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浙江古镇6日骑游 [打印本页]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19 13:22
标题: 浙江古镇6日骑游
本帖最后由 春天chuntian 于 2013-4-23 14:05 编辑
2013年4月11日早六时我们4名骑友从上海宝山出发,进行为期6天的浙江古镇骑游。
当天骑行318国道顺便金泽古镇浏览一圈,金泽古镇是上海地区有名的桥乡,著名书法、篆刻家钱君陶曾为之题写“金泽古桥甲天下”7个大字。每一座桥梁不仅各有特色,而且都与寺阁庵庙有关。如今绝大部分寺庙已废,但当年的桥却风姿犹存。金泽的桥梁非同一般,不仅数量多,而且大多是历史名桥。至今镇上还保存着宋元明清所建的七座古桥梁,分别是迎祥桥、祖师桥(如意桥)、放生桥、普济桥、天王桥、万安桥与关爷桥(林老桥)。建于宋朝咸淳三年的普济桥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
金泽古镇
作者: 大顺 时间: 2013-4-19 13:26
终于等来了你们精彩的报道!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19 13:31
本帖最后由 春天chuntian 于 2013-4-19 13:33 编辑
当天骑行160公里到达南浔,正逢下午5时,南浔古镇免费出入,忘记旅途的劳累进门浏览。4月的南浔,到处透着一股温柔的气息,恰好遇上一个好天气,阳光是那么温暖,走在老街小巷里,扑面而来的江南韵味。小桥流水,南浔带给我一种静静的感觉,游人不算太多,那高高的石拱桥,青瓦白墙的高大楼宇,园里草色青青,岸边杨柳依依,让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南浔古镇是江南唯一的中西合璧的水乡古镇,镇内洋楼古宅古树园林众多,南浔古镇是著名的湖丝湖笔之乡,千年南浔水乡梦,百岁紫藤小莲中。五曲石桥吊角楼,藕花竞开雅园东。小莲庄、百间楼、名人富豪故居等是至今江南保存最完好的沿河民居建筑群很有特色。
当晚住在景区外不远的小旅馆,吃完晚饭欣赏景区夜景。
南浔古镇
作者: 雪莲 时间: 2013-4-19 13:32
作者: 奉贤骑士 时间: 2013-4-19 17:32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4-19 20:21
春天chuntian 发表于 2013-4-19 13:31 
当天骑行160公里到达南浔,正逢下午5时,南浔古镇免费出入,忘记旅途的劳累进门浏览。4月的南浔,到处透着 ...
大笔书写快乐的骑游生活!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0 12:13
本帖最后由 春天chuntian 于 2013-4-20 12:29 编辑
第二天骑向塘栖,途中来到乌镇古镇,进园游客较多,乌镇是国家AAAAA级景区,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林家铺子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乌镇古镇
人工纺织
乌镇三白酒作坊
景区风景
矛盾纪念馆和故居
林家铺子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0 12:25
从乌镇出来骑到善琏参观湖笔制做全过程,一个规模俱全的集体企业,三层楼的制笔厂,员工们正在细心制作。善琏湖笔制作工艺精细而复杂,从选料到成品,要经过120多道工序,大体上分为水盆工和旱作工两部分。做水盆工、笔工们各守在一个水益旁,把千万根毛放入水中,精练细理,再按笔头锋颖长短加以分类,这便是“齐毫”,之后从中剔除断头的、无锋的、曲而不直的、扁而不圆的杂毛,然后再按毛的软硬性能进行笔头“造型”,做成半成品;经过扎头、装笔、择笔、刻字等工序,最后制成成品。其择笔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艺,笔工左手握笔,右手拿一小刀修削笔头,修去笔头中的劣毛和表层的杂毛,使笔和锋颖圆润,达到湖笔尖、齐、圆、健的要求。成品展示厅里各种精品琳琅满目,价格从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是书画家文房四宝之首。
在这里,人们将蒙恬奉为笔祖。据说,在毛笔制作工艺方面,战国时用兔毛,笔头扎在笔杆外面。自秦代后,笔毛开始纳入竹管内,在制笔的材料上亦作了改进,在用兔毛的同时,大量地采用了鹿毛和羊毛两种硬度不同的毛制作笔头,使之刚柔相济,便于书写。据传这种改进就是蒙恬首创的。笔都善琏为了纪念蒙恬,在善琏镇建有蒙公祠,每当蒙恬和笔娘娘生日(相传为农历九月十六和三月十六),当地笔工要举行盛大的迎神庙会,以示纪念。
骑行10多公里后来到含山蚕花圣地,没有进门拍照作为纪念。传为蚕神诞生地,有蚕圣殿,每年清明,数十万蚕农聚山祭拜,裨福丰收,“含山蚕花节”由此而来。
骑行15公里到达新市古镇,古镇不大浏览也很快。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1 11:28
骑到杭州塘栖古镇108公里,天色已是傍晚联系好旅馆还能欣赏古镇。京杭大运河边的古镇有特色的广济桥、乾隆御碑、郭璞古井演示了塘栖的古镇的历史故事。晚饭吃过后欣赏古城夜景,在各种彩灯的映衬下广济桥、运河边更显精彩。
清晨起来打理行装后,重新对古镇有一番浏览,太阳没出来拍照最佳。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1 11:31
本帖最后由 春天chuntian 于 2013-4-21 11:31 编辑


待 续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2 09:14
今天的骑游目的地是杭州龙门古镇,途中骑行22公里来到良渚古文化遗址公园良渚博物院参观。
良渚博物馆基本展览总主题为“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突出展示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类或同时期文明中的地位。展览设计理念是:雍容华贵、高雅亲和。展览力求创新陈列理念、合理运用先进的展示方法和手段,努力化解良渚文化的专业元素,使博物院成为一座可观、可学、可触、可玩的平民化博物馆。在三个相互联系又独立的展厅中,分别陈列“发现求真”、“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三大内容,另外在第一展厅和第三展厅中分隔出前厅和尾厅,作为导引和结束。该展厅以“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地圣”为传播主题。展现从1936年发现良渚遗址,1959年命名良渚文化,到2007年确立良渚文明约七十年间,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创新和研究创新的历程。目的是引领大家切身感受考古学家认识良渚遗址、命名良渚文化、确立良渚文明的考古历程。这里是惊世王陵发掘场景,采用大型墓葬背景画、视频解读、考古发掘现场复原、考古资料和工具的实物展示组合而成的方式,全方位解读反山墓地的王陵气势和至尊地位。活灵活现的良渚先民劳作场景、实地揭取得良渚古城墙剖面、反映莫角山营建的大型油画……,运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全景式复原和再现良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展示五千年前良渚古国的灿烂与辉煌。陈列设计以器物和重要遗迹为核心,实际上是良渚博物院收藏的遗存精华所在,重点是以琮、璧、钺等大量良渚时期的精品玉器为核心,充分彰显以玉为特征的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时期或同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参观出来已是10:00,骑行近两个小时到达杭州西部余杭镇“小白菜文化园”,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奇案展示馆就在这里。展览馆为江南民居建筑,粉墙黛瓦,松窗竹户,外观古朴,幽雅别致。馆内收集了大量有关冤案的珍贵资料,以场景式展示形式,将杨毕奇案设置成三十组场景,使观众身临其境;八十几尊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仿真雕塑,几可乱真,并用艺术地理位置的手法(以声光电)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整个冤案的始末。当你为主人公命运嗟叹不已时,一定也为高超的展示艺术赞不绝口。景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休闲度假旅游的绝好场所。晚清四大奇案——杨毕案的发生地。小白菜文化园即是以杨毕文化为主线,集中展现晚清江南名镇风土人情的景区。
待续
作者: 老马 时间: 2013-4-22 15:13
精彩!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2 15:42
老马 发表于 2013-4-22 15:13 
精彩!
互相学习,骑游快乐。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3 08:21
本帖最后由 春天chuntian 于 2013-4-23 08:22 编辑
又骑行不到20公里来到浙江省富阳市受降镇路口标识《受降厅》,进门参观方知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2月24日,富阳县城沦陷。随即日军第22师团35联队第3大队的一个中队移驻宋殿村,其中部队就设在宋作梅家里,之后宋殿相继成为日军江北指挥所和第十五军团新编第十七师团六十旅团第一〇五大队部驻地。日军在宋殿大肆修筑防御工事,在沦陷区实行法西斯统治,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在村南挖坑,把无辜遭其杀害的数以千计的中国同胞抛在坑里,史称“千人坑”。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浙江省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被指定为侵驻浙江和厦门地区日军投降的唯一洽降地点。199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富阳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了当年洽降仪式旧址,取名为“受降厅”,并在厅内举办大型图片展——《中华民族的胜利》,陈列展出200余幅历史照片和当年洽降仪式现场部分实物,同时在宋殿村南当年日军残杀我国同胞的千人坑遗址处立碑,以此向广大人民群众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
下午17:50骑行来到龙门古镇,我们迅速找好小旅馆,擦洗一天的尘埃和汗水,来杯小酒已解旅途辛劳。浏览古镇景区只能到明天了,据说门票68元/人,早七点之前进去无人问津。
清晨起来呼喊旅店老板开门,谁知他睡的正香悄悄推开后门我们照直进入景区。这是距杭州仅五十余公里的小镇,据传是三国孙权的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龙门古镇中90%以上是吴大帝孙权的后裔,沿袭至今已是第65代了。龙门古镇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至今仍较完好地保存着明清两代建筑群与古街风貌。走进古镇,看不到皖南徽商豪宅的金碧辉煌,也体会不到在拱桥下泛舟的水乡幽情。到处是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以卵石作墙垣的民宅民居,暴露原木本色的宽阔的厅堂,处处散发着山村的粗犷与清新。这里的古建筑类型是非常齐全的地面和墙体,这些功能各异的建筑物在历经沧桑和战乱之后,至今保存完好,伴随着古樟,小桥,溪流与古街,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3 08:29
本帖最后由 春天chuntian 于 2013-4-23 08:38 编辑
4月14日骑行路线是龙门、诸暨到兰亭,途径诸暨西施故里是我们计划参观的项目。下午13:57便到达,首先购票参观西施殿、中国历代名媛馆、古越台、范蠡祠。西施故里绍兴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目标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具有时代活力的风景游览胜地。美女西施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西施故里就在诸暨市城南苎萝山下,浣纱江畔。 中国历代名媛馆是一处具有江南特色的庭院式仿古建筑,位于西施故里旅游区的入口区域,是目前国内罕有的以中国历代著名女性为主题的展览馆。展馆以展示女性真、善、美为宗旨,共选择了100多个中国古代女性人物,按人物特征分为四大美女、传说中的神女、青史百家、才情淑女、巾帼英烈、四大民间故事、百美廊七个单元,其中四大美女是整个展馆的核心。此外名媛馆内还设置有《浣纱记》砖雕照壁、十二花神庭院小品等静态景观和编钟乐舞动态展示项目。 进入范蠡祠恰巧场景用作拍摄电视剧未能进入大厅,只能远处张望一番。范蠡祠面西南背靠金鸡山,气势恢宏,采用清代民间建筑风格,黛瓦粉墙,古朴典雅。 古越台依山而筑,正对门楼。台内奉越王勾践,两侧立谋巨范蠡、文种,台中上悬"卧薪尝胆"匾额,尽显励精图治、灭吴雪耻之志。造像高大魁梧。系樟木雕刻。 西施殿位于城南的苎萝山下,浣纱江畔。郑旦亭与西施殿相对,为八角重檐,上层为三叠檐圆顶。内置巨钟,撞之訇然。整座亭角精巧别致,昭示着浣纱郑旦女一如既往地默默相伴着西施。 进入名媛馆
西施
历代名媛
骑友们交谈
河对岸西施殿
范蠡祠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3 14:08
本帖最后由 春天chuntian 于 2013-4-23 14:12 编辑
当我们骑到兰亭是已是17:53,兰亭书法博物馆已关门。只能外部照相作为留念。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3 14:15
4月15日从兰亭骑到海盐,中途浏览绍兴和安昌古镇。早我们骑向古城绍兴,时间还早顺便登上永和塔,位于绍兴外环南路小亭山上的永和塔,是绍兴市区水环境整治南河工程的标志性景观。这座塔建成于2004年,六边形砖混结构仿宋塔建筑,共八层,高73米,进塔门票8元。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3 14:20
本帖最后由 春天chuntian 于 2013-4-23 14:24 编辑
来到绍兴参观鲁迅故居,8:30开始凭身份证换票免费参观。拿到票后我们主要浏览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和鲁迅纪念馆及咸亨酒店,刚开门游客很少我们参观的也快,咸亨酒店老酒没有品尝(上午喝酒对身体不利)。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3 14:26
本帖最后由 春天chuntian 于 2013-4-23 14:28 编辑
一个小时参观完毕向古镇安昌骑去。上午11点到达安昌。安昌古镇是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境内西北端,与杭州的萧山相接,南靠柯桥,北邻杭甬高速公路。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依带水,古朴典雅,其特产安昌腊肠、扯白糖远近闻名,具有水乡风情的水上婚礼也是别具特色。是绍兴师爷的故乡。最有特色的是安昌的小桥。每年的腊月风情节吸引了大量游人。人说天下师爷出绍兴,但很少有人知道,绍兴师爷多出自安昌。200年间由这 师爷馆里出去的师爷据说不下一万人,今天的河道两侧还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众多的师爷故居。师爷馆依托娄心田师爷的故居,展示“绍兴师爷”这个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历史上特殊的 师爷馆。何为师爷:就是清代地方衙门的官员升堂审案时的情景,原被告跪在堂前,三班衙役持棒伺候。 明镜高悬,正襟危坐,惊堂木一敲威风八面,喝令一声地动山摇,但是且住,真正的“主心骨”却是坐在堂后的师爷;因为没有官方身份,所以师爷只能坐在后面听审,一旦发现当事人的证供有问题,就差人递条子,遇到大老爷意气用事,更要及时提醒。特产扯白糖买了两包并同扯白糖高人留影纪念。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3 14:29
本帖最后由 春天chuntian 于 2013-4-23 14:33 编辑
从兰亭骑到海盐140多公里。到海盐时已经晚七点多钟了。
过钱塘江江东大桥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3 14:34
本帖最后由 春天chuntian 于 2013-4-23 14:38 编辑
在海盐没有浏览计划,4月16日早我们就出发向上海骑去,从省道S101——金山大道——宝山方向一路顺风,我们骑的较快152公里下午17:00到家。
6天的骑游安全、顺利、愉快的结束了,在上海泗泾古镇老毛提议“合影纪念”
出行6天锻炼了身体,浏览了古镇风景风光,老天照顾没有下雨,气温虽高了一些,脸晒黑了一些,但心情特别好。骑友老郭第一次骑行长距离的旅途,骑行速度经受了考验,自我感觉良好。6天共骑行776公里,平均每天130公里以上。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4-23 14:41
春天chuntian 发表于 2013-4-23 14:34 
在海盐没有浏览计划,4月16日早我们就出发向上海骑去,从省道S101——金山大道——宝山方向一路顺风,我 ...
列车安全正点到达,可喜可贺!
作者: 老葛 时间: 2013-4-23 15:06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4 08:17
老葛 发表于 2013-4-23 15:06 
互相学习,多提意见。
作者: shqy2012 时间: 2013-4-24 09:17
很丰富呃,祝顺利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4 09:32
shqy2012 发表于 2013-4-24 09:17 
很丰富呃,祝顺利
祝骑友们骑行健康快乐!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5 08:53
上海市金泽镇普济桥,在我国把桥命名为“普济桥”的不止上海金泽的普济桥,经查有关资料叫普济桥的还有:安徽天长市普济桥、苏州市山塘街普济桥、浙江处州普济桥、山西原平普济桥、福建宁德普济桥、湖南怀化市通道县普济桥、湖北建始县普济桥等。因对“普济桥”是常见桥名,所以找几个同名普济桥加以说明。
作者: 雪莲 时间: 2013-4-25 10:35
作者: 遥遥虎 时间: 2013-4-25 21:39
老年组合体能不错,小折车关键时刻还可协商上公交!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6 11:17
遥遥虎 发表于 2013-4-25 21:39 
老年组合体能不错,小折车关键时刻还可协商上公交!
我们的骑游成果要归属热心的组织者老毛同志,每次出游他“功课”做的详细认真,为此让我们受益匪浅。
作者: 淡定 时间: 2013-4-26 12:09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6 15:31
淡定 发表于 2013-4-26 12:09 
谢谢浏览,互相学习。
作者: 遥遥虎 时间: 2013-4-26 21:46
春天chuntian 发表于 2013-4-26 11:17 
我们的骑游成果要归属热心的组织者老毛同志,每次出游他“功课”做的详细认真,为此让我们受益匪浅。[s:1 ...
组织者往往很费心,关键是大家能玩到一块也是缘分!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7 13:26
遥遥虎 发表于 2013-4-26 21:46 
组织者往往很费心,关键是大家能玩到一块也是缘分!
说的非常对,有缘来相聚。
作者: 大顺 时间: 2013-4-27 17:51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8 16:51
大顺 发表于 2013-4-27 17:51 
作者: 风餐露宿 时间: 2013-4-28 19:25
贴看了,路过,顶一下噢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4-29 09:39
风餐露宿 发表于 2013-4-28 19:25 
贴看了,路过,顶一下噢
谢谢。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5-2 11:00
春天chuntian 发表于 2013-4-23 08:21 
又骑行不到20公里来到浙江省富阳市受降镇路口标识《受降厅》,进门参观方知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 ...
龙门古镇建筑特点 :
龙门古镇保存自明至民国时期不同风格的大小祠堂、厅堂、民居、古塔等,成为一个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龙门村历史上曾建有60余座厅堂,现尚存有30余座。古建筑群布局严密多变,是江南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反映。整个古镇由众多以厅堂为中心的居住院落组合而成,简称厅屋组合院落。一座厅堂为一房或一小家族的祠堂,以此为主体,环以住宅,筑起高墙,成为龙门孙氏总族下一房一支的居住点。《孙氏宗谱》载:“孙氏千有余家,各房聚处皆有厅以供阖房之香火”。
屋组合院落,在形式上有“井”和“回”字形两种。厅与厅之间,卵石铺成的狭弄长巷密如蛛网,墙檐相连,房廊纵横。生人进入龙门古镇难分东西,时时感到途穷路尽。怪不得当年日本侵略军不敢乱闯龙门。龙门人夸耀说:“大雨天串门,跑遍全村不在露天走半步,回到家来不湿鞋。”整个古建筑群中,要数孝友堂、咸正堂、慎修堂、山乐堂、义门为最醒目。明代建筑孝友堂是全村最高的建筑,后进有三层。登此楼,全村尽收眼底。明嘉靖年间建造的义门,砖砌门楼,柱础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石鼓形,上下饰两周孔钉,下作覆盘式,颇为壮观。
清代建筑咸正堂(又名百步厅),分前、中、后三部分,后厅气魄最大。走进八字台门,接连就是九开间的门面,正中一间,横梁的跨度九米,纵向有三进,从大门进去,穿过两个天井,到后檐风火墙为止,刚好是一百步。慎修堂(又名百狮厅),厅内各根前檐柱的“牛腿”上都雕有狮子,有一雕一狮,也有一雕数狮,有母狮和小狮,不多不少正好一百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在浙江古代建筑中别具一格。民国年间建筑的山乐堂,前为门厅,后为正厅,中间有天井,两侧为厢房,门厅后檐和厢房前檐及正厅前檐之间的檐枋交接点施以垂莲柱,雕成花灯状,梁架构件皆雕刻精致。村中有一条反映19世纪农村集市店铺场风貌的小街,小街横贯东西,约400米长,街道狭小,路面以鹅卵石铺砌成,两侧房屋多系清末民初建筑。小街布局协调统一,别具风采。
作者: 尤梭乐 时间: 2013-11-24 13:28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