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一个令我怀念的地方—萝卜寨(纪念汶川大地震五周年)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顺 时间: 2013-5-12 14:10
标题: 一个令我怀念的地方—萝卜寨(纪念汶川大地震五周年)
本帖最后由 大顺 于 2013-5-12 14:11 编辑
2007年10月19日离别黄龙途径茂县到达汶川县城,和战友二人正琢磨着如何去萝卜寨游览,巧遇二个上海藉驴友。同包一辆小面包,省却了不少银子。
萝卜寨,天上的街市。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已有5000年的历史,从汶川不到10公里经声名远扬的雁门关,沿盘山道盘旋而上,半余小时车临近山顶,不远处就是地势险峻交通闭塞,保持古朴民风的羌寨。
作者: 大顺 时间: 2013-5-12 14:15
19日早晨天没亮,匆忙在松潘古城照相留念。
作者: 大顺 时间: 2013-5-12 14:17
本帖最后由 大顺 于 2013-5-12 14:28 编辑
中间这位大爷年近八十,说是20多年没有到过汶川县城。
萝卜寨很闭塞,近年才开发旅游,凡有游客来每位村民都会热情接待,我们在这里吃了农家午餐,每人不到20元。
作者: 大顺 时间: 2013-5-12 14:37
这位导游是村中唯一的中专生,学成毕业后在县城工作。但为了家乡旅游业的开发,又自愿回乡当导游。
作者: 大顺 时间: 2013-5-12 14:43
这里家家门不上锁,可见民风淳朴!
村上顽童见到游客,还是有点怕生!
作者: 大顺 时间: 2013-5-12 14:52
本帖最后由 大顺 于 2013-5-12 15:25 编辑
在导游带领下,了解些羌族的民族风情,可我只能留点皮毛。
刚开的酒吧,据说节假日有客人来(?)与此景格格不入!
-
BigBull_IMG_0796.JPG
(204.28 KB, 下载次数: 24)
-
BigBull_IMG_0789.JPG
(117.98 KB, 下载次数: 22)
-
BigBull_IMG_0788.JPG
(143.69 KB, 下载次数: 25)
作者: 林祖宁 时间: 2013-5-12 15:09

作者: 大顺 时间: 2013-5-12 15:13
转眼汶川地震已五年,据媒体报道地震发生时该村大部分村民在外务农,只有老和小留在家中,1080个村民共42人死亡,其中7个孩子。
当年路过萝卜寨我只是順及一游,并不很在乎它,自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却莫名地慢慢地对她产生起感情,好在此寨在山上,估计这些羌族村民一定早已恢复勇气重建家园。生活会更美好!
作者: 控江老丁2 时间: 2013-5-12 15:59
本帖最后由 控江老丁2 于 2013-5-12 16:00 编辑
一段令人难忘的怀念-----------!感动
作者: 雪莲 时间: 2013-5-12 17:02
作者: zyp1309 时间: 2013-5-13 11:17
大顺 发表于 2013-5-12 14:52 
在导游带领下,了解些羌族的民族风情,可我只能留点皮毛。
古朴的萝卜寨,如今不知何样?
作者: dijuyan 时间: 2013-5-13 15:36
大顺 发表于 2013-5-12 14:37 
这位导游是村中唯一的中专生,学成毕业后在县城工作。但为了家乡旅游业的开发,又自愿回乡当导游。
美女导游挺不错嘛。请问徐老师:难道雁门关在四川?
作者: 大顺 时间: 2013-5-13 19:04
本帖最后由 大顺 于 2013-5-13 20:05 编辑
zyp1309 发表于 2013-5-13 11:17 
古朴的萝卜寨,如今不知何样?
“百度”网上找到最新信息
黄泥羌寨灾后重现云朵下的街市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宋建琴 摄影 华小峰)100平米的羌式院落,上下共两层,黄泥垒的墙,水泥做的顶,外墙的柴火还是原来的样儿。震后五年重回老寨区老宅子,马前忠稍稍心慰,还是以前的宅子,还是以前的布局,就连院里的香椿树都没移动。萝卜寨是全羌区唯一黄泥材料的黄泥羌寨,在2008年地震时大多被毁,黄泥墙化为尘土仅剩残垣。2011年,黄泥羌寨修复工作启动,一期工程已修复63个院子,二期工程即将启动。
黄泥土墙 就地取材踵出来
“黄泥先用水泡湿,踵的时候劲用大点,踵实一点。”“开水来了,喝点水再干。”几十个工人顶着太阳挖地基、砌黄泥土墙,主人家忙着搞后勤,烧水、煮饭。
4月15日傍晚,汶川县萝卜寨原村长,69岁的马前忠来到老寨子,推开自家院门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1982年建这座房子时的景象,“从2月到8月都在修房子,所有材料就近取。”这老寨子里所有的房屋都是黄泥所造,也是目前整个羌区唯一以黄泥为材料建造的寨子,是有名的“黄泥羌寨”。黄泥,掘地半米就能挖到,“黄泥和水后,夹杂石块、竹枝放入两块木板夹好的模型中,用木锤踵扎实,干了以后就是现在的样子,坚固、耐用,冬暖夏凉。”他的脸上,满是自豪,又带些许遗憾。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整座老寨子229户中,90%以上的房屋损毁,马前忠的屋子部分损坏。寨子里的村民,都搬到了较为坚固的新寨子居住。2011年,老寨子启动修复工作,修复了63户,其中就有马前忠的院子。汶川博物馆馆长、汶川文物管理所所长罗进勇还记得,萝卜寨震后受到国家文物局的关注,并拨资金要求按文物法规定“修旧如旧”,就是说按传统方法来修葺,保持每座院子的朝向、风格、材料。当时参与修复的村民张强勇记得,修复老寨子的用料、程序,跟自家修房子时一模一样,黄泥都是在寨子下取的土,“连地基线都不曾动。”
采用传统方式恢复萝卜寨
作者: 大顺 时间: 2013-5-13 19:13
本帖最后由 大顺 于 2013-5-13 19:15 编辑
谢谢雪莲、控江老丁2和XUXUXU88的关注和鼓励!
作者: 潘德岐 时间: 2013-5-13 21:06
大顺 发表于 2013-5-12 15:13 
转眼汶川地震已五年,据媒体报道地震发生时该村大部分村民在外务农,只有老和小留在家中,1080个 ...
我看到了好作品好照片
同时也在想越是美丽险峻的地方为什么灾难就多?
看水灵灵的大山里美丽姑娘一点没有城市少女的
忸怩作态

作者: 老葛 时间: 2013-5-13 23:15
作者: 叶和贵 时间: 2013-5-16 18:11
———不愧是一个玩山玩水的先行者!
作者: 淡定 时间: 2013-5-17 11:38
回顾大顺师傅曾经到过的罗卜寨确有特别的意味.
[attach]697178[/attach]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3-5-17 17:32




作者: 尤梭乐 时间: 2013-11-23 07:44
-
IMG_9878.jpg
(248.58 KB, 下载次数: 14)
-
IMG_9853.jpg
(142.07 KB, 下载次数: 19)
-
IMG_9809.jpg
(240.62 KB, 下载次数: 16)
-
IMG_9807.jpg
(218.04 KB, 下载次数: 16)
-
IMG_9794.jpg
(238.01 KB, 下载次数: 17)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