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老街漫游 [打印本页]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6-5 16:38
标题: 老街漫游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6-6 22:00 编辑

   

       当我写下这个标题后我有点犹豫了,我扪心叩问:现在还有老街吗?老街在哪里?还有片砖块瓦能来证明它的存在吗?我心知肚明,那深藏在记忆里的老街其实已经荡然无有了,即便有,也是到了风烛残年的晚期了。
       于是上午快10点了我才果断推车上了路,我要去寻找老街的蛛丝马迹,我要穿越时空的屏障,去触摸那段历史,即便再也无法还原拼合其初始的图像,让我能透析一下包裹在新墙旧砖里的陈年积尘也好。

       行车轨迹:吴淞老街----罗店老街-----嘉定老街-----安亭老街



紧挨着吴淞口码头旁有一条淞浦路,这便是吴淞老街了,记得八十年代老街还是很热闹,我常骑车到老街逛游,如今则成了一条滨江大道。






低矮的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崛起。








岸上放置着一条再也不会下水、缩小版的木船模型供游人观赏。







      整条街已完全被拆除重建,当然不是再造“明清一条街”,而是改造成再普通不过的一条商业街。老街被彻底抹掉了。在老街的东首还残留着几间老屋,下次去也许再也找不到片瓦了,要看赶快去!







      这也是一幢将拆的老屋,请记住这些精美的老建筑吧,过不了多久它们将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真得很怀念原先的那条老街。记得有一次来老街玩时正遇上电影厂在街上一商铺前取景拍电影,大概是拍的民国时期的故事片吧?






告别老街后骑往江边的吴淞国际邮轮码头。现代化的邮轮码头平台造型独特,从这里直接可通往世界各地。





邮轮码头可以停靠20万吨级的大型国际邮轮,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邮轮码头靠泊等级。







这些年因了邮轮码头的建成,原先半个多世纪没啥变动的沿江堤岸变得漂亮了,这应该算是码头的配套设施吧?







临江公园旁的淞沪抗战纪念塔,许多将士为抵御倭寇而长眠于此。







鲜花绿荫簇拥着纪念塔,告慰着逝去的英灵。







可爱俏丽的花儿在绿草丛中静悄悄地开放,随着江风婆娑摇曳,煞是惹人怜爱。







      捕鱼人的绿皮小屋孤零零地立在岸边,看上去岌岌可危,面对空阔浑黄的江面张开巨网,我暗自思忖:能网住长江鱼嘛?千日的守候,百日的孤独,能在江风瑟瑟里耐得住寂寞也是需要有定力的。








      离开江堤沿月罗公路径直骑到了罗店,这便是位于罗店塘西街南面的沿河老街。别看这老街不起眼,它可是在明朝前期已建成,隶属嘉定县,为当时七镇五市之首,可见其当时的显赫位置,而那时上海还只是一个停靠渔船的滩涂。







    位于嘉定东面的罗店镇因当时有个名叫罗升的商人在此开店形成集市而得名,至今还有一条以“罗升”命名的路蜿蜒横亘在镇内。

     站在老街中央我想象着八百年前罗店古镇的繁荣景象:三里长街,酒肆茶楼旗幌飘扬,河里舟楫往来,街上人头攒动,典当、米市、布庄、酱园 遍布大街小巷,好一幅《清明上河图》的画卷。如今它们在哪里?一切都隐了去,变成了史书上褪了色的铅字,只有老街旁的小河吟唱着一首古老的歌......  








     街还是那条街,商家经营的货物大同小异,不见了铁匠店,听不到有节奏的、叮咚作响的敲打声。看不到竹篾里店那编制精美竹篮竹匾,遇不到串街走巷的肩挑小贩,他们那种抑扬顿挫的吆喝声常常能引起你并不饥饿的食欲。商铺的店招均统一制成,少了那种古色古香、由书家挥毫写成的店招,以前我徜徉在老街上总会饶有兴趣地驻足停下来抬头仰望,细细品味这些古风盎然的店招。








       河道两旁的老屋已经走完了最后的行程,相继化为尘埃。在废墟上新的明清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新的轮回刚刚开始,原本老气横秋的古镇又恢复了元气,它将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老桥总比老屋寿长,这和它的桥体是具由坚硬质地的条石砌成有关,能历经数百年而巍然不倒,老桥和不废万古流的河流一样忠实地守候护卫着老街,注视见证着古镇的兴衰






砖桥和石条合体建成的拱桥也很有特色,拱檐白墙配以方形路灯嵌入了诸多明朝风格和水乡元素。






建成的在建中的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河两岸,





精致的的木格图案映衬出白墙黛瓦,尤为古朴。








     建筑可以高仿,而整治河道去不是那么简单了,河水显得浑浊不堪,还得下功夫疏浚,杜绝污染源,输入新水源。什么时候河道能变得清澈见底、游鱼如织的话,罗店镇才算真正复苏了呢,看来要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恐怕还要有待时日。







河岸用坚硬的条石砌成,百年不垮且愈加美观大方。







穿镇而过的小河行至这里来了个华丽的转弯,向东流去,河两岸仍是一排尚未改造的老房子。







全新的建筑是涅槃后的重生,总有一天也会老去,但它毕竟见证了一个时期的繁荣。






目前还在推倒重建的复原工程,三里长街将展露新姿,焕发青春。






精心设计整合了其他水乡的要件,参以本镇的风物人情,建成有个性的新型水乡,期待揭开盖头来的那一天。





沿着河我始终在寻找古镇的原风景,最后还是找到了,它们被遗忘在河的另一端,静静地伏在河边不言语,开拆日子不远了。





斑驳脱落的墙面说明已经失修多年,日益老去的居所已经完成了使命,应该到该去的地方去了,留住它那苍老的容颜吧。





离开罗店老街上到沪太路,猛抬头:天哪,上帝无处不在。






嘉罗公路边所见,地里的冬麦收割后留下了好看的麦茬弧线。






来到了嘉定的南塘下街,这便是通往老街的通道。





嘉定老街来过很多次了,作为很早以前就是县府的所在地自然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人去探访。







大门紧锁,门内藏着掖着什么动静?是富可敌国的商贾?还是书香门第的学究?不可知,不必知。






一路精致的、极富层次感的回廊亭榭,无不透露出苏州园林的构建理念的信息。








砖墙上的偶尔能瞥见这样的装饰图案,让人玩味,实用且美观。






   感叹工匠们的创意,方圆相济,巧妙而精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个典型的古镇自然具备了所有的要素:拱桥、古塔、小河、老屋、石板路。






这座新建的石桥十分典型,能在许多水乡看到它的身影。






长廊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此回廊造型很独特,成蛇形状蜿蜒而去,多了变化。





潜研堂为嘉定名士钱大昕的寓所。





如今这里已辟为钱大昕的纪念馆。钱大昕乃清朝史学家,一代儒家宗师。







园内雕楼格窗,精美华丽,赏心悦目。








这名为石童子的雕像不知出之何典故,没有细细探究。








在这里看到了典型的徽派建筑,可见高墙错落的徽派建筑很受世人推崇,到处可看到它的踪影。







徽派建筑旁边似乎又是江浙一带的民居风格,虽然有些低矮,却经济实用,这也是江南人的机敏聪慧。































这座名为石童子的雕像放置在公园里,出之何典故?没来得及探究。






拱形的墙垣像是龙的脊背,起伏绵延,极具动感。






小小的一堵墙,显现了江南民居的特色,颇让人玩味。






方正整饬,同时也显示了江南人的智慧和性格。







还是回到老街上来吧,虽说嘉定的河流不像南浔、乌镇等古镇那么回转九曲,却也端的是耐看,新老建筑放在一起也不至于突兀。






老街的一角,宁静和喧闹只有一桥之隔。






又见呈三角形的屋檐,砖雕镶崁期间玲珑剔透。







在老街上像这样的寓所很多,大抵门户紧锁,门口的石臼显然是从别处移植而来。







上面居然雕刻着雍正年间的年号,应该算作文物了吧?





地面石板上镌刻着:乍浦警察局布告云云,这自是民国时期的产物了。







街上竖着像这样独立的廊柱,每根柱子上雕刻着古代人物造型,有着鲜有人知的典故,围着转一圈欣赏,想象着里面的故事情节。






嘉定的方塔建了有些年头了,看上去很有气势,任何一个角度看上去都很美。







这应该是茶坊了,却称之为府,蛮有意思的呢。








远眺重重叠叠的屋檐,趣味十足。








这又是一栋翻建过的庭院,长街百米,简直是各种民居寓所的博览会。









镂空的石制窗棂,可谓匠心独运,很费功夫。








长檐高挑,直指天空。







此山墙高耸,线条优美,叹为观止。







你不得不叹服徽派建筑的完美雕饰,不厌其烦的把女儿墙打造的如此精巧,真是巧夺天工啊。









嘉定的石桥不算多,却造得很有气派,石阶平整敦实,外观漂亮耐看。






和许多水乡一样,河道穿城而过,两岸的老屋相对而筑,幽深且宁静。



[attach]708086[/attach]




不知不觉转到了塔下,我站在桥上选好角度拍了一张。






     我来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老街,其实以上应该算是在新街上拍的照片,说是老街,是因为以前也曾经是老街,只是近年来拆了重建而已,不过并非恢复原貌,而是把它建成一个休闲场所,我认为这是神来之笔,一个名镇,一条老街足矣!








离开嘉定接着驶往安亭们那里也有个老街,这是在外青松公路上拍的景色。






     相信安亭老街很多人来过,我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当我看到他它时建成如此摸样,已找不到半点痕迹,不过最后我还是找到了,这是后话。






重建后的安亭老街显然汲取了其他水乡的各种要件,无非也是长桥短亭,楼台亭阁,一切都规格化了,有一种是似而非的感觉。





很多流动商贩苦苦地等候在牌楼前,只等傍晚时分城管的撤离,他们设摊是为了做夜生意,晚上比白天还热闹。







不管怎么说,桥面石板上的雕刻还是很精到的,传统坊间工艺令人刮目相看。






龙凤呈祥精美的图案值得驻足观赏






夕阳开始西斜,此时的光线最微妙,光与影的效果出来了,凸显了桥与楼宇的轮廓。







河水并不清澈,在浓荫的庇护下显得深不可测,护栏上的石狮雕刻的玲珑活泼,神态各异,这是一个亮点,是其他地方不太看到的。








牌楼与拱桥搭配的很和谐。






这便是临河老街了,街上搭建的都是移动商铺,随时可拆卸,我想象不出以前的老街究竟是啥样子的。






一条数百米的河道由南向北笔直穿街而过,这应该算是人工河了吧?我猜想以前是条弯弯曲曲的小河。








在照壁下我听不到历史的訇然回声,一切都寂然无声,只能凭藉想象去揣摩老街的过往。






这些树应该有些年头了吧,它们经年累月小心翼翼地护卫着这条河,唯有这条河能说出它的故事。






这里也有一组袖珍版的双桥。






河道里沉着几条游览船,大概是摆摆样子的吧?如此逼仄的河道里是根本调不转船头来的。





这是紧挨着老街的菩提寺,终年香火不绝如缕。





寺庙对面的照壁上左右两侧都刻有高浮雕,活龙活现。












河东耸立着一座六面永安塔,气势宏伟,造型完美精湛。






桥是水乡永恒的主题,无处不在,再来一张。






很多民俗文化元素都集中在这里了,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是瓮非缸,现代派艺术出现在这里,荒诞与现实结合的很好。






长廊和汽车出现在同一画面,我是否进入了穿越剧?






终于走出了老街,原本还想骑到松江老街去,眼看夕阳西下,还是打道回府吧。






        刚走出老街我突发奇想,与老街一脉相承的河没有在马路上嘎然而止,它流到哪里去了呢?唔,它从马路底下流到对面去了,于是我顺着河来到了位于路南的老街,这里显然与前面所说的老街有天壤之别,感觉这是一个烂尾工程,没有收拾好。





河道肮脏不堪,河两岸的待拆房屋居住着收垃圾的外来人员,显然与新建成的老街景观格格不入。






老街建成很多年了,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仅一步之遥啊!





这几家临河住户还在这里生活着,周边的居住条件是如此差。











两岸甚至建造了新的石雕护栏和石桥,而岸边随意堆放的垃圾却还没清除。








这是新建的石桥,在过去就是312国道了,但愿下次来能看到一条完整的老街。







终于踏上了归途,途经位于绿地大道头上湿地,停下来拍了两张照片。






湿地,大地的肺叶,不可或缺。






经过安亭发电厂,黄昏中的铁塔很美,很美。







作者: 董事长    时间: 2013-6-5 17:05
沙发  沙发  沙发  
作者: 海边日出    时间: 2013-6-5 17:33
这些老街都没去过,就欣赏一下云龙老师的照片好了,一直觉得新场还是比较不错的
作者: 董事长    时间: 2013-6-5 17:47
骑在车上 游在路上 景在心里
作者: 黄山老王    时间: 2013-6-5 18:05
古镇照片,流连忘返,赞。
作者: 骑游天下    时间: 2013-6-5 18:42
看看古镇老街,用照片留下美好的回忆,使骑游更丰富多彩。
   
作者: 左岸巴黎    时间: 2013-6-5 19:03
照片很好,现代与古韵的冲撞
作者: 一竹    时间: 2013-6-5 19:10
骑游天下 发表于 2013-6-5 18:42
看看古镇老街,用照片留下美好的回忆,使骑游更丰富多彩。

顶楼主的骑游和照片

老街有是有,但多为现代高仿的啦

早些年一阵风的“拆那”,老街纷纷灰飞烟灭,这厢又都重新“砌那”。。China特色之一
作者: arda    时间: 2013-6-5 21:39
真正的老街里应该有实在在活生生的故事。


作者: 浪子-东    时间: 2013-6-6 08:28
去老街不如欣赏一下云龙老师的好照片,大师辛苦了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6-6 08:42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6-6 11:29 编辑
浪子-东 发表于 2013-6-6 08:28
去老街不如欣赏一下云龙老师的好照片,大师辛苦了


谢谢观赏,手机拍摄,纯属纪录性质,但愿能引起各位对老街的关注和兴趣。
作者: 自寻其乐    时间: 2013-6-6 10:11
云龙老师的取景很有特点。向你学习。
作者: hide    时间: 2013-6-6 10:24
每次到老街,老房子,都感受到一种宁静,安详的气息,时间的流速也变慢了,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老房的安逸气息对人们更有吸引力吧
作者: 独行骑游者    时间: 2013-6-6 10:41
你照片拍的非常好!向你学习!
作者: 晨露嫣然    时间: 2013-6-6 11:10
云龙大哥的老街篇,会让很多人勾起怀念。
在老街里行走,拾掇着构成它的元素:青石板、吊脚楼、石灰壁、木雕窗……它们飞扬着图腾,和谐着风格,述说着历史,演绎着故事。
  喜欢观赏老街, 老街是古朴的,散发着历史的霉气。
  每当我走出老街,心里收藏了老街的一叠光影,它将变成我的记忆。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6-6 11:50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6-9 13:48 编辑



       是呀,老街终将离我们渐行渐远,它会成为一种符号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如今的超级大城市里,摩天大楼无情地切割着有限的天空,汽车尾气的排放损害着人的肌体,行走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总有些紧张兮兮,十字街头的红绿灯时时打断你前行的节奏,生活被框定在一个几何序例中而无法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时间推着你前进,不可能凭藉你的意志停下来,于是你会感到很累人。
      当你骑出这个城市,视线扫描横无际涯的蔚蓝天空,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你的心胸必定会陡然开张,你即便一路放胆歌唱也没有人理会你的癫狂,这是一种释放和解脱,因为你融进了自然,回到了人类的初始状态,原来骑车出行是件多么美妙的事儿!

作者: 游龙    时间: 2013-6-6 22:24
美图!欣赏学习了~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6-6 22:58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6-6 23:05 编辑
hide 发表于 2013-6-6 10:24
每次到老街,老房子,都感受到一种宁静,安详的气息,时间的流速也变慢了,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老房的安 ...



      人在不同的空间维度里对于恒定的时间概念的感受却迥然不同,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心境。时间真奇妙,它是四维空间里的主宰,少了它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存在。
作者: 方方林遥    时间: 2013-6-6 23:02
内容好游记啊
作者: 绝对BH    时间: 2013-6-6 23:21
人文感~
作者: 云龙    时间: 2013-6-6 23:29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3-6-7 09:11 编辑
绝对BH 发表于 2013-6-6 23:21
人文感~


      谢谢。骑游加上观察和思考,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人文生焉,憋在家里是一个字也抠不出来的呀,故每每出行均有斩获。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