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 发表于 2009-10-8 12:19:10

(转载)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为何没获诺贝尔奖?

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为何没获诺贝尔奖?(2009-10-06 09:06:05)标签:杂谈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至今60年的辉煌历程里,在科技上唯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是1965年上海的生物化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牛胰岛素。



近年来还有一种说法很流行:因为诺贝尔奖只对个人,而当时中国政府强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事情果真如此吗?



牛胰岛素其实就是一种蛋白质。在研究生命物质的初期,化学家们注意到有一大类行为很特别的物质——加热后这些物质会从液态变为固态,但不发生可逆行为。常见的就是鸡蛋清。1777年,法国化学家马凯尔称它们为“蛋白性物质”。1839年,荷兰化学家莫尔德正式称它们为“蛋白质”。



自1820年后,化学家们通过不断努力,发现蛋白质分子是由不同的氨基酸分子以不同的排列方式组成的。常见的氨基酸有20种左右。



这些不同的氨基酸是如何组成蛋白质的呢?1945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尔对这个问题着手进行了研究。直到1953年,他终于成功宣布破译了胰岛素的结构。这是第一次弄清楚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分子的全部结构。此后,生物化学家们用桑格尔的方法分析了一个又一个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搞清楚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就有可能让氨基酸“各就各位”,合成蛋白质分子。1953年,人工合成了第一个8个氨基酸的小蛋白质——催产素。此后,生物化学家们在蛋白质的合成上攻克了一个个难关。1965年,中国的生物化学家们首次合成了51个氨基酸的牛胰岛素,同年,国外也合成了胰岛素。1969年合成了124个氨基酸的核糖核酸酶,1970年,合成了188个氨基酸的人类生长激素。



如果把催产素、牛胰岛素等视为一种产品的话,正是由于知道了这些产品的“配方”,我们才有了制造这些产品的可能。因此,那率先发现产品“配方”的人,当然才是诺贝尔奖理所当然的获得者。事实也是这样,1958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尔因为破译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工作,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贝多芬 发表于 2009-10-8 12:22:17

看到这个文章,想起了高中化学老师自豪的样子,所以转载一下。

标答菌 发表于 2009-10-8 14:16:18

= =这个东西不是生物老师讲的吗?
我记得高中第一节生物科老师就叫我们背这个。。

cycloneeric 发表于 2009-10-8 15:22:57

生物的话

只记得

蛋白质肽键   高尔基体线粒体   胆固醇类固醇

什么乱七八糟的

标答菌 发表于 2009-10-8 15:28:41

高尔基体线粒体..
你把最纠结的东西记住了呢 = =。。

cycloneeric 发表于 2009-10-8 15:37:50

5# 563591663


哦?

是这样噶~

我们当初生物会考我好想80几


嘿嘿~

我是选化学的哦~


可惜大学开始读物理了...

和化学一点不沾边...

痛苦啊~


这个学期开始学流体静力学...

悲剧啊~

scm1219 发表于 2009-10-8 16:19:15

LS让我想到高中选化学or物理的时候的事情

化学都是分子间的反应,能量比较低

物理是原子级别的反应,能量比较高

学化学的能做火药,学物理的能做原子弹

所以,有低能化学,高能物理一说

以上纯属玩笑

小白 发表于 2009-10-8 17:09:01

没上过高中....

不过,那个厨房里的吸盘不是得奖了嘛

标答菌 发表于 2009-10-8 17:30:19

6# cycloneeric


其实我正在步你的后尘。。。
我在读化学,不过高考以后估计要进物理系。。。

贝多芬 发表于 2009-10-8 18:06:34

选对专业很重要,不然一辈子过的都没意义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为何没获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