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谁动了中国的自行车 [打印本页]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20
标题: 谁动了中国的自行车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1:58 编辑


从被外国人感叹为“自行车王国”,到机动车过剩导致的城市大拥堵频登外媒头条;从以拥有一辆自行车为骄傲,到为回归自行车出行而策略百出。自行车,成为了中国和中国人最熟悉的“陌生人”。快进的经济发展,激进的城市规划,井喷的民众欲望,建国61年,谁动了中国的自行车。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22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00 编辑


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自行车是最紧俏的工业品。当时自行车也是结婚物资之一,流行的“三转一响”当中的“一转”就有自行车,并且还是凭票购买,没有票有钱是买不到的。图为20世纪70年代初,上海自行车三厂生产的各种凤凰牌自行车,正在市场上供应。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23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01 编辑


自行车是中国第一个普及型工业品。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自行车保有量达到了5亿辆。靠自行车,中国人第一次整体改变了自己的速度。图为1981年6月27日,上海成立永久自行车总厂。总厂是由上海自行车厂和由上海丰收拖拉机厂改组的上海自行车二厂组成,当时计划用2-3年的时间,使该厂形成年产自行车250万辆的能力。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26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01 编辑


自行车曾是中国过去的生动写照,不仅在于每3名居民中就有1人有自行车,也在于这曾经是中国制造的象征,以及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图为1981年,北京,市民上班或出行主要靠自行车,着装也几乎是蓝黑灰色。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27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03 编辑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当时在北京就曾收到两辆自行车作为礼物。图为1984年,北京天安门前,自行车停放如车海。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28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03 编辑


1986年,北京,长安街,那个年代到访中国的外国人都称中国为“自行车王国”。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30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04 编辑


中国的经济改革期间,邓小平曾把“繁荣”定义为:每个家庭拥有一辆“飞鸽”自行车。图为1990年,横贯北京城东西的长安街,当时的自行车道宽阔得惊人。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31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04 编辑


自行车承载起了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自行车载人运物,成了中国独立研发又充满中国特色的载重车。1991年的上海街头。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32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05 编辑


1993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一男子骑自行车载着家人。这样的情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道重要记忆。从19世纪末自行车从西方传入中国,成为宫廷贵族的玩具;到20世纪60、70年代自行车和缝纫机、手表一起成为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再到80年代,“飞鸽”“永久”是人们理想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逐渐成为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33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05 编辑


90年代初期,山地车开始风靡北京,人们对自行车的期待,不再是坚固耐用,转而要求更快的速度、更愉悦的骑行体验。当时,在京城较大的自行车存放处,都设有山地车或赛车的专存处,一辆山地车存车费为两角钱,比普通自行车贵一倍。图为1994年1月15日,北京一处山地车存车处。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36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07 编辑


1994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公开表示“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从此,中国突破了私家车的禁区观念。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菲亚特126P、国产桑塔纳、捷达、富康、夏利等私人购车已经成为一股挡不住的激流。也正是从此时开始,在中国的大城市,自行车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图为1998年10月19日,天津,某交通要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路口交织,场面混乱不堪。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37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08 编辑


进入21世纪,山地车风潮演变为年轻人对自行车极限运动的热衷,自行车开始卸掉代步工具的名头,成为了一种供人们把玩的现代玩具。图为2001年6月24日,云南昆明,自行车极限运动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运动。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40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08 编辑


随着私家车的井喷式发展,截至2009年,北京市自行车出行比例已由1986年的62.7%骤降至18.1%。北京市交通委规划处处长陈燕凌称,目前北京44%的机动车日出行距离不足5公里,这一部分需求是本可通过自行车解决的。图为2007年4月3日,北京市东城区的北京站东街上,一位骑着自行车的行人从大量的出租车旁经过。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42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10 编辑


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在地铁口、商业区、交通枢纽、宾馆写字楼及社区等地兴建自行车租赁点,推行自行车全城联网、异地存取的租赁业务。负责该项目的贝科蓝图公司在京设置了近200个网点,超过8000辆自行车投入运营,自行车租赁业务热火朝天。图为2007年8月20日,一家电视台记者在北京地铁大望路租车点采访。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43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10 编辑


奥运后,北京自行车租赁市场遭遇持续萎缩,贝科蓝图公司只保留了当年200个联网点中的12个,仅几百辆自行车仍用于出租。这一现象更折射出目前全国范围内自行车出行所遭到的冷遇:广州一些自行车道被挪到人行道上,武汉7座跨江大桥只有1座仍允许自行车通行。在城市规划中,机动车的行使权力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图为2010年8月4日,北京望京地区,因租车人极少,该地区的自行车租赁点过半成为摆设。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44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11 编辑


目前,美国、英国的许多城市都在修建更多的自行车道,英国更是启动了“自行车革命”工程。而与此同时,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中国社会,也开始着力重焕城市自行车出行。根据计划,北京将更多地修建自行车专用道、在2012年内将自行车租赁点增至1000个、增加自行车停靠设施的建设等,争取在3-5年内,让自行车回归市民生活。图为2009年10月12日,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向骑车族免费发放“自行车爱北京”车牌。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19:51
本帖最后由 nickqian 于 2012-7-16 22:11 编辑


政府措施的另一面,则是人们对于自行车的心理回归。中国老牌自行车“永久”在今年推出了一个新款副牌,外形复古、操纵简单,这一回归的举动揽获了不少中国年轻人的关注。目前,让大众回归自行车生活,已经成为当下许多中国人为之努力的目标。快进的经济发展,激进的城市规划,井喷的民众欲望,建国61年,是谁动了中国的自行车。图为2010年7月17日,一辆“永久”新款自行车停放在上海街头。

作者: song_1818    时间: 2012-7-16 21:24
图全挂了。。。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22:12
song_1818 发表于 2012-7-16 21:24
图全挂了。。。

谢谢提醒,现在好了!
作者: 眼镜    时间: 2012-7-16 22:23
儿时的回忆那,多少的快乐都在这飞转的轮子上那!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6 22:29
眼镜 发表于 2012-7-16 22:23
儿时的回忆那,多少的快乐都在这飞转的轮子上那!

是啊,小时候最喜欢去外婆家骑她的小三轮。
作者: 实在骑不快    时间: 2012-7-16 23:12
骑车能拉动多少内需?
作者: nitianyi    时间: 2012-7-17 09:16
好文章,顶一个!
作者: 孤影天涯路    时间: 2012-7-17 10:07
文章不错,照片很精彩,历史值得回顾
作者: 苦肉计    时间: 2012-7-17 11:14
实在骑不快 发表于 2012-7-16 23:12
骑车能拉动多少内需?

如果都上碳架,這個數字也很可觀
作者: enen    时间: 2012-7-17 11:22
感谢zf..
作者: 自由的风    时间: 2012-7-17 14:31
期待自行车时代的回归,让骑行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习惯。汽车不只是抢占了马路而且还抢占了我们那蔚蓝的天空。
作者: 慢慢来    时间: 2012-7-17 15:38
顶一下
作者: 刘影    时间: 2012-7-17 21:13
自行车骑行空间越来越小
作者: 实在骑不快    时间: 2012-7-17 22:19
苦肉计 发表于 2012-7-17 11:14
如果都上碳架,這個數字也很可觀

自行车是PK不过四轮的,碳架也要输给铁皮....
作者: snakezwx    时间: 2012-7-17 23:01
其实在我还小的时候爸爸的那辆凤凰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回忆,至今难以忘怀,坐在后座上一种莫名的感情是每个孩子坐过的孩子都知道的感觉,而现如今,汽车横行的年代,城市规划更多的是给予后者方便,而忽略了自行车,我觉得国内的自行车是被自己给搞残了。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8 06:31
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12-7-17 14:31
期待自行车时代的回归,让骑行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习惯。汽车不只是抢占了马路而且还抢占了我们那蔚蓝的 ...

骑行现在确实是种时尚,但还不是一种习惯。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8 06:33
刘影 发表于 2012-7-17 21:13
自行车骑行空间越来越小

再小也束缚不了梦想的翅膀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8 06:38
snakezwx 发表于 2012-7-17 23:01
其实在我还小的时候爸爸的那辆凤凰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回忆,至今难以忘怀,坐在后座上一种莫名的感情是每个孩 ...

凤凰,永久。。这些品牌是每个80后集体的回忆。。
作者: yukun_yao    时间: 2012-7-18 09:05
不错不错
~~~~
作者: leisen    时间: 2012-7-18 11:27
非常好的文章 顶起!
作者: 碧海潮声    时间: 2012-7-18 11:44
社会要进步,工业要发展,经济要增长,生活要改善,靠几百元的自行车是不行的。汽车是趋势,不光中国这样,哪个大城市不堵车呢?国外无非交通配套设施好点而已。
况且有钱人越来越多,换成任何人,身价有个几千万,难道还会选择骑车?
作者: bobsz    时间: 2012-7-18 16:24
顶这个贴!
作者: bobsz    时间: 2012-7-18 16:27
社会要进步,工业要发展,经济要增长,生活要改善,靠几百元的自行车是不行的。汽车是趋势,不光中国这样,哪个大城市不堵车呢?国外无非交通配套设施好点而已。
况且有钱人越来越多,换成任何人,身价有个几千万,难道还会选择骑车?

有钱人不锻炼身体吗?有钱人不关心环境吗?如果这两样都不关心,有钱有什么意义?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19 09:56
碧海潮声 发表于 2012-7-18 11:44
社会要进步,工业要发展,经济要增长,生活要改善,靠几百元的自行车是不行的。汽车是趋势,不光中国这样, ...

生活质量和钱不是等价的
作者: wgp1983    时间: 2012-7-19 09:59
好文,深有感触
作者: 寒夜梦飞    时间: 2012-7-19 13:52
网易看客做的专题吧
作者: 夏生    时间: 2012-7-20 00:11
中国的经济是起飞了,但国民的环保和健康意识越没跟上去。。。希望大家都为单车事业出份力
作者: 蜗牛快跑    时间: 2012-7-20 10:31
这个宝贝是我们自己扔掉的,捡回来的是带来无尽烦恼的垃圾。我们多数人的眼光太短了,只有眼前这点利益和享受。希望认识到以后,会重新找回我们的宝贝!
作者: 象山阿能    时间: 2012-7-20 10:57
碧海潮声 发表于 2012-7-18 11:44
社会要进步,工业要发展,经济要增长,生活要改善,靠几百元的自行车是不行的。汽车是趋势,不光中国这样, ...

不巧,我05年在杭州捷安特上过班,哪怕是桂花城的大老板,也是来我们车店买自行车的,开着奔驰宝马来购买自行车的也很多
作者: 碧海潮声    时间: 2012-7-20 11:45
象山阿能 发表于 2012-7-20 10:57
不巧,我05年在杭州捷安特上过班,哪怕是桂花城的大老板,也是来我们车店买自行车的,开着奔驰宝马来购买 ...

的确,买车不看身价。但是你都说人家开车宝马了,那什么时候骑车呢?上下班?还是周末?或许只是放在家里看看?
怀念是好的,而且这个帖子的观点我也感同身受。但是作为过来人,我想说社会很现实。说句过分的话,你骑车去接女朋友(老婆),你开宝马去接,你觉得结果一样吗?
作者: 碧海潮声    时间: 2012-7-20 11:48
nickqian 发表于 2012-7-19 09:56
生活质量和钱不是等价的

有钱才有质量。看看上海的超市门口,排队的老人就明白了,他们为了省下几块钱要乘几站公交。
作者: 象山阿能    时间: 2012-7-20 14:52
碧海潮声 发表于 2012-7-20 11:45
的确,买车不看身价。但是你都说人家开车宝马了,那什么时候骑车呢?上下班?还是周末?或许只是放在家里 ...

骑车不是为了骑车,那是退步的表现,人家开豪车来买自行车说明人家对骑行运动的热衷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也是环保健身的表现,但是你绝对不能因为人家开车,就说人家不环保,那就又退步了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7-21 17:26
碧海潮声 发表于 2012-7-20 11:48
有钱才有质量。看看上海的超市门口,排队的老人就明白了,他们为了省下几块钱要乘几站公交。 ...

钱是把双刃剑,既有钱又活的真正开心的人我觉得是那种厚德载物的。
作者: phelex    时间: 2012-7-21 19:07
我觉得大部分车友骑车,无外乎为了骑行的乐趣或锻炼身体,代步或环保恐怕不是重点,
作者: 方方林遥    时间: 2012-7-23 13:18
哈哈 好文 啊
作者: 以后    时间: 2012-7-25 18:13
回忆无限!当初为了可以骑车上学,考高中的时候就选了城南的一所学校,家住城北。初中身体很菜的我,结果高中运动会800米得了名次,摔了一跤的情况下。谢谢lz分享。
作者: 多動の懒猫    时间: 2012-7-28 12:14
现在的永久不永久了
作者: nickqian    时间: 2012-8-5 08:35
方方林遥 发表于 2012-7-23 13:18
哈哈 好文 啊

谢谢!!
作者: shallop1988    时间: 2012-8-6 17:38
有历史厚重感的好帖
作者: remark    时间: 2012-8-7 13:54
老的照片很珍贵,勾起了童年回忆
上学时候,老爸总驮着我
一开始我只能静止的上到后座,后来大了点才能一个箭步窜着上去和下来
作者: stupidboyly    时间: 2012-8-8 16:48
感谢lz好文
作者: s-man    时间: 2012-8-9 00:05
好帖!
作者: 菜包    时间: 2012-8-9 20:30
好文呀,  现在骑车的环境是不行。

路小而且少,

偷车的还多。。
作者: hemingds    时间: 2012-8-9 22:04
时过境迁啊
作者: 根汁汽水    时间: 2012-8-9 22:33
国人还处于盲目追捧4轮的观念中~
作者: 一只赶路    时间: 2012-8-10 12:35
自行车的回忆。
作者: 成天笑    时间: 2012-8-19 19:10
经典,太经典。
作者: 成天笑    时间: 2012-8-19 20:12

作者: hjt333    时间: 2012-8-20 15:12
唏嘘不已...
作者: 橘子丝    时间: 2012-8-20 19:24
靠 上次在天安门骑车经过时  怪不得发现自行车道那么宽。。。。。  原来都是前辈们用轮子压出来的
作者: weizhifx    时间: 2012-8-21 12:16
好文好图啊!
作者: babywu    时间: 2012-8-29 15:17
上周咬了咬牙,把我的PSL擦干净,重新骑车上班。换个角度看上海,还是很有感触的。
作者: balance    时间: 2012-8-29 20:24
自从上海自行车不上牌,这待遇也日渐衰败,虽然市政府倡议,建议,提议大家能环保骑车,可是这自行车道越来越少,内环,中环和外环都不能骑车,自行车道越来越窄,有许多还要和人行道拼道。上海的灰尘还是太厉害,骑车归来有时候会脸黑黑的。最麻烦的还是红灯,走走停停消耗更多的体力,不过我还是喜欢骑车。环世纪大道5公里多,骑过去16公里,我还是愿意尝试。能有伴更好!
作者: laurel    时间: 2012-8-31 13:15
ZF对这种对GDP影响甚小的项目一般兴趣不大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