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波斯帝国一年收入等于明帝国10年 自助游伊朗-----友情链接 [打印本页]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3-5-16 07:07
标题: 波斯帝国一年收入等于明帝国10年 自助游伊朗-----友情链接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3-5-17 06:29 编辑
伊朗自助游点滴 [2013-4-16 12:19:02] 花甲背包客
去伊朗自助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你知道的原因,去的游客比较少,而旅游资源又多,时间可以长或短,波斯语属于印欧语系,还有一点,就是伊朗的旅游纪念品非常丰富,便宜,可以满足大家的需要。
伊朗对中国游客采取落地签的政策,飞机到达以后在机场就可以办理签证手续,30欧元/人。有2个国际机场。
如果时间短,就直飞设拉子,然后玩周边景点,再坐汽车到稍远的城市,路况非常好,可以坐夜车,也可以坐白天的车。
建议坐一次白天的汽车走走,看看伊朗的荒原和绿洲的交替的地貌也是很好的景致。
伊朗的长途汽车有等级的,购票的时候问好,而且有几个公司经营,可以选择。唯一不方便的是长途汽车站距离市区比较远,每次都要打车,最好是可以许多人拼车,分摊车钱。伊朗的警察不管车里坐几个人。
在伊朗旅游,要花钱,最要弄明白的是钱的说法,当地人说:TUOMU,而实际的钱是“里尔”,看价格和谈价格都要问好,问清楚,两者差后面一个“0”。
作为女性,到伊朗旅行必备的是头巾和长上衣。
伊朗的卫生很好,干净,吃饭和住宿都没有问题。价格也便宜,而且人很热情、厚道。
在伊朗,我们去了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亚兹德、卡尚和马什哈德,都各有特色。
早在5000年前,伊朗就创建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然而,德黑兰(Tehran)作为首都发展起来还是近200年的事。因此,人们把德黑兰称之为古老国家的新首都。
“德黑兰”一词是古波斯语“山脚下”的意思。在公元9世纪时,这里还是一个隐蔽在梧桐林中的小村庄,公元13世纪日渐兴旺,直到1788年,伊朗恺加王朝才把这里定为首都。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伊朗石油财富剧增,这座城市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一座规模庞大、繁华热闹的大都市。目前,它不仅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也是西亚最大的城市。拥有人口1100万。
德黑兰距里海100多公里,中间隔着巍峨的阿尔布尔士山脉,整个城市建在一个山坡上,全城北高南低,两条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贯穿市区的南北和东西。南部多古老的建筑,至今这里的许多市场仍保留着古代波斯的风貌。北城则为现代化建筑,有高级饭店和各种商店,美丽的鲜花和喷泉,把整个城市装扮得清新、秀丽。从整体看,高层建筑不多,人们喜欢有院落的平房,宁静而舒适。
作为古老国家的首都,德黑兰市拥有许多博物馆。自由纪念塔气势雄伟、风格新颖,是德黑兰的门户。花岗岩的新式建筑、前巴列维国王的夏宫,在王朝推翻后,已改为“人民宫殿博物馆”,并向公众开放。新著名于世的古堡式地毯博物馆藏有从伊朗各地收集的16世纪到20世纪的珍贵地毯5000余件。由于室内保持20度的衡温和均衡湿度,使地毯样品色泽始终鲜艳夺目,其中最古老的地毯已达450年的历史。在德黑兰还有文化遗产博物馆、拉列公园以及首都最大的“巴扎”(市场),它们都反映了数千年灿烂的波斯文化。新建的霍梅尼陵墓更是金壁辉煌,气势磅礴。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的首都,德黑兰还拥有一千多座清真寺,每到祷告时间,各清真寺的宣礼之声彼此应和,壮严肃穆。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3-5-16 07:26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3-5-16 17:32 编辑
德黑兰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3-5-16 08:54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3-5-17 13:53 编辑
那里可以让你感受到,瞬间暴富如此简单——伊朗的货币花起来就是富翁的感觉。简单吃一份米饭加饮料几十万小意思;打个车四五万常事;门票三四千毛毛雨了.......出手及其阔绰,哈哈哈。不过总是要费脑子想想换算成人民币是多少?(10000里亚尔=5元人民币 2013.3.17汇率)
那里有要你必须学习的——波斯数字,因为波斯数字是本土的文化,不是阿拉伯数字。当去找房间时,看到不是阿拉伯数字,也不知道那些奇怪的字是几?只有拿出撞大运的办法蒙。之后在出租车上,却通过认车牌学会了波斯数字。
波斯: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男厕
女厕
德黑兰街头画家
德黑兰的酸味奶酪
伊朗波斯琉璃博物馆藏品
伊斯法罕位于伊朗中部,为伊朗第二大城市,伊斯法罕省省会,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多次成为伊朗的首都。城市分为新老两城。老城分布在扎因河的北岸绿洲中,有众多名胜古迹,清真寺达200多座,其中即有著名的伊斯法罕皇家广场,又称伊斯法罕伊玛姆广场。据称是尽次于天安门广场的世界第二大广场。17世纪初,由萨法维王朝的阿巴斯大帝建立。当年他曾利用此广场检阅军队和观看马球比赛。广场南北长511米,东西宽l60米。形状四四方方,非常规矩。四方形的每个边上都是连成一气的二层拱廊,而每边拱廊都有一个雄伟大门,分别通向伊玛姆清真寺、罗德菲拉清真寺、阿里卡普宫和皇家集市。站在广场中间向四边望去,无论那个方向,东南西北,都是气势如虹,十分壮观。1979年伊斯法罕皇家广场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伊斯法罕-200年前的广场
作者: 游龙 时间: 2013-5-16 09:38
多谢分享!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3-5-16 09:51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3-5-16 10:10 编辑
伊朗法尔斯省省会设拉子市(Shiraz)位于伊朗南部,临近波斯湾,距首都德黑兰895公里,海拔1600米。人口150多万,面积220平方公里,是继德黑兰、伊斯法罕后的伊朗国内第三大城市
设拉子市也是伊朗古代文化中心和旅游胜地,著名的居鲁士大帝的墓地,大流士大帝墓地以及波斯波利斯都在设拉子附近。拉子市也以“玫瑰和夜莺之城”及“诗人的故乡”闻名于世。伊朗的李白与杜甫:萨迪和哈菲兹就诞生,成长并长眠在这里。
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公元前590—529年),古代波斯帝国的缔造者,波斯皇帝。他以伊朗西南部的一个小首领起家,经过一系列的胜利,打败了3个帝国:米底、吕底亚和巴比伦,统一了大部分的中东,建立了从印度到地中海的大帝国。今天,伊朗人将居鲁士尊称为“国父”。
大流士墓下的浮雕,讲述的是波斯军队打败罗马军队, 罗马皇帝向波斯君主臣服
大流士之子薛西斯的墓
到伊朗不到波斯波利斯就等于没来过伊朗。
设拉子东北51公里有一座山。当地人称为“善心山”(Mountain of Mercy)。古伊朗大流士大帝时期是伊朗帝国的鼎盛时期。因此他一口气建了3 个首都:夏宫在埃克巴丹那(今哈马丹),冬宫在苏萨(今舒什镇);而波斯波利斯则是礼仪,庆典之都。专司拜神,藏宝,向从属国显示国威的地方。因此它为3都之首。
“波利斯”在古波斯语中意为“都城”,“波斯波利斯”的意思就是“波斯国的都城”。这个辉煌的帝国首都在公元前331年被罗马帝国皇帝亚历山大彻底摧毁。废弃多年后被人发现。1979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玻璃清真寺(伊玛目纪念馆)。
玻璃清真寺的外形是典型的伊斯兰园包拱顶,上面由马赛克镶嵌的图案。十分美丽。但真正让人惊讶的是它内部的装饰。内部完全用玻璃,有色玻璃和镜子碎块镶嵌起来。干净明亮,金碧辉煌。让人流连忘返。任何相片都反映不出现场实景那种让人震撼的感觉。
哈菲兹墓地
哈菲兹Hāfez,真正的名字为沙姆士乌丁.穆罕默德(Shamsoddin Mohammad,1324-1389),是伊朗14世纪最伟大的抒情诗人。由于他能背诵下整个《古兰经》,因而得名“哈菲兹“(Hafiz)即“能背诵《古兰经》的人”。他的诗歌以美妙的节奏和富于音乐性而闻名。 诗歌以手抄本和民间艺人吟唱的方式,广为流传。由于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哲理性,每当有重大事情,如就业,出行,谈婚论嫁。。。伊朗人常用他的诗歌占卦。他因而被誉为神的代言人。
从德黑兰方向进入设拉子,在城北必经过古兰经之门。它已有1000多年历史。但原先的古兰经门经过岁月沧桑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的门是20世纪50年代由当地的商人们出资完全根据过去的样子重建的。据说门的顶部任然放着古兰经。以保佑出行的人们平安健康。
作者: 打串酱油瓶 时间: 2013-5-16 09:55
古老的波斯啊。。。
作者: 打串酱油瓶 时间: 2013-5-16 09:56
古老的波斯啊。。。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3-5-16 10:24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3-5-16 10:33 编辑
七千年历史古镇亚兹德
亚兹德是伊朗旅行中绝对不容错过的城镇,实际上,在到达亚兹德前,对亚兹德的美丽是没有充分思想准备的。亚兹德确实令我惊讶了。亚兹德据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这句断言可能很难被证实,但亚兹德确实7000年来不间断地有居民居住。
亚兹德很久以来即是一个商业中心,早在中国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曾经拜访过这座城市,这位意大利人曾这样描述亚兹德:一个美丽而辉煌的城市,一个商业中心。
亚兹德的温度夏天高达50摄氏度,而冬天又极度寒冷,所以很久以来人们就把房子建在地下,并发明了一种叫作风塔的建筑来乘凉;坎儿井也许不是亚兹德人首创,但坎儿井确实覆盖了这一地区;而拜火教的发祥地也不是亚兹德,但亚兹德却燃烧着拜火教的圣火。关于拜火教另文专题描述。
风塔是亚兹德的标志性建筑,几乎在每一个建筑上面都会有2-5个风塔,在这个城市里面,站在高高的建筑上面可以看到风塔林立。
这座建筑物有着5个风塔,是我见到过的最多风塔的房屋
由于气候条件是夏天酷热,冬天酷寒,古老的亚兹德人就把房子修建在了地下。这栋房子的圆顶突出地面,但一般房屋在地下都会有2-3层甚至4层之多
亚兹德人之后又发明了风塔,风塔可以捕捉空气中微小的空气流动然后通过长长的风道把风导入地下
这是当地的古钱币博物馆Heidarzadeh Coin Musem,也是一处庭院,地面有一到两层建筑,地下有三层建筑,通过风塔把凉风导入地下三层乘凉,而坎儿井也从房屋地下穿过。在庭院中有一处水池,水池上方架着一个卧榻,可以想象幸福的波斯家庭在这里的卧榻上吹拉弹唱的场面。
风塔不仅用于家庭住宅的乘凉,也用于把凉风引入蓄水池。蓄水池即是在地下深处挖掘一个巨大的容器存放来之不易的水,这样的风塔也可以降低水温,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一个蓄水池外观。曾试图沿着一个长长的台阶爬下去,进入十几米深的蓄水池内部,但逼人的凉气和深入地下的恐惧感让却步了。
伊朗人挖掘坎儿井已经有2000年历史。坎儿井是在高温地区,沿着自然坡度在地下十数米深处修建暗渠,这样山地的雪水融化可以通过暗渠流下,在50摄氏度高温下减少水份蒸发,每经过一段距离即从地面打竖井深入到水渠,居民可以取水饮用和灌溉。
中国新疆的吐鲁番地区即有大量坎儿井依然在工作,坎儿井曾经被称为中国排在都江堰和京杭大运河之后的一项水利工程。但中国的坎儿井是自创还是从波斯传入目前没有定论。坎儿井也是新疆的一个旅游项目。
亚兹德人利用坎儿井的水流驱动水车磨面,也利用坎儿井水渠穿过地下房屋,在地下房屋中形成自然流动的水渠,结合风塔在地下形成一个有着美妙空调的房间。下面照片拍摄自亚兹德水博物馆中的坎儿井,图中的房屋大概位于地下三层,房屋中央的水池左右两侧分别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当然是一个高一个低了。不可思议!
午餐的餐馆。站在地面二层,凸起部分是一间间屋子的屋顶,用于通风和光照,最大的圆顶是餐厅大厅。
进入餐厅后的大厅,可以清楚地看到地面的凸起成为地下大厅宽阔的穹顶和光线来源。
大厅中央布置有一处水池,餐厅的氛围。。。棒极了
上述餐厅与下述酒店是一个老板。Mehr Traditional Hotel,是把一处有着250年历史的住宅改建成为酒店。进入酒店小小的大堂即被大堂的布置所吸引:也是一处小小的水池和一些朴素的陈设。
转过后即来到美妙的餐厅
在这个餐厅旁边有一些通道即可以通向不同的房间。也有一些通道会把你引导向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在地下十数米处,有一个几平方米的空间,有一处卧榻,灯光柔和,你可以在这里或躺或卧,读书,下棋,随意休闲做些什么,最妙的是一条小溪在你脚下缓缓流过。由于被热情的守门人带领参观时,正巧有两位当地人士在那里欢度二人世界,就没有那里的照片奉献了。
阿米尔乔赫马克清真寺,是用于宗教仪式时纪念1400年前殉道的伊玛目侯赛因 -伟大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修建。登上这座造型独特的清真寺,可以看到亚兹德古城的全貌。
登上阿米尔乔赫马克清真寺,建筑顶部奇特的圆顶凸起即是下面每一间房屋的房顶
阿米尔.乔赫马克清真寺广场
在清真寺前面和在亚兹德城市内的几处地方都陈列着这样的“轿子”,据说是为了在纪念伊玛目侯赛因的仪式上使用的
亚兹德老城区的房屋基本都是土砖建造的,整个老城显示出一种舒适的浅黄色调。行走在亚兹德古老的街巷中,有一种奇妙的穿越时空的感觉。
赛义德.洛克努丁陵墓,Bogneh-ye Sayyed Roknaddin,修建于700年前,蓝色的穹顶非常漂亮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3-5-16 10:45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3-5-17 06:39 编辑
走进卡尚人家
早上,拉着拖箱走出Mashhad Hotel,慢慢沿着街边到霍梅尼广场下地铁口,拿着写有“卡尚”的波斯文出示给路人看。就这么一张小小的纸片,周围的人都知道我要去卡尚,总有人带着坐地铁,提醒下车,送到车站,带去买票坐车……他们认为把我安全的送上车是他们的责任,这就是热情友善的伊朗人。
1、车窗上的波斯文就是“卡尚”
2、汽车从荒漠中穿越,直到卡尚才看到一些树木。
司机把我放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围上来的出租车张口都是六万到我想去的Ehsan Hotel,想卡尚也不过是个小城,这个价格太不靠谱吧,所以就没有还价也没有上车,四处张望着,只想找个阴凉的地方,让自己静下来再说。
“Can I help you?” 一个女孩走向前来问。Massy和她的哥哥以及另外两个姐妹路过时看到了我,她当时就说:“我要帮助她。”兄妹四人载着我,到处找旅馆,看到了Ehsan的广告牌,旁人却说不营业了。
Golenstan Inn也没找到,Bazaar旁边是家简陋的Guest Hotel,要10万,住客都是男性,他们不放心,不远是Sayyah Hotel,要20万,我再不好麻烦他们,就住了下来。
在车上的时候,他们已经征求我同意,去尝他们妈妈做的伊朗传统饮食,所以放下行李就出来了。
Massy父母都是很慈善的老人,住在租来的房子里,月租200美金。屋里家具不多,但很精致舒适,尤其是地上的那张大地毯,要两三年才可完成,卡尚是以地毯出名。
3、妈妈已经准备好食物了,羊肉拌豆糊是哥哥捣碎的;镇冰酸奶是爸爸做的,叫做Dor,又酸又咸,我不太喜欢。

4、我们围着坐在波斯地毯上,享受着伊朗美食。玻璃碗里的是汤,可以放ghormesabzi(一种小块的肉和蔬菜,柠檬煮糊),馕,如果喜欢,还可以放腌制的樱桃,青瓜(kheiyar)番茄(gojei),还可以嚼洋葱和一种香菜。

吃完后也是很随意坐在地毯上继续聊天,妈妈时不时递上水果热茶小吃,到了祈祷的时间就穿上Chador在一旁静静地祈祷。
Massy大学刚毕业,学农业的,和我一个生肖,伊朗和中国一样的12生肖。哥哥Morteza是市场推销,主要是推销药品,在德黑兰工作。姐姐Zahra是医生,也是作家,写过两本书。妹妹在伊斯法罕的图书馆工作,新婚不久,先生Ali是英文老师。。
我们谈到了中国出口伊朗的廉价商品,说道一个笑话:中国那么多商品出口,伊朗男人希望中国女人也能出口,这样他们就可以娶到老婆了。
哥哥是结婚了的,嫂嫂回娘家了。问他是不是可以娶几个老婆。他说:“yes,I can,but I can’t” 。 他说法律上允许,但经济上不允许。
我们谈到了着装,因为Ali在场,只有妈妈和Fatemeh不用穿长衣外,Massy和Zahara的穿着还是和在外面一样,他们俩是最反对的,而Fatemeh出门喜欢穿Chador,就是黑色的斗篷,她觉得那样有安全感。
Fatemeh最擅长硬笔,展示了她极为漂亮的书法,那一个个波斯文字就像一只只跳跃的小鸟,美极了。她还为我写了“欢迎来到卡尚”。



Fatemeh的电脑里收藏了山西的风光和那首《人说山西好风光》,当我情不自禁唱起来的时候,Zahara也助兴的跳起舞来。
Zahara特别喜欢诗,她拿出伊朗著名诗人哈菲兹的诗集,封面和里面的插图都非常精美,她说这是家里最为贵重的东西。


Zahara说把诗集合上,双手捧着,心里许愿,然后打开,就会灵应。
小心翼翼地接过诗集,按照她说的去做,然后她开始念我打开的那一页,我听到了一个salam(你好),后来又听到了一个Qin (Qin是伊朗人对中国的称呼),这时大家都鼓起掌来。
念到的这首诗是说Qin的工艺非常精湛,如果伊朗的工匠不知道如何雕刻,那就去问Qin的工匠吧。
因为我想回家,我的许愿就是对家的思念。
Zahara在又一次的掌声中为我写了一首诗,我不会写诗,只能把静夜思写给Zahara,把春晓写给Fatemeh,把小草写给Massy,还按他们的要求翻译成英文。
一直呆到晚上八点多才走,走之前妈妈又做了汤喝

还送了一件浅色碎花的Chador,然后又把我送回Sayyah,这种温暖和热情我都要装不下了,Massy这时打来电话说明早带我去玩,难以抗拒的热情啊!

7月28日 参观卡尚的古宅,一早,Zahara就过来接我,一个一个的去看卡尚的传统住宅,一再感谢他们,哥哥说:我也很多年没来看了,你正好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练习英语向你介绍。
1. 艾哈迈德浴室博物馆(Ahmad Bath House)这是伊朗的传统浴室,中间是供客人休息的中央大厅

用来泡脚的水池

用来休息的床

下面的小洞是用来放鞋子的

采光的天窗

沿着这些弯弯曲曲的通道可以进入小浴室,蒸汽房,小休息室

房间里的一切装饰和图案花纹都是那个时代的风格。

2.博鲁杰尔古宅(Boroujerdi Historical House)这座古宅现在是卡尚文化遗产办公室的所在地,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了,用了18年的时间建成,主人博鲁杰尔是来自纳坦兹的商人。
两扇大门的门扣是不一样的,桃形的是给女客敲门,长形的是男客。据说以往如果家中来客人,就要凭敲门的声音来判断男女,如果是男客人,女人就要穿好chador戴好头巾才可以见客人。如果男主人不在家,即使有男客来敲门,女人都是不能开的。

夏宫是有地下室的,风塔的风直接通到下面,是天然的空调机。

屋顶上的风塔

长长的水池连着冬宫

精美的天花和天窗


据说这块精美的天花织成的地毯存于卢浮宫

古宅的墙上有很多雕像,都有故事的由来,龙在伊朗代表的是邪恶,所以看到狮子咬龙,墙面剥落很严重,在修葺中。

来了一群小学生,惊起了一群鸽子,打破了古宅的沉静

3、塔巴塔拜古宅(Tabatabai Historical House)古宅在清真寺附近,清真寺的门檐上依然可以看到当年波斯所用的狮子太阳图案。

塔巴塔拜古宅原来是一个地毯商人的家,非常的豪华,各个门窗都装饰得很漂亮,墙上,天花和柱子都有精美的立体雕花图案,还有很多由小镜片组成的图案,墙上的镜子在伊朗也是有辟邪之说。

院子的风格都差不多,头晚这里有一个party,遍地狼藉,工人在收拾。精致无比的彩窗

古宅都有一个或几个天井,下面有个大水池用来蓄水的,在沙漠中,水是最珍贵的,蓄积的雨水越多就越能聚集财富。

这是在夏宫的地下室看到的用木头架起来的风塔通道,站在风口,非常凉爽。古宅还有一个很大的后院,厨房,马厩,水渠,一应俱全。由外面引进来的水渠没有暴露在院子外面,而是在屋里,即使在屋里也是砌有墙隔开的,打开木门才可以看到水渠,后院有的房间没有风塔,但水渠经过的房间都是清凉的,过去仆人们喜欢边休息边聆听水流过的声音。

走的时候,Zahra坚持要买一个有小镜子的挂坠给我,保佑平安。

4.阿拜辛古宅(Abbassian House)沿着很长的鹅卵石通道进去,比其他都要复杂,楼上楼下大大小小的房间很多,像似走迷宫。




花窗既可以采光又可以装饰,在传统建筑中很常见

花窗的正反面


中间这扇打开的门是推到了上面,既美观又不占地方。

又一个大天窗

正对着天窗的下面就是蓄水池

5.芳园(Fin Garden)我们一起去芳园的,芳园是典型的波斯园林建筑,园内有很多天然的喷泉,还有多条四通八达的镶有蓝色彩釉砖铺底的水道,一年四季都是流水。

在芳园发生一件奇妙的事情,zahra给我一枚硬币,说投进泉水的出水口就会很走运,我们两个一起投,我的硬币竟然转转转就进去了,当场的人无不鼓掌,连我自己都不相信。

芳园门口的小店摆满了矿泉水瓶,里面装的都是玫瑰水。进芳园左转就有玫瑰水的制作过程:把玫瑰放进一个大铁炉里蒸,蒸出来的玫瑰水顺着细长的铁管流到另外一个装有冷水中的小铁炉里,小铁炉也是浸在冷水中的,当地人喜欢用玫瑰水喷洒在家里,非常的清香。


下午我们回到家里,又是一顿丰富的午餐

藏红花米饭(bernj),说这是每个男人的最爱,何止是男人最爱,光是颜色就是极大的诱惑,还炸了小土豆(tahdig),美味无比。

Ali今天不在,姐妹们不用戴头巾和穿长衣,换成时尚性感的短装,但是不可以拍照。
吃饱喝足后我们依然坐在地毯上聊天,聊风俗,聊工作,什么都聊,妈妈在一旁做围裙,zahra有时翻译给妈妈听,她总是笑眯眯的。
傍晚,哥哥和嫂嫂要去参加一个party,终于要告别了,massy说客人是真主安拉给他们送来的礼物。真诚地希望有一天他们能去中国,让我有机会回报这份厚待。 Zahara还帮我写了好几个bazaar里面的古迹地名,只要我给路人看,他们就会带我去,这就是其中一个。

Bazaar里面的金饰店很多

伊朗的服装不断变化着,这些基本是从广州进货的。我在这里也买了一件南方秋天才穿的长衣服,伊朗人不是穿chador就是穿着类衣服,早晚凉很实用。

干果才是伊朗地道的特产

Bazaar里面的穹顶

一个老伯打开他身后厚重的木门,带着我上到bazaar的屋顶,那些高高低低的就是bazaar的穹顶,上面有玻璃顶是用来采光的。



Bazaar里打招呼的小男孩

磨香料的大石磨

卡尚的bazaar是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人不多,没游客,人们总是友好的说hello,都以salam问候,或者说yoali再见,没有一丝不安,如果有,那就是他们太友好了。
作者: smzl 时间: 2013-5-16 11:11
ding~~~~
作者: 圣战者 时间: 2013-5-16 11:24
果断收藏,看图片卖的商品和土耳其差不多,不知道消费是不是比土耳其便宜点。
作者: 圣战者 时间: 2013-5-16 11:28
话说我在国内书城居然能买到翻译过来《哈梅内伊诗集》,向往啊!
作者: 淡定 时间: 2013-5-16 11:35
谢谢师傅的异国图片介绍.
伊朗是个很有特色的国家,但去旅游不很安全吧?!
作者: tamtam 时间: 2013-5-16 13:56
伊朗,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家,被人褒贬不一的国家,只有亲自去看了才能有正确定论。谢谢介绍。
作者: 刘淮海 时间: 2013-5-16 15:14
像生活在宫殿里,那么精致,那么漂亮!
谢谢楼主!开眼了。
作者: sanbaiba 时间: 2013-5-16 16:28
去之前是不是得做很多功课?
否则一不小心犯了他们什么禁忌 严重的可能要被绞死?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3-5-17 06:23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3-5-17 06:26 编辑
强大的波斯帝国,波斯帝国一年收入等于明帝国10年的收入!!!
交通经济情况
1 拥有当时最长的最快捷的道路
(1)波斯皇家御道
波斯御道是一条古代大道,由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建于公元前5世纪。大流士修筑此路的目的是促进他的庞大帝国境内从首都苏萨到萨第斯的交通。在御道上,波斯信差可以在七天内走过2699公里。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写道,“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比这些波斯信差还要走得快了。”希罗多德赞扬这些信使:“不论是雨雪、炎热还是夜之黑暗,都不能阻止这些信差以极限速度完成他们的工作。”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为了激励邮递员们的警句。
波斯御道的路线
通过希罗多德的文字,考古学研究,以及其他的历史文献,波斯御道的路线得以被重现。它从萨第斯的西边(今土耳其伊兹密尔东约60英里)出发,向东穿过今土耳其的中北部,直到古亚述国的首都尼尼微(位于今伊拉克摩苏尔),再折向南方抵达巴比伦(今伊拉克巴格达)。在巴比伦附近,波斯御道据信分走两条路线。第一条向西北再向西经过伊克巴他拿走上丝绸之路。另一条路线继续往东,经过波斯之后的首都苏萨(在今伊朗境内),然后往东南到达波斯波利斯。
波斯御道的历史
由于波斯御道的路线既不是连接王国内几个重要城市的最短线路,也不是最易走的,考古学家相信御道的最西段可能本来是由亚述国王修建的,因为御道穿过古亚述国的心脏地带。东边的路段(在今伊朗北部)则与主要的贸易路线(丝绸之路)重合。但是不管怎么说,现代人一致公认是大流士一世改进了原有道路的路基,并将各不相连的几个部分整合成一个统一的道路系统,从而为波斯迅捷的信差系统打下了基础。
大流士所改进的这一道路系统质量非常高,一直沿用到罗马时代。土耳其迪亚巴克尔有一座当时波斯御道使用的桥梁,到今天仍然存在。
据说托勒密一世向欧几里得询问学习数学的捷径时,欧几里得的回复是“这世上没有通往几何学的波斯御道”。在现代,类似的说法还出现在Fred Brooks所写的关于改进软件工程的论文《没有银弹》中:“(虽然软件工程)并没有什么波斯御道,但道路还是确实存在的。”
引用《全球通史》中关于皇家御道和印度御道的说法
“例如,波斯帝国修筑的所谓的“御道”,从波斯湾北面的苏撒城向西通到底格里斯河,再由此经叙利亚和小亚细亚,抵达爱琴海沿岸的以弗所,全长1677哩。沿途设有111个驿站,每个驿站都备有供宫廷信使掉换的马匹。商队走完御道的全程得化90天时间,而宫廷信使只需一星期就够了。随着帝国疆域的扩大,从御道上又开辟出几条岔道,向西南通往埃及,向东南通到印度河流域。几个世纪后,罗马人也修筑了一张举世闻名的驿道网,这张驿道网设计得非常好,其中有些驿道连同道上的桥梁至今仍在使用中。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人精心修筑的交通网是由驿道和运河构成的。通过水路,可以将货物从今天的广州运到长江流域,从而促进了海外贸易。朝西北方向筑的驿道与穿越整个中亚、直抵中东的长长的丝绸之路相连;有关丝绸之路的情况将在下一节中提到。主要驿道的两旁种着树,沿途设有驿站和客栈。修筑并养护驿道,属于中央和地方官员的职责范围,要是他们玩忽职责,将会受到弹劾。印度的御道也很长,从恒河三角洲直达西北部开伯尔山口附近的坦叉始罗,并在那里与西抵中东、北达中亚的商路连接起来。所有这些发展引起社会关系、政治组织、生活方式和谋生之道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引用《世界上古史》中关于波斯皇家御道的部分
“在全国建立驿道,方便军队的调动、国王命令下达和下情上达。加强帝国各地的联系。在驿道沿途设有驿站,配备有人员、马匹、粮草。最长的一条驿道起自小亚西海岸的以弗所,西至伊朗高原的苏撒,全长2400公里,称为“御道”。另一条著名驿道是巴比伦经伊朗高原至印度河。这种驿道可能是在原有大的队商道路和亚述帝国时期的一些驿道的基础上修建的。”
波斯拥有极大的经济优势,仅从波斯的金库,亚历山大就获得了30多万他兰特黄金,一希腊他兰特大约26公斤。而且波斯的年入大约有15000他兰特,高出海上商业强邦雅典近10倍。经济实力绝对够强。
说明一下30万他兰特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以及它与我国历史上经济规模的比较。虽然先秦时代,没有有关的记述,但是我们知道在明朝,国家的收入是大约500万两白银;而按照1600年左右的金银换算关系,这些白银大概能换80万到100万两黄金;如果进一步换算成他兰特,估计值大概高达1500左右他兰特,也就是说,波斯帝国一年收入的黄金大概等于明帝国10年的收入;而亚历山大在波斯国库里掠夺的黄金价值等于李自成在北京掠夺的所有财产(包括明朝国库和大贵族财产,约3700万两白银,合2-3万他兰特黄金)的10倍之多,或者明朝有史以来国库最高值(6-8000万两)的5倍。当然,我本人对于如此巨大的黄金总数,是抱着相当大的怀疑态度的;但是即使这些黄金打一个巨大的折扣,其总量也是惊人的。
可能某些朋友认为,国家收入只是反映国家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而非唯一标准,那么,我们可以看看其他方面,比如粮食产量,在公元前323年左右,秦国的年均粮食总产量大约为200万吨左右,这个数字,其实和波斯帝国的一个属地,埃及的产量(2-300万)差不多;整个波斯帝国的农业收入,根据史学界估计,足够养活3-4000万人,其总量,大概和当时统一的战国七雄相仿;而涉及到大型工程,不论是皇家国道,还是红海地中海运河,都是勘比长城郑国渠的伟大工程。
再看文化方面,当时波斯是2个和华夏文明同样伟大,但更加古老的文明,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主人;这两个文明从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端(BC3500年),到波斯亚历山大征服时期(BC300年)的历史跨度,相当于从我国第一次出现甲骨文(BC1300年),到1949年的历史跨度;轮子,农业,文字,畜牧业等等不逊于四大发明的创造,皆为他们的成就。作为外来民族统治这一区域的波斯人本身,虽然被视为野蛮人,但也有极大的文明贡献,比如拜火教主查拉图斯特拉,虽然不如孔子,但是对于后世也是有着极大的影响。2500年后尼采推翻理念论,打着就是他的旗号;而拜火教本身与基督教,也有一定的传承关系。
公元前492年攻打色雷斯和马其顿,达到横跨欧亚非帝国全盛,前490年攻打希腊,在著名的马拉松一役失利,转入衰退,前330年被马其顿征服。
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尔王朝的统治下,被北面的俄国和东面以印度为基地的英国所蚕食,其领土中分出了英国势力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国势力的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英在此的战略竞争被称为“大博弈”。
一战及之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的俄国、奥斯曼帝国(1299~1922)、英国(经阿富汗)和德国(经奥斯曼帝国)均向波斯派出军队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战后波斯北部被英国驻军控制。1925年12月礼萨·汗推翻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而直到冷战期间,英国及苏联还一直对波斯保持影响力。
1935年,礼萨·汗将波斯在国际上更名为伊朗。
作者: 姚大哥 时间: 2013-5-17 06:46



作者: yulq 时间: 2013-5-17 06:47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3-5-17 17:28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3-5-18 06:28 编辑
波斯语字母与数字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3-5-18 06:30
作者: 雪莲 时间: 2013-5-18 23:01
作者: 骑游天下 时间: 2013-5-18 23:45
对伊朗的介召很详细,看了心动。顶
作者: 奉贤骑士 时间: 2013-5-19 11:04
作者: 打串酱油瓶 时间: 2013-5-19 12:39
赞一个。。。
作者: 无念 时间: 2013-5-22 23:24
本帖最后由 无念 于 2013-5-23 00:27 编辑
楼主好贴拜读,伊朗作为伊斯兰最为开化的,什叶派国家,不知道会在核武的路上走多远,伊拉克的命运会同样落到伊朗人民的身上吗,叙利亚已是开启这潘多拉盒子的起子。波斯帝国的文明(第一帝国),应该于现在的伊斯兰文明的伊朗是割裂的,作为巴比伦与埃及27王朝的统治者(200余年),视乎带来的更多的是对这2个文明,加速的消亡,纪元7世纪,波斯人的语言,文明,宗教,被阿拉伯席卷一空,从那些夸张过度的经济数据,可见,伊朗人民对遥远逝去的帝国的怀念,以及过分解读。崛起直至消亡的波斯第一帝国,虽然短短200余年,但是给世界文明,带来的是人类文明另外一种可能,还有他脚底下的石油。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