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会】再梦《神雕侠侣》
因为看了古天乐版的,喜欢上了神雕,更爱上了原著,古版的也自然而然的成为心中的经典,觉得再没有人能超越,但是,看完06神雕,我才知道,我错了,原来经典真的可以再造!!因为对神雕钟情,有关它的一切,不能不紧张,不能不关注,这次新拍的也是如此。
认识刘亦菲,认识黄晓明,得知他们要扮演杨过和小龙女,不由得忐忑不安,不是不喜欢演员本人,而是太在乎神雕,心目中经典的神雕,就怕这种经典会被破坏,但我毕竟喜欢,我只能关注。
每一个和神雕有关的新闻都让我敏感,每每一个消息都让人提心吊胆,比如小杨过的演员,剧照的出炉。再不敢看新闻,不看剧照,不看报道,只等着电视剧下来认真的看。
终于等到了,掩住经典,放低心态,战战兢兢的开始了观看,前面几集,也是在一惊一乍中度过的。
白绫如雪,小龙女终于带着惊艳出场,她的冷艳,绝俗,合了我心中的形象,终于让我稍稍放心。黄晓明的杨过,在一群麻雀中一跃而起:“姑姑,我终于练成这天罗地网式了。”紧接着那滑稽,天真的一连串动作。这一出场很好的衔接了小杨过的戏,也注定了他的成功,至少在我心中是如此。
这以后,感觉神雕才正式入了轨道,虽然已经接受,但那一惊一乍的紧张心情依然如故。
黄刘的演出是成功的。
刘的小龙女不论从形象,气质上都很合原著,可是她的笑容怎么那么多,太显稚嫩,不够冷;杨过怎么能哇哇大哭?但是仔细回想,自从李莫愁来犯,小龙女的冷漠早为杨过破了,她的悲喜早就不再克制,这些描写在原著中并不少。而杨过当时只有16岁,他的心智几乎还停留在孩童时代,姑姑冷剑相对,求生的意识让他从古墓逃了出来,经历这种巨大变故,恐怕只有大哭才能宣泄内心的悲苦。黄晓明从出场到武林大会之前的表演,只觉得他演的太过夸张,但是再仔细想想,这不正是他的鲜明独到之处吗?这一时期的杨过,轻浮,狡黠,也是杨过从幼稚到成熟的阶段,演员分寸把握的很好,还原了书中的杨过。
……剧中可圈可点之处不胜枚举,虽有略有缺憾,但是瑕不掩瑜,这仍是一部优秀的电视作品,更是我心中的经典。 但这些可圈可点之出恰好成为其他人不喜欢的理由,那也是无可奈何,毕竟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想想为什么自己会有疑义?原来还是脑海中固有的画面情节在作怪。我不得不一再克制自己,放平心态来看这部戏,这才使我重拾了许多感动:
杨过涉水走到姑姑面前,看姑姑的眼神,分明是一个孩子对她又敬,又怕,有亲的情绪,故意捣乱,正是为了引起她的注意,哪怕是斥责……
水潭里,他们互相翻转,只为让对方吸一口气……,小龙女从惊喜到冷漠,只因过儿那懵懂无知的孩子话……
茅屋边的秋千架,只为同她一起《双飞》……,滂沱大雨中,过儿拼命呼喊,只为唤为他的姑姑……
众目睽睽之下,毫无顾忌的相拥,只因他已明白,她是自己的最爱,再不能失去……
含泪离去,只因不忍让他受幽闭之枯,遭万人唾弃。苦苦追寻,只因世间万苦,也难比失去她的苦……
深情之人,为何偏中情花?心有所属,怎可违心另嫁!
“你要是郭姑娘,会嫁谁?”“还是你!”他大笑,紧紧抱住她,只觉得抱住了整个世界,转而有悲,只因怕整个世界就要离他而去……
固执的问:“过儿,你的手臂呢?”只因他们把彼此的性命看的比自己还重……;重阳宫中,深情一拜,只因他俩“真心相爱,始终不渝”……
洞房花烛,新人拭泪,只因这良辰难久……;龙儿惊醒,扑在过儿怀中,大喊不想死,只因难舍最爱……;
“你有救了,你有救了,不是,是我有救了,我有救了!”只因他们的生命早已连在一起……;一声狂啸,只因费劲周折,最终功亏一篑,伤心欲绝……
十六年后,再此相会,夫妻情深,勿失信约!为什么不告而别?为什么如此狠心?只因想让他好好活着?却要受着岁月蹉跎,孤独摧残!
十六余年,终盼今日,迟迟不来,只因苦心!狂奔追日,只为这一天别过去……,纵身跌落谷底,只因他已万念俱灰……
长久的等待,几天连夜奋战,我终于看完在部电视剧,好在龙儿活着,好在他们谷底相会!感谢作者如此安排,我不要什么经典悲剧,不要什么上上人物,只要他们好好的活着,永远在一起,这一颗心便不再破碎分离……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很难再冷静的评价这不戏,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爱上了这部剧,它带给我许多感动和震撼,也让我对神雕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有瑕,但却真是一块瑜。和我心中原有的经典也并不排斥,而是再造了一次辉煌。 不堪电视剧 只看书 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