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争论有啥意思?
圣诞争论有啥意思?人在价值取向不明确的时候,过什么节日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不是因为他是中国人,就觉得过中国的节日对他就一定有感觉,有必要。从他最基本的观点来看,无非就想过个节日,从个众,玩一下,让自己高兴一下而已。当然,这是最基本的动物需要之一,只要快活高兴,就不会不去做。
而相反,当人有了明确的价值趋向以后,对于文化有了自己慎重的选择以后,就会变得谨慎起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要求从理论到实际抵制外来文化,保留中国文化的人,没几个是kfc里一般的工作人员,也不可能是功德林里卖东西的服务员,而却是受到过良好教育,对文明文化有自己独特观点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却正好说明一些道理,对于文化的选择,不要千篇一律要求每个人都一如大家风范,需要的是正确的文化引导。
商家借这个机会赚钱自是无可厚非,然而赚钱的同时却正是利用了当下年轻人丧失或者在文化取舍心态上的迷茫,而这样的举措却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社会舆论导向的风向标,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无知人群走想越来越无法理解文明真正含义的道路上去。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文化引导的问题。
今天14亿中国人人人都过圣诞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还过圣诞节,而真正不想过的,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过的却又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了。
几年前,当我还在高校捧着哲学经典,了解各个民族文化的时候,心里就曾经问这个问题痛苦并屡次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并在思索中多次沉迷陷入怪圈而无法自拔,我为中国文化而感到迷茫。于是我告诉自己说,中国文化是有很强同化性和自我修复功能的。而当我发现这一特性所处的时代却是中国文化在传统世界中所呈现出来的强势的时候。我又不得不修正自己的观点而处于消极状况继续寻找出路。
确实,中国当下的文化确不一如人意,而需要多方修正和引导。又如端午之争发迹于中韩之间的问题一样。个人以为,眼下的中国,最需要做的,并不是开展大讨论,大研讨,去琢磨一下,中国文化有今天的问题是谁造成的?姑且不说这样研讨的必要性,但是请问,即使您真的琢磨出来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并多方求证协调使得各方力量能够在哲学上达到高度统一,但是这对中国文化又能有什么用处?能解决眼下的问题吗?
要拯救中国文化,必须依靠行动,必须依靠一步又一步的传播来解决中国文化当下的窘境。我经常看到师大bbs里有各种讨论中国文化的帖子,这诚然是好的,但是在好的背后却不得不承认,我们在浪费时间在浪费精力。浪费什么?根本没必要去讨论争吵让各方面形成统一,我们需要的只是去做,让中国人,让那些没机会形成明确价值趋向的人在无形中感受到从众心理的巨大压力,并在自觉中产生对中国文化的向往。这就是我说的引导。
最后说一句,以上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求同存异。九尺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无腠理之痛,焉有膏肓之司命?丙戌仲冬补拙轩草诸东兰聚闲堂 LZ的文章 让我想起媒体的操作 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 争先的在说节日的气愤...... 当节日结束后便改口说我们中国文化要...... 这样不是很矛盾吗 中国的文化民族性太强,其实只能算风俗习惯罢了...长期的小农经济导致中国人的意识形态极度自私....所以文化上的表现也就显得没有什么生命力..科学技术上没有什么可持续发展性..思想上没有什么领先性..
日本人结婚要照和服照..韩国要照朝鲜族的照..
中国照什么照?去看看..tmd竟然有汉人穿和服,朝鲜族,甚至满族的衣服照结婚相..
早就忘了自己是什么种了..还谈什么文化 只是找个理由高兴一下,用得着上纲上线的伐 引用第1楼星雨于2006-12-25 11:09发表的:
LZ的文章 让我想起媒体的操作 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 争先的在说节日的气愤...... 当节日结束后便改口说我们中国文化要...... 这样不是很矛盾吗
这就是引导的问题了。需要正确的引导 引用第2楼贝多芬于2006-12-25 11:46发表的:
中国的文化民族性太强,其实只能算风俗习惯罢了...长期的小农经济导致中国人的意识形态极度自私....所以文化上的表现也就显得没有什么生命力..科学技术上没有什么可持续发展性..思想上没有什么领先性..
日本人结婚要照和服照..韩国要照朝鲜族的照..
中国照什么照?去看看..tmd竟然有汉人穿和服,朝鲜族,甚至满族的衣服照结婚相..
.......
问题是存在的,可是需要有人来引导。 引用第3楼小白于2006-12-25 11:50发表的:
只是找个理由高兴一下,用得着上纲上线的伐
请仔细阅读,再谈感受,谢谢 偶还是相信5000年的积淀不是那么容易被抹去的...
"我告诉自己说,中国文化是有很强同化性和自我修复功能的"--顶这句话.. 引用第6楼wuleizi于2006-12-25 14:35发表的:
请仔细阅读,再谈感受,谢谢
楼主意思就是说要重视传统节日是吧
就是个和朋友相聚的理由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