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之初,骑上小马驹与雪共舞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4-2-11 09:19 编辑马年之初,从北方一不小心飘过来一朵云,停在申城上空,一时间雪花轻飏,洋洋洒洒,满以为下它个一天一夜,准会积起厚厚的雪来。可是今年是暖冬,雨夹雪,落地就化,至于堆雪人那更是成了遥远的记忆了。唉!马年第一场雪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昨晚查看天气预报,说是今天雪将再度光临申城,不由窃喜,心想:今天无论如何不能在家推窗赏雪了,我要骑出去与雪共舞。可是等了一上午,太阳高照,老天丝毫没有下雪的意思。管它呢,骑出去再说,凡事都要碰碰运气。于是快近中午了,果断推出14寸绿刃小轮车出门,朝松江方向骑去,目标是广福林遗址公园。
天气虽说晴好,但是气温却很低,仅零上2度,应该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了。我顶着5级西北风前行,先是骑到到泗泾古镇,到古玩城转了转,随后便在镇上买了两个粽子当做午餐。这时已经快1点了,天空开始转暗,雪花居然真的如期而至,纷纷扬扬下将起来,我推车上路,在风雪弥漫中继续前行,雪花飘落在脸上、头颈里凉丝丝的,我全然不顾这些了,只是奋力骑往广福林。
广富林遗址去年去过好几次了,今年还是头一次。雪中造访遗址公园别有情趣,原以为这种天气大概只有我一个人会在里面傻傻地转悠,想不到去的人还是蛮多的,大都是开着小轿车去的,出入路径已被封住,只留着一个边门供游人进出。遗址公园来过多次,熟门熟路,我在里面转了一个多小时便出来了,拍了不少照片。接下来朝金山方向骑去,骑着骑着还未到金山天便黑了下来,公路上无路灯,只好趁早打回票。于是顺着沪杭公路骑到南桥的西渡,乘船过江,由沪闵路进入市区,返回家中,全程169公里。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4-2-11 11:42 编辑
骑行中明明感觉是瑞雪飞舞,遮天蔽日,而照片中却看上去没有几片雪花。
老天似乎在开玩笑,一会儿风雪迷漫,一会儿又放晴了。
及至广福林路上雪又开始下大了。
高大的石柱可不是电线杆哦,我姑且把它称作“文化石柱”,石柱下端刻着松江地区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传记。
书法家赵孟頫
女画家、诗人管道升
广富林遗址特有的景观,沉降式建筑漂浮在水面,述说着远古的故事,神秘而又新颖。
百米长桥链接着此岸、彼岸,链接着古今。
不少摄影师冒着风雪赶来拍摄这神奇的景观
现代园林与仿唐建筑放在一起并不突兀,有了时空感。
公园内长桥接短桥,桥桥相衔,桥水互映,桥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站在湖边,望着波纹编织起的幻影,想象着远古先民们曾在这片土地上耕作渔猎,繁衍后代,生生不息,以致足迹远涉上海滩,这就是上海人的发源地、申城的根系所在。
历史的车轮穿过6000年风雨滚滚向前,与现代文明轨道接驳,驰向未来。
石桥砖地,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石为桥面木为栏,古拙而有新意。
一泓池塘映水榭,万斛清濯润古今。
走进历史的拱门,踏上厚重的基石漫步,你或许会有新的感悟,人类的足印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文明就从这里开始......
长桥曲中见直,绵延不绝,很有创意。
留下这美丽的景色吧,再过6000年,这里或许也成了遗址,高度文明的社会将会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地球不再是唯一赖以生存的星球,移居太空将会是地球人无奈的选择。
我在桥上走,一步三回头,感叹设计师的奇思妙想,匠心独运,把现代设计理念与古风融合得如此完美!
古人类遗址的重见天日让我们有机会与古人对话,即便先祖缄默不语,但是心灵是相通的,通感和气场就弥漫在空气中。
亲水栈桥,极富变化,勾勒出一道美轮美奂的风景线。
这条静静地漂浮在湖面上的小舟让人联想起古人是如何驾舟出没于波涛中渔猎的场景。
本周六组团去次广富林 步云龙大师后尘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4-2-11 13:16 编辑
这气势不凡的牌楼还这有徽派建筑的风格呢。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给千秋万代带来了安康和福荫,吞吐着日月光华。
唐宫再生,宋风犹存,方圆兼蓄,水陆相望。为古人遮风避雨,为今人凭吊缅怀。
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为遗址笼上了一层朦胧美
横看成岭侧成峰,金字塔状的水上建筑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上去都有一种线条美。
一座座桥的架构不再是实际的通途需要,而是一种礼仪的形式。
通往圣殿有诸多屏障,越发显得其庄严肃穆。
飞檐拱顶,巧夺天工。
精湛绝伦的石壁浮雕。
这些水上建筑将是遗址陈立馆,外墙业已建成,内装修还有待时日。
飞碟状的展馆顶盖似乎要腾空而起
现代展馆在遗址上的崛起已经在向世人昭示着历史的厚重,而更多的人文遗存还得走进展馆,与发掘出来的实物近距离接触,才能触摸到远古时期先祖的脉搏,这样才是由表及里、立体地、全方位地了解到那时候的农耕生产模式和生活场景,期待中。
飘渺的神仙,超自然的法力,来源于对未知世界膜拜和向往。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4-2-11 14:47 编辑
砖墙上镌刻着平民生活的场景,故事便由此展开,喜闻乐见,平实而有情趣。
走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圆明园遗址,八国联军的一把火将圆明园化为灰烬,只留下残墙断垣供今人凭吊,国耻难消啊。如今在这里是发掘遗址,寻找古人走过的足迹,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这不是时间隧道吗?流水打桥底下缓缓流过,不正是象征着流水年华吗?
这大概是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放大版吧?先人就是用简陋粗糙的工具开凿出通往文明的隧道。
临走时我又转到遗址公园的外围接连拍了几张,此时雪已停止,湖面静静的托举着穹顶,似沉似浮,像是一座座水中的金字塔。
我估摸着遗址公园在建工程大概完成了百分之八十,明年的此时该全部完工了吧?
穿过松江城区由松江闵塔路上到松卫公路。
从松浦三桥上俯瞰黄浦江
傍晚时分来到奉贤的庄行镇
庄行老街
终于返回市区,途经上海南站。
一直想去游览,看了最近要抓紧去一次 昨天下午的天的确妖 太阳雪! 本帖最后由 云龙 于 2014-2-11 14:54 编辑
风雪夜归人,终于在大白天欣赏到了太阳雪,并与之翩然共舞,千载难逢啊!
老师的照片,文采与众不同。精彩夺目。回味无穷,值得欣赏和光顾现场。能告详细地址?先道声谢谢!!!
页:
[1]
2