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电子版清明上河图——48楼 [打印本页]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9-7 20:28
标题: 电子版清明上河图——48楼
本帖最后由 流沙一砾 于 2012-11-8 21:47 编辑

同学们,开学啦。
今天数码相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1千多元已经可以买到很好的相机,很多同学爱上了摄影,更多的同学正步入摄影之门。本学期,请到了一位画家老师,为我们上几堂生动的摄影及绘画艺术课,现在欢迎画家老师,全体起立,鼓掌......
我在镜头里思考些什么?
我是个搞西画的画家,平时收集素材也喜欢玩玩相机。我的器材并不高档,摄影技术也远比不上专业的摄影家们。但是我喜欢用我自己的眼睛去捕捉我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同时通过我自己的镜头去发现具有绘画美的画面。
这些作品,在专业的摄影家看来,也许是小儿科,不上档次。但是对我自己说来,却非常有用。它锻炼了我眼睛发现美的能力,使我对构图,用光,色调的统一与变化,画面的意境等的处理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把自己在拍摄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写下来,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梅花,拍的人多了去了,以我的水平,很难与摄影家们相比。当我把视线转到这个角度,忽然就想到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以这样的方式去表现春天不是也很好吗?
粉墙黛瓦,白墙正好做了梅花的背景,好的,中国画的构图。
桥的曲线与柳条的直线组成了优美的画面。
景物的疏密关系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拍摄时我还经常注意镜头中的色彩问题。
背景的色彩是暗的冷色,前面的花是亮的暖色,暖中有冷,冷中有暖。我觉得既有对比又很协调。
暖紫色与黄,既是对比色,调子又是统一的。油菜花在这里显得特别的响亮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穿插自然,错落有致,有偃仰,有乘承,我觉得这样的构图很自然和谐。
绿色与紫色虽然放在一起并不好看,但是因为光照深浅不同,我觉得还是很协调的。尤其是草的绿色经过光的照射变成了黄绿色,与紫色形成了色相对比,所以还是好看的。
这也是补色的对比,(紫色与黄色的对比)我很喜欢背景中丰富的紫色变化。有各种偏红色的紫,也有偏青色的紫,还有灰绿夹在其中,组成了丰富的色调。
这张因为色彩对比太强烈,我做了PS,使整个色调偏暖,这样后面的紫色就不至于太刺激。这也是为了画面的需要。
只要主次分明,那怕背景再丰富。当然,如果我的相机质量再好一些,能够把前面的花拍的更清楚一些,就更好了。
这张我PS过,把背景加暗。因为背景的颜色与前面的花色彩冷暖相同,冷暖差距不大,那就只好依靠加大明暗去解决主次关系了。
这张背景的绿与紫色组成了冷色调,与冷黄色放在一起还是协调的。
《摄影人的世界》的老建先生是资深的老摄影家,我从他的作品里懂得了拍花应该用侧光与逆光,这样比较容易出效果,立体感强,色彩也更丰富,层次感会更好些。
下面几张秋天的树叶,对于我们画画的人来说,最感兴趣的就是色调与色彩了。
如此和谐的色调,加上极其丰富的色彩变化,简直就是一张张漂亮的油画
这些小白花必须放在深色的湖水背景里才有效果,如果没有这些倒影,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这朵花换了个角度,从上面拍下去,颇有点装饰味。
我觉得,作为一个画家,学习摄影,不但要虚心的向专业的摄影家们学,而且应该加上自己对美的理解与修养,这样才能够拍出自己的心目中的美,器材上比不了摄影家,那就玩我们自己的吧。
下课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9-7 20:35

作者: 拖拉机1    时间: 2012-9-7 21:20
写得很好,拍的照片更好,学习了,谢谢楼主的经验。

作者: zyp1309    时间: 2012-9-10 22:33
好老师!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优肯    时间: 2012-9-11 09:45
最后那一朵花叫做红花石蒜,有特定的寓意,建议不要作题材写真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9-11 16:55
优肯 发表于 2012-9-11 09:45
最后那一朵花叫做红花石蒜,有特定的寓意,建议不要作题材写真

    此花又叫彼岸花,色泽鲜红似血,特别妖艳,往往盛开在墓地附近,叶落花开,花落叶发,永不相见,此花便带上了死亡和分离的不祥色彩,然而在中国并无此种说法,石蒜反因其鲜艳色彩而成为常见的喜庆用花。

  红花石蒜之所以得名“彼岸花”,是由于红花石蒜夏季休眠的特性,春末石蒜地上部分的叶片枯萎,地下的鳞茎进入休眠。秋季,花茎破土而出,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至7朵,红艳奇特,花瓣反卷如龙爪。叶在花茎枯萎后又即抽出。叶萎花开,花谢叶出,花叶是永不相见。红花石蒜的花茎从破土而出到开花的时间很短,仿佛突然从土中钻出的美丽精灵。

  “彼岸花,开彼岸,花莫见,叶莫见。”,彼岸花在佛经中被描述为花叶两不相见的植物,但是并没有特指哪种植物。红花石蒜正好符合彼岸花这个特点,同时也是由于红花石蒜花色妖艳、花型奇特,无叶开花,给人妖异的感觉,因此就被人附会为彼岸花了。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12 20:22
本帖最后由 流沙一砾 于 2012-10-12 20:30 编辑

摄影构图知识介绍
现在凡是出去旅游的朋友,谁没有一台数码相机?可以说照相谁都会,但是许多人并不懂得如何才能拍出一张好照片,多数人都对摄影知识觉得无所谓,属于乱拍拍的水平。
如果您看了下面介绍的一些摄影的知识,相信您会立刻提高自己的拍摄水平,今后对摄影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说不定您也可以去参加摄影比赛呢!
在此,也要感谢写这篇普及文章的先生。
什么是黄金分割?相信网上有很多说明,具体文字我不细表了。
   关于摄影,甚至作品,个人觉得,曝光准确是首要的,如何有准确的曝光,相信大家早已掌握和细化。而曝光准确之后,一张照片能让欣赏者觉得舒服,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构图入手,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和研究的黄金构图,或者直接说黄金分割黄金点
如上图,正常的横构图,我们可以用4条线将其简单平均分为9个区,这4条线,就是我们常说的黄金线,线与线的交结点,就是黄金点。同理我们可以把横构图的分割变成竖构图。
其实我们不必非常严谨地记住多少才是黄金分割,通常3746之间就是了。(37不是三十七,是三七,即将长度简单分成十分,左三右七)
竖线左黄金分割
竖线右黄金分割
上横黄金分割
下横黄金分割
黄金点
同样竖构图也可以黄金分割

单一的黄金分割(黄金构图)比较沙龙,意思就是不会出错,看起来舒服。如果要有新意,可以考虑多个黄金组合,比方说竖(或横)黄金线+对应黄金点,或者虚实黄金分割对应等等,方法有很多,朋友们可以多试试。所谓的画龙点睛,往往就是用这种方法出来的。
基本上横黄金分割,右下实点黄金点,左下虚黄金点。
组合黄金上下分割,左下黄金点。
.
.
摄影是快乐的,我们不必过份守住条框。这篇日志只是想给初学者一个迅速入门的方式,我觉得,如果你还没掌握基本的方法,走这条路会更快拍出比较好的作品。
期待能分享大家更多作品,分享更快乐。
==========
下面是朋友们的贴堂作业,贴堂不分先后。
==========
鱼笑九天
主体清晰,位置纯黄金,布局舒展,色调和协。
比较黄金布局的人像照片,色彩丰富,背影虚化且有交待,人物视角方向好。
风淡云轻
混合型,上横黄金线作背景,主体斜对角(此以后的话题),右下角点缀。照片朦胧得有味道。
虎说八道
很少人拍竖构图,这张难得,曝光准,焦点定在上角仙子脸上,味道优雅。
当然,如果打多一点光打在花上,这就更棒了。
虎说八道
焦点黄金位,很舒服,背景虚化到位,构图非常简洁。
花心思的话,花上洒点小水珠更妙。
黄金竖构图,主体清晰,陪体托得很好。曝光和锐度,甚至色彩浓度,也是非常得当的。
虚实结合,黄金点缀,不仅色彩好,花朵的方向更是吸引人。
玩具(镜像)主体位置明确,镜像陪体虚化呼应,是很好的片子。有时我们拍片子不能只有主体,利用一些元素(象镜像或者其他)做出一些对应或者平衡,能让整张照片更有观赏性。虎子哥这张照片是个很好的例子,希望大家能多参考一下。

Phoebe
鸭子游的方向在黄金位置附近,很好,这是我们以后要讲的内容:照片主体方向。
该片除了黄金点,更欣赏的是斜阳下的泛光,以及雪的层次。


CC
很秀气的一幅作品,烟雨朦胧中让人感触良多。
黄金下横线,黄金点缀小舟,淡淡地,意犹未尽。
典型的黄金构图,虽然简单,呵呵。



作者: 牛莽    时间: 2012-10-12 20:32
很受益,继续认真听课
作者: 牛莽    时间: 2012-10-12 20:41
流沙一砾 发表于 2012-10-12 20:22
摄影构图知识介绍现在凡是出去旅游的朋友,谁没有一台数码相机?可以说照相谁都会,但是许多人并不懂得如何 ...

请老师指点,这张照片的构图是否合理: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12 20:43
峨眉山月
小舟黄金位置不错。如果画面更大更宽,那独钓的味道便会更浓。
画质不太理想,估计是机器有待升级。
雪儿
曝光准是前题,城楼能在黄金位,而且还用了对角线,这张照片很不错。
裁减后的照片构图布局比较理想,花瓣上的水珠比较有灵气。整体照片压暗一点会更出色。
ooli
小路黄金位,引向黄金点,很不错的黄金构图。
水平下线黄金分割,小拱桥黄金点,不错。
董老
水乡片子很黄金位,而且结合斜角元素,陪体也不错,嫩叶点缀非常有春意。修改意见是:摄影人往后再移一点位置,镜头能平衡左移一些,躲开右枝头,并让小船再小一点,以及曝光减一档左右,会更有古城味道。
奔跑胡蜗牛
浮漂的线条自然地斜跨对角,右上角黄金位小草不经意地画龙点睛,整张照片欣赏起来很有味道。
碧荷叶
亭子不错,是黄金分割的一个活用方法,让人觉得有空间延伸感,有进步。
有板有眼的黄金构图。
如果要追求更美,则要避免顶光拍摄,最好在17点前后哦。
竖构图中比较好的3/7分割,画面布局舒服
进步看得见,这是对叶叶常常说的话,也是真话。
片子黄金分割明显,虚化效果交待不错,曝光准。
卡片机也能拍这么好的片子,拿单反的朋友们有想法了吧?
Lunida
花蕾布局理想,色调饱和,主体清晰,陪体呼应,很不错。
JSAUH
位置和曝光的确不错。意见是剪裁掉上面1/4天空。期待更好的作品。
如果剪掉下面1/6,感觉又完全不一样。所以构图啊,真是好玩。
这张照片就不点评了,眼神实在利害!请其他朋友说感受吧。
agnes
抓得不错,清晰,姿态也很好,鸽子的眼睛就在黄金位,而且整体舒展,有点惋惜的是天空背景不太理想,如果白云在左侧而蓝天在右侧,这样托起来会更突出。
位置非常吸引眼球,是不错的黄金构图,右边留出的位置让人有无限的想像空间,所以是不错的作品。
大漠孤烟
水中鸭子(应该是吧?)位置不错,前景也托得到位,如果该片曝光压低一点,鸭子细节会更好,而且湖面泛光会减少。
照片一如既往的清晰,构图黄金点,小玩意儿但花心思。
Amanda
焦点黄金,布局舒展。
如果光圈再大一点点,背影虚多一些,包括把后面的禁止车子的片子虚掉或者挡去,就更完美了。
信步昆仑基本V型构图,峰顶位于右上黄金点,构图布局有张力。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12 20:48
====
得意猫
无可非意的美图,变化中的黄金分割,蓝调子很迷人。
迷人的粉红色调,迷人的姿态。上下黄金位对应,画龙点睛。
值得提的是,画质。虽说朦胧有朦胧的美,不过必要的清晰和锐还是要的。
阳光晨影
灌木横黄金线层次分明,小牛黄金点吸引眼球,从构图讲,是比较不错的。贴堂鼓励。
虽然不是单反,速度慢点稳点,成像质量也会好些。
宁颉
细心看,有两个黄金:车子左下黄金点,地面下黄金线。
照片整体很和谐,后期对比浓了一点。

下课



作者: 牛莽    时间: 2012-10-12 20:50
现学现用了,不知是否理解准确,一张是原图,构图不甚合理,另一张是从构图要素来裁剪的

        

作者: 平均15公里    时间: 2012-10-12 20: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12 21:07
牛莽 发表于 2012-10-12 20:50
现学现用了,不知是否理解准确,一张是原图,构图不甚合理,另一张是从构图要素来裁剪的

        

还有一些有关构图的文章要发,发完后先一起学习,再结合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讨论,共同提高,不知意下如何?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12 21:46
平均15公里 发表于 2012-10-12 20:55
楼主可能是个好画家,但绝不是个好的摄影者。
你拍的没有一张像样的,但用来做讲稿的却都是好作品。你有欣 ...

    楼主是个画家,对摄影是外行。空时也喜欢拍摄,相机是卡片机,属于摄影爱好者一类,外出时随意拍摄,就和你我一样普通。画家兴趣广泛,思维活跃,眼光独特,从画家的角度谈摄影,我觉得很有新意,获益颇丰。
    摄影理论文章多的是了,但大多人看后会觉得枯燥,画家的讲解不用深奥的理论,用浅显通俗的例子循序渐进,很适合大多数人的胃口,尽管画家对部分照片的点评不那么精到准确,甚至会犯普通人常见的错误,听讲解就像聊天,但有些方面的见解是纯摄影者所不具备的,我认为这种形式更易被大多数爱好者所接受,所以特此推荐给大家。
    画家的这些讲解被多家专栏网站(也有专业摄影网站评为五星级,经常受到邀请,如果大家喜欢,我就多介绍些画家的艺术评论文章。至于研究照相器材的特性与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大家不一定很感兴趣,就不介绍了。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12 22:38
本帖最后由 流沙一砾 于 2012-10-12 22:43 编辑


    这幅照片一般摄影者是不会拍摄的,画面都被前景遮住了,想表现柳枝还是拱桥呀?
    画家就是画家,眼光于众不同,实际效果很好。画面透着诗意,有种朦胧美,江南小桥流水的意很好地表达出来了。可以看出照片清晰度欠佳(放大看焦点聚在了柳枝 ,想要小桥清晰可以采用小光圈,但会失去朦胧味),画家的相机真不怎么样。
    看了这个例子,学了一招,今后自己拍摄时就多了一种思考角度,获益非浅。这时我去关心画家拍的不清够晰,有意义吗?这叫取其之长,学为己用。

作者: 平均15公里    时间: 2012-10-13 10: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牛莽    时间: 2012-10-13 11:54
牛莽 发表于 2012-10-12 20:50
现学现用了,不知是否理解准确,一张是原图,构图不甚合理,另一张是从构图要素来裁剪的

        

谢谢点评
作者: terryshi    时间: 2012-10-13 18:53
lz的作品真不错,请问这是直接出的片么?有调整色彩吗?
作者: 牛莽    时间: 2012-10-13 21:55
著名摄影大师亚当斯的作品49%出于拍摄,51%是出于暗房制作,这是摄影的全部
作者: 大马    时间: 2012-10-14 15:24
本帖最后由 大马 于 2012-10-14 15:42 编辑
流沙一砾 发表于 2012-10-12 21:46
楼主是个画家,对摄影是外行。空时也喜欢拍摄,相机是卡片机,属于摄影爱好者一类,外出时随意拍摄, ...


用绘画原理来充实摄影是个非常好的主意。
会绘画的搞摄影小菜一碟;会摄影的想学绘画就不那么容易了。

至于黄金分割线本人的体会就是:不用很精准大致在这个范围就行。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拍摄主体的方向性。就是物体的方向和人物面部或眼神的方向要多留点空间即:大致有三分之二的空间。这个很重要。如果是正方向的一般不宜设置在分割线上。
还有受相机镜头的质量所限制,低档的镜头往往边缘甚至分割线上的成像不如中心那么成像质量高。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中心构图然后后期裁剪来安置分割线。
本人之愚见,看过笑过了之。

作者: xiaoyx10    时间: 2012-10-14 19:26
真是又感受但还没有在实践中运用,下次一定要把构图的要素黄金点用在拍照过程中。对搂住细心讲解非常感激,搂住辛苦了,希望能坚持讲下去,我等一定认真学。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15 19:40
摄影构图知识介绍(2)  
除了黄金分割,还有什么常用的构图呢?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对角线,线条排列,V字划分等等。
上下对称
这是典型的上下对称构图。一般情况都以中间为基础,如水面或者大理石/不锈钢之类能产生倒映效果的作为对称面。不过单纯的上下对称(或者左右对称)都会有些死板,所以对称构图经常加些变化的元素,让画面更为丰富。特别是在黄金位上点缀,会更加出色。


这张照片就是加了两个不稳定元素来丰富画面,一个是用柳枝来破坏纯上下对称的局面,让布局更生动,一个是等了一个人出来,当然这也是机遇了。
这张同样是用了上下对称的构图方式,同样是用了垂柳来打破保守的局面。所以任何一种构图方式,都可以变化出新的味道出来。
左右对称
左右对称,一般用于拍高塔,瓦片,对门,马路等等。我最近比较懒,只能翻些旧片做例子了,呵呵。
这是比较典型的左右对称方式,当中有些变化,天空的月亮和小道的三轮车,如果少了这些,照片就太单调了。
其实还有一些例子的,只是旅游日志还没放出来,就先不贴了,以后再补吧。
对角线
一般人会认为这是黄金分割的构图,其实,黄金点上的日落,只是陪体,近镜的油菜花拉成对角线才是主角。
这张也是变化中的对角线。现实中很多照片都用了变化的构图方式,所以构图是死的,人是活的,现场把握很关键哦,别一本通书看到老,活用,才能闪光。
这也是活用对角线的一个例子,越是不经意,越好。
这张对角无懈可击了吧?
线条排列
这次江苏行,其实在拍摄的时候就立心抓点素材,以后开这堂构图课,如下面的照片也是。
这张照片没在日志中贴出来,原因只有一个,线条排列不太明显,而且没有亮点,死板了点。
有时,只拍线条,照片也很好看。
拍梯田,大部份就是因为梯田的线条非常好看。当然,如果加些点缀就更棒了,这也是为什么摄影团会安排红衣姑娘穿梭在田基上,又或者放牛娃拉牛之类的,就是为了加些亮点,让片子更生动。试想这片子右下角黄金位,有个斗笠老人在耕作,那该多妙啊,哈哈哈。
这张也是用线条作背景的,朋友们没留意线条,是因为两灯对角拉线明显,而前灯黄金位太抢眼了。
路灯,栏杆,都是很好的线条排列构图方式,当然,死板地排列是无味的,还要加些元素,如黄金构图基础等。
V字划分
很多风光片子都有V字构图,特别是拍众山之类的话题,或者,把V字活用和变化一下。
这是比较灵活的V字,原意是拍对岸上下对称构图的,但对岸拍清了不好看,所以变作了背景。前景本无V字,选位时找了个凹位来拍,就成了变化中的V字了。很多风光片都要因地制宜,总不能把大山都砍成V字是吧?
拉近变化的V字,让构图更夸张。
推远变化的V字,让画面平实有可观性。
V字构图的变化太多,风光片中常能找出来,有没有慧眼,看你罗。这张,够V字了吧?

                                小结
    记得学美术时,老师教过,画画就是点线面的结合。摄影也应该和作画大同小异。很多人说画画是创作,摄影的写实,这话是有道理的,但如何在写实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角度去表现,我想,这就是摄影中的创作了。
  无中生有地开了这么多堂课,越来越觉得自己黔驴技穷,实在写不出什么东西了,但摄影的创作欲望,却无法停止。很高兴大家能参与这个互动的交流学习,要感谢是朋友们不断地用行动鼓励我坚持写下来。
  没错,我们到现在,讲的都是摄影基础中的基础,排除摄影的天才成份,为什么有些人拿起机子就忘了构图或主题,为什么有些人按下快门时就想好了表达方式?原因只有一:功多艺熟。如何才能迅速提高?窍门也只有一:将勤补缺。那怎样才能拍出与众不同或者技高一筹的作品呢?答案很简单:巧借活用。
  祝影友们在写实中找到创作,在创作中得到快乐。GO!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15 19:47
==========
以下为朋友们的贴堂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
CC
典型的左右对称和线条排列,建议镜头方向压下,减掉天空让桥更大更多。
很好的上下对称及弧形跨度,若天空有云彩便更绝了。
V字及上下对称,风光片的经典之作,可惜是黄金位置的树很垃圾。
=======
清心
工整的上下对称,黄金分割和弧线跨度,很好。
上下对称及线条排列,有着效果图的感觉。
变形的V字成框,出色的云彩成为主题。当然,如果没有云彩那什么都不是了。
======
叶叶
很好的对角线+排列。
再接再厉,上下对称,黄金分割,线条,亮点,真不错。
======
雪儿
打破黄金分割,却又着黄金,很不错。
镜头向左移,前景木栅能多受些阳光,会更漂亮。
====
大漠孤烟
很美的线条排列,隐性的对角线。
======
Jsauh
不区条框的构图,暗藏对角线,排列,上下呼应波文。挺有意思的作品。
======
噹噹
比较突出的对角弧线和排列。
如果要更突出主体,角度是要变化,用视角减去不必要的部份,让排列成为真正主体。
======
靓靓
逆光黑白片子,暗藏对角与黄金点,味道不错。

下课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15 20:33
大马 发表于 2012-10-14 15:24
用绘画原理来充实摄影是个非常好的主意。
会绘画的搞摄影小菜一碟;会摄影的想学绘画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谓黄金分割只是个大致位置,粗一点就是大约三分之二位置,精确分是0.618,哈哈,谁会算的这么精确,注意把关注点落在黄金分割点附近就行了。具体要受到拍摄时条件限制的。练习拍摄静物是提高摄影技术的好办法,随便拿个物品,围着物品上下左右移动拍摄,在电脑里分析照片,会有受益的,以前用胶卷这样是玩不起的。
        物体的方向和人物面部或眼神前方,要留有空间,这是运动物体趋势性问题,一般容易忽视。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如果侧面拍人,人从左面向右面走,人物在左边三分之一位置较合适,这样脸部前面留有有较大的运动空间,不信,你把人物放在右边三分之一位置试试,人的前面就感到局促,而后背一大块地方显然太空了。
        镜头边缘成像质量不如中心那么高问题,是照相机普遍存在的问题,好的镜头也存在此问题,成像质量差异对一般人来说完全可以忽视,不必太在意。平时拍摄时有意避开最大光圈,提高成像质量,就是基于此考虑的,这时采用光圈优先模式才行。具体做法:假设镜头最大光圈为F4,那么缩小一到二档光圈,采用F5.6-F8光圈拍摄,一般来说这时镜头成像质量最好。当然这还有个景深或虚化问题也要考虑的。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15 21:13
牛莽 发表于 2012-10-13 21:55
著名摄影大师亚当斯的作品49%出于拍摄,51%是出于暗房制作,这是摄影的全部 ...

      亚当斯拍摄的大场面风景照有一手,特别是拍摄阳光下的景色很有特点,拍摄时用红色滤色镜压暗天空,加后期处理,大白天太阳下拍出月夜的特殊效果。以前我也买了一块红色滤镜,后来也没怎么用,现在拍彩色已经用不上了。今天用软件很容易制作出类似亚当斯风格的效果,一般也赞成不这么做,认为照片还是以真实记录为原点,做些简单的后期处理即可。
      我网上的照片95%未经过剪裁。一般外面转了一圈,回家马上写游记,写游记是个耗时耗力很享受的工作,快速处理好照片,争取当天或第二天上传网上,剪裁太费时间。拍摄时已经注意取景,回来后基本都不用裁剪了,也就是说裁剪工作在取景时已经基本完成,不寄希望事后裁剪。如果闲了,慢慢裁剪会有许多意想不到效果的,现在精力还是放在拍摄上。

作者: 牛莽    时间: 2012-10-15 22:13
很喜欢这张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18 21:54
本帖最后由 流沙一砾 于 2012-10-18 22:05 编辑

构图进阶指南(目录)
# 简介
# 简洁
# 三分法
# 线条
# 平衡
# 框架
# 避免合并
# 讨论

版权说明:本教程的原始作者未知。可能是柯达(公司),但他们很久之前已经用另一篇文章替代它了。所以它可以认为不受版权限制。但教程里面引用的图片并非不受版权限制。

先测试一下上传不同大小图片文件的效果。
指南内容要制作好统一大小的图片后再上传。

     请谅解。
                                     特此说明


决定采用中间图片的尺寸,制作统一大小的图片。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20 11:03
本帖最后由 流沙一砾 于 2012-10-20 11:20 编辑

构图进阶指南(目录)
# 简介
# 简洁
# 三分法
# 线条
# 平衡
# 框架
# 避免合并
# 讨论

    版权说明:本教程的原始作者未知。可能是柯达(公司),但他们很久之前已经用另一篇文章替代它了。所以它可以认为不受版权限制。但教程里面引用的图片并非不受版权限制。

构图进阶指南:简介

你是不是曾经困惑于...
为什么有些图片比另外一些更有吸引力?
为什么有些挂在画廊中的画经年累月地令数以千计的人陶醉?


你是不是曾经困惑于为什么有些摄影家总是赢得鉴赏家和评论家的赞赏?

为什么一些图片比另一些优秀,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们结实的构图。这就是本教程所要告诉你的。我们将要考虑怎样构图才能改善你的图片。


好的结构是一个有着自己故事的主体。希腊人和罗马人在摄影术发明之前已经实践了2000年!这在他们的建筑中体现得很明显。

而且在今天,构成在当代建筑中继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构图的一个简单定义是:图片中的要素令人愉悦的取舍和安排。


一些安排是放置物体或者轮廓在特定的位置。另一些则是通过选择视角。你可以稍微转换你的相机而使构图有相当的改观。

一些快照可能有好的构图,但是大部分好的图片是创作出来的。怎样“创作”一张图片?先让我们学习一下好的构图法则。

怎样“创作”一张图片?先让我们学习一下好的构图法则。一旦学习了这些法则,你将认识到好的构图作品经常需要周密计划,有些情况下还需要耐心等待。当你在寻找图片时,你会发现这些构图法则将成为你思考的一部分,并且不久它们将成为你的习惯。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讨论:
简洁
三分法
线条
平衡
框架
避免合并
把这些看做朴素的指导方针而不是死规定。


构图是你构思的直觉表达。这些法则将使你对结构的直觉更敏锐,帮助你拍到更好的图片。
构图进阶指南:简洁

第一点,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简洁。寻找一些方法,使你的图片的兴趣中心点给人以最大程度的视觉吸引力。一个方法就是: 选用简单的背景,不要分散对主体的注意力。

我们看一下怎样通过寻找视觉上的简洁化来提高图片的质量。首先,让我们决定一下把谁作为图片的兴趣中心点,是公用电话,是桥,抑或仙人掌?

我们选择仙人掌作为主体,把朴素的天空作为背景,再靠近些拍摄,我们就使画面更简洁,并提高了它的表现力。


在这两张图片中我们的确距离主体够近,但是左图中杂乱的背景把海鸥掩饰了起来。只需稍微改变你的视角, 很快,海鸥在蓝天的映衬下视觉上显得很突出。


对图片进行构图从而使你照相的意图清楚地体现。安排图片上的其它部分作为你选择的兴趣中心点的补充。我们中的大多数更喜欢右图,因为(左图中)停车场和教堂古遗迹的气氛相抵触。

记住,我们正在谈论构图的简洁,你可能不得不做出另一个决定。你的图中应该包含主体多少?而且就象上面这样横向构图吗?

也许你更喜欢竖向构图,就象我们用框线框出的部分。选择权在你。


因此,通过选择简单的背景,避免不相干的物体相互干扰,靠近(主体)等方法,可以使你的图片更简洁,使你的趣味中心点得以加强。如果想让趣味中心点更具有动感,可让它稍微偏离图框的中心位置,就象上图我们对这个小艺术家的处理。


通常,主体直接处于中心位置的图片,趋向于更加静止,比起主体偏离中心位置的图片,少了些趣味性。
构图进阶指南:三分法
可以使用三分法指导我们主体怎样偏离中心位置。下面详细介绍。
拍照之前,假想把你的画面横向和纵向分为三部分。这些假想的分隔线的交叉点为放置趣味中心点提供了好的构图的四个选择。选择依赖于主体和你想把主体放置于那个位置。
我们选择把主体放置在右上交叉点,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海鸥的整个阴影和指向海鸥的大部分足迹。

灯塔放置在右上点看起来不错,因为景色的其余部分和这种形式配合的恰到好处。


这里有一个主体布置在何处的好例子。你可以让这个模特出现在沿人行道的任何位置。三分法则在图片区域中指定一个位置,模特可以沿着特定路径走到那儿。

你可能经常要考虑主体移动的路径,并且,通常还要在他们移动方向的前方留下一定空间。

如果不这样做,就是这种效果!图中的慢跑者看起来马上要向右跑出画面。
我们使用三分法,把主体放置在左下角,给慢跑者在画面中留下大量空间。

这是另一张动态照片。运动主体的前面比后面留有更多空间是很重要的。


你也可以运用三分法在你的图片中处理地平线的位置。这里船和地平线处于中心位置给人以静止的感觉。

我们把地平线移到上面三分之一处,帆船移到左边。记住,这只是些法则。所以如果你不喜欢主体的位置,试试另外一个位置。


就象这样。我们把地平线移到下面三分之一处。通常,把地平线置于你的风景图片的上面或者下面,但是很少放中间。

就象我们通常把地平线偏离中心放置,把垂直线放置得偏离中心效果一样好。例如,在左图,主体在中间放置,但在右图,拍摄者通过简单地改变视角使图片的效果更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20 11:18
本帖最后由 流沙一砾 于 2012-10-20 11:19 编辑

构图进阶指南:线条

线条在构图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个雕塑有许多优美的线条,但是它们在杂乱的背景下显得很不清楚。我们可以靠近雕塑的基座来改变照相机的视角,从而使图片简洁化。


在我们可以向上看,线条背衬着干净的蓝天。右图因为强有力的斜线显得更富于动感。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斜照的日光,画面会是怎么样。由此你可能会同意:斜线就是动感!


你可以使用斜线作为引导线,为进入画面提供一种方法。这是一种把视线指向主体简单又容易的途径。

你也可以使用重复的线条吸引观众去注意趣味中心点。


在构图中,一种极普通而优美的线叫做S曲线。

这是另一种S曲线,它形成了一条对角指引线。这张图片也因为趣味中心点被很好的放置而有所改进,结果是,图片很耐看。
构图进阶指南:平衡

这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 火烈鸟现在很悠闲,它的脖子在一个较好的背景的映衬下形成了一个优美的S曲线。因此,S曲线在构图时是一个很能吸引人的形状。

其它简单的几何形状也能帮助你构图。你能看到连接这三个修女形成的一个假象的三角形吗?三角形给你的图片增添了一种强烈的视觉上的和谐。


注意一下这对情侣和他们的倒影组成了多少个三角形。通过观察图片来发现线条、几何形状和平衡的力量,能够培养你一双艺术之眼。

达到好的平衡是获得好的构图的另一法则之一。注意一下树叶,窗户和这对情侣,他们的位置看起来都恰到好处。要创作这样一张具有好的平衡的图片,相机的视角和主体的位置都要精心选择。


好的平衡就是形状,颜色或者相互补充的光与影的面积的排列,这样图片看起来就达到好的平衡,而不是...

象这一样不平衡。由于缺少视觉上的支撑物,卡伦看起来要向右倒出画面。

现在我们移动了相机的视角,把支撑主体的必不可少的轮子加进来,卡伦依旧不在中心位置,但是画面平衡了。

想像一下这两对情侣正站在一副天平的两端。他们达到了均匀的平衡,这是一个对称平衡的经典例子。

这有一个非对称平衡的例子。巨大的头和右边的小孩形成平衡。通常,这种形式的平衡比对称平衡更能使人发生兴趣。
  
例如,这是一张平衡的图片,但是(两个)主体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可以把它分为两个竖向的图片


通常有几种方法来安排或者平衡你的主体。如果想表达一种正式的感觉,你可以选择左图的风格。否则,你可以选择更加放松自然的姿势。它们都能很好地平衡。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20 11:33
本帖最后由 流沙一砾 于 2012-10-20 11:34 编辑

构图进阶指南:框架

改善构图的第五个法则是框架。

不,这不是我们所讲的框架的含义,尽管法则是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框架是指用前景中的物体把兴趣中心点起来。这使一张图片看起来比另一些快照更具所需要的深度感。

一张图片使用框架与否取决于每一个新的主体。当然,使用什么作为场景的框架,也是多种多样。


左边这张处于图片中心位置的华盛顿纪念碑没有使用框架。右边这张因为摄影师选择了一个适当的前景来作为华盛顿纪念碑的补充,而使图片具有强烈的纵深感,并且讲述了一个更加完整的故事。

马和骑马者给这个场景增添了相当可观的前景兴趣点。上面悬挂的树的分枝形成了框架并给主体增添了深度。当你使用人作为比例尺和前景,要保证他们朝画面里面看。


这两张图片对Iwo Jima纪念碑的阐述,都有效地使用了框架,增添了观察维度和兴趣点。不管在图片中选择什么主体,你都应该避免合并。
构图进阶指南:避免合并

戴夫的头和这棵树明显合并到一起,按下快门前你可能会想没人能避免看到它。 记住:我们是以三维的角度观察事物,因此你很容易将视线聚集在主要的物体上,根本没有看到背景。避免合并是改善构图的第六个法则。

可以肯定的是:照相机总是能看到合并,因此在你的主体摆好姿势之前你要寻找朴素的背景。在这个例子中,因为这两个背景只有几英尺远,就可以简单地进行修正。


这是一个有趣的图片,但是当我们把人部分分割出来或者修整他们的头和脚,我们才发现犯了边缘合并的错误。这经常是由于相机取景器背后摄影者的眼睛对此做出的可怜的安排。
要避免边缘合并,取景器后的那双眼睛要平直向前看,调整画面的格局,在每个人周围都留下一点空间。

紧密合并可能不会引起极度反感,但是他们能把你的注意力从兴趣中心点引开。紧密合并是指物体或者线条距离主体太近。在这个例子里球和伞尖就是紧密合并。


让我们来纠正这些合并。使用低角度拍摄,我们只使用一个简单的道具。保证飞盘和卡伦的脸离得足够远避免另一个紧密合并。好了,这就是改善我们构图的第六个法则。
构图进阶指南:讨论

现在,让我们看一些获奖的图片,理解一下为什么评委会给它们打高分。这张图片标题是午后聊天”,摄影者以一种简单,极平衡的构图来安排主体。他也很好地运用了斜线。当然我们要记住,这仅仅是法则,因此你可以遵循它,甚至打破它来创作好的图片。

就象这样。摄影者忽略了一些法则,把主体置于中间位置,竟然使这个获奖人的效果得以加强。主体的力量和简单的黑色背景使之成为一件杰作。

这是另一幅获奖作品。为什么?因为它产生了很好的视觉感,是张极其有趣的图片。这和我们列出的法则一样重要。你一次也许只需用到某几条法则。例如,这张青蛙的图片是一个特写的极佳例子。它很好的运用了简洁的法则,尽管他的水平线在中央放置,它仍具有视觉冲击力。


碰撞-又是一张。这里面有令人难以捕捉的人类情趣。因此,做一个机会主义者,捕捉这些飞逝而过的瞬间,即使你忘了一些法则。拍完你可以做些修正。例如,你可以裁剪或者放大你的图片的某一部分,就象我们用线裁取的那样。

这张图裁切不正成了方格式。这真是我们喜欢的方式吗?如果你愿意改变它的比例,伸出手在你面前,试着把它裁成竖格式。你可能见过艺术家这样做。现在试着再做一个横向的裁剪。看图,改善它们,培养你照相的眼睛,这是一个好方法。


这是个简单的裁剪法则。把主体中你认为最重要和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包含进来。例如,你喜欢帕特的肖像为方格式,或者裁成横幅。

然而,许多人喜欢裁成竖幅的个人肖像。主体看起来更合适。当然,选择权在你。你认为怎样?

这里有幅图片。简洁,并且有一个很强的兴趣中心点。摄影者构图时在主体周围留下大量的额外空间,以便出版时有多种裁剪可能。怎样横向或竖向裁剪这幅图片?在那儿放置兴趣中心点?

这些旗真的需要吗?要寻找答案,拿根铅笔在面前屏蔽掉这些旗。你能解释为什么这些旗帮助或者损害了好的构图吗?

这两幅图你喜欢那一个?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你能说出下面这三幅图构图的优点或者缺点吗?使用我们说过的这些法则,对这些图做出你自己的评判。


你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在摄影构图上发挥你的才能。


作者: 叶和贵    时间: 2012-10-20 11:57
流沙一砾 发表于 2012-10-20 11:33
构图进阶指南:框架
改善构图的第五个法则是框架。

普及知识,功德无量!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20 13:02
叶和贵 发表于 2012-10-20 11:57
普及知识,功德无量!

    客气了。谢谢。
    我想多采用图片的形式,来解说摄影构图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比搬出一大套理论来论述,后者更易让老年朋友接受。其实拍摄时, 理论、器材、天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情与激情,加上用自己的眼睛认真去寻觅、挖掘,久而久之,技艺自然会提高,摄影之门不神秘。
    过分强调天分只会自己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埋没了自己的天分。构图进阶指南一文中后面两张获奖作品,就不符合构图原理,但成功了,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将勤补缺是正确的做法,学些基本知识,巧借活用可以帮助自己更快地提高。


作者: 平平淡淡    时间: 2012-10-21 11:08
   谢谢指教,值得一看。摄影也好,绘画也好,是给人欣赏的。因此都讲究画面的主题,比例,水平线等。无非摄影是瞬间的,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懂绘画通常来说,对摄好影是大有帮助的。
                       

IMG_0867_副本.jpg (121.23 KB, 下载次数: 7)

IMG_0867_副本.jpg

作者: 阿康    时间: 2012-10-21 18:01
流沙一砾 发表于 2012-10-20 11:33
构图进阶指南:框架
改善构图的第五个法则是框架。

大受教益,以后学着练练,肯定会提高自己的拍照水平!
作者: 淡定    时间: 2012-10-22 16:19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22 19:57
流沙一砾 发表于 2012-10-20 13:02
客气了。谢谢。
    我想多采用图片的形式,来解说摄影构图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比搬出一大套理论来论 ...

刚发现回帖打错了一个蛮重要的字,罚重新打一次,原文错的地方用红字改正了。

    客气了。谢谢。
    我想多采用图片的形式,来解说摄影构图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比搬出一大套理论来论述,前者
更易让老年朋友接受。其实拍摄时, 理论、器材、天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情与激情,加上用自己的眼睛认真去寻觅、挖掘,久而久之,技艺自然会提高,摄影之门不神秘。
    过分强调天分只会自己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埋没了自己的天分。构图进阶指南一文中后面两张获奖作品,就不符合构图原理,但成功了,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将勤补缺是正确的做法,学些基本知识,巧借活用可以帮助自己更快地提高。

    背景虚化问题。镜头的虚化(或称模糊)功能是客观存在的,长焦距、大光圈、近距离拍摄虚化程度就高,要根据拍摄的具体内容灵活采用。一般风景照不需或忌讳虚化,人物或近景照可以虚化虚化是项技能,掌握虚化技巧 ,可以更好地为表现主题服务。盲目追求虚化,不如回家乱涂鸦。
    关于摄影再补充一句:器材主要影响画质,基本不影响画面的表现形式。长变焦相机可以拍摄出很好的画面,当然画质相对次些 。不排斥器材,不迷信器材,赞成有条件的选用好一些的器材,这和有条件选用好一些的单车,道理都是一样的。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22 20:32
本帖最后由 流沙一砾 于 2012-10-23 09:21 编辑

看帖时想到一点:      
这年头还有人自命不凡,肆意贬低别人,都好几十了,有意思吗?
还故作扭捏,变换马甲自拉自唱,一会儿装嫩,一会儿充老, 累不累?
元芳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作者: 大马    时间: 2012-10-22 21:56
本帖最后由 大马 于 2012-10-22 22:28 编辑

建议楼主把此贴作为专门的摄影贴进行下去。如果能置顶最好,这样可以方便大家学习和讨论以提高我们的摄影技术。
网络上摘录些资料和图片来讲解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对提高摄影水平有速成的效果。至少可以提高欣赏摄影作品的能力。
另外再建议在骑众里也立一个类似的贴,那里也有很多喜欢摄影的人。


作者: 牛莽    时间: 2012-10-22 22:25
学习了,谢谢楼主的奉献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23 12:57
大马 发表于 2012-10-22 21:56
建议楼主把此贴作为专门的摄影贴进行下去。如果能置顶最好,这样可以方便大家学习和讨论以提高我们的摄影技 ...

谢谢关注。


车友网没有摄影专栏, 一些摄影贴只好发在老年板块,发时还是有所顾忌的,因为这是骑行论坛,咱不能坏了规矩。摄影贴带了一点骑行内容,算打个擦边球。
骑众也发过贴,在骑众心情板块,可参阅链接:http://www.wecycling.com/read.php?tid=43262
骑众也发过骑游贴 http://www.wecycling.com/read.php?tid=42414  篇幅长了些,看帖要有耐心哦。



作者: 桂林山水    时间: 2012-10-23 14:00
本帖最后由 桂林山水 于 2012-10-23 14:05 编辑
流沙一砾 发表于 2012-10-23 12:57
谢谢关注。


你发表在骑众的帖子《下杭州,环千岛湖,踏徽杭古道八日骑游漫记 》看啦~美图美文~长篇大作~还得细细浏览~谢谢!
作者: 老马    时间: 2012-10-23 15:24
        很好的教材,学习了,谢谢楼主。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24 19:07
数码摄影易学易用30招


  很多时候,人们因为冲动会购买一台数码相机,也因为开始的新鲜猛拍三千张照片,之后,大部分的相机却束之高阁了。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你没有拍出让人激动、令人欣赏的照片。你没有好PP上传于网上,不能让朋友分享,所以没了信心,也因此没了兴趣。我们不能排除你试图努力过:相机附送的《操作指南》你抽空就会看,你也去多个网站收罗了一大堆专业技术或技巧……但这几乎很少帮到你。尤其对于希望保持“对准即拍,简单快乐”的体验者而言,那些专业技术或器材要求显然离你们太远了。

永远记住摄影界里有一句格言:一流摄影靠想法,二流摄影靠技术,三流摄影靠器材。

  所以千万别为自己仅有一台傻瓜级数码相机而沮丧,那并非你拍不出好PP的借口。你现在仅仅需要做的是:心态归零。从避免犯常识性错误开始,(纠正那些你不知道或一直不在意的错误),随即掌握一些“获取视野、对准即拍”的成功经验或经典技巧。

  摄影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难。相反,拍出生动有趣或激荡人心的照片,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摄影经验空白不要紧,追求操作简明扼要、快捷易用也不再是奢望,以下的内容正是为你而编的。


  好照片是怎么拍成的?

  按下快门是开始也是结束。开始总很简单,而结局千差万别。那些引人入胜的、经久耐看的照片是如何拍出来的?他们有什么共同的成功秘诀?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教材》给了我们一个答案:那些具有摄影家眼力的作品总是那么经典和引人入胜。更具体的说,要是你拍的照片达到如下3个标准那么它不经典也算是出色的作品了。

第1招:让你的照片具备一个鲜明清晰的主题,(是人、是静物还是一件事?)你需要清晰的表达出来,而不是模棱两可或面面俱到。

第2招:一幅好照片必须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你需要观众一下子注意到你的主体,因为这个主体是你要表达的核心。

第3招:让你的照片更简洁,那些不能烘托你主体、甚至分散注意力的元素要统统压缩或排除。


  人物数码摄影技巧

  世界上有很多摄影师以拍摄人物著名。在他们的照片中,你感觉得到被摄人物都在为你“讲述”一个故事或表达一种感情。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身边的照片不具感染力?很多情况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不管是单人像或是多人拍摄,在我们做到让人物传神(或讲故事)之前,还是先看看经常犯的毛病,并设法改变它。

1 单人像

1)不让肖像变形的简单方法:

有些顶尖的摄影师为大人物拍摄人像时故意让肖像变形,那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表达。而对于大众摄影,肖像变形却是低级和致命的失误。

第4招:让肖像不变形的简单方法,是离被摄人物站位尽量保持距离,尽量不用广角镜,肖像照适于用80-90mm镜头拍摄。

2)如何获得浅景深以凸出人物:

如果人物的周围场景,不能帮助或衬托该主体“讲故事”,我们尽量删剪或模糊掉背景。

第5招:获得浅景深(让主体背景模糊)的方法,是尽量使用大光圈,长焦距,(如果有条件),让人物站位离背景尽量远。

3)让你的拍摄对象更自然

“当我拍什么人的时候,我总是想回避他们那种自己在被拍摄的样子。”著名摄影师约翰-洛恩加德说。显然,在拍摄中人物放松是很重要的。人物放松的时候才会更自然地流露情感,如果不是抓拍(或偷拍),生活中的人物在面对镜头时通常很别扭(不自然),这需要沟通,让他/她忘记拍摄。

4)POSE要领:

借助环境道具和摆姿势有利于让形象更生动,不至于让画面呆板。

第6招:让拍摄对象根据场景站立、屈体、依靠、坐下或躺下。

第7招:注意在灵活应用整体姿势时,让拍摄对象的手有所动作,如摸头、撩头发、抚面、脱腮、按嘴角、摸颈部、拉衣襟、撩臂膀、叉腰、搁大腿、撩脚部(如拉鞋带),总之,手部动作可以在全身上下自由摸索,核心是保持自然和有助于表达情绪。除此之外,手部还可以捏拿道具,如帽子、眼镜、丝巾、书籍、香烟、足球、一枝花等等,以此活化照片,让形象更生动。

第8招:拍摄带POSE单人像时,你要特别留意对象的头部和肩膀。通常,头部与身体尽量不在一条直线上,双肩及双脚忌平行。

第9招:在单人像摄影时,摄影师昼与被摄对象保持距离以避免人物变形,在构图上,通常对角线方式是最保险的。

第10招:如果被摄对象实在摆姿势困难、着装或身材不好表现,那么请你尽量拍摄半身像或大头照,此时被摄对象的表情是你唯一应该抓住的。

5)特殊光线下的人像拍摄(烈日下、夜晚、背景亮光)

第11招:在强烈日光下拍摄,需要注意对象遮阳以避免眼神不自然,多用侧光,以让对象棱廓分明;尽量少用逆光拍摄人物,太阳光对镜头的照射可能会使光学元件退化,从而减损图像的效果。需要逆光拍摄时,你只需把阴影挡在镜头上,而不让遮荫的物体(如帽子、手掌等)进入到画面即可。

夜景中的人像拍摄比较难,糟糕的PP不是人物面庞太暗看不清楚,就是因闪光生硬导致人物面庞过亮、背景暗淡。对初学者而言,简单可以从三方面来缓解矛盾。

第12招:首先调高感光度,关闭闪光(强制不闪光,相机的闪光系统很高明除外);其次让被摄对象尽量在光线较亮的环境中(如路灯下)保持姿势不动;最后拍摄时用慢快门(最好有三脚架),让曝光足够成像。

第13招:背景亮光一般用闪光灯补充,使前景人像更明亮,如果能用散射闪光灯,效果会更柔和。

拍室内照时,以光亮背景设置曝光,不开启闪光灯,成像主体会漆黑不清;若仅以主体设置曝光,开启闪光灯,主体背景也将曝光不足;为达到自然效果,可先测出窗外光亮背景曝光为1/125、f8,然后在主体(肩膀位置)使用f8的散射闪光灯,平衡室内外曝光。

抓拍与多人照

1、为什么抓拍是更吸引人的?

人在一种自然(或不经意)状态下表露出的神态是最真实的,在摄影家的眼里,有些人把它称为“真相”。很多杰出的摄影作品就是用抓拍完成的,不管是单人照还是多人照。现实生活中,很多摄影人迷茫于没有什么可拍的,那是因为初学者还没真正打开心扉,把镜头投向于周遭和生活。

第14招:到街上、主题活动场所或突发事件现场,抓拍事件内外的人物表情及关系等,注意不用闪光、宁静拍摄,多用长焦镜头,埋伏拍摄效果更佳。抓拍的速度可以训练,但能拍到感人的作品,真谛尽在意识、感受和发现。

自然姿势和摆创意造型

1)日常生活中,朋友聚会、亲人团聚、孩童成长,免不了拍照纪念,记录气氛。这种有意识的拍摄活动,让被摄人物摆POSE的要领是自然。

第15招:生活中的合影拍摄,摆自然姿势拍出气氛不仅是你首要考虑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更要追求淋漓尽致的反映。

2)除了自然姿势的合影,一切戏剧性的创意POSE合影,更能收到爽心悦目、焕然一新的效果。成功的创意姿势灵感源于对生活的领悟和创造力,没有一套模式教会所有人做创意POSE,不过可以多做尝试。

旅游风光摄影技巧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正是因为拍摄旅游风光而购买数码相机的。但事实告诉我们,相当多的人群拍摄的风光照平淡无奇,说到珍藏更是勉为其难了。一个很核心的原因——也是大多数人的通病——他们迷失在目不暇接的风景中,无法聚焦在一处风光或景物上,而这一处风景给他的感觉他没有意识到(或抓不住),由此更难设计站位(相机定位)和画面构图,来凸显这处风光的意境或主题。

1、是什么打动了你,你如何表现(主题)?

克里斯?斯蒂尔一帕金斯通常不拍“风花雪月的甜俗之作”,无独有偶,英国摄影师乔?科尼什也崇尚把风光拍得更有思想,他说:“只有经过格外的努力才能超越摄影的实际内容,去传递情感、活力与激情,甚至是其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第16招:不要试图把所有风光照拍得大而全,确定拍摄一个主体,其它的景物若不能烘托就压缩或排除掉,默默感受一下这个主体,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它。例如:拍一座坚固的桥,拍一个古老的村寨,拍一面恬静的湖水,拍一个闷热的菜市、拍一位忧伤的母亲、拍一条懒洋洋的狗……

拍摄角度(相机定位)在风光摄影中的重要性

风光摄影家有句口头禅:“好照片是走出来和等出来的。”透过专业精神,我们看到角度(相机定位)对于风光摄影是多么重要了。角度通常分为3种,最多的平脚,其次是仰拍和俯拍。

第17招:角度的选择是用来凸主题的,如前所讲的“形容词”,如果这个角度是最能反映你所表达的主题(意境),那么就使用这个角度,不管要走多远的路。例如拍瀑布,三种角度很分明的表现了瀑布的汹涌(仰拍)、瀑布的宽广(平角)和绚丽(微俯拍)。

介绍几种典型的构图

在很大的程度上,构图决定着拍摄主题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提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对摄影初学者而言,这听起来相当复杂,我们在此简单说明基本构图的方式。

第18招:在确定主体并确定表达意境的前提下,通常有井字形、三角形、斜三角形、垂直式、斜线式、水平式、曲线式几种方法。

第19招:黄金分割的适当应用。对初学者而言,黄金分割手法的学习和应用必不可少,很多教材把黄金分割构图另称为“三三交叉法”,在交叉点“黄金分割点上”表现主体通常是实用和完美的。

大部分的傻瓜机是中心自动对焦成像的,如何把前景(如人像)凸显在黄金分割位置成了一个难题。这就需要半按快门技巧的应用,(实际上大部分的傻瓜机操作手册有这个实用技巧的说明。

第20招:先用镜框中心对准前景,(让相机定焦于你要拍摄的主体上),此刻半按快门,再移动镜头,把主体摆放于你设想的黄金分割拉上,最后彻底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更合适的站位和变焦

“很少有摄影者会对相机的摆放位置给予充分的考虑,其实只有在相机的精确定位下才有可能产生好的构图。在任何既定的视角中,有必要确定机位应该靠左还是靠右,靠前还是靠后,稍高还是稍低。所有这一切都会影响场景中各被摄对象间的关系,明显的比例以及是否在有效的景深范围之内。”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变焦镜头的性能越来越好,你无法忽略它们的创造潜能。但重要的是,摄影者必须懂得不同的焦距对被摄对象间的视觉关系、比例和景深和影响。一般说来,广角镜头会拓宽空间,长镜头则会压缩空间,但这是一个可能会产生误导的概括。像阿特?沃尔夫、高伦?罗厄尔、吉姆?布莱登伯格、扬?亚瑟斯一伯特兰和尼尔?本维这样的摄影家都用35毫米相机拍出了令人难忘的风光摄影作品。对风光摄影来说,选择极端的镜头通常是一个错误,广角、标准和短的摄远镜头通常就足够了。”

不同环境光线下的成像操作窍门

有人把摄影说成处理光的学问,这说明光线对于完美成像多么重要。抛开主题和构图(内容布局)的重要性不提,成像质量是我们大多数人最渴望提升的。决定成像质量的因素不外乎环境光线、相机和镜头的品级、以及摄影者的操作技能。如你所知:作为普通大众,在没有人为布光、相机或镜头也不可能很专业的情形下,想完成及时的、较高品质的拍摄,操作技能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得不承认,在较难处理的环境光线下完成好质量的成像,过于傻瓜型的数码相机几乎不可能做到。令人欣喜的是,今天绝大部分入门级数码相机也具备半手动功能,那些有助于提升成像质量的技术如“光圈”、“快门”、“曝光补偿EV”、“ISO感光度”及“白平衡”,终可以让你的照片栩栩如生了。

对摄影初学者而言,上面的技术(概念)难免生疏,我们在此简单说明“光圈”、“快门”、“曝光补偿EV”、“ISO感光度”及“白平衡”是如何影响照片成像的:

我们把“成像”比喻成“注水”,光圈大小就像水管的大小,“快门”就是灌水时间,“曝光补偿”是让水管可大可小的卡子,“感光度”就是水桶深浅,水桶越浅水量需要越少,(感光灵敏更容易成像)。曝光不足就是灌水未满,曝光过度就是灌水过量。拍成一张照片,可以调节“光圈”、“快门”、“曝光补偿EV”和“ISO感光度”等变量,同样注满一桶水,可以调节水管大小、时间长短、卡子大小和水桶深浅一样。而“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数码相机一般提供自动白平衡和太阳天、阴天、白炽灯、荧光灯等几种模式。初学者可以根据光线环境选择对应的白平衡模式,想更简单的话,就完全选用自动白平衡模式。

户外常见难处理光线操作技巧:

1、烈日下的拍摄:

通常这种情况下不宜拍摄人像以及全景照片,因为光线过于明亮,微距拍摄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第21招:烈日下拍摄风光建议用小光圈、曝光补偿减低1-2级、感光度降低,并让白平衡调整在太阳天模式。有遮光罩效果更佳。

  2、夜景技巧

第22招:一个稳定的三脚架必不可少,尽量将对焦点手动对准明亮的景物上,对准焦后再锁定焦距进行构图,少用自动白平衡,尝试用“白天”或“室外”模式,强制不闪光,用光圈优先曝光是比较保险的;如果有遮光罩效果更佳。

  3、雪景技巧

第23招:对准白色物体手动调整白平衡,视白色面积加强曝光补偿1-2档,如有UV镜安装,可以避免色彩偏蓝。

  4、雨天技巧:

雨天拍摄常常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一般多采取减少曝光的方法,避免拍出的画面灰蒙蒙一片。

第24招:采用大光圈、较高感光度、快门一般以使用1/30秒至1/60秒速度为好,可以强调雨水降落时的动感;选择灰墙、绿树、山峦、深色建筑物、山洞等物体作背景,逆光或侧光拍摄效果更佳。

  5、室内常见环境光线操作技巧:

室内环境由于受采光的限制,光线亮度远远低于室外,室内灯源及色温差异、自然光线的进入、室内墙壁反光、采光处有无遮挡物等,都会直接影响室内光线的性质,让光线更为复杂。

  6、风光摄影的其它技巧:

1)三脚架的使用

“不用三脚架也能拍摄风光照片,但是大多数成功的风景画面都是使用三脚架拍摄的。精通三脚架的使用,确保它在风中保持平稳、安全和位置正确,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2)对曝光控制效果的意识

“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早已掌握了快门速度、光圈的设置与调焦,但有一点一直没有完全充分地认识与理解:光圈和快门并不仅能让你拍摄到曝光正确的清晰画面,它更是重要的创造工具。

在风光摄影中,试验和探索光圈、快门和焦距的控制的创造性潜能,对于建立信心和增强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3)另一种手法拍名胜

第25招:在名胜地拍摄与众不同的照片,让名胜烘托你的故事(主题)。

运动及特写摄影技巧

快门的恰当使用可使运动影像更富感染力。大多数摄影师通过影像充分展现动感,提示力量之美、速度之美和生命之美。特写在摄影中同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用局部传递信息,用细节说明主题。难点在于选题,那些具备敏捷思考力和行动力的人可以用这种简洁手法渲染主题、引发联想,获得更杰出的作品。

运动照是快门的艺术

快快门使用:高速快门凝固运动

第26招:拍到更富张力的运动照,建议在运动的高潮瞬间拍摄成像,注意主体(人物)表情,光线要明亮,通常那些肉眼看不清特征的高速运动情景适宜快快门使用。

慢快门使用:低速快门创造动感

第27招:用慢快门与追随拍摄技法或变焦拍摄技法结合,使运动主体在画面上是清晰的,以背景上流逝状的线条或主体周围放射状的线条,可以将主体的运动强烈烘托。

数码微距拍摄的技巧

第28招:拍摄时应该尽量仔细选择焦平面的位置,把需要表现的细节尽量放在一个平面内,并使这个平面与相机后背平行。

第29招:控制光线的方向和质量,拍摄微距应该尽量避免阳光直射,那样容易产生高反差,把有的细节抹掉了。

长焦特写拍摄技巧

第30招:在拍摄时要运用高快门速度(最好高于1/200秒),如果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最好能使用三脚架。如果被拍物是动物和人,我们就要突出其特写神态。如果被拍物是静物,就突出它有特色的地方,比如一座被晨光照着的山峰,我们就去拍摄它被晨光照射的部分。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0-24 20:47
【数码摄影30招】一文内容较多,涉及到一些专用名词,虽然题目称易学易用,初入门者
还是会感到不易理解,没有图片说明,更显得枯燥。本人认为图文结合的形式更适宜入门,
下面再选一篇有图解说明的入门文章,直观易上手,供学习参考。

请自以为是,其实很幼稚的肤浅之人,别档道影响别人。
别人也不好意思多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何必讨人嫌呢?
真有诚意交流,请再换一件马甲前来,放心,不会与你计较的。

5分钟摆脱新手 教你12招创意摄影构图
每当有新人很兴奋地买了一台相机回家后,第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拍得好。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牵涉到很多方面。若是采用纯手动操作来拍摄,则可能引发出更多深入的讨论。摄影的基本要素有很多,包括曝光、用光、构图等等,当什么都不了解的时候,从构图入手是个不错的方法。

5分钟摆脱新手 教你12招创意摄影构图
  构图是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但在摄影的过程当中,人的思想始终是最为关键的要素,无论曝光、用光、构图或是其他什么拍摄方式,无非是以照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在拍摄前构造画面就显得很重要了。当然很多风景照拍摄时人为不可控,需要更多的是实地发挥。

  相对于曝光、用光等更复杂的摄影技巧,构图显然是最基础也是最难把握的,一方面是由于构图不需要依托什么特殊的设备,相机、手机甚至是手指搭框都可以构图,平时练习构图也很方便,甚至不需要什么器材都可以学习。另一方面,摄影构图的严谨性却是很难掌握的。数码化后的相机让人们在拍摄前缺乏思考,构图也变得随意起来。所以想要拍出有点水平的照片,构图技巧还是要学会的,下面我们介绍12中创意摄影构图,看一遍只需5分钟,把它记住灵活运用则是一辈子的本领,是摆脱新手的最佳训练要素。
  以下作品中的构图框架使用红线标注,原图请点击相关作品进行参考、学习。
  1、井字构图

《丽江神秘茶马道》全部内容

《写给海洋(下篇)》全部内容
  在学习拍照的时候,很多人会告诉你用井字构图法,把主体安置在三等分线的交叉点上。这种构图方式可以说是最保险的一种,井字构图法的四个交叉点可以看作是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如此构图可以保证拍摄画面整体的和谐性。一直以来被广泛使用,但因为其泛用性,这种构图很难有令人惊叹的照片出现。
  2、三分法构图

《海滩之晨》全部内容
  将画面分割为三等份,在拍摄风景的时候选择1/3放置天空或者1/3放置地面都是风景摄影师常用的构图方法。1:2的画面比例可以有重点地突出需要强化的部分。天空比较漂亮的话可以保留大部分的天空元素。整体画面也显得更为融洽。
  3、两分法构图

《海上桃源》全部内容
  两分法构图就是将画面分为等份的两部分,这在风景照的拍摄中经常使用。将画面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容易营造出宽广的气势。风景照中,一半天空一半地面,两部分的内容显得沉稳和谐。这样的照片四平八稳,容易出好片,但画面冲击力方面略欠。
  4、对角线构图

《伊犁的风景线》全部内容

《清纯可人足球宝贝》全部内容
  对角线构图可以获得有趣的风景画面,以往水平线为主的风景照,在对角线构图下显得更为生动活泼,画面被对角线构图切割后呈现两部分的照片内容。而对角线拍摄人像也是常用的手段,让死板的人像照片更具有想象空间,画面也更活泼一些。
  5、中央构图

《【HDR】鄂尔多斯之【乌审美景】》全部内容

《古逸》全部内容
  中央构图的特点在于可以让人的视线迅速集中在主体上。中央构图可以将主题和背景迅速分离开来,将被摄体构图于画面正中间,配以背景的各种色彩以及广角端拍摄,同样可以获得具有冲击力的照片。相对于一般的风景照片来说,更具内涵一些。而中央构图在人像拍摄上的应用更广泛一些,无论是风景人像还是人物特写都合适。
  6、放射型构图

《海滩之晨》全部内容
  放射型构图通过画面向四周延伸的内容来表现出具有冲击力的气势。可以有效地增强画面张力。在风景摄影中,云彩,阳光都是很容易得到较强放射型构图的景色。构图时可以将这些元素放置在画面较中央的位置。
  7、棋盘式构图

《乌镇印象(二)》全部内容

棋盘式构图范例
  棋盘式构图指的是将重复元素随机排布在画面当中,因重复元素具有统一性的缘故,棋盘式构图可以获得一种特殊的协调性,画面具有不一般的韵律。而因为随机性的缘故,很容易引起观图者的好奇心。
  8、对称式构图

《【HDR】鄂尔多斯之【乌审美景】》
  对称的东西具有稳定、和谐的特性。所以很多建筑都设计成对称的样式,为的就是给人一种祥和感。拍照片同样如此,采用对称构图的照片比起其他具有冲击力的照片更为耐看,拍摄风景照,以地平面为分界线,有效地利用水的倒影,可以获得一幅优秀的对称构图的照片。
  9、S型构图

《【HDR】鄂尔多斯之【乌审美景】》

《伊犁的风景线》

《海恋》
  自然界的河流、人造的各种曲线建筑都是拍摄S型构图的良好素材,曲线与直线的区别在于画面更为柔和、圆润。不同景深之间通过S型元素去贯通,可以很好地营造空间感。给人想象的空间。这在人像拍摄的时候同样是适用的,带有曲线元素的画面让人物造型变得更加丰富,免除了平淡和乏味。
  10、平行线构图

《伊犁的风景线》
  自然界或者人为设置都可以拍到平行线的画面,这类画面的特点在于规整与元素重复,可以让画面营造出特别的韵味。尤其是自然界的重复元素,可以更好地烘托主题。
  11、消失点构图

《【HDR】鄂尔多斯之【乌审美景】》

《丽江神秘茶马道》
  透视规律告诉我们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则,所以在远方,我们可以看到平行线汇聚于一点,这个点被称作消失点,多选择这类画面进行构图不但可以让画面更具冲击力,而且平行线会引导观看照片的人将视线移至消失点,使得画面的空间感更强一些。若是拍摄创意人像,还可以将人物放置在消失点让观看者最终的焦点集中在人物身上。可以获得视觉效果不错的风景人像。
  12、Z型构图

《伊犁的风景线》
  Z型构图的用意与S型构图相同,可以有效增加画面的空间感,同时让画面得到了更为有趣的分割。不同的是曲线换成了直线,画面变得有棱有角。直线条更容易分割画面。让画面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总结:摄影构图入门容易深化难,好的构图讲究更多色彩搭配,元素搭配,以上讲解的仅仅是从画面的架构来定,更为深入的构图技巧还要考虑多方因素。5分钟看完以上构图介绍,可以让你摆脱新手的称号,而要成为大师,还需要更多的感悟和练习。

作者: 牛莽    时间: 2012-10-24 20:49
很有提示
作者: 桂林山水    时间: 2012-10-30 21:18
好帖就要顶!
作者: 流沙一砾    时间: 2012-11-8 21:34
本帖最后由 流沙一砾 于 2012-11-8 21:50 编辑

   新的电子清明上河图,好好保存,细细浏览,绝了。
    这个"清明上河图"制作得实在太精美了!特别是情景区的动漫更是叫绝.它给人有3D的感觉还有光随人走路时的影子像一幅活着的图形.真是妙不可言

      在下面网址上点击,打开网址,就可看到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再在图上点一点就可看到从左到右移动画面,持续数分钟,好极了。鼠标试着左右移动,速度慢一点,快了如同坐在车上看窗外。

           完整的清明上河图[[设计得真棒~!]]  

    http://www.npm.gov.tw/exh96/o rientation/flash_4/index.html   

        别忘了鼠标点击窗口下方…点击…拍拍皇宫大门、拍拍马儿屁股、拍拍船头等小图之后,再用鼠标,点画里面框起来的地方,会出现不错的动画喔!  



作者: 叶和贵    时间: 2012-11-8 22:18
绝了
作者: alongw8888    时间: 2012-11-10 13:13
顶电子版清明上河图
      
                                                                                      绝赞的设计创意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