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贵和祥茶具的款识(转帖)
本帖最后由 火柴 于 2010-1-8 13:08 编辑说起贵和祥的茶具,许多茶客都耳熟能详。或许手头还正使用和收藏着不少这样的物件。“贵和祥”茶具秉承景瓷的传统手工工艺,以壶、杯为主,公道壶、闻香杯、茶叶罐、茶点碗、茶饼盒为附,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在造型、色泽和装饰工艺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审美鉴赏价值。如今在茶客与收藏爱好者中已是叫得响的品牌了。但大家对“贵和祥”的了解,对其品牌发展的认知,可能与笔者一样,常常是一头雾水了。无论是在报刊上,还是在网络上都很难找到相关贵和祥的详细资料。笔者一年前曾在网上查到过一个“贵和祥茶具坊”的网址,不过那只是一个废弃的网页。最近,笔者开始对贵和祥的款识产生了兴趣,一边收集,一边研究。是想通过茶具的款识,来认识贵和祥,来了解贵和祥的发展历程。这个想法,也得到了三合茶庄的大力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之下我收集了贵和祥近些年来最为典型的底款。如今把它们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代工时期:贵和祥最早只是景德镇一个并不知名的小手工作坊,据说传承于清朝嘉庆年间“贵和堂”。主要生产青花、青花玲珑、粉彩、各类顏色釉茶具。后来被专做景瓷茶具生意的“京德”公司包窑。这期间,贵和祥为“京德”制作了不少高档的手工茶具。由于主要是代工,这一时期贵和祥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有“京德”款,偶尔也做些明清古瓷的仿品。这也是老堂主主事的时期。通过对早期产品的赏析,我们能发现老堂主重视传统的风格:胎质细腻、釉面匀净、画工精细、器型古朴。底款笔划工整、字迹深沉、发色也较纯正。当然,由于代工和仿制,款识多是别人的嫁衣。在仿款中略有一种拘谨的感觉。这是较早时期的“官当向荣堂”底款。
下面是两种仿款:
二、初创时期:随着“京德”在茶具领域里成功的市场运作,“贵和祥”手工茶具在市场上的接受度日益提高,贵和祥的自主品牌意识也觉醒了。他们开始在所制作的手工茶具器底上,打上了贵和祥的款识。但由于与“京德”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张显自我的表现欲显然是不合调的。于是,又不得不在前面打上“京德”的烙印。所以这一时期作品的款识多为“京德贵和祥”。这也是少堂主邹俊开始崛起的时期,而少堂主的崛起对后来“贵和祥”品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时的底款,字体多采用行楷。无论是带双圈的五字款,还是不带圈的六字款,“贵和祥”三字都非常舒畅洒脱,只是“京德”两字略显局促。而产品依旧保持着第一时期的传统风格。
与京德合作期间的五字款、与京德合作期间的六字款:
三、发展时期:在茶饮行业不断发展的带动下,茶具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宽广,而以“京德”为代表的景瓷茶具,也得到了茶客们的追捧。其中“贵和祥”的手工茶具尤为热销。这时,“贵和祥”终于破茧而出,走出了“京德”的暖房,开始在市场的风雨中自己拚搏。除了继续为“京德”生产一部分高档手工茶具外,将其余的精力用来自主制作茶具。并在2005年,名正言顺地为所制作的茶具打上了“乙酉年贵和祥”的六字纪年与堂口款。这是老堂主与少堂主共同主事的时期。这时的底款,无论是带双圈的,还是不带双圈的,字体字形、笔法风格都较为统一,只是“酉”字略嫌生硬。由于打上了纪年款,这样一来,每年就需要更新款识,这会使“贵和祥”的底款变得种类繁杂,不利于其品牌的推广和识别。所以,纪年款也只用了一年就停掉了。
四、成熟时期:2006年,随着“贵和祥”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自主品牌已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为了更好地推行其品牌战略,统一款识就成为必需。由此,“贵和祥”不再使用以前的纪年款,而改用“景德窑贵和祥”六字堂口款和“贵和祥制”的四字堂口款。同时,还启用了“景德窑贵和祥珍藏”的八字款。这时,少堂主的领导地位已经逐渐确立。此后的产品,在种类和器形上已经大为丰富,质量更有所提高,同时“贵和祥”的品牌也最终被市场接受。这时的“景德窑贵和祥”六字款和“贵和祥制”的四字款,无论有无双圈,多以两纵行排列。而三纵行排列的“景德窑贵和祥”和“景德窑贵和祥珍藏”,在视觉上差些。其实,特意打上的珍藏款并无十分必要。胎骨好、釉质匀、画工细、发色正、器形美的茶具,自然就是精品,就有收藏价值。如果打上珍藏款反觉得俗了。高档的产品或可以用附上作者证书的方式来取代珍藏款。再就是,四字款中最好不用印章形式的底款,应把全手工的旗帜扛到底。
关于“贵和祥”,事实上,这个品牌是京德一手操作出来的。在景德镇,象这样按古法制作青花的作坊很多的,但是基本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精而量少,二、不进行市场宣传,只通过特殊渠道进行销售(这些作坊主要是进行仿古制作的,那些曾被海关请专家鉴定为清三代珍品而查扣,随后追查到景德镇才发现是新仿的瓷器也是出自这一类作坊),三,因为制作和销售的特殊性,没有自己的品牌。
京德在景德镇访到这家作坊后,又为它起了“贵和祥”这个名字,并进行了渊源、工艺上的包装和系列炒作,建立了这个品牌,后来又因为双方在利益上的分歧,现在这个商标已经归京德所有。
现在出的标“贵和祥”的东西,和原来的东西已经不是一个作坊生产的了,因为原来产“贵和祥”的作坊,已经和京德反目。而原来的作坊也已经改为新的字号“春风祥玉”。
我顶,毒品 不懂 好喜欢 好帖顶 http://forum.xitek.com/sorthread.php?threadid=625836 本帖最后由 火柴 于 2010-1-11 15:20 编辑
谢LS的,
外国的东西,比较张扬个性,色彩鲜亮。中国的瓷器比较起来就内敛许多。好比中国水墨画和西方油画的区别。
看到Miss蜗牛的现代西方瓷器,想象下,用那些瓷器吃饭喝咖啡就会让人愉悦!吃的就不是饭了,是寂寞:) 不能光看字的吧 可惜现在的中国瓷器精品少了。都在搞古董 老价钱了吧
卫斯里 发表于 2010-1-9 22:07 http://bbs.bikehome.net/diz/images/common/back.gif
500左右一个,还算有价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