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嘉定的味道 [打印本页]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1 07:36
标题: 嘉定的味道
嘉定的味道
在上海北部的嘉宝地区,有句民谚曰: “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叫化嘉定,贼娄塘,乌龟出在徐家行”。前几个地方名气倒还乓乓响,几个古镇的实力特色有板有眼,后面几个怎么越听越不像话,岂有此理,还真要弄弄明白。闲时看了资料,才知道后面三句叫——教化嘉定,食娄塘,武举出在徐家行。一音之转么,民间语言就是那样生动而生猛。教化,饮食,武举与嘉定又有何干系呢?今天27日又是个好天气,约上几个骑友,跨上铁马,去邻居嘉定转一转,看一看,品一品嘉定的味道……
武举出在徐家行 武风悠悠得传扬   沿嘉罗公路西行,至澄浏公路北行2公里许,徐行镇区新建一路向西,徐行中学对门,有一飞角翘檐建筑,上有匾额书“嘉定武术馆”。听清我们的来意,管理员阿姨热情地引入并导游。嘉定传统体育以武术、棋类为主。1998年,喜欢武术的嘉定民营企业家徐根明在徐行镇(古称徐家行)投资建造嘉定武术馆,是年9月,嘉定武术学校建立。在地方政府和中国武术博物馆的支持下,嘉定武校又开创并完成了全国首家武科举博物馆。院内恰似一座四四方方的微型武术城:四面各有一座楼阁,南面展厅及博物馆,西面跆拳道馆,东面散打馆,北面演武楼。楼后还有学生宿舍,年内学生将迁至武校新址,园内全部辟为博物馆。

IMG_7080.JPG (24.77 KB, 下载次数: 12)

IMG_7080.JPG

IMG_7075.JPG (45.96 KB, 下载次数: 10)

IMG_7075.JPG

IMG_7067.JPG (41.04 KB, 下载次数: 12)

IMG_7067.JPG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1 07:39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3-1 07:48 编辑

演武楼专供表演比赛,楼上也是观众看台,面对空荡荡的习武台,想到平时表演比赛时的情景,吼吼哈海,刀光剑影,心起一缕涟漪……
博物馆龟缩在南楼西南一隅,门前有武举博物馆标志石块,博物馆占地不大内容丰富,为上海之独有
中国武科举制度由武则天创立, 南宋时始设武状元武科举考试以后单独进行,有个《试弓马艺业出官法》规定:第一等,步射1石弓,103中;马上能射7斗弓,并掌握5种马上格斗武艺;《孙吴兵法》10道题答出7道的,“时务边防策”5题“文理优长”,法律题10道答出7道,就可以出任低级武官。后由皇帝亲自“廷试”,合格的赐武进士,授予武官衔“保义郎”等名目。后又规定参加廷试的都必须由各地方长官先行选拔,作为“武举人”保送朝廷,直至1177年明确武科状元之称,状元愿意从军,授予正将之职,第二、三名副将,第四、五名准备将。历代武状元名单中,   北方的似乎以山东山西为多,南方似以江西福建为多。











徐行本地的武秀才







热情的管理员阿姨





IMG_7101.JPG (18.94 KB, 下载次数: 8)

IMG_7101.JPG

作者: 致真    时间: 2013-3-1 08:03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07:39
演武楼专供表演比赛,楼上也是观众看台,面对空荡荡的习武台,想到平时表演比赛时的情景,吼吼哈海,刀光剑 ...

强势插队!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3-1 08:16
       嘉定离我们宝钢很近,曾去过多次只是逛逛嘉定街道及商店,没有欣赏嘉定古香古色的古文化。退休后参加自行车骑游同队友们浏览,才得以更深了解中国古文化内在的意义及其历史。比如州桥老街,作为嘉定城区中心,自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起一直保存下来,在千步之内汇集了宋、元、明、清历代古塔、旧庙、名园而为国内罕见,可谓“嘉定之根”,这里也是人气最旺盛的老街区。同时老街也是连接孔庙、汇龙潭、秋霞圃等名胜古迹的旅游购物通道。它的周围古城墙遗址、护城河、水关、古桥连接成一体真让人陶醉——。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1 08:32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3-1 08:33 编辑
致真 发表于 2013-3-1 08:03
强势插队!


老叶介绍,致真辛苦码字,推出延吉骑游计划,一看果然丰富。择时同骑!谢谢关注。继续。

嘉定古时多有村、乡、县层层武术比赛,其中佼佼者可以获得武师称号,经过老资格武师认可才能在村中教拳。徐行人氏杜福良是清末武秀才,他在胡家厅设习武场所,四方好武者云集于此。杜福良在武科举乡试中一举中的后,从嘉定出发,到徐行、过新木桥、再到胡家厅,一路上,金锣大鸣,煞是热闹。馆内有杜福良、孙元化的雕像,还有关于庄大囡、朱旦明等传说,这些都是徐家行(现为徐行镇)的民间侠士。该镇乡民,自小喜欢练拳习武,尚武者风生水起,且多武艺高手,武举科考不乏胜出者,人称“武举乡”。如今徐家行建有规模宏伟的武术馆,再现昔日武举乡的英武之气,时有好事者及旅游团队前来观摩。阿姨不无遗憾地说,很是不巧,你们没有看到武术表演,我说,大开眼界,今天的收获很不少了,谢谢你啊!
在大门口,热心的管理员阿姨替大家拍照留念。我想,嘉定城里已有号称吴中第一的科举博物馆,现在加上城外徐行的“武举博物馆”,两者相得益彰,嘉定果然是个文武兼备人文荟萃之地呀。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1 08:48
春天chuntian 发表于 2013-3-1 08:16
嘉定离我们宝钢很近,曾去过多次只是逛逛嘉定街道及商店,没有欣赏嘉定古香古色的古文化。退休后参 ...

喜欢骑车,喜欢游玩,吃喝玩乐,其乐融融!继续。

转过武乡路沿曹新公路西行,见大石皮村村委会办公楼 武举乡就始于此村。就在村口看看,没有时间去找这块名“大石皮”的石头,但他的故事还是很有趣的。大石皮为花岗石,厚约尺余。呈扇形造型,曾立于徐家行的一个村庄口,该村就名大石皮村。石成村标,名闻遐迩,传说多多。有说大石皮曾是为朱元璋撑铁骨黄扇的大力士庄大囝,从栖霞山搬来的,以镇锁八字塘的恶龙。也有传说是染坊老板整布之石。58年“大跃进”,不知怎的竟将大石皮锯成条状铺路建桥。一块名石,就此被毁,令人惋惜。如今,在大石皮村,只可见之已成条状的昔日大石皮。然残损的石皮,仍见石肤皱皴,仍显古朴,石本无语,却承载着世间风云,向人诉说自身经历。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1 09:06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08:48
喜欢骑车,喜欢游玩,吃喝玩乐,其乐融融!继续。

转过武乡路沿曹新公路西行,见大石皮村村委会办公楼  ...

娄塘镇,旧誉“食娄塘”。旧时食肆林立,曾是小吃名镇,娄塘糕饼,名闻遐迩。到过娄塘的人都会知道,所谓“娄塘街条条歪”并不是讹传。娄塘19条依河而筑的街没有一条是笔直的。明末,土纺土织遍及家家户户,所产斜纹布,纹路清晰,各地客商争相采购,装载船只,动以百计,号为花布码头。清末,市街大小商店百数十家,有饭馆10家,茶馆10家,小吃铺10家……。今天,历史留给我们的印记,只是十几条歪歪斜斜的台咯路,沿街的民居,几处藏在街后的古宅。旧时的阿兴豆腐花、米粉饼、油煎臭豆腐干、绉纱鲜肉小馄饨在哪儿?“食娄塘”是名存实亡了,咽咽口水,走人!
街上人迹稀少,小镇的劳务介绍所倒有好几家,岗位多多,乏人问津。招工难之风刮遍神州大地。
娄塘纪念坊     民国21年(193233日,日军占领娄塘,小东街70余家民居十毁其九。同年5月,日军撤退,居民陆续回归,苦无栖身之所。新加坡侨胞为此捐巨款重建,居民才复得其所。是年秋,李馥荪、黄炎培等发起筹款在此地建造纪念坊,坊高6.10米,宽8.5米,1985年修葺。据当地居民说,当年日本人占领娄塘后,由于街道歪斜毫无规律不识路而请镇人带路。曾被迫为日本人带路的娄塘人之一的朱家阿婆还健在,90多岁了。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1 09:16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09:06
娄塘镇,旧誉“食娄塘”。旧时食肆林立,曾是小吃名镇,娄塘糕饼,名闻遐迩。到过娄塘的人都会知道,所谓 ...

骑车到外冈,已过11点,就先照顾一下自己的肚子吧。外冈有沪宜、外青松、外钱、冈峰、嘉松诸公路交会,因东有黄泥冈、青冈,南有沙冈,若三冈障于外,故名。元代时有远商韩姓宋姓者2人,以贩花布为业,在外冈定居,渐成集市。明、清间为巨镇,以外冈布驰名。外冈布誉称“冈尖”,染以浅色,鲜艳可爱,为他处所不及。如今镇里已不见花布踪迹。
钱大昕墓  饭后去瞻仰史学界巨人钱大昕墓。老沪宜公路近吴兴寺处,过了大昕桥,看见一个很大的路标,上面“清竹园”几个字边上,写着“钱其琛题”。进去不到一百米,就是清竹园的大门了。规模不小的停车场,高大巍峨的园门,考究豪华的围墙,制服笔挺不苟言笑的保安,告诉我们,这里已不是一般的文物遗迹处了。果然,保安一脸无情,以“领导规定,不许进入”将吾等挡在门外。不看也罢,NND,为了几张钞票,地方上把仅有的历史遗产随意挥霍掉了!论规模、档次、资源远在其之上的福寿园等处,都是笑脸迎客,做足宣传,你清竹园凭啥这么牛? 钱大昕出生在外冈地区的望仙桥,是乾嘉学派执一代学术牛耳的人物。钱大昕在翰林院时,学问与纪昀齐名,时人目为“南钱北纪”,后世以之与顾炎武《日知录》并称,赞钱氏为“一代儒宗”。 当时的人说起考据学问,多说是“金坛段氏、高邮王氏、徽州戴氏、嘉定钱氏”等等,算是地以人名了。要说嘉定本土的学者,钱大昕大概要算是最出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只不过,现在除了专业人士,知道他的人实在是不多了。 清寂,大抵古来做学问的人,都是如此。如今,他正静静地躺此一隅,再度被人为地隔离于世,令人唏嘘不已。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1 09:23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09:16
骑车到外冈,已过11点,就先照顾一下自己的肚子吧。外冈有沪宜、外青松、外钱、冈峰、嘉松诸公路交会,因 ...

钱氏宗祠   
  座落在外冈集镇的西首、外青松公路1号桥边,是钱大昕等人于清乾隆26年(1761年)所建,大概也就是钱大昕正在北京做官的时候。三开间的宗祠正门,白的墙黑的瓦红的大门,都还是明快的颜色,门口有一块“保护建筑”的牌子。钱大昕的父亲钱桂发一直有心在城内置地筑园,造个家祠光耀祖宗,但家贫不能如愿。直到晚年,几个儿子陆续做官发达,才开始完成了这个心愿。咸丰十年祠堂被毁,同治五年重建,因战后族人四散,至光绪七年竣工,历时15年。祠屋南向临河,分前后两进,院落不大,大门紧锁,似久无人造访。钱氏宗族历来是外冈地区的望族,名人辈出,裔遍全国,前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就是其子孙。祠堂是他们祭祀祖先的地方。算是望族,但是应该不算大族,从祠堂的规模可以看出来。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隔壁邻居说,平时此地对外不开放,一直是关着的,偶尔有管理员进去打扫卫生。祠前两棵古银杏有近500年历史,钱大昕在著作中有“祖植银杏已高大成荫”的话,说明银杏树是钱氏祖先所植,且历史源远流长,东面一棵每年秋天果实累累,西面一棵则只开花不结果,故有雌雄之说。两树盘根错节,干粗挺拔。仰望许久,钱先生的形象似乎也清晰起来,被毛泽东称为国宝的史学家陈垣说“平生最崇拜嘉定钱辛楣先生”,陈寅恪亦称之“清代史家第一人”,我想,钱家出了钱大昕这样的学术巨擘,就像来人观望祠前这两棵银杏树一样,景行行止,仰之弥高,为人若此,方为不朽啊!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1 10:56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09:23
钱氏宗祠      座落在外冈集镇的西首、外青松公路1号桥边,是钱大昕等人于清乾隆26年(1761年)所建,大 ...

外冈腊梅园    嘉定腊梅与崇明水仙、松江银柳并称上海三宝, 墨玉北路2700号有 1500亩腊梅园,号称“华东蜡梅第一园”。园门古朴,门前宽敞,问当地人都知道。腊梅园按旅游景点规划,建设蜡梅种质资源圃、繁育园、切花生产圃以及采摘园、生态养殖垂钓场。腊梅品种有88种之多,还建有一个腊梅研究所。大门敞开,无人值守,一行骑驴冲入腊梅园中,依次看了盆景园、观赏路径、培植园地。花期已过,盛宴甫罢,少量腊梅还在春寒料峭中争奇斗艳尽展妩媚,工人们正在修剪残枝,说待明年再发新枝。老邵捡起一支带有残花的腊梅说,你看,多像用蜡做出来的啊。果然能见花瓣呈半透明蜡状,色略灰黄,香气袭人。

IMG_7136.JPG (61.74 KB, 下载次数: 11)

IMG_7136.JPG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1 11:07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10:56
外冈腊梅园    嘉定腊梅与崇明水仙、松江银柳并称上海三宝, 墨玉北路2700号有 1500亩腊梅园,号称“华东 ...

从腊梅园出来,墨玉路南去,嘉安公路,嘉松公路,伊宁路,远眺嘉定国际赛车场,转回嘉定城里。先去看看西大街。真没想到,嘉定西门外竟有这样一条热闹的老街。石皮街窄窄的,从西门吊桥一直伸展到高义桥。东边的叫西大街,西边的叫大同街,中间以候黄桥为界,据说一是护国寺香火鼎盛,香客如云;二是苏北船民登岸栖息,川流不息;三是淞江府来的官员到高义桥均弃船上岸,文官坐轿,武将骑马,一路沿石皮官道进城,接受嘉定父母官的恭迎。这是护国寺旧址。西大街还有个特点——名人故居多,味精大王吴蕴初、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八省巡抚唐绍兰……阮仪三评价:比朱家角东西多,比周庄文化底蕴深厚。”以后还要来细细看一下,看这些东西是要花一点时间,慢慢品味的。
这里是护国寺旧址

IMG_7167.JPG (47.47 KB, 下载次数: 30)

IMG_7167.JPG

作者: 李光明    时间: 2013-3-1 11:11
非常精彩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1 11:36
李光明 发表于 2013-3-1 11:11
非常精彩

谢谢鼓励!继续。
西门吊桥下就是西护城河,过桥就算进城了,旁有西门水关和一段西城墙遗迹。嘉定现存两段古城墙,一在南,一在西。凝视这斑斑驳驳的城砖、蔓草覆盖的颓墙,想起368年前的嘉定三屠,嘉定人以鲜血和头颅向世人展示了他刚烈、强悍的一面。
1645年清军占领南京,南明弘光朝廷覆亡。清廷颁诏书往江南曰:“……削发一事,本朝已相沿成俗,尔等毋得不遵法度。……凡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然而“削发令”一下,所谓“民风柔弱”的江南民众燃烧起熊熊的反抗怒火,嘉定抗争最为惨烈,宁愿留发而不留头,为在嘉定强行推行“削发令”,满清政权决定实施武力征服之。城内外人民起兵赶走执行剃发令的清朝知县,并推举士绅黄淳耀、侯峒曾为首主持大计,共拒清兵。清军攻城,义军困守孤城10余天,终因连天大雨,城墙倾塌,被清军攻入城内。黄、侯等人自杀殉国,清兵屠杀城内百姓无数。不久,义士朱瑛乘清军退出嘉定,重兴义旅攻入城,清兵进攻破城,百姓又一次遭到惨酷的屠杀。二十天后,明军将领吴之藩率余部反攻嘉定城。清兵猝不及防,乃溃。清军复攻入城,迁怒于百姓,又进行了第三次大屠杀。史载:在满清的三次屠城中,嘉定城内民众无一投降者,死亡者达二万余人。勇哉,嘉定人!说话糯糯的、气质儒雅的嘉定人,在国难当头时,表现出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令我敬佩有加。
要问我为什么喜欢嘉定啊,那是因为他的刚劲、扎实、内敛、厚实!








作者: 偏锋炮局    时间: 2013-3-1 11:56
讣算子.咏梅   

疏枝立寒窗,笑迎百花丛。奈何笑容难为久,春天反惆残。残已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作者: 偏锋炮局    时间: 2013-3-1 11:59
老毛,梅花已经谢了,我明年与你们一起去吧!
作者: 正版录象带    时间: 2013-3-1 12:13
嘉定去过多次,但是不知道的实在太多。谢谢版主!
作者: 雪莲    时间: 2013-3-1 12:30

作者: 叶和贵    时间: 2013-3-1 19:01
正版录象带 发表于 2013-3-1 12:13
嘉定去过多次,但是不知道的实在太多。谢谢版主!

是呵!———阿康 又挖掘出不少———好东东!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1 20:43
偏锋炮局 发表于 2013-3-1 11:59
老毛,梅花已经谢了,我明年与你们一起去吧!

好作品,学习啦!欢迎同骑共乐。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1 20:51
叶和贵 发表于 2013-3-1 19:01
是呵!———阿康 又挖掘出不少———好东东!

谢谢正版录像带、俞队、老叶关注。继续。



巍巍法华振文风
在西城墙小憩后,一班人马顺人民街向东,便是城中街,过察院弄人流已熙熙攘攘了。这里是市区中心点,横沥河与练祁河的交汇点,已是城内最热闹的州桥景区了。州桥又叫登龙桥,嘉定元代升州后,故有此名。桥南的法华塔是古城标志性建筑。嘉定原来文气不足,科名寝衰,建树此塔,名之法华,意即得到与佛一样的智慧,激励文人进取向上,塔成果然科名鹊起,故又名文峰塔,喻其乃一邑文风之所赖。嘉定在建县之初,民风剽悍,被称“顽犷难治”之地,民“敢与官司为敌,不奉命,不受追呼,殴击承差,毁弃文印”(光绪《嘉定县志》),首任知县高衍孙确立“教化人民,培养人才”的治县方针,建县次年建孔庙,造县学,以庙建学,庙学合一,学中传道授业,入庙祀奉孔子,士子以读书为荣,搏击科场,产生了5000多名秀才,900多举人,192个进士,3名状元,堪称上海之最。《诗经》曰:美教化,移风俗。嘉定就是这样长期的政教风化和教育感化,孕育了几百年的郁郁文风。教化嘉定,名至实归!
车队蛇行在人流中,上了东大街,过秋霞圃不远,看了陆俨少书画展,又是个嘉定文化名人。披着金色的夕阳,出东大街上嘉罗公路踏上归途。一路在想,嘉定人开腔软糯糯的,嘉定人的秉性火辣辣的,嘉定的历史沉甸甸的,嘉定的文气郁森森,嘉定的习武之风浓浓的,嘉定的腊梅香淡悠悠的……嘉定的味道真不错。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3-2 08:45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20:51
谢谢正版录像带、俞队、老叶关注。继续。

感谢老毛详细的讲解和描述。
作者: 春天chuntian    时间: 2013-3-2 15:13
大家看了老毛发的帖子定能长进很多。
作者: 常青藤    时间: 2013-3-3 09:35
看了楼主的介绍,有汁有味的原创作品,大开眼界,大长知识。拜读了
作者: frank335588    时间: 2013-3-3 20:02
公元1645年,明朝弘光二年,(明朝实行两京制1644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继位史称弘光帝)。江阴人因“剃发令”公推阎应元和陈明遇为首领造反,24万清军围攻这个弹丸小城,81天不下,连丧“3位王爷和18员大将”,损兵7万5千余人。8月20日城破,杀红眼的清军下令“满城杀尽,然后封刀”,全城人民连囚犯与女妓在内“咸以先死为幸,无一顺从者”。屠城持续三天三夜,死者17万2千,仅余老幼53人。

作者: frank335588    时间: 2013-3-3 20:15
明“弘光二年(1645)五月初九,清军破南京,南明福王南逃。三十日,县令钱默出逃。
[1]​
六月二十四日,清朝授县令张维熙到任。是日,明嘉定总兵吴志葵率百人,白布裹头,昼伏东门外时家坟,晚间各持火把逼近县城,扬言捉拿张维熙,张逃之夭夭。二十七日,吴志葵再临县城,士民夹道迎接复明之师。 
闰六月初七,明降将李成栋部骑兵路过境内新泾桥,大肆奸淫妇女,致死7名。初八,李成栋亲率兵船百艘、马步兵2000余名停泊县城东关,大肆奸掠。初九,李率兵去吴淞,留偏裨将梁得胜等300名守护兵船。
十二日,清军下剃发令,群情激愤,远近乡兵,竞相围攻李成栋船队。船只及所掠财物悉数焚毁,斩杀清官兵84名。
十五日,李成栋去太仓求援,行至罗店又被乡兵追杀,伤亡惨重。于是,李成栋疯狂纵兵报复,滥杀无辜。 
十七日,明都察院观政、进士黄淳耀及弟渊耀,与前左通政侯峒曾及子元(玄)演、元(玄)洁倡议守城。
十八日黎明,李成栋率兵攻罗店,支洪、陆文焕率乡兵抵御。李暗遣精兵东渡练祁,西渡荻泾,乡兵背腹受敌,退入镇内。时值早市,清军入镇屠杀。居民死难1604名。 
十九日,黄淳耀,侯峒曾集众公议,决定划地而守,城上高悬“嘉定恢剿义师”大旗,自制各种武器,严阵以待。 
二十五日,吴志葵遣游击蔡乔率兵200余名支援嘉定,扎营城外。
次日五更,遭李成栋伏兵袭击,蔡乔战死。李成栋引兵归吴淞过新泾桥时,纵火焚屋,鸡犬不留。
七月初一,各路乡兵10万余会集砖桥与清兵决战。清兵分左右两翼冲杀,乡兵大败,被追杀不计其数。李成栋部入娄塘镇后屠杀1073名,并纵兵奸淫妇女,不可名状。 
初三,李成栋汇同太仓清兵攻城,日夜炮轰。
初四五更大雨滂沱,守城士民已露立三昼夜,饮食几绝,渐不能支。清兵趁机急攻,破东门涌入城内。侯峒曾仍坐镇城楼,二子急呼:“事急矣,何以为计?”侯峒曾答曰:“有死而已,所恨者枉送一城百姓耳。”急令二子离去,二子走数步又还。侯峒曾怒日;“我死国事分也,祖母在,若辈应代我奉事,恋我何为?”二子恸哭而去,至孩儿桥皆被杀。侯峒曾自沉宣家池(叶池)未死,遂被清兵杀害。 东门破,城中居民纷纷奔西门逃生,而清兵截段堵杀,居民投河死者无数。 时镇守西门的黄淳耀见大势已无可挽回,遂与弟渊耀骑马至早年读书的西林庵,对僧无等曰:“大师急避,某兄弟从此辞矣!”遂索笔疾书:“遗臣黄淳耀于弘光元年七月初四日自裁于西城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灭,此心而已!异日寇氛复靖,中华士庶再见天日,论其世者,当知予心。”书罢,见弟渊耀已缢梁间,遂缢其侧。 南门守将张锡眉,闻城破,偕妾投水死。身留绝命诗一首:“我生不辰,侨居兹里。路远宗亲,邈隔同气。与城存亡,死亦为义。后之君子,不我遐弃。”另有守城将领龚用圆、龚用广兄弟闻城破,拥抱恸哭曰;“我祖父清白自矢,已历三世。今日苟且图存,何面日见祖宗于地下?”语罢双双自溺而死。 辰时,李成栋入城下令鸣炮屠城。小街僻巷,无不穷搜。每遇一人,大呼献宝,献若不多,连砍三刀,物尽则杀。全城刀声砉然,嚎叫之声,动地惊天。悬梁者、投井者、断肢者、血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不计其数。骨肉狼籍,遍地皆是。投河自溺者不下数千人。三日后,自西门至葛隆镇,浮尸满河,行舟无处下篙。血污浮于水面,高出数分。妇女若容貌不佳者必杀,有美色者生虏,于街坊当众奸淫。若有不从,钉其手足。初六日,李成栋纠集民船300余艘,满载所掠金帛、女子、牛马猪羊驶往太仓。 嘉定被屠后,葛隆、外冈、马陆、杨行等镇乡兵复聚,再议抗清,誓不反顾,并时有偷袭斩杀清兵之义举。 
二十六日五更清兵大队至葛隆,入镇后肆行屠杀,流血满地,并再屠外冈镇。 
二十七日,浦峤、浦嶂率兵再屠嘉定,逢人便杀,不分老幼,所劫财物尽载太仓。 
自闰六月初,嘉定人民自发起义抗清,两个月内,大小战斗十余次,民众牺牲2万余,史称“嘉定三屠”。
汉奸可恨人人得而诛之。像李成栋之辈我朝历史上不仅其数。攘外必先安内此话真切。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3 20:40
常青藤 发表于 2013-3-3 09:35
看了楼主的介绍,有汁有味的原创作品,大开眼界,大长知识。拜读了

骑骑游游,时有感触,见识肤浅,不吝指教。谢版主鼓励。
作者: 致真    时间: 2013-3-3 20:47
frank335588 发表于 2013-3-3 20:15
明“弘光二年(1645)五月初九,清军破南京,南明福王南逃。三十日,县令钱默出逃。
[1]​
六月二十四日, ...

侬是少尉吗(⊙_⊙)?这么来这里助兴!好让我鸡冻喔:-O{:2_79:}
作者: 致真    时间: 2013-3-3 20:48
阿康 发表于 2013-3-3 20:40
骑骑游游,时有感触,见识肤浅,不吝指教。谢版主鼓励。

的确,让人大开眼界的!
作者: xhc    时间: 2013-3-3 21:05
一部生动 厚实 上好的乡土教材,拜读了。谨向楼主致敬!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3 21:07
frank335588 发表于 2013-3-3 20:15
明“弘光二年(1645)五月初九,清军破南京,南明福王南逃。三十日,县令钱默出逃。
[1]​
六月二十四日, ...

汉奸可恨人人得而诛之。像李成栋之辈我朝历史上不仅其数。攘外必先安内此话真切。
讲得好!李成栋曾是已故南明弘光朝廷兵部尚书史可法的部下,早在去年(1644)的四月,清军固山额真准塔统兵南下,逼近徐州城之时,时任守城总兵官的李成栋竟望风而逃,不久遂降于清。
当屠城令下达之时,清兵“家至户到,小街僻巷,无不穷搜,乱草丛棘,必用长枪乱搅。”“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若见年轻美色女子,遂“日昼街坊当众奸淫。”有不从者,“用长钉钉其两手于板,仍逼淫之。”血腥屠杀之后,清兵便四出掠夺财物。史载:如遇市民,遂大呼献财宝,“恶取腰缠奉之,意满方释。”所献不多者,则砍三刀而去。是时,“刀声割然,遍于远近。乞命之声,嘈杂如市。”更有甚者,屠城罪魁李成栋,竟用三百只大船运走了他掠夺的金帛女子。此劫难中,不乏为虎作伥者。清兵入北门,“乃奸民导敌入。”至于趁火打劫者,亦不在少数。有汉奸徐元吉者,“以削发为名,日出行动,割人腹,啖人心肝,动以百计。”二 屠中,浦嶂一马当先,“大显身手”。他甚至将好友娄某的全家斩尽杀绝。为此,嘉定城内民众“是日逢嶂,龆龀不留。”有一郭姓市民者,曾不胜愤慨地痛斥他:“人面兽心,狗鼠不食。”人神共怒,浦嶂惟掩面鼠窜耳!每当社会大变动之时,必然会有人因社会动荡而得益,此除时势之必然外,国民个体的品行德性之沦丧,导致个人占有欲的极度扩张而乘乱渔利。这样的丑剧历史上还见得少吗?

谢谢frank的精彩、详尽补充。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3-3-3 21:35
xhc 发表于 2013-3-3 21:05
一部生动 厚实 上好的乡土教材,拜读了。谨向楼主致敬!

谢谢xhc、致真关注。其实,当下大家唱着“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的时候,这些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也就有点复杂了,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是断断不能忘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
作者: frank335588    时间: 2013-3-4 18:40
致真 发表于 2013-3-3 20:47
侬是少尉吗(⊙_⊙)?这么来这里助兴!好让我鸡冻喔:-O

大哥是我。
作者: S.Y.    时间: 2013-3-4 19:48
每次看到老爷子们骑车都会为你们这种热情给感动~
作者: 193laowa    时间: 2013-3-5 15:48
原来对嘉定印象一直不怎么好,现在终于真真感受到了嘉定的味道,谢谢楼主了
作者: goodman    时间: 2013-3-7 19:45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10:56
外冈腊梅园    嘉定腊梅与崇明水仙、松江银柳并称上海三宝, 墨玉北路2700号有 1500亩腊梅园,号称“华东 ...

嘉定环境确实不错,我现在就住嘉定,骑车的地方有很多
作者: goodman    时间: 2013-3-7 19:53
阿康 发表于 2013-3-1 09:23
钱氏宗祠      座落在外冈集镇的西首、外青松公路1号桥边,是钱大昕等人于清乾隆26年(1761年)所建,大 ...

好大的一棵树啊,估计有上百年了吧,神树
作者: hjl    时间: 2013-3-14 16:20
本帖最后由 hjl 于 2013-3-14 16:23 编辑

这是嘉定西门的古城楼,可惜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
作者: hjl    时间: 2013-3-14 16:33
我是住在嘉定西门老街,喝着练祁河水长大的,因此对嘉定老街有着深深的情怀。
作者: 大顺    时间: 2013-3-17 15:30

嘉定汇龙公园有座侯、黄二先生纪念碑。

作者: 独行骑游者    时间: 2013-3-20 10:23

作者: 叶和贵    时间: 2013-3-30 17:21
193laowa 发表于 2013-3-5 15:48
原来对嘉定印象一直不怎么好,现在终于真真感受到了嘉定的味道,谢谢楼主了 ...



借宝地,也来点九年前———嘉定的味道










































作者: 尤梭乐    时间: 2013-11-25 17:50
顶一个 骑游快乐 乐在骑中
致骑友的敬礼

作者: 夕阳中人    时间: 2013-11-25 23:35
        又骑又游,还是深度游,是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的好活动。学习了。



         

作者: 锦河    时间: 2013-11-27 00:15
《“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叫化嘉定,贼娄塘,乌龟出在徐家行”。》以前不知道嘉定有那么多的说法,看来要重新再来一次全面的新认识。
作者: 童心未泯    时间: 2013-11-29 17:03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