常熟虞山回来,单日往返200+,一会也发个帖,请您多指教,呵呵~~~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11-10 16:56
千里轻骑兵 发表于 2013-11-10 16:35
云龙老师太结棍了,单日往返283,我周三骑小折刚从常熟虞山回来,单日往返200+,一会也发个帖,请您多指教 ...



      依我之见,骑车200-300以内,可玩转5-6个景点;300-400以内亦可带过2-3个景点;而400-500之间只能是目不斜视、低头猛骑了。期待小折游常熟虞山的图文。

作者: 千里轻骑兵    时间: 2013-11-10 17:43
云龙 发表于 2013-11-10 16:56
依我之见,骑车200-300以内,可玩转5-6个景点;300-400以内亦可带过2-3个景点;而400-500 ...

我差距太远、太远~~~,呵呵,单日骑200+已经很疲惫,通勤小折爬坡也不行,半推半骑半走上了剑门,一看,就两块石头,呵呵~~~。希望自己每次能脚踏实地进步一点点,争取明年再经过几轮训练,能够比较轻松玩转200+~~~,多谢云龙老师指教~~~
作者: heaton36    时间: 2013-11-10 19:48
先生骑力过人,文笔流畅优美,敬仰!
作者: 自由人-柱子    时间: 2013-11-11 12:20
厉害佩服!每次出行回来图文并茂的与大伙分享,让我们也可以领略所到之处的美与赞,太感谢大侠了!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11-11 12:33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11-11 18:18 编辑
自由人-柱子 发表于 2013-11-11 12:20
厉害佩服!每次出行回来图文并茂的与大伙分享,让我们也可以领略所到之处的美与赞,太感谢大侠了! ...



       是呀,我每次出行都把高速拉练和休闲游览结合起来,不失时机的拍下沿途的所见所闻,回来发到网上与各位共享骑行之乐。至于要问到具体啥路线,很难说清,因为很多时候我会随机地偏离大道,从一条从未听说过的小道进去,骑向未知的前方,常常有意外的惊喜等着我。至于骑行中常会遇到绝望路、断头路、甚至骑着骑着突然一条河横亘在面前无法通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绕过去就是了,其实寻寻觅觅也是一种乐趣。如一条道骑到黑,虽然通达,却令人困乏不堪。





     这次从无锡到望亭镇时经过一条新建成的金马路,宽度堪比世纪大道,由西向东,根据经验当是通往望亭镇的。当时骑在金马路上就一个爽字!不料,骑了不多会儿路面变窄了,成了一条细细的村道,到后来干脆“此路不通”了!不甘心,继续入院内探看,哪知不远处竟然是一条大河横亘在面前,除非游过去,见此情景只好另外择路骑往望亭镇。后来回家上网查了地图才知道原来是蠡河,我想以后肯定会在河上造一座桥,金马路将延伸至对岸。

作者: 12uae    时间: 2013-11-11 16:52
喜欢这句:
左拍右拍皆入镜,上看下看都是天~
作者: dsfu    时间: 2013-11-13 06:46
太结棍了
作者: foodcourt    时间: 2013-11-13 18:50
云龍老師騎遊的地方很值得參考
作者: 徐韶峰    时间: 2013-11-14 13:58
江南旖旎风光尽在苏杭锡。。。。。。大美 。

作者: 千里轻骑兵    时间: 2013-11-14 14:32
云龙 发表于 2013-11-11 12:33
是呀,我每次出行都把高速拉练和休闲游览结合起来,不失时机的拍下沿途的所见所闻,回来发 ...

没有相当实力,可真做不到如此轻松随意~~~
地方跑多了,路感、方向、强度调节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能驾驭
再次膜拜下云龙老师~~~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11-14 15:15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11-14 15:18 编辑
千里轻骑兵 发表于 2013-11-14 14:32
没有相当实力,可真做不到如此轻松随意~~~
地方跑多了,路感、方向、强度调节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越来 ...


      
      如今的公路远比以前要好得多了去,公路上的指示牌清晰明了,出行方便的多了。遗憾的是上海方圆百余公里无山,老是在平路上骑是很乏味的。明日将再次骑车远赴浙北山区,探访隐藏在深山里的古村落,要小别几天,等回来后再将此行所拍图片上传至论坛,与各位分享分享骑行之乐吧。




作者: 千里轻骑兵    时间: 2013-11-14 19:45
云龙 发表于 2013-11-14 15:15
如今的公路远比以前要好得多了去,公路上的指示牌清晰明了,出行方便的多了。遗憾的 ...

太好了,云龙老师为我们打先锋、探幽寻觅,我要积极备战、科学训练,争取早日踏出上海~~~
预祝老师马到成功、平安归来,大家一饱眼福~~~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11-14 20:18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11-14 20:20 编辑

   
       藏在深山里的古镇原汁原味,民风淳朴,未受到商品大潮的浸漫,保留了原始风貌,耐人寻味。这次浙江行至少要探访5-6个古镇,等回来后再向各位汇报吧。




作者: 董事长    时间: 2013-11-14 20:45
好羡慕   如果我的速度能追上云龙老师   我就跟着你去了

只可惜。。。。

我还是在家等着看照片吧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11-14 20:53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11-14 20:58 编辑
董事长 发表于 2013-11-14 20:45
好羡慕   如果我的速度能追上云龙老师   我就跟着你去了

只可惜。。。。



你还是呆在家里琢摸着下次的烧烤活动吧,是烤乳猪?还是烤全羊?

我这次浙江行至少要拍上千张照片,保证让你不出家门就能身临其境,等着看大片吧!说不准比看韩剧陪着抹泪要强得多了去呢。



作者: 董事长    时间: 2013-11-14 20:57
云龙 发表于 2013-11-14 20:53
你还是呆在家里琢摸着下次的烧烤活动吧,是烤乳猪?还是烤全羊?

我这次浙江行至少要拍上 ...

下次准备大烤活人
作者: 牛棚户    时间: 2013-11-16 10:41
字如其人,潇洒,飘逸,神采飞扬.....!颇似周慧君风骨。云龙老师仍全才也!骑车不用说,沪上领军人物。文化素养也是出类拔萃呀!祝老师健康长寿!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11-17 22:28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11-17 23:23 编辑
牛棚户 发表于 2013-11-16 10:41
字如其人,潇洒,飘逸,神采飞扬.....!颇似周慧君风骨。云龙老师仍全才也!骑车不用说,沪上领军人物。文 ...


   承蒙厚爱,不才此前曾为书法教师,故而亦能舞文弄墨一番,让各位见笑了。

   前几天入深山访古探幽,今日刚回来,要不先发几张图片一睹为快,待整理好全部照片后(三天行程共拍了1111张照片!)另外开贴陆续发至本版块,敬请等候看大片。



































作者: 晨露嫣然    时间: 2013-11-17 22:33
风景太美了,流口水
作者: 已婚奥特曼    时间: 2013-11-18 12:46
云龙 发表于 2013-11-14 15:15
如今的公路远比以前要好得多了去,公路上的指示牌清晰明了,出行方便的多了。遗憾的 ...

是,关于上海周边没有上这一点,我很羡慕连云港和日照这两个地方,有不错的山和相对干净的海。
云龙老师,请教两个问题
1、您这车就直接放外面,不怕被偷吗?或者有跟周边的人打下招呼,帮忙照看下
2、你这次荡口骑的是车是管胎的吧。玩意出现爆胎情况且无法修补咋办?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11-18 12:56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11-18 17:41 编辑
已婚奥特曼 发表于 2013-11-18 12:46
是,关于上海周边没有上这一点,我很羡慕连云港和日照这两个地方,有不错的山和相对干净的海。
云龙老师 ...


      
       一、荡口古镇不让任何车入内,古镇每个出入口都有安保把守,我只能将车停在镇外,无锁,无人照看,径直入古镇各处以极快的速度“高速摄影”,然后出来将车推至另一个入口把车停在门外后再进镇拍摄,如此这般出入了三条路径终于将全镇风貌拍了下来。有惊无险,这辆高端车居然无人认得,如放在上海公园门外的话早就荡然无存了也!     
       后来离开了荡口古镇又到了双象公园,车子也不能进,只好停在门外,迅速入内拍完照片就走人,车子好好地在原地,安然无恙。那里的民风很淳朴憨厚,天下无贼,甭担心有人会觊觎我这辆宝马的。不过你没见?我吃饭的时候小心有加,绝对是手不离车的。




      二、我那伊斯通轮组是开口胎,所以我敢放胆骑长途。




作者: 牛棚户    时间: 2013-11-18 14:37
在一个自行车网站见一外国车手抱着宝车睡眠,无独有偶,此见云龙师把车用攴,爱车之心可见一斑!
作者: greatrock    时间: 2013-11-19 10:59
很欣赏云师这种骑行方式, 路上高速, 景点悠然, 一天骑行收获多多.
作者: 已婚奥特曼    时间: 2013-11-19 16:41
云龙 发表于 2013-11-18 12:56
一、荡口古镇不让任何车入内,古镇每个出入口都有安保把守,我只能将车停在镇外, ...

在中国,淳朴的民风,是我们这些都市人无法理解的。。。。
作者: eluckyguy    时间: 2013-11-19 18:00
终见云龙大哥手迹!赞!
作者: 尤梭乐    时间: 2013-11-25 20:56
顶一个 骑游快乐 乐在骑中
致骑友的敬礼!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