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长宁优友队游览广富林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刚    时间: 2012-6-29 21:42
标题: 长宁优友队游览广富林
                                                         
   
作者: 姚刚    时间: 2012-6-29 21:49
标题: RE: 长宁优友队游览广富林

                    

20120629776.jpg (82.67 KB, 下载次数: 1)

20120629776.jpg

作者: 雪莲    时间: 2012-6-29 21:50


作者: 姚刚    时间: 2012-6-29 21:59
雪莲 发表于 2012-6-29 21:50

谢谢看了我的贴子
作者: 老荀    时间: 2012-6-29 22:00
好!

2212449tl71cfsn707em7l[1].gif (10.8 KB, 下载次数: 2)

2212449tl71cfsn707em7l[1].gif

作者: 姚刚    时间: 2012-6-29 22:03
                          

20120629785.jpg (113.37 KB, 下载次数: 0)

20120629785.jpg

20120629781.jpg (83.17 KB, 下载次数: 1)

20120629781.jpg

作者: 姚刚    时间: 2012-6-29 22:05
老荀 发表于 2012-6-29 22:00
好!

我想看你的贴子怎么没上
作者: 姚刚    时间: 2012-6-29 22:10
                                      

20120629808.jpg (52.06 KB, 下载次数: 1)

20120629808.jpg

20120629802.jpg (137.33 KB, 下载次数: 1)

20120629802.jpg

20120629801.jpg (142.75 KB, 下载次数: 0)

20120629801.jpg

20120629795.jpg (114.12 KB, 下载次数: 0)

20120629795.jpg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29 22:22
今天照片格外清晰。

作者: 老葛    时间: 2012-6-29 22:36
现在还没有正式开放吧?能正大光明参观行吗?

111116222007fedc290aadb9c6[1].gif (100.02 KB, 下载次数: 0)

111116222007fedc290aadb9c6[1].gif

163327w7be1q1jvqvjzwj6[1].gif (246.24 KB, 下载次数: 0)

163327w7be1q1jvqvjzwj6[1].gif

作者: 姚刚    时间: 2012-6-30 00:04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29 22:22
今天照片格外清晰。

是天气好的关系
作者: 姚刚    时间: 2012-6-30 00:05
老葛 发表于 2012-6-29 22:36
现在还没有正式开放吧?能正大光明参观行吗?

可以正大光明的去参观
作者: 潘德岐    时间: 2012-6-30 08:10
本帖最后由 潘德岐 于 2012-6-30 15:40 编辑
姚刚 发表于 2012-6-30 00:05
可以正大光明的去参观

6月29日停止了连续梅雨天,好像临时特为楼主开了一个大热晴天,免费参观广富林,
在里边环境优雅小饭店(未正式对外,未挂牌)吃了一顿咸菜大碗大汤盖浇面-------
味道好极啦!让你拍出这么多好照片。
从饭店出来开始洗露天桑拿,又喝了那么多水,再欣赏这么多精彩精彩,所以要谢谢你。

(转载)
广富林古代史概述


    广富林遗址从发现至今已整50年了。其间,考古专家多次进行了规模不等的挖掘与勘察。最新发掘成果证明:“广富林遗存是环太湖地区一个新的发现,其主体是来自黄河流域的外来文化。”这一结论的重大意义在于上海的移民文化,起源于距今四千年前的“广富林文化”。考古的另一个重大发现是,在10万平方米的广富林遗址中,“东周——汉代遗存分布面积最大。”其中,“绳纹子母砖、筒瓦、板瓦和瓦当等遗物的集中出土,显示了这里的建筑具相当的规模,很有可能存在着达到宫殿规模的大型建筑。”这个结论如果能进一步得到佐证,那么上海的城市史,足以提早七八百年。
    从以上结论看,广富林一是上海移民史的发祥地,二是上海地区早期封建社会脉络最为清晰的地区之一。薪火相传数千年,广富林的确是上海根文化的所在地。
    那么,上海记史以后,广富林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本人受松江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方松街道的委托,与沈敖大先生一起,对广富林的古代史,进行了追根溯源的系统考证和研究。从众多的府县志及古人著作中辑佚出广富林的相关史料,编著成《广富林古代史研究》一书。现以综述的形式,解读广富林古代史的概貌,祈盼与同好一起深化广富林古代史的研究。
    “皇甫林”疑案
    探究广富林的由来,目前还是个谜。元代,大学者杨维桢在《干山志》行文中称广富林为“皇甫林”。这是目前所看到的有关广富林较早的文献史料。生于明末清初的华亭籍学者高不骞,曾在他的《商榷集》中提出:“皇甫林,见杨维桢《干山志》,后人讹为广富林。”
    然而,自元至明,松江先后刊印了十来部府、县志,现可查考的志书有元《至元嘉禾志》,明正德《松江府志》、《华亭正德县志》、明万历《青浦县志》和明崇祯《松江府志》等,但这些志书的建置卷中,都未提及广富林又名“皇甫林”,若有,则在艺文卷引录的文艺作品中。
    杨维桢和高不骞都有严谨治学的好名声。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广富林名称的疑案?
    《通志·氏族略》以及《唐书·宰相世系表》,告诉我们这样的信息。皇甫作为姓氏,源出有二:其一出于西周。西周出了个皇甫太师(高级武官),“皇甫”姓氏始传史册;其二西周后期的诸侯国宋戴公及其后裔,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得姓历史。通志氏族略称“皇甫姓氏发祥于现在的河南东部,其后子孙曾迁到鲁国,然后由鲁国迁往茂陵,即现在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之后发展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皇甫氏族也有南迁的,如皇甫冉,江苏丹阳人,唐天宝年间进士,历官左拾遗,与其弟并称“二皇甫”。又如皇甫湜,浙江新安人,唐元和年间进士,官至工部郎中,著《皇甫持正文集》等。上海最早的地方志专著宋绍熙《云间志》已有追溯至西晋的姓氏史,却没有“皇甫”姓氏的记载。汇总以上信息,唯一可以联想的是皇甫姓氏“发祥于现在的河南东部”,而广富林的早期移民是由河南东部王油坊的先民南迁而来。这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呢?总之,“皇甫林”与“广富林”是个费解的谜团。
    建制沿革
    成书于明正德壬申年(1512)的《松江府志》,在镇市卷中记载,时华亭县共有13个镇、6个市。广富林为6个市中的一个。志书称“广富林市,在三十八保。”正德志的作者顾清(华亭人,历官南都礼部尚书),在为广富林曹氏撰写的《世庆堂记》一文中称:“富林镇,在佘山之阳,细林山之东麓,中有八景名,人皆赋之。”以上是现存志书冠名广富林为市镇的最早记载。
    万历戊寅年(1578)建青浦县。广富林所在的华亭县集贤乡的部分区、图析入青浦县。清乾隆八年(1743),析入青浦县区、图的集贤乡改名为“华中乡”。直到建国后的1954年,青浦县的“陈(陈坊桥)广(广富林)辰(辰山)区”重新划入松江。至此,广富林隶属华亭县(现松江区)计827年,归属青浦县为376年。
    广富林在集贤乡“三十八保一区三十图”,志书称其地“后带九峰,前迤平畴。明曹时中兄弟居此,名‘双桂里’(双进士坊)。陈子龙继之,地益增重。”三十图“田一十七顷三十三亩二分二厘七毫,荡三亩九分六厘三毫五丝。”
    广富林的地理位置,是市镇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古华亭除2条大江(吴淞江、黄浦江)外,境内另有3条重要水道,即通波塘、沈泾塘、秀州塘。其中沈泾塘是松江连接苏州的主航道;秀州塘与沈泾塘相接,是松江由西南连接杭州的主航道。广富林依傍沈泾塘,水陆两路均为交通要隘。明清时期,朝廷在此设立“广富林营汛(营汛,军队驻地)”。明代青浦县“哨船(巡逻的兵船)”有六,清代有九,广富林各占其一。太平天国战役中“‘贼’数十万迭犯广富林、塘桥,直逼郡城。”就松江府而言,广富林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
    富林形胜
    广富林从古至今称作“金牛之地”。沈泾塘在镇的西面,一条支流由西向东,又向北转西,把广富林团团围了起来。南面的河叫“村前河”,亦称市河。镇上的住宅和商店,分布在河的两岸。北岸一条2米见宽的石板街,蜿蜒前行数百米。市河在街市的东头朝北转向,主干的内侧有4条断浜,俗称杜家浜、施家浜、木杆浜和桑园浜,4条浜构成牛的4条腿。西北角又有一条吊浜,弯弯曲曲有一二十米,活龙活现成为牛的尾巴。镇的西南角,沈泾塘由北向南一分为二。三叉口前水流湍急,硕大的漩涡深20多米。这里俗称“牛头矶”。“牛头矶”又称“三厍白米村”,意思为三座白米粮仓。自然之神的造化,使广富林成为活脱脱的“金牛”之地。
    广富林的形胜得天独厚。镇的北面,秀美的九峰山,由西向东,呈半圆形环抱。居中的辰山,唐以前称之为“神山”,又名“细林山”,贴面对着东南的广富林。“三泖”在九峰的外围,其中,圆泖与九峰山交叉。光绪《青浦县志·山川·水》记:“古泖,县西四十里,四顷三十九亩,今泖西抵山泾,南自泖桥出东南,至广(广富林)、陈(陈坊桥),又东至当湖(现今浙江平湖)。”在广富林镇的北口,还有一条河,前段弯弯曲曲,人称“八曲江”,中段贯通3条市河,末尾“一线江”直达佘山。每逢潮汛,八曲江汹涌澎湃,犹如“钱塘潮”,诗人以《八曲潮生》描写八曲江的壮观与秀美。
    “芙蓉(九峰山)湿烟岚”,“回流复渺渺”;“厥土惟膏腴”,“用贻子与孙”。600年前,广富林的诗人陆润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富林十景》诗。
    关栅河栅
    明正德《松江府志》称广富林“蔚为一方之望云”。民间的百姓讲广富林是“云间北首第一镇”。那么,古代的广富林镇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
    水乡古镇有景贤桥、中市桥、景山桥、小板桥、福安桥、知也桥,以及横跨沈泾塘的西塘桥。高大的景山桥象一座楼房,站在桥上,九峰山一览无余,南首的松江府城清晰可见。中市桥上,以桥墩为支柱,修建了颇为森严的“河栅”。桥堍两岸装着“盘车”,绳索牵引,河栅起来下落。与河栅一线的街市上,修建了“关栅”。河栅和关栅有兵员把守,更夫由镇上雇佣。每到晚上,更夫敲着竹梆,叫喊着:“关栅了,关栅了!行船靠岸,行人莫通关!”“关栅”和“河栅”类似于府城的城门和吊桥。
    街市的两侧商铺一间挨着一间。大宅院的一边,有沈家弄、汤家弄、孟家弄、祠堂弄、进士弄等。镇后的“良字圩”,平年灾年,收成都见好于他地。现在它是广富林遗址考古挖掘的核心区。在良字圩的前后,建有糜公庙、三元宫、福城庵、景忠祠、知也寺和城隍庙。史志记载,明、清与民国年间广富林分别设立了社学、义学和维新初等小学堂。镇上建有“双进士坊”和“进士坊”各一座,以表彰曹泰、曹节(时中)两兄弟和陈良珊高中进士。
    古镇的民俗多姿多彩,最为精彩的要数开春后的赶庙会。第一天“社堂小老爷巡游”。第二天“城隍大老爷出会”。打头阵的是民乐“小青班”,随后是“扎香”的队伍,紧接着,高举“回避”、“肃静”硬牌的仪仗队,簇拥着由8个大汉抬举的“城隍老爷”,载歌载舞,一路行进。到达“饭厂”,乡民们争先跪拜,又赶紧吃“老爷饭”。第三天赶集市,看社戏。
    广富林古镇,曾经遭受战火的洗劫。载录的史料有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扰,陈子龙抗清举义兵,清同治年间太平天国战事。战争是古镇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文景观
    千百年来,广富林的劳动者世世代代耕耘着自己的家园,同时,又承受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赋税和徭役。清同治四年(1865),广富林所在的华中乡,年征收“额该熟田”科则平米3587石;“荡准熟田”科则平米约238石(因是四乡分担的均数);田银科则额15344两,承担解支项赋额约11672石(因是四乡分担的均数),总计征粮约15497石,征银15344两;另有“遇闰增编银数额”。然而,“役法厉民为尤甚”。有所谓的“小役五”、“中下等杂役十项”。有中签的徭役,“罄资赔偿”,“往往破家”。广富林一带为上海地区的“湖沼洼地”。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三年两头发生水灾,有时还有蝗灾。灾害之年,“饥殍残骇,纵横于侧”,这是古代广富林人生存的社会环境。
    广富林自明初起,“诗书科第前后不绝”。初步统计,明朝一代至清初,广富林中进士11人,中举人19人。仕官人士有,浙江按察副使曹时中、刑部郎中陈良珊、广西布政司参政杨铨、都察院佥都御史杨枢、湖广巡抚大理寺卿杨豫孙、工部屯田司主事陈所闻、兵科给事中陈子龙、礼部侍郎杨汝成和甘肃布政使蔡鸿业等。诗人、画家、书法家和著作家相继涌现,是为广富林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文人名士的持续产生,有它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富林隶属华亭县集贤乡。集贤之乡是因“顾、陆诸贤居此,故名”。祖籍小昆山的陆氏家族,陆康、陆绩“以行谊闻”,陆抗、陆逊“以功业显”,陆机、陆云“以才学称”。就在山径一侧的广富林,得益于汉晋前辈的人文熏陶。
    “冠盖游从日,欣然萃一乡。”广富林的士人与华亭各界人士融为一体。南都礼部尚书顾清,赴任时,将儿子托付给曹时中。曹时中与状元钱福是好朋友。他死后,钱福给了很高的评价,说他“行若鹤,步止若鸾,停掩映于碧梧翠竹间。”嘉靖朝内阁首辅徐阶同广富林杨氏家族交情很深,他任宰相后将杨豫孙调到京城,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多年后,他为杨枢、杨豫孙父子写了洋洋洒洒的墓志铭。陈子龙与董其昌相差53岁,小陈继儒50岁,而陈子龙在19岁时,就与两位大儒结下了忘年交。陈子龙夜宿陈眉公先山房,作五言诗一首,中有“夜深更笑语,朗月畏相看”句。
    志士情怀
    古代的广富林具有孔子所提倡的“里仁为美”的好传统。明宏治年间(1488~1505),众人捐资共建“集贤桥”。万历癸酉年(1573),乡贤王俞修德以为民,倾资建了“景山桥”。焦伯诚于明初,“教授于乡,门人类多显宦。”后来,邑人顾文棨又将义塾改为维新初等小学堂。清乾隆年间,由士人王昶创议,在广富林为陈子龙、夏允彝建“景忠祠”。至时,“上而守令,下而邑之士大夫,莫不助财兴工,不劝而集。”
    敬畏礼义、诚信正直是广富林人的又一品质。周西隐是周思兼的曾祖父,家居广富林一侧的周家藻。一天他在田间行走,捡到一袋银子,看后得知是化缘和尚的。他四处寻找不得,又遣人到远处去找。和尚来了后很感激,拿出一半银子答谢。周公说:“割若半者,何若擎而全收之,乃远求耶?”必不受。他的孙子周云鹄虽因其子周思兼仕官有功,被赠封为“奉直大夫、工部员外郎”,但他节操自守,在老家仅修了草房一座。周家的老朋友,后任刑部尚书的王世贞深受感动,题写了著名的“竹窗”诗。诗句云:“主人为主竹为客,倦鹤闲云各分席。当时共励隐操坚,可怜老却山林闲。”周氏家族诚信正直的品德代代相传。第十代孙周吉士,也是进士及第,官至刑部主事、广东司郎中。他因思念母亲辞归故里,到家后“环堵依然,饘粥不继。”后来,上海县的一个富人,拿了“五百金”,请他去为家事捧场,被周吉士拒绝。他对家人说:“吾岂不知留金可佐衣食乎?吾世守遗训,不可一日辱先人之故。”
    陈子龙精忠报国、彪炳史册不是偶然的个人品行,而是广富林陈氏家族忠烈秉性使然。明嘉靖中后期,倭寇侵袭江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时,陈子龙的太祖陈钺组织了200人的家丁和乡勇,协同明军抗击倭寇,打了不少胜仗。时任苏松兵备道副总兵的任環要授官于陈钺,陈钺推辞没有接受,却用一匹上好的战马送给任環,说:“以报知己也。”陈子龙的父亲陈所闻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先为刑部主事,后任工部主事。在任间,他秉持朝纲,制约宦官(太监)扰政。崇祯十年(1637),他与朝官万燝一起检举揭发太监的罪行,而万燝竟遭杖刑死。在松丁忧的陈所闻痛不欲生,忧愤而死,终年40岁。陈子龙的原配妻子张氏,在陈子龙身故后,含辛茹苦,与子龙妾及儿媳、孙媳三代共育陈家遗孤。张氏去世时,叮嘱家人:我应穿丧服追随丈夫。但是,我是明朝命妇,就按明朝式样缝制凤冠霞帔。“他日,且敛衷素而加命服焉,可也(等我死的那天,内穿丧服,外套命妇服,就可以了)。”
    广富林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微行大义的浩然正气。
    翰林文魁
    初步统计,广富林至少出了15位著作家,著作近60种。其中著作十卷(种)以上的有4人,百卷以上有2人。周思兼少为诸生,才气横溢,下笔千言立就。同时,书画杰出,陈继儒称:“莱峰先生(周思兼)文类苏长公,诗类李太白,善行草,兼工小画……世称先生无日不学,无日不检其过。”周思兼身故后经王世贞删定,编成《周叔夜集》十卷刊行,列为四库全书存目。其子周绍节继承父志,得诸生(秀才)后,因病不应科举,而“论著兵、农、水利、救荒、赈贷诸书,皆切要务。”所著书作11部。周思兼的孙子周裕度书画“为世宝贵”。嘉庆《松江府志》称他:“董思白(董其昌)后,郡中署书,独推裕度。”身前著《客谐偶钞》十二卷,及《晚香堂草》。周氏一门三代,著作等身。
    广富林的著作家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不专治章句”,为民分忧,为国尽忠。杨枢国子监贡生,历官临江府同知、都察院佥都御史。杨枢自为诸生,即请命于父,作祠堂以倡族人,著作7部。徐阶以铭文记曰“位与名孰重轻兮,君试遡求乎权以;程之身与子孰短长兮,君试逆观乎度以明之。”其子杨豫孙,17岁中进士,官至大理寺卿、巡抚湖广。明嘉靖辛亥年(1551),乡人修葺了奉为土神的“糜公庙”,时年21岁的杨豫孙,受托写了至为珍贵的《糜公祠记》。记文说:糜公祠“夫昔之微也,若彼;而后之显也,若此。风气人物,固有所主,而孰非神之力哉?”但他笔锋一转,又道:“余意移风善俗,必有其本。舍其本而求之庙,得无听于神耶?”转折中强调了移风易俗在于人的力量。杨豫孙著作4部,其中《補辑名臣琬(御名)録》达110卷。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一代英豪陈子龙,著作30卷,主持编著文集达600余卷。出于“以史为鉴”的动意,编辑《史记测义》120卷;为弘扬农耕科学,取来徐光启的手稿,“增删十之有三”,刊行46卷的《别本农政全书》;崇祯十一年,明王朝危在旦夕,陈子龙会同徐孚远、宋征舆、李雯等,仅半年时间编就《皇明经世文编》508卷,倾力为当政者出谋划策。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广富林有识之士著书立说,“各有以体诸身,见诸行事。”
    (作者:松江区图书馆原馆长,现负责 方松街道广富林文史研究工作)



作者: 姚刚    时间: 2012-6-30 11:14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22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24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2-6-30 14:37 编辑



草帽哥打扮可是酷呆了。


佘山小道实在迷人,北欧不过如此。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27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29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2-6-30 14:40 编辑




唐宋风格的广富林到了。其实离市区也就20多公里。以后一定是旅游热点。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31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32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2-6-30 14:43 编辑

如此规模,可称现代版阿房宫,可惜我们总是毁真迹,造假景。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34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38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2-6-30 12:38 编辑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40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43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2-6-30 14:48 编辑


把门洞里的杂乱全ps了,也未见太好,弄巧有时成拙。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45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48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2-6-30 14:50 编辑





员工伙食也有特色,包括盘碗。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50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30 12:48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54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2-6-30 14:52 编辑

翩翩旗袍也许附近还有宴席场所。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2:55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3:32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3:35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3:37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3:40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3:48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3:51

原木大柱全是进口大料。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3:53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2-6-30 14:56 编辑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30 13:51
原木大柱全是进口大料。




井井遗址其实和新建筑没太大关系,那时三千年前的故事。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3:55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30 13:53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3:59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30 13:55

这是被装饰空调出风口,由于要和整体协调,出风口只能放下面,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4:02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30 13:59
这是被装饰空调出风口,由于要和整体协调,出风口只能放下面,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4:04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30 14:02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4:07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30 14:04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4:11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2-6-30 14:32 编辑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30 14:07
八块钱一钵面,孵空调、聊天,参观、休息了两个多小时。里面的环境、建筑、装修真是不错。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6-30 14:14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2-7-2 13:52 编辑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30 14:11





阖家休闲的幸福三口,他们是助动车前来,也够潇洒。

午后的阳光有些烤人。在佘山脚下林荫小路休憩后还在过九亭的交叉路大嚼甜美西瓜,又是有人捐助。然后回市区,广富林行程顺利结束。

作者: dijuyan    时间: 2012-6-30 14:22
姚刚 发表于 2012-6-29 21:49


请问楼主广富林现在要买门票吗?我队5号去。谢谢您的精彩照片欣赏了。
作者: dijuyan    时间: 2012-6-30 14:48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30 14:14
阖家打坐的幸福三口。午后的阳光有些烤人。在佘山脚下林荫小路休憩后还在过九亭的交叉路大嚼甜美西 ...

许老师看您的大作真是养眼是一种享受。谢谢您的建议。
作者: xuxuxu88    时间: 2012-7-1 15:16
dijuyan 发表于 2012-6-30 14:48
许老师看您的大作真是养眼是一种享受。谢谢您的建议。

这样评价实在太高,不小心要摔的,哈哈,谢谢。积极鼓励会使人更加的努力。

作者: Weason真真    时间: 2012-7-2 14:35
都那么长时间了,还没造好.哎!还要等多久啊!
作者: linking1    时间: 2012-7-2 15:43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30 14:11
xuxuxu88 发表于 2012-6-30 14:07
八块钱一钵面,孵空调、聊天,参观、休息了两个多小时。里面的环境、建 ...

找个借口,增加GDP,8块的借口,附空调,聊天,神仙日子。
作者: 强中游    时间: 2012-7-2 20:26
精彩!!!

作者: 飞车天王    时间: 2012-7-3 09:28

荀大侠给谁倒茶。

作者: 叶和贵    时间: 2012-7-3 13:49
本帖最后由 叶和贵 于 2012-7-3 16:15 编辑
Weason真真 发表于 2012-7-2 14:35
都那么长时间了,还没造好.哎!还要等多久啊!


有一二年了———马拉松工程………

记的边上有一古墓,可惜了呀———宜可忘晒了?

贺你们玩的真痛快!
作者: xiaoyx10    时间: 2012-7-3 19:39
广福林看上很不错,可惜还没去玩过,一定要去看看,谢谢楼主的详细介绍
作者: 飞车天王    时间: 2012-7-4 10:24
本帖最后由 飞车天王 于 2012-7-4 10:25 编辑


这是什么果子?能吃吗?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